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闽南明清畲民文献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64
颗粒名称: 二、闽南明清畲民文献源流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13-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郭志超教授系统梳理明清闽南漳州、龙岩畲民文献源流,指出方志中畲民资料多源自粤东潮州、惠州方志。但其在某些论述中存在不准确之处,如有明嘉靖三十七年《龙岩县志》记载“畲人”,且汀州部分县志也对“瑶人”材料有所涉及。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畲民 文献源流 清代

内容

对明清闽南漳州、龙岩畲民文献源流,进行系统梳理者是厦门大学的郭志超教授,他的《理清资料来源是鉴别旧志所载的重要方法——以明代闽西南设“抚瑶土官”说辨正为例》一文,为论证方志中闽西南明代曾设所谓“抚瑶土官”之说实泊自广东方志,用“上溯法”理出了漳州府(包括清代析出另设的龙岩州)有关“畲客”的资料系出自粤东潮州、惠州方志,简括之:
  ①清乾隆二年(1737年)《龙岩州志》卷12《杂记志·畲客》。
  ②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年)编纂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卷96《福建六》(第16册)抄录的明末郭造卿(1532—1593年,福建福清人)《防闽山寇议》。
  ③明万历元年(1573年)《漳州府志》卷12“猺人”条。
  ④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广东《惠州府志》卷14《外志·猺疍》及隆庆六年(1572年)《潮阳县志》卷八《风俗志》等。
  史料源流如下:
  1.明嘉靖《惠州府志·外志·猺疍》载:猺本盘瓠种,地介湖蜀溪峒间,即长沙、黔中五溪蛮是也。其后滋蔓,绵亘数千里,南粤在在有之,至宋始称蛮瑶。在惠者,俱来自别境。椎结跣足,随山散处……其姓为盘、蓝、雷、钟、苟,自相婚姻。……国初设抚瑶土官领之,俾略输山赋,赋论刀为准,羁縻而已。稍稍听征调,长枪劲弩,时亦效力。
  2.明隆庆《潮阳县志》卷8《风俗志》载: 邑之西北山中有曰畲户者,男女皆椎髻箕倨,跣足而行,依山而处。出常挟弩矢,以射猎为生,矢涂毒药,中猛兽无不立毙。旧尝设官以治之,名曰“畲官”,调其弩手击贼,亦至。然其俗易迁徙,畏疾病,刀耕火种,不供赋也。
  3.明万历《漳州府志》“猺人”条:猺种本出盘瓠,椎髻跣足,以盘、蓝、雷为姓,自相婚姻,随山散处,编荻架茅为居,植粟种豆为粮,言语侏离弗辨。善射猎,以毒药涂弩矢,中兽立毙,以贸易商贾。居深山,光洁则徙焉。……其与土人交,有所不合,詈殴讼理。一人讼,则众人讼之;一山讼,则众山讼之,土人莫敢与敌。国初设抚瑶土官,令抚绥之。量纳山赋,其赋论刀若干,出赋若干;或官府有征剿,悉听调用。后因贪吏索取山兽皮张,遂失其赋。及抚驭失宜,往往聚众出而为患,若往年陈吊眼、李胜之乱,非猺人乎?
  4.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防闽山寇议》:猺人楚粤为盛,而闽中山溪高深之处间有之。漳猺人与虔、汀、潮、循接壤错处,亦以盘、蓝、雷为姓。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荻架茅为居。善射猎,以毒药涂弓矢,中兽立毙。其贸易商贾,刻木大小长短为验,今酋魁亦有辨华文者。……各画其像,岁时祝祭。族处喜仇杀,或侵负之,一人讼,则众人同;一山讼,则众山同。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由陈元光将卒始也。国初设抚瑶土官,令抚绥之。量纳山赋,其赋论刀若干,出赋若干;若官府有征剿,悉听调用。后抚者不得其人,或索取山兽皮张,遂失赋,官随亦废。聚众为患,若往年南胜李志甫辈之乱,非猺人乎?
  5.清乾隆《龙岩州志·杂记志·畲客》:畲客即摇人,岩属俱呼为“畲客”。《桂海虞衡志》:猺,本盘瓠之后……盖楚、粤为盛,而闽中山溪高深处间有之。在(龙)岩者唯蓝、雷二姓;在(漳)平、宁(洋)者,有蓝、雷、钟三姓。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荻架茅为居。善射猎,以毒药涂弩矢,中兽立毙。贸易商贾,刻木大小短长为验,其酋魁亦有辨华文者。……岁时祝祭。族处喜仇杀,或侵负之,一人讼,则众人同;一山讼,则众山讼。明设抚瑶土官,令抚绥之。量纳山赋,其赋论刀若干,出赋若干;或官府有征剿,悉听调用。后抚者不得其人,或索取山兽皮张,遂失赋,官随亦废。往往聚众为患,如元时南胜李志甫之乱,非猺人乎?
  在漳州府,明万历《漳州府志》有关“猺人”的记载,又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漳州《平和县志》卷12《杂览》加以抄录,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卷3又据康熙《平和县志》加以转载。①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从漳州府析出设直隶州,辖龙岩、漳平、宁洋三县。在龙岩州,乾隆《龙岩州志·畲客》为道光九年(1829年)《漳平县志》,民国34年(1945年)《龙岩县志》卷29《杂录·畲客》等加以引载。
  不过,郭教授据(万历)《漳州府志》“瑶人”条的按语:“属邑深山皆有之,俗呼‘畲客’,旧志不载,今载之。”认为“很明确,明万历以前的漳州府及其府属县的志书都没有记载‘瑶人’。”①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笔者在点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龙岩县志》时,就发现该志《民物志·物产》中记载了“畲人”,其文曰:
  “(谷之属)间有畲稻,畲人刀耕火种,味尤香美;畲豆,种如圆豆。”
  “(蔬之属)有香蕈,畲人斩楠木于山径之间,雨雪滋冻则生蕈,俗呼曰‘香菇’。”
  “(蓏之属)有畲瓜,畲人种之,冬月最佳。”②
  《武备志·关隘》中又称“(龙岩)蛮洞之遗獠未殄,而邻境之新民复炽”,③所谓“遗獠”、“新民”当然指(或包含)畲民。
  郭教授又认为:“与漳州毗邻、地处闽西的汀州,其明清的《汀州府志》以及《长汀县志》、《宁化县志》、《上杭县志》、《武平县志》等,对(万历)《漳州府志》这段‘瑶人’的材料不予理会,更没有‘抚瑶土官’的任何踪影。”④
  这句话的前一个结论也是不尽准确的。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重光
责任者
顾炎武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李志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