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籍关于鸭崽(子)苗的记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70
颗粒名称: 二、史籍关于鸭崽(子)苗的记载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30-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最晚在清代,黔东南出现了一个因善养鸭而被称为“鸭崽苗”的群体,后与东苗逐渐融合。民国后期,两者合为“东家人”。尽管历史记载中东苗和鸭崽苗曾被视为不同群体,但在麻江地区,两者已趋同。这揭示了民族群体在历史进程中的融合与变迁。
关键词: 贵州 鸭崽 记载

内容

东家人因为擅长养鸭而被人称为鸭崽苗或鸭子苗。⑤从笔者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记载鸭崽(子)苗的是罗绕典。他在成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黔南职方纪略》中详列黔地各“苗蛮”习俗时说:
  鸭子苗,贵定有之,服食与青苗同。⑥
  在介绍他们的居住地时,他又说:
  贵定县有苗六种:一曰花苗,二曰白苗,三曰家苗,四日狇狫,五曰青苗,六曰鸭子苗,(鸭子苗)居西乡杨柳冲、龙塘湾、罗雍
  诸寨。①
  该书共列举了50种“苗蛮”类,其中既包括东苗,也包括鸭子苗。而且,他们的居住地也不相同,东苗在平越、麻哈,鸭子苗在贵定。换言之,在罗绕典看来,东苗与鸭子苗是两种不同的“苗蛮”种类。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桂馥所撰《黔南苗蛮图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共记载“苗蛮”86种,是“目前国内外所知同一种书中记载贵州民族种类最多、各种民族的信息量最大的文献”。作为一名地方官吏和文人画家,桂馥在贵州生活了30余年,经常深入民间,十分了解贵州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由他绘制并撰写的《黔南苗蛮图说》具有很大的真实性”②。桂馥本人也声称:“余今所画,大都亲眼所及,非画工家所可同语。余自咸丰戊午,从事黔军营十有余年,历遍上下游,所至苗疆,察看山川形势,采访苗民风俗,以及性情之顺逆,好尚之美恶,服饰、饮食、屋宇,一一笔之于册。”③在该书中,桂馥也是把鸭崽苗和东苗作为两种不同的“苗蛮”来对待。关于东苗,他说:
  东苗有族无姓,男子留顶发,以织花布条束之。短衣背甲,色尚浅蓝。妇人衣花衣,无两袖,以两幅遮前覆后,穿细褶短裙。中秋,合寨延鬼师祭祖、屠牛,以木板陈馔,循序而呼鬼之名。祭毕,集亲族畅饮尽夜。春猎于山,获禽兽必荐祖先而后食。唯贵筑、麻哈两属有。④
  关于鸭崽苗,他说:
  鸭崽苗,在都匀府属(辖今都匀、凯里、麻江、丹寨、独山、荔波等地)。男服饰效汉装,女则椎髻,短裙露胸,跣足。长簪大环,项圈锦襃。以种山、渔猎为务。风俗与水家、獞家等大略相同。①
  而且,书中所绘之《苗蛮图》,东苗与鸭崽苗的男女服饰均有明显差异。②
  甚至连民国《贵州通志》(1948年)也将东苗与鸭崽苗视作两个不同的群体。该志有两处援引《清平访册》云:
  清平县东六个鸡、角冲、干坝等处,有东苗与西苗、鸭崽苗,杂居汉人村寨。③
  佟(㹣)苗,清平县有之。《访册》云:佟(㹣)苗本名鸭崽苗,女衣黑,多著白花或蜡花。裙长仅五寸,近有长至尺二者。内着裤,中有一缝,外加密纽。裹腿直缠至肘腋,嗜养乳鸭。髻高尺许,继以花带,胸背著布一幅如背心。四时均若半截草履。与东、西苗杂居于县东之六角鸡、角冲、干坝等处。④
  有意思的是,该志又新出现一个“佟(㹣)苗”,作为鸭崽苗的别称,并且说:
  佟(㹣)苗,麻哈州(今麻江县)有之。《访册》云:佟苗类于夭(绕)家,住养鹅、杀寡等寨,善养鸭以是为营生,故人谓之鸭崽苗。⑤
  该志原作“㹣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点校出版时改为“佟苗”。查汉语词典,“佟”的标准读音为tong,“㹣”的读音为zhong。但在民间,将“东苗”读作“冬苗”,再加上偏旁,成为“佟苗”或“㹣苗”,但读音仍为dong,是完全可能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志也将“佟(㹣)苗”或鸭崽苗视作与“东苗”不同的群体。这说明,即使是到民国年间,在人们看来,东苗与鸭崽苗也还是有所区别的。
  更早的民国《麻江县志》(1938年)在介绍麻江“夷俗”时说:
  东苗妇以花布蒙首,项带银环,束青带,著青裤,好养鸭,又名“鸭崽苗”。①
  这是到目前为止笔者所看到的唯一在东苗与鸭崽(子)苗之间划上等号的史料。这意味着,至少在麻江地域,东苗与鸭崽苗已趋同。
  综合上述史料,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最晚在清代,在贵定县以东、以南的黔东南地区,出现了一个因善养鸭而被称作“鸭崽(子)苗”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与东苗渐趋融合,以致又被人误称为“冬苗”,而写作“(佟)苗”。到民国后期,两个群体终于合而为一,成为当今人们所熟知的“东家人”。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建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贵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