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89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
其他题名: 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4
页码: 7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的情况。其中包括政治层面的畲汉互动、文化层面的畲汉互动、民间层面的畲汉互动等。
关键词: 浙江省 畲族 汉民

内容

学界一般认为,畲族先民约在明清时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畲民在浙南山区定居以后,对浙南、浙西山区经济的开发,以及畲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封建社会,浙江畲民遭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和民族歧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长期处于边缘地位。
  民国时期,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历史上沿袭下来的隔阂。但是,这一时期,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互动,较之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频繁,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也更为深刻。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畲汉人民并肩战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畲汉人民相互影响。在同一块土地上,畲汉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友谊,成为民族和睦相处的佳话。这一时期的畲汉两个民族的互动,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和民间交往层面。
  近年来,笔者在做《浙江畲族史》课题时,接触了大量相关材料。其中,颇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当属两则口述史材料。①
  一、觉醒与团结:政治层面的畲汉互动
  民国时期,浙江畲民仍然被民族歧视的阴影所笼罩。
  1929年夏,德人史图博在浙江景宁县敇木山做调查时,目睹了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他在《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写道:
  他们(指畲民)对汉人总觉胆怯而且不信任,像见了陌生人一样。……住在附近的汉人则把畲民看做外来人,比自己低一等,有时以鄙视的态度对待他们,直到两年以前,畲民的子女不准上景宁的小学……虽然共处了千百年之久,畲民和汉人之间还是隔着一道鸿沟……①
  民国年间曾任云和县县长的沈松林先生,在《一件错事》一文中印证了史图博的说法。他在文中检讨了自己当年在大汉族主义思想支配下的愚蠢做法,并对畲族女同胞表示了歉意:
  但我很惭愧,曾经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强求畲族妇女改变发式与服装——不许她们戴头饰和穿民族服装。于是她们上街时,只好取下头上的头冠、石珠等装饰品,大体上与汉人相同。可是她们回去时,一出城外仍旧戴上,恢复原来的样子。我这种“同化的偏见”使她们增加麻烦,虽然后来也听其自然。回忆起来,深感惭愧和内疚,应该向畲族女同胞道歉。②
  可见,浙江畲汉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不仅源于历史、文化的沿袭,更与民国时期政府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有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江省党组织就先后派出干部深入畲乡,向畲民宣传革命道理,宣传民族平等,培养畲民干部,发展党组织,建立工农武装,领导畲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和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在这一背景下,畲汉民族政治层面的互动得以展开。
  政治层面的互动,主要是指畲汉人民在反对共同敌人斗争中产生的互动。自民国成立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30多年间,浙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其间,为推翻三座大山,打倒共同的敌人,实现共同的目标,畲汉人民志同道合,亲如兄弟,并肩战斗。
  早期共产党人在畲区的宣传活动,拉开了畲汉民族政治层面互动的序幕。早在1926年,共产党员周定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党组织就派他回到家乡青田县敖里乡(今属文成县)畲民聚居村创办平民夜校,演文明戏,向畲族人民宣传救国思想。1927年12月,中共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等和县委委员陈俊到曳岭区,在老竹、马村、永丰等畲乡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组织畲民开展减租、反霸、抗捐的斗争。1928年3月,陈俊、郑和斋在宣平县横塘等村宣传“二五减租”,“耕者有其田”,成立了曳岭区农民协会和初级佃业仲裁会,畲民踊跃参加农民协会和“二五减租”运动。这些活动,固然是党开展的政治活动,但在当时相对闭塞的畲村,也是一种思想文化的启蒙。而畲民在与汉族兄弟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敦厚朴实、热情大方的民族性格,在对敌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团结一致、勇敢顽强的精神,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外在体现,给汉族尤其是汉族劳动人民以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共同的苦难,共同的敌人,使浙江畲汉劳苦大众团结一致,开展斗争。如1915年10月,景宁县暮洋湖畲民蓝炳水等率领2000余名畲、汉群众反抗苛捐杂税,捣毁县烟酒稽征所,畲民称之“打酒局”。1927年11月5日景宁县畲民蓝东林和汉族潘德金、陈振兴等为实行“二五减租”,发动畲汉农民千余人包围景宁国民党县党部,并举行示威游行。1930年1月,以景宁畲民蓝正新、雷之成等人为首,率领畲汉农民200余人进行“打盐霸”的斗争。1936年,云和县县长赵天河以挑夫名义,欺骗163名畲汉壮丁入营,这件事引起全县人民的公愤。6月19日,畲汉人民三四百人,齐集县城,大闹衙门。
  上述发生于民国年间的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都是畲汉两个民族的民众共同参加的。
  目标和理想的一致性,使畲汉人民在政治上达成共识。1928年4月,中共党员谢玮、王景贤、陈玉川等在宣平县介绍畲民雷明清、蓝仁和、钟水根、蓝志明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是浙江畲族人民中的第一批中共党员。
  觉醒了的畲民,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他们或踊跃参军参战,或积极支前,或在山间岩洞里办“野地医院”,或“白皮红心”与敌人周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与汉族兄弟一起,抛头颅,洒热血。据《浙江省少数民族志》记载,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战争,浙江畲族共有145位烈士。①
  二、学习与采借:文化层面的畲汉互动
  文化层面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畲族文化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吸引和畲族学校的创办。
  畲汉文化层面互动,首先表现在畲族文化独特魅力对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吸引。畲族独特而神秘的民族文化,在20世纪初期由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对民族问题的关注这一历史背景下,吸引了当时知识分子,引起了他们对畲族及其文化的关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云和县浮云(即魏兰)所辑《畲客风俗》由上海虹口顺成书局印刷,日本东京清国留学生会馆发行。1923年胡先骕发表了《浙江温州处州间土民畲客述略》。1925年,沈作乾著《括苍畲民调查记》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卷第4、5期刊出。1929年夏,上海同济大学教师、德国人史图博和李化民到景宁县敕木山调查,合著《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刊于1932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6号。1934年1月,浙江省第三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编,许蟠云、王虞辅、范翰芬撰的《平阳畲民调查》出版。
  作为经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有着留学经历的知识分子,魏兰等人摒弃了旧时文人的大汉族主义,以平等的姿态对待畲族同胞,在做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写出了一批我国早期畲族研究的著作和文章,为后世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下面以《畲客风俗》和《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为例,对这两篇论著及其作者作一评述。
  
  魏兰先生的《畲客风俗》,是由浙江知识分子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畲学专著,被后人称为“奇人所著的一部奇书”②。该书著成于“乙巳仲冬”,即1905年冬;初版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即1906年初。检索畲学书目,尚无先于该书的畲学专著。
  魏兰当年曾名噪京华,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论,无不置其于光复会领袖人物之席位。其实,魏兰不仅是革命志士,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在书法、绘画和诗歌创作等方面都有建树。魏兰(1866—1928年),善画兰,因以为名,每画兰,喜出石傍,故字石生;乳名南南,号纫秋,别号再生,云和城内县前人。云和旧名浮云,又以“浮云先生”为号。陶成章先生在《浙案纪略》中说:“酿成皖浙案之原动力者,其人有三:曰敖加熊、曰魏兰、曰陶成章。”明确地指出魏兰在光复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魏兰的《畲客风俗》,陈惠明作过如下评价:
  作为革命志士,魏兰具有一种火焰奔突的豪情和粗犷掩映下的细腻,连《畲客风俗》这样的学术著作也感染上了这种风范。这本书不是一般学者猎奇心态雾里观花的速写,而是作者自幼年至中年,怀着对畲族同胞深切的爱意和同情数十年潜心观察的硕果。我们读着此书,不像攻读某些艰深的专著,需要硬着头皮之类,只觉是在聆听大观园的管家凤姐在如数珍宝。畲族的历史、迁徙、耕作、稼穑、节日、婚嫁、祭祖、饮食、服饰、语言、诗歌、教育……被描绘成一幅幅风俗图画,远看似泼墨写意的长卷,近看像工笔重彩的绣品。只是魏兰其人才具备这种独树一帜的风采,也只有这样经历的作者才能充满自信地宣布:“所纪之事。均系亲目所睹,或畲客自言……无一虚事,亦无一苟且。”为了澄清众说纷纭的诸种传说,魏兰甚至潜入禁区,藏匿于畲族友人的小楼,窥视神秘不宣的畲族祭祖场景。这些原始积累的第一手资料被表述得如此生动真切,以至于今天本地的读者拜读之时不禁失笑,被作者逼真酷肖的描摹和丝丝入扣的刻划所动情。①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兰的《畲客风俗》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瑕疵。如论及当时畲民性格、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时,用词有不妥之处。②但是,正如陈惠明先生所说,“我们不必苛求前驱人物对现代科学方法的疏漏和怠慢,在马克思主义甚至达尔文进化论尚未传达到偏僻山乡之时,纵然是民族精英、先知先觉也难免作出令今人觉得荒诞、迷信的唯心臆断,作为历史与时代的局限,诚然不足为训”①。
  《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是史图博与李化民二人合著的,1932年南京出版社出版。史图博,德国人,新中国成立前任上海同济大学教师,业余从事民族学研究。1928年夏天,他和学生李化民到浙南和闽北,对浙江景宁敕木山等地的畲民作了调查访问,写下这个调查报告。
  这个调查报告,经前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审阅和推荐,由前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作为专刊第六号正式出版。作者为了答谢蔡元培先生鼓励学术研究的厚意,曾在此书的扉页题辞:“献给浙江的民族学”,借以表达作者对在敕木山畲民调查中给予帮助的人表示谢意,对于倡导民族学,从事民族学研究并给与外国同道以鼓励和帮助而出生在浙江绍兴的蔡元培先生,表示深厚的敬仰之情。
  史图博和李化民在以景宁敕木山为中心的畲民地区,作了踏实的调查访问,写出了翔实的资料,文字流畅,富于趣味。书中附有畲民分布图和习俗照片,可供研究参考,他调查的项目相当全面,包括饮食服饰、婚丧礼俗、奉先祭祖、警示鬼神、语言民歌和氏姓传说等等。此外,对于“祖图解说词”、蓝姓家族“世谱”、敕木山等地畲民的历史、畲和瑶的民族历史渊源关系诸方面所作的解释说明,也是非常出色的。
  史图博和李化民是在十分艰苦条件下完成对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的。他们克服了当年交通、生活条件的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困苦,完成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调查研究,他们对事业执著追求而表现的毅力以及与畲民亲切的感情、深入细致的作风,确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②
  在上述学者的身上,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特点。他们摒弃“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用民族学、人类学的专业目光,观察、记录和研究畲族文化。他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但是,在研究畲族文化的过程中,他们能自觉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入畲村,与畲民直接交谈。避免了在前人的相关记述中寻章摘句和道听途说,避免了以讹传讹。他们在与畲民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他们的学术成果,对畲族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畲汉文化层面的互动,还表现在畲族学校的创办。1912年遂昌县后江畲族村创办明德小学。1932年11月,景宁县开办城东乡立南泉初级小学,为景宁第一所畲村小学。1934年,文成县培头村畲民钟德彰在该村创办崇道小学。此为文成县畲村第一所村校。
  在畲村建学校,这对提高畲民文化素质,以便进一步与汉族对话、交流,实现畲汉文化互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畲汉文化互动,无可讳言,是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会与互动,汉族文化必然更多地影响畲族文化。但畲汉文化相互接触,经过长久的时间,两者相互采借、适应,彼此都会发生变化。人类学的文化普同观(cu-lure universalism)认为,人类心理的基本状况是大体相同的,所有的人是完全平等的。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反应,而不同的环境尽管产生的文化面貌会有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基本状况大体相同,因此在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同时,也正因为人类的心智和心理的相同或相通,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才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各个文化之间的要素才可以互相借用、互相吸纳甚至相互融合。
  三、和睦与友好:民间层面的畲汉互动
  虽然历史上大汉族主义曾经给畲汉关系蒙上过阴影,但是,在民间层面,在畲汉人民的世俗生活之中,畲汉关系总体上是和睦的,两个民族友好相处的事例很多。蓝云飞在《“西弄”村史》中写道:
  西弄村处于与相距约一公里的周前村、小叶村、外朋、林坳、桥亭、朱弄口等六个汉族村的中间,是一个孤立的畲族村,与这些村山水相连。西弄畲族群众与这些村汉族群众历史以来就紧密团结,互相支持,有的还作为内亲交往,从未发生过重大民族纠纷。①
  下面两则口述史材料,不仅呼应了蓝云飞的观点,还以具体感人的生活画面,为我们还原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场景。耐人寻味的是,这两则材料的叙述者,一位是汉族,一位是畲族。先看汉族作者叶子福题为《畲汉情谊》的材料:
  我原籍缙云,父亲叶云堂以打铁为业。1925年,我才3岁,父亲因生活困迫,挑着打铁工具担,母亲背着我,来到云和打小铁,在云和畲乡走村串户,结识了许多朋友,特别是杉坑岭村石匠蓝贤照,常请父亲修铁凿,最亲密,父亲要我称他伯父。
  当时我家没有固定的住房,常常住凉亭,宿庙宇,过着流浪般艰苦生活。贤照伯父屡劝父亲在云和开店打铁。1927年父亲在云和城内牌坊脚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爿打铁店。但因为资金缺少毛铁、钢材原料,难以周转。虽然父亲手艺不错,却经常停业,生活越来越困难。1929年父亲把母亲和我送回原籍,寄居外婆家。他又一个人来云和谋生。
  贤照伯父家境也很贫寒,可是这位好心的畲族伯父得悉父亲的困境后,竟然瞒着老母亲把家中唯一的产业——二丘自耕田计六分六厘,立契典当给城内的一户人家,将所得的钱和自己帮人打石所得的一点微薄的工钱全部援助父亲,同时请来父亲的好友郎礼生、林雷水一起商量帮助安排店房,在贤照伯父等人的热心支持下,父亲振奋精神,于1930年在云和城内司前铺开设一爿义兴打铁店,由于这次资本比较充裕,原料周转灵活生意门庭若市。
  1931年,我才9岁,父亲到缙云把我们接回云和,岂料母亲疾病死亡,店内营业遭受严重挫折,父亲悲痛交集,束手无策。贤照伯父为此更加关心,四处奔波求援,父亲对他无限感激,俗话说:“亲帮亲、邻帮邻、出门靠主人。”父亲来到云和,在贤照伯父的援助和帮助下,勤劳节俭,讲信誉,手艺精益求精。于是义兴打铁店在云和站稳了脚跟,我们一家人得到安居乐业。
  贤照伯父,于40年代去世,我们十分怀念,父亲虽然早年还了他的钱,却永远没有忘记恩情,常常给他送去铁器农具,逢年过节都到他家中拜望,畲汉人民的友谊真是天长日久。
  1957年父亲与世长辞,我们兄弟继承先父手艺,全家39人都在云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过的很幸福,父亲生前常对我们说:“没有贤照伯父的帮助我们就无法在云和立脚生根。”贤照伯父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敬仰,今借《云和文史资料》一角以表畲汉人民的深情友谊。①
  透过朴素无华的语言,畲民蓝贤照的高大形象矗立在人们眼前。蓝贤照是一位普通的畲民,因为常请一位汉族铁匠修铁凿,就与其成为好朋友。感人至深的是,当这位汉族朋友遇到困难时,他竟然瞒着家人把家中仅有的六分六厘田典当出去,用所得款项援助汉族朋友重振事业。这一举动,义薄云天!不仅感动了叶姓汉族铁匠家几代人,也让所有的知情者钦佩不已。民间层面的畲汉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再看由两位畲民口述、畲族作者蓝荣清撰写的《魏兰轶事》:
  我曾在大炉山附近的柘园小学教了十几年书,听到了不少有关魏兰先生在大炉山的故事。因学校距离大炉山不远,从兴趣出发,我去看了先生当年隐居的遗址。可惜房屋已倒塌,墙脚四周杂木成林,但是先生亲手栽的雪梨和茶叶,尚存一部分。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当地畲民对我讲的先生的轶事:
  大炉山是魏家的祖业,离县城西北二十里,在鹿角尖南侧半山腰,海拔约有八百米,深山峡谷,幽静偏僻。辛亥革命之后,魏兰先生就隐居在这里。
  附近的昌岱岗、柘园、高峰等散散落落的小山村,住的都是畲民。他们早知大炉山是县城有威望的魏家山场,但从未见到山主人上山来,而今突然造了一幢房子,住着一位清秀的老人,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兰先生。
  先生来到大炉山,留心观察当地群众,看到畲民衣衫破烂,生活贫困,十分同情。就回家拿来一些半新旧的衣裤鞋袜之类,送给他们。畲民见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渐渐地亲近起来了。先生热忱地教他们一些浅近的种植知识,帮助发展厚朴、水菖花、茶叶、雪梨等经济作物。从此,先生同畲民成了亲密邻居。
  散猪福
  畲民向来好客,平时杀一头猪也得请左邻右舍来热闹一番,俗称“散猪福”。魏兰先生在大炉山和附近的畲民来往亲近,平起平坐,大家都把他当作自己人。有一次,柘园村雷根财家晚上要杀猪,日间特意叫儿子礼旺去大炉山砍柴,请先生“散猪福”。
  先生很是高兴,满口答应。于是晚上点着一盏灯笼,沿着弯曲的山路,到了三里多远的柘园根材家“散猪福”了。
  夜幕弥漫,一片漆黑,好不容易才走到根财家门口,听到屋里头刚动手杀猪,一伙人七手八脚把猪捺在凳板上,猪“哇哇”直叫,老是杀不死。旁观的人有的笑,有的叫,有的埋怨屠工没本事。此刻屠工已是满头大汗,精疲力竭,见猪不死,更是慌了手脚,无可奈何!
  先生看得清楚,不慌不忙,上前接过屠刀,俨似老师傅,左手按牢猪头,右手持刀顺着原刀口略微一转,猛力一戳,只听得毛猪“呼”的一声大吼,四脚直弹,就再无反应了。
  原来杀猪老师傅由于心里惊慌,又在阴暗的火篾灯光下,持刀不真,戳歪了,未及要害,猪老是“哇哇”直叫。先生将刀口一转,毫不费劲,正好刺中喉咙要害,一刀就死。众人哄然惊叫:“霍!魏先生啊,真没想到你这位文气的读书人,竟有这么高明的本领呢!”先生风趣地笑着说:“不相帮,怎好散猪福呢!”逗得大家都笑了。
  木偶戏
  先生深知当地畲民文化生活十分欠缺。一年秋天,请来一班木偶戏,演给畲民看。
  六七个演木偶戏的挑着戏箱,跨涧过岗,沿着崎岖的柘园岭,花了不少力气才寻到大炉山。个个早已气喘吁吁,热汗淋漓,肚子饿得叽咕响了。先生叫把戏箱卸在门前,就为他们煮饭去了。
  演戏的见此处四周尽是山岗,灌木丛林,既无村坊,又没人影,只是一位文雅的老人住在这深山峡谷里,谁人看戏呢?于是犯了疑:“莫非真的碰着鬼了?”班头向大家使了个眼色,个个正欲挑起戏箱逃跑,恰好先生出来请他们吃饭,忽见他们个个惊慌失措,挑着担子要走,不禁大笑,问为的啥?班头点头哈腰,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想去‘一都’赶迎神戏。”先生已看透他们的心事,就说:“此处虽是单堂独屋,但附近却有很多的畲民,我特地请你们来此演戏给他们看的,工金由我付,可不要你们各村去收,你们放心好了。”晚上,附近的畲民纷纷点着火篾,携女带儿从四面山上陆续汇集大炉山。先生见时候不早了,就同各村头目一起点戏,雷土树老人高兴地说:“先生同我山客亲如兄弟,依我讲,今晚演个《桃园三结义》吧!”
  幽静的大炉山,锣鼓响叮冬,熊熊的松明灯,照得山谷里的畲民个个红光满面,喜笑颜开。先生、畲民沉浸于欢乐之中。
  戏毕,雷土树老人情不自禁,兴致勃勃地唱起畲族山歌——《桃园三结义》。他一边唱一边用云和汉族方言讲给先生听,先生高兴极了。
  大炉山演木偶戏,直到现在当地畲民仍传为佳话。
  口述人:雷俊法81岁,农民,昌岱岗人。
  雷堂根56岁,农民,柘园人。①
  这同样是一幅畲汉友好的写照。两位雷姓老人娓娓道来的故事,生动形象;他们口中的魏兰,栩栩如生,可亲可敬。晚年的魏兰先生,与畲民“来往亲近”、“平起平坐”,畲民对他的印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是发生在民国年间的两个小故事:散猪福和木偶戏。前者是畲民请魏兰作客;后者是魏兰请畲民看戏。这则口述史料,不仅反映了畲汉人民在相互的交往中产生出的真挚友谊,而且刻画了一位汉族知识分子的畲族情结。这则口述史料,犹如一幅山水画,一首田园诗,将畲汉人民的情谊描绘得诗意盎然。故事的讲述者雷俊法、雷堂根是两位畲族老人,记录整理者蓝荣清是一位畲族教师,他们或将魏兰的故事口口相传,或以文字记录下来,使我等后辈得以拨开历史的迷雾,窥见当年浙江畲汉友好的真实图景。
  继清末畲汉通婚之后,民国年间的畲汉通婚继续朝健康方向发展,这是畲汉互动、友好的又一例证。在云和县,畲汉两族通婚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当时汉族开明绅士廖卓章的长子廖奏勋迎娶畲族知名人士蓝宝成之女蓝章翠,开创云和县畲汉两族结婚的先例。民国时期,汉人娶畲族姑娘为妻的增多,《龙游县志》载:“近土人间有娶其女为妇者。”①《云和文史资料》载,民国初年,有日本留学生张祯阳步廖奏勋的后尘,娶杉坑岭的畲族姑娘蓝爱珍为妻。畲汉通婚,不仅有畲族姑娘嫁给汉族青年,也有汉族姑娘嫁给畲族小伙子。如杉坑岭蓝文蔚,浙江法政学校毕业后任律师,娶高胥村汉族姑娘林品辉为妻,其弟蓝文治也娶霞晓桥姑娘杨富花为妻。②
  民国时期,畲汉人民在日常交往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畲汉杂居程度日益加深,民族交往日益扩大,尤其是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同化政策等因素,自清末民初始,畲汉间民族藩篱逐渐摒弃,族群间的互动向纵深扩展。在畲汉杂居地区,汉人的孩子认畲族妇女为“亲娘”,畲族家庭则收养汉族的孩子为继嗣。这种情况,在云和、丽水一带较为普遍。
  按照某些汉族习俗:若子女“命硬难养”,如认贫苦夫妇为义父母,则孩子成长顺利,因此在畲汉杂居处,汉族小孩认畲族大人为义父母之风日盛。据《松阳县志》载:“畲民最好结纳,例不得与土人结婚,唯乐为土人认谊父(义父),俗谓称爹。土人亦以其子女善达,冀其庇荫,故多认之。相认之始,则祭其祖,先购其保名,赠以花带,而为之螟蛉者,亦果得善达焉。虽世家大族,亦往往有之,习以为常,直呼之曰亲爹、亲娘,不足为怪也。”③
  既然汉族的子女可以认畲族夫妇为义父母,如同亲爹娘般,那么收养汉族的子女以继嗣畲家香火,也就具有必然的逻辑,前者可谓后者的铺垫和先声。加之此时畲族“族内婚”的坚冰开始逐渐消融:“旧不与土民为婚,近始有稍稍通婚者。”①随着畲汉间的通婚,族群间血缘的交融,以“蓝姓家谱”②为代表的关于畲族立嗣的禁忌,也必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畲族收养汉族子女继嗣的壁垒势必最终被打破。据史图博在敕木山的调查,直到1929年,虽然景宁一带“畲民所过继的孩子必需和他自己同属一个氏族”③。而事实上在丽水县一带,此时畲族已经开始收养汉族的子女,这是因为该地比畲族聚居的景宁县,畲汉杂居程度要高,畲汉互动更深。④
  王逍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供了畲族收养汉族子女的个案:
  雷蒗花,女,82岁,出生地:丽水莲城镇新岭坑村,汉姓章,约4岁时被丽新乡的畲族村落——黄家弄村一雷姓畲族夫妇收养,20岁因养父母均过世,嫁与沙溪村畲族蓝木德,至今夫妻双方仍健在。收养时间为上世纪20年代。蓝花凤,女,76岁(已故),出生地:老竹镇后坑村前塘自然村,汉姓王,约四五岁时被沙溪村的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后招赘武义一陶姓汉族(改姓蓝,名海启)为婚。至今两位老人均已辞世。收养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蓝翠珠,女,74岁,出生地:老竹镇后坑村前塘自然村,汉姓王,约3岁被本行政村后坑自然村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收养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蓝友兴,男,74岁(已故),出生地与蓝翠珠相同,汉姓江,约3岁时被收养蓝翠珠的畲族夫妇同时收养,两人后来结为童养媳夫妻。蓝春梅,女,68岁,出生地:浙江武义柳城镇三港乡,汉姓李,约3岁时被沙溪村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后招赘缙云一陈姓汉族(改姓蓝,名宝定)为婚。收养时间为1940年。蓝树儿,男,72岁,出生地:丽水碧湖镇,汉姓佟,约3岁时被沙溪村一蓝姓畲族夫妇收养,后娶畲族蓝翠仙为妻。收养时间为上世纪30年代后期。①
  此外,畲民在与汉族人民的交往中,也因畲汉互动加深而变得日益大方、自信和热情。
  1929年史图博在景宁敕木山看到的情景是:
  这个居住地的住户在外人面前特别胆怯。他一走近,妇女和孩子们便突然消失了。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有了改变。郑求是在《二位畲嫂》中写道:
  畲族姐妹深情好客,1943年我在浙江省建设厅工作时,住在云和小徐。有一天,无意中认识了一位畲族妇女,他对我非常热情,知道我是本地人后,显得更亲热。此后,她常来看我。有时还要带些糯米粉,土产、水果之类东西给我,杨梅上市时,还要拣最大的、好的、熟透的送给我吃,真像自家姐妹一样亲。③
  文中的畲嫂,一扫昔日胆怯怕人、畏葸不前的形象,她与身为汉族人的“我”接触时,十分热情,落落大方。这或许是个案,也许还与个体性格有关,但透过这一个案,我们可以发现畲民精神状态的可喜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是民间层次上畲汉互动不断加深、相互信任的结果。

附注

①叶子福:《畲汉情谊》,载《云和文史资料》第3辑(畲族史料专辑);蓝荣清:《魏兰轶事》,载《云和文史资料》第1辑(云和辛亥革命史料专辑)。 ①史图博、李化民:《浙江景宁县教木山畲民调查记》,《浙江省少数民族志》,第629页。 ②《云和文史资料》,第3辑(畲族专辑),第113页,1987年。 ①《浙江省少数民族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②陈惠明:《魏兰和他的<畲客风俗>》,《畲客风俗》(标点校注本)序,油印本,1989年。 ①陈惠明:《魏兰和他的<畲客风俗>》,《畲客风俗》(标点校注本)序,油印本,1989年。 ②如“畲客愚鲁,事都恍惚,土人乃呼其畲客蒙”;“畲客之家庭,污秽不堪”等。 ①陈惠明:《魏兰和他的<畲客风俗>》,《畲客风俗》(标点校注本)序,油印本,1989年。 ②《景宁文史》第4辑“序言”,1989年,第106页。 ①《丽水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第17页。 ①《云和文史资料》第3辑(畲族史料专辑),1987年,第114—115页。 ①《云和文史资料》第1辑(云和辛亥革命史料专辑),1985年,第43—45页。 ①民国《龙游县志》卷2《地理考·风俗》。 ②《云和文史资料》第3辑(畲族史料专辑),1987年,第139页。 ③民国《松阳县志》卷6。 ①民国《平阳县志》卷19。 ②据史图博1929年在浙江景宁敕木山调查所搜集到的蓝姓家谱(约造于17世纪)“太祖造谱说”所载:“若本宗子孙倘有未幸,乏嗣立继,先推同胞,次堂,由近而及远,总以本宗原发推立,不得外姓立继宗族,以乱本宗,应继者或以某人贫乏,而不肯祧合派……共民攻击,以律例斩,嗣……续之也。”③史图博、李化民:《浙江景宁县教木山畲民调查记》,《浙江省少数民族志》,第632页。 ④王逍:《“透明式”跨族群收养关系的文化诠释—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沙溪村畲族收养汉族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王逍:《“透明式”跨族群收养关系的文化诠释——以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沙溪村畲族收养汉族为例》,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史图博、李化民:《浙江景宁县教木山畲民调查记》,《浙江省少数民族志》,第619页。 ③《云和文史资料》第3辑(畲族史料专辑),1987年,第111页。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邱国珍
责任者
沈松林
相关人物
曾志达
相关人物
周定
相关人物
陈俊
相关人物
潘德金
相关人物
陈振兴
相关人物
赵天河
相关人物
谢玮
相关人物
王景贤
相关人物
陈玉川
相关人物
蓝仁和
相关人物
雷明清
相关人物
钟水根
相关人物
蓝志明
相关人物
魏兰
相关人物
沈作乾
相关人物
胡先骕
相关人物
许蟠云
相关人物
王虞辅
相关人物
范翰芬
相关人物
陶成章
相关人物
陈惠明
相关人物
李化民
相关人物
蔡元培
相关人物
钟德彰
相关人物
蓝云飞
相关人物
叶子福
相关人物
叶云堂
相关人物
蓝荣清
相关人物
雷土树
相关人物
廖奏勋
相关人物
张祯阳
相关人物
蓝章翠
相关人物
雷蒗花
相关人物
蓝花凤
相关人物
蓝翠珠
相关人物
蓝友兴
相关人物
蓝春梅
相关人物
蓝树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山区
相关地名
景宁畲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文成县
相关地名
老竹畲族镇
相关地名
永丰县
相关地名
洋湖镇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绍兴市
相关地名
遂昌县
相关地名
缙云县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
新乡市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
柳城镇
相关地名
三港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