三、和睦与友好:民间层面的畲汉互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92
颗粒名称: 三、和睦与友好:民间层面的畲汉互动
分类号: K288.3
页数: 8
页码: 79-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汉关系总体和睦,两个民族友好相处的事例很多。畲汉人民在日常交往中有深厚的友谊,汉族知识分子对畲族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和研究,畲族学校也为提高畲民文化素质做出了贡献。畲汉之间的通婚和收养也逐渐增多,展现了民族间的融合和互动。
关键词: 浙江省 畲族文化 和睦友好

内容

虽然历史上大汉族主义曾经给畲汉关系蒙上过阴影,但是,在民间层面,在畲汉人民的世俗生活之中,畲汉关系总体上是和睦的,两个民族友好相处的事例很多。蓝云飞在《“西弄”村史》中写道:
  西弄村处于与相距约一公里的周前村、小叶村、外朋、林坳、桥亭、朱弄口等六个汉族村的中间,是一个孤立的畲族村,与这些村山水相连。西弄畲族群众与这些村汉族群众历史以来就紧密团结,互相支持,有的还作为内亲交往,从未发生过重大民族纠纷。①
  下面两则口述史材料,不仅呼应了蓝云飞的观点,还以具体感人的生活画面,为我们还原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场景。耐人寻味的是,这两则材料的叙述者,一位是汉族,一位是畲族。先看汉族作者叶子福题为《畲汉情谊》的材料:
  我原籍缙云,父亲叶云堂以打铁为业。1925年,我才3岁,父亲因生活困迫,挑着打铁工具担,母亲背着我,来到云和打小铁,在云和畲乡走村串户,结识了许多朋友,特别是杉坑岭村石匠蓝贤照,常请父亲修铁凿,最亲密,父亲要我称他伯父。
  当时我家没有固定的住房,常常住凉亭,宿庙宇,过着流浪般艰苦生活。贤照伯父屡劝父亲在云和开店打铁。1927年父亲在云和城内牌坊脚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爿打铁店。但因为资金缺少毛铁、钢材原料,难以周转。虽然父亲手艺不错,却经常停业,生活越来越困难。1929年父亲把母亲和我送回原籍,寄居外婆家。他又一个人来云和谋生。
  贤照伯父家境也很贫寒,可是这位好心的畲族伯父得悉父亲的困境后,竟然瞒着老母亲把家中唯一的产业——二丘自耕田计六分六厘,立契典当给城内的一户人家,将所得的钱和自己帮人打石所得的一点微薄的工钱全部援助父亲,同时请来父亲的好友郎礼生、林雷水一起商量帮助安排店房,在贤照伯父等人的热心支持下,父亲振奋精神,于1930年在云和城内司前铺开设一爿义兴打铁店,由于这次资本比较充裕,原料周转灵活生意门庭若市。
  1931年,我才9岁,父亲到缙云把我们接回云和,岂料母亲疾病死亡,店内营业遭受严重挫折,父亲悲痛交集,束手无策。贤照伯父为此更加关心,四处奔波求援,父亲对他无限感激,俗话说:“亲帮亲、邻帮邻、出门靠主人。”父亲来到云和,在贤照伯父的援助和帮助下,勤劳节俭,讲信誉,手艺精益求精。于是义兴打铁店在云和站稳了脚跟,我们一家人得到安居乐业。
  贤照伯父,于40年代去世,我们十分怀念,父亲虽然早年还了他的钱,却永远没有忘记恩情,常常给他送去铁器农具,逢年过节都到他家中拜望,畲汉人民的友谊真是天长日久。
  1957年父亲与世长辞,我们兄弟继承先父手艺,全家39人都在云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过的很幸福,父亲生前常对我们说:“没有贤照伯父的帮助我们就无法在云和立脚生根。”贤照伯父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敬仰,今借《云和文史资料》一角以表畲汉人民的深情友谊。①
  透过朴素无华的语言,畲民蓝贤照的高大形象矗立在人们眼前。蓝贤照是一位普通的畲民,因为常请一位汉族铁匠修铁凿,就与其成为好朋友。感人至深的是,当这位汉族朋友遇到困难时,他竟然瞒着家人把家中仅有的六分六厘田典当出去,用所得款项援助汉族朋友重振事业。这一举动,义薄云天!不仅感动了叶姓汉族铁匠家几代人,也让所有的知情者钦佩不已。民间层面的畲汉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再看由两位畲民口述、畲族作者蓝荣清撰写的《魏兰轶事》:
  我曾在大炉山附近的柘园小学教了十几年书,听到了不少有关魏兰先生在大炉山的故事。因学校距离大炉山不远,从兴趣出发,我去看了先生当年隐居的遗址。可惜房屋已倒塌,墙脚四周杂木成林,但是先生亲手栽的雪梨和茶叶,尚存一部分。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当地畲民对我讲的先生的轶事:
  大炉山是魏家的祖业,离县城西北二十里,在鹿角尖南侧半山腰,海拔约有八百米,深山峡谷,幽静偏僻。辛亥革命之后,魏兰先生就隐居在这里。
  附近的昌岱岗、柘园、高峰等散散落落的小山村,住的都是畲民。他们早知大炉山是县城有威望的魏家山场,但从未见到山主人上山来,而今突然造了一幢房子,住着一位清秀的老人,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兰先生。
  先生来到大炉山,留心观察当地群众,看到畲民衣衫破烂,生活贫困,十分同情。就回家拿来一些半新旧的衣裤鞋袜之类,送给他们。畲民见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渐渐地亲近起来了。先生热忱地教他们一些浅近的种植知识,帮助发展厚朴、水菖花、茶叶、雪梨等经济作物。从此,先生同畲民成了亲密邻居。
  散猪福
  畲民向来好客,平时杀一头猪也得请左邻右舍来热闹一番,俗称“散猪福”。魏兰先生在大炉山和附近的畲民来往亲近,平起平坐,大家都把他当作自己人。有一次,柘园村雷根财家晚上要杀猪,日间特意叫儿子礼旺去大炉山砍柴,请先生“散猪福”。
  先生很是高兴,满口答应。于是晚上点着一盏灯笼,沿着弯曲的山路,到了三里多远的柘园根材家“散猪福”了。
  夜幕弥漫,一片漆黑,好不容易才走到根财家门口,听到屋里头刚动手杀猪,一伙人七手八脚把猪捺在凳板上,猪“哇哇”直叫,老是杀不死。旁观的人有的笑,有的叫,有的埋怨屠工没本事。此刻屠工已是满头大汗,精疲力竭,见猪不死,更是慌了手脚,无可奈何!
  先生看得清楚,不慌不忙,上前接过屠刀,俨似老师傅,左手按牢猪头,右手持刀顺着原刀口略微一转,猛力一戳,只听得毛猪“呼”的一声大吼,四脚直弹,就再无反应了。
  原来杀猪老师傅由于心里惊慌,又在阴暗的火篾灯光下,持刀不真,戳歪了,未及要害,猪老是“哇哇”直叫。先生将刀口一转,毫不费劲,正好刺中喉咙要害,一刀就死。众人哄然惊叫:“霍!魏先生啊,真没想到你这位文气的读书人,竟有这么高明的本领呢!”先生风趣地笑着说:“不相帮,怎好散猪福呢!”逗得大家都笑了。
  木偶戏
  先生深知当地畲民文化生活十分欠缺。一年秋天,请来一班木偶戏,演给畲民看。
  六七个演木偶戏的挑着戏箱,跨涧过岗,沿着崎岖的柘园岭,花了不少力气才寻到大炉山。个个早已气喘吁吁,热汗淋漓,肚子饿得叽咕响了。先生叫把戏箱卸在门前,就为他们煮饭去了。
  演戏的见此处四周尽是山岗,灌木丛林,既无村坊,又没人影,只是一位文雅的老人住在这深山峡谷里,谁人看戏呢?于是犯了疑:“莫非真的碰着鬼了?”班头向大家使了个眼色,个个正欲挑起戏箱逃跑,恰好先生出来请他们吃饭,忽见他们个个惊慌失措,挑着担子要走,不禁大笑,问为的啥?班头点头哈腰,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想去‘一都’赶迎神戏。”先生已看透他们的心事,就说:“此处虽是单堂独屋,但附近却有很多的畲民,我特地请你们来此演戏给他们看的,工金由我付,可不要你们各村去收,你们放心好了。”晚上,附近的畲民纷纷点着火篾,携女带儿从四面山上陆续汇集大炉山。先生见时候不早了,就同各村头目一起点戏,雷土树老人高兴地说:“先生同我山客亲如兄弟,依我讲,今晚演个《桃园三结义》吧!”
  幽静的大炉山,锣鼓响叮冬,熊熊的松明灯,照得山谷里的畲民个个红光满面,喜笑颜开。先生、畲民沉浸于欢乐之中。
  戏毕,雷土树老人情不自禁,兴致勃勃地唱起畲族山歌——《桃园三结义》。他一边唱一边用云和汉族方言讲给先生听,先生高兴极了。
  大炉山演木偶戏,直到现在当地畲民仍传为佳话。
  口述人:雷俊法81岁,农民,昌岱岗人。
  雷堂根56岁,农民,柘园人。①
  这同样是一幅畲汉友好的写照。两位雷姓老人娓娓道来的故事,生动形象;他们口中的魏兰,栩栩如生,可亲可敬。晚年的魏兰先生,与畲民“来往亲近”、“平起平坐”,畲民对他的印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是发生在民国年间的两个小故事:散猪福和木偶戏。前者是畲民请魏兰作客;后者是魏兰请畲民看戏。这则口述史料,不仅反映了畲汉人民在相互的交往中产生出的真挚友谊,而且刻画了一位汉族知识分子的畲族情结。这则口述史料,犹如一幅山水画,一首田园诗,将畲汉人民的情谊描绘得诗意盎然。故事的讲述者雷俊法、雷堂根是两位畲族老人,记录整理者蓝荣清是一位畲族教师,他们或将魏兰的故事口口相传,或以文字记录下来,使我等后辈得以拨开历史的迷雾,窥见当年浙江畲汉友好的真实图景。
  继清末畲汉通婚之后,民国年间的畲汉通婚继续朝健康方向发展,这是畲汉互动、友好的又一例证。在云和县,畲汉两族通婚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当时汉族开明绅士廖卓章的长子廖奏勋迎娶畲族知名人士蓝宝成之女蓝章翠,开创云和县畲汉两族结婚的先例。民国时期,汉人娶畲族姑娘为妻的增多,《龙游县志》载:“近土人间有娶其女为妇者。”①《云和文史资料》载,民国初年,有日本留学生张祯阳步廖奏勋的后尘,娶杉坑岭的畲族姑娘蓝爱珍为妻。畲汉通婚,不仅有畲族姑娘嫁给汉族青年,也有汉族姑娘嫁给畲族小伙子。如杉坑岭蓝文蔚,浙江法政学校毕业后任律师,娶高胥村汉族姑娘林品辉为妻,其弟蓝文治也娶霞晓桥姑娘杨富花为妻。②
  民国时期,畲汉人民在日常交往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畲汉杂居程度日益加深,民族交往日益扩大,尤其是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同化政策等因素,自清末民初始,畲汉间民族藩篱逐渐摒弃,族群间的互动向纵深扩展。在畲汉杂居地区,汉人的孩子认畲族妇女为“亲娘”,畲族家庭则收养汉族的孩子为继嗣。这种情况,在云和、丽水一带较为普遍。
  按照某些汉族习俗:若子女“命硬难养”,如认贫苦夫妇为义父母,则孩子成长顺利,因此在畲汉杂居处,汉族小孩认畲族大人为义父母之风日盛。据《松阳县志》载:“畲民最好结纳,例不得与土人结婚,唯乐为土人认谊父(义父),俗谓称爹。土人亦以其子女善达,冀其庇荫,故多认之。相认之始,则祭其祖,先购其保名,赠以花带,而为之螟蛉者,亦果得善达焉。虽世家大族,亦往往有之,习以为常,直呼之曰亲爹、亲娘,不足为怪也。”③
  既然汉族的子女可以认畲族夫妇为义父母,如同亲爹娘般,那么收养汉族的子女以继嗣畲家香火,也就具有必然的逻辑,前者可谓后者的铺垫和先声。加之此时畲族“族内婚”的坚冰开始逐渐消融:“旧不与土民为婚,近始有稍稍通婚者。”①随着畲汉间的通婚,族群间血缘的交融,以“蓝姓家谱”②为代表的关于畲族立嗣的禁忌,也必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畲族收养汉族子女继嗣的壁垒势必最终被打破。据史图博在敕木山的调查,直到1929年,虽然景宁一带“畲民所过继的孩子必需和他自己同属一个氏族”③。而事实上在丽水县一带,此时畲族已经开始收养汉族的子女,这是因为该地比畲族聚居的景宁县,畲汉杂居程度要高,畲汉互动更深。④
  王逍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供了畲族收养汉族子女的个案:
  雷蒗花,女,82岁,出生地:丽水莲城镇新岭坑村,汉姓章,约4岁时被丽新乡的畲族村落——黄家弄村一雷姓畲族夫妇收养,20岁因养父母均过世,嫁与沙溪村畲族蓝木德,至今夫妻双方仍健在。收养时间为上世纪20年代。蓝花凤,女,76岁(已故),出生地:老竹镇后坑村前塘自然村,汉姓王,约四五岁时被沙溪村的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后招赘武义一陶姓汉族(改姓蓝,名海启)为婚。至今两位老人均已辞世。收养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蓝翠珠,女,74岁,出生地:老竹镇后坑村前塘自然村,汉姓王,约3岁被本行政村后坑自然村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收养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蓝友兴,男,74岁(已故),出生地与蓝翠珠相同,汉姓江,约3岁时被收养蓝翠珠的畲族夫妇同时收养,两人后来结为童养媳夫妻。蓝春梅,女,68岁,出生地:浙江武义柳城镇三港乡,汉姓李,约3岁时被沙溪村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后招赘缙云一陈姓汉族(改姓蓝,名宝定)为婚。收养时间为1940年。蓝树儿,男,72岁,出生地:丽水碧湖镇,汉姓佟,约3岁时被沙溪村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后娶畲族蓝翠仙为妻。收养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后期。①
  此外,畲民在与汉族人民的交往中,也因畲汉互动加深而变得日益大方、自信和热情。
  1929年史图博在景宁敕木山看到的情景是:
  这个居住地的住户在外人面前特别胆怯。他一走近,妇女和孩子们便突然消失了。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有了改变。郑求是在《二位畲嫂》中写道:
  畲族姐妹深情好客,1943年我在浙江省建设厅工作时,住在云和小徐。有一天,无意中认识了一位畲族妇女,他对我非常热情,知道我是本地人后,显得更亲热。此后,她常来看我。有时还要带些糯米粉,土产、水果之类东西给我,杨梅上市时,还要拣最大的、好的、熟透的送给我吃,真像自家姐妹一样亲。③
  文中的畲嫂,一扫昔日胆怯怕人、畏葸不前的形象,她与身为汉族人的“我”接触时,十分热情,落落大方。这或许是个案,也许还与个体性格有关,但透过这一个案,我们可以发现畲民精神状态的可喜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是民间层次上畲汉互动不断加深、相互信任的结果。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邱国珍
责任者
雷蒗花
相关人物
蓝花凤
相关人物
蓝翠珠
相关人物
蓝友兴
相关人物
蓝春梅
相关人物
蓝树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魏兰轶事
相关作品
散猪福
相关作品
木偶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