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代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59
颗粒名称: 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代前言)
其他题名: 2009年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文化与海西建设——2009年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2日至24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这次会议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宁德市民宗局承办。与会代表来自北京、浙江、江西、广东和台湾等地。会议旨在深入研究畲族文化,探讨与海西建设的关联,进一步促进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畲族历史、语言、服饰、建筑、音乐、舞蹈、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此次会议为加强畲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关键词: 畲族 文化研究 新收获

内容

“畲族文化与海西建设——2009年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2日至24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宁德市民宗局承办。来自北京、浙江、江西、广东、台湾等地及福建本省的畲族研究专家学者59人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7篇,内容广泛,涉及畲族源流、民俗、文学艺术、畲汉关系、宗法制度、史料整理、文化产业以及现代化等问题。受大会的委托,笔者在这里对本次会议作一简单的学术小结。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①这是说新材料与新问题对于学术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唯有掌握了新资料、提出了新问题,辅以新理论、新方法,才能结出新成果,也才可能开辟新领域。下面笔者就以此新材料、新问题、新理论、新方法、新领域“五新”作为衡量标准,与本次会议作一对照,看看我们在这些方面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
  一、新资料
  丽水学院吕立汉提交的论文《一帧弥足珍贵的畲族祖图长卷——钟水寿藏畲族祖图长卷介绍》,介绍了他新近访得的一幅祖图,乃是明崇祯七年(1634年)所绘制,在目前国内所发现的诸多祖图中是历史最为悠久
  的,而其图的内容也与以前所见有些不同,如称盘瓠王为龙麒、龙厖,番王作乱为吴将带兵,盘瓠王曾经学法之处为闾山,死后墓葬不是人们熟知的潮州凤凰山,而是南京西门虎头山。这些新的信息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足资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新的研究和考证。可见这确是一件极有价值的新材料,令人欣喜。此外,石奕龙的论文提供了他在福建和浙江丽水畲族地区调查收集到的一批新的畲族族谱资料;董建辉对于贵州畲族来源既作了实地调查,又作了文献梳理,所提供的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也是全新的;广东蓝美芬以杂散居地的闽北松溪畲族为研究对象,主要资料是所收集到的民间文书;清华大学雷李红、杨文辉论述福建省福安市虎头村吴姓畲族的畲化,使用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材料和访谈材料,还援引了族谱、墓碑、石碑等材料进行分析;邱国珍运用口述史材料为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谢滨运用档案资料对60年前福建畲族的社会文化进行了梳理;蓝炯熹的文章发掘出了新的传世文献史料。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发掘和应用了新材料,因而丰富了畲族研究的内容。
  二、新理论、新方法
  这次会议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也呈现出新气象。蓝炯熹、蓝图父子的论文《闽浙赣交界处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运用空间理论来阐释畲民从赣闽粤边向闽浙赣结合部迁徙的原因,综合运用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方言地理、军事地理等知识,强调了地理在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重要性,比同类研究深刻而富有说服力,令人耳目一新。王逍运用社会学关于族群集体记忆(或称民族记忆、历史记忆)的理论,对于畲族姑娘出嫁前“做表姐”这一众所熟知的民俗事项作了极为成功的文化社会学阐释,使人们认识到这一民俗活动在畲族历史记忆建构、维系和延伸中的作用和意义。雷李红、杨文辉的论文《汉姓畲族“畲化”研究——以福建省福安市虎头村吴姓畲族为例》融汇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汉姓畲族“畲化”的途径和状况,分析了其“畲化”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如畲族的界定既要重文化又要重血缘,同时还提出汉化畲族“畲化”的同时也进行着某种程度的“汉化”。以上三篇文章,是本次会议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
  三、新问题、新思路
  以往的研究关于畲族凤凰装的讨论不可谓不多。本次研讨会上郭志超对于畲族凤凰装的讨论不落俗套,就其出现的时间、地域、传播过程进行探讨,指出畲族凤凰装其实是一种文化建构现象,出现得很迟,出现的地域最初仅限于福建连江、罗源等地,其机制是采借汉俗“凤冠”的文化因子,结合畲族祖婆为三公主、发祥地在凤凰山这类浓厚的“凤凰情结”而孕育出来的,是文化的秉持与发展兼具的绝佳范例。这项研究提出了新问题,也具有新思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畲族凤凰装的文化意蕴。石奕龙的文章在尊重和借鉴前辈学者施联朱、蒋炳钊等人成果的基础上,不迷信权威,通过自己收集到的大量族谱资料的分析,就畲族“法名”问题提出了让人信服的新见解;而董建辉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对贵州“畲族”的源流作了深入有说服力的阐释;笔者与邹文清的文章《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从清范绍质<猺民纪略>谈起》对明清闽粤畲族文献源流作系统梳理,提出了此类文献陈陈相因,不可轻易当作多种史料处理的问题;林校生提出了滨海畲族的概念并进行了阐释。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中提出新问题、具有新思路的有力证明。
  四、新领域
  如果把学术研究比作开国之业,那就有一个开疆辟土的问题。本次会议,对前人较少涉及的现实问题如畲族文化产业和畲族现代化问题,以及畲族文学、艺术和教育问题作了探讨,成为会议的一个亮点,这就是开疆辟土,也就是开辟了畲族研究的新领域。例如,谌华玉考察了粤东凤凰山区畲族村庄的现代性特征,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经典现代化、新现代化、综合现代化等理论,对粤东地区畲族社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郭献进等通过对浙江丽水市畲族乡镇的调研,探讨了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刘冬探讨了闽东畲族文化产业开发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的因素;李筱文、陈栩、陈东生、蓝万清等对畲族文化建设、遗产保护以及开发问题作了积极的探讨;郭少榕分析了影响福建畲族教育发展的因素;张春兰、祁开龙通过对畲族史诗《高皇歌》的分析,谈到畲族社会教育情况;姚周辉、吴梅芳、蓝岚等对畲族文学和艺术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此外,庄长达提出在畲乡建立采风田野调查基地的构想,陈赞琴对新媒体时代闽东畲族文化传播进行了思考。这些开辟新领域之作,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但体现了今后畲族研究的发展方向,是新的学术增长点。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新老专家致力于此,我们对于这一新领域的茁壮成长寄予厚望。
  综上所述,本次会议在“五新”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除此“五新”还有二新,其一是新人多,举目望去,30岁左右的年轻学者占了一半多;其二是新风尚,涌现出父亲带着儿子女儿一起研究(如蓝炯熹父子,吕立汉父女),老师带着学生共同钻研的动人景象,反映出畲族研究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令人鼓舞。而当年的中年学者如今已成为学术界的老一辈,他们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体现了高尚的学术良知和学术责任感。其中蓝雪霏教授一贯为畲族文化发展鼓与呼,本次会议又针对畲族歌场的问题大声呼吁,引起全体与会者强烈的共鸣,大家对她推动畲族文化发展的执著精神深感敬佩。
  五、不足之处
  五、不足之处
  当然本次会议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资料利用方面,有些文章不重视史料适用的时间、空间,不加分析拿来就用。如有的学者将宋代的《桂海虞衡志》,明代的《赤雅》等文献中关于瑶族、畲瑶共同先民的记载不加辩证说明,就作为畲族史料运用,所论就显得空泛,缺乏说服力。这样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有些研究者,对于古人的著述,没有做到“了解之同情”,只是把史料当作没有生命的东西,任意驱使来说明自己既有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2.对学术界的新成果、新进展、新信息重视不够,未能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如就畲族族称出现的最早时间问题,有的学者仍以刘克庄的《漳州谕畲》为最早,其实笔者已在多处著述中指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2“梅州”条记载的“山客”,是文献上以“”(“畲”)作为畲族族称的正式记载。其时间比刘克庄所记早了三四十年。而《宋史》卷419《许应龙传》所载“山斜”,指的也是畲民。这一“山斜(畲)”作为畲民的专称约略与梅州的“山客〓”同时,也比刘克庄《漳州谕畲》早了30年左右。另外,唐末衡山南岳玄泰禅师记述的“畲山儿”,以斫山烧畲为生,具有今年斫了一坡,明年又斫另一坡的不断迁徙的特点,其特征都与畲民相符,可以认作是文献中以“畲”来指称这群山地民族的最早史例。
  再如畲族族源的问题,除了人们熟知的土著说、外来说或畲、瑶同源的观点,笔者早已提出多元一体新说。指出“畲族族源主要包含百越后裔、南迁武陵蛮和入畲而被畲化了的汉人三大部分,畲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但许多人对此视而不见。我们认为,对于学界的新观点,你可以不同意并与之展开讨论,但不可以视而不见,绕道而行。只有充分了解和借鉴前人和时贤的成果,才可以避免作无用劳动,才可以推陈出新,才可能超越前人。
  总而言之,在本次会议上,大家尽力向“五新”的目标努力,还涌现了大量新人和老少薪火相传的新气象,虽然还有不足,却无疑是一次丰收的大会,成功的大会。我们祝贺会议的成功,期待宁德市、宁德师专再接再厉,今后继续举办这样卓有成效的学术会议,为畲族文化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重光
责任者
张春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