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畲族对闽东的历史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梦里畲乡》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51
颗粒名称: 浅谈畲族对闽东的历史贡献
分类号: K295.7
页数: 6
页码: 202-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东畲族人口分布及其对当地经济开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以及畲族文化在民间文学、医药和体育方面的丰富独特性。文章展望了畲族社区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畲族 闽东 历史贡献

内容

闽东现有16万畲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全省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畲族人口分布全区九个县(市),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唐朝以前,闽东就有畲族先民的行迹。据有关文献记载:唐乾符三年(876年),蓝应潮从闽侯雪峰大坪(湖)迁入古田水竹洋(今古田富达村);唐五代时彦江公于汀州上杭迁入韩阳坂钟莆坑,距今均已1000多年。畲族大量迁入闽东是在明代,尤以明末清初为盛。畲族迁入闽东后,大部分散居荒僻山区,形成了“遍布闽东、人口散居”的分布特点。畲族先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朴实其外,慧智其中。本文拟追溯闽东畲族的历史发展轨迹,谈谈畲族为闽东的经济开发、革命斗争以及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等方面所作出的巨大的历史贡献。并就21世纪闽东畲族社区的发展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畲族人民开发闽东业绩卓著
  闽东古为越地,是福建省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三国时期,境内即有“温麻船屯”之设。但境内山高岭峻,不易用兵,受战争影响小,物产丰富,这自给自足兼有山区和沿海特点的自然环境,为畲族大量迁入闽东提供了生存条件。
  明万历年间,由于织机的改进和纺织技术的日趋成熟,闽浙纺织业蓬勃发展,致使纺织原材料苎麻和染料“菁”的需求量猛增,闽东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合苎麻和菁的种植,一时间植麻种菁业异常发达。在万历年间至明末30多支畲族先民相继迁入闽东,他们扎寨为居,开荒拓野,以植麻种菁为主业,大量种植生产纺织所需的麻菁原材料,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原料。福鼎的桐城和前岐菁寮均为畲族重要的祖居地,宁德八都点兰村更是以种菁而远近闻名,可以印证这一史实。明朝的文学家冯梦龙在崇祯十年编的《寿宁待志·风俗》记载:“苎山亦曰麻山,一年三熟,谓之‘三季’。富者买山,贫者为佣,中人则力其地,力薄则指苎称贷,熟而偿之。”不难想见,种苎成为当年很时尚的种植业。清乾隆四十六年编《宁德县志·物产》载:“居山者不事锄畚,听从菁客佃作。如西乡八都,菁客盈千”、“凡菁客佃作之山,皆深岩穷谷”、“邑以种菁为业者,大抵皆汀人也。”从而可以推定,畲族先民迁入闽东重要生存特征:山居、开荒、种植,这一生存特征具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大片的穷山恶水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种植业大发展的同时,带动纺织业迅速发展,畲民家家户户以纺纱织布为副业,创造了财富,发展了经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畲族先民这种以开发图生存的方式,正体现了这支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险阻,以劳动为光荣的民族特色。
  畲族先民第二次大规模迁入闽东的时间是在清康熙年间。顺治十七年(1660年)九月,福建总督李率泰疏请实行海禁,下令沿海居民迁界30里,“至(顺治)十八年,督抚苏尚书、李部院疏请迁移,以绝接济之根。”迁界造成闽东沿海“荒田三千六百八十八顷七十亩九分六厘有奇”(见《福宁府志·食货志·田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清统一台湾;十月,闽浙沿海地区“招集流民,得复故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展界”。“展界”再次吸引了大批畲族先民,大批畲民迁居闽东沿海地带投入“展界”拓荒,形成畲族迁入闽东的第二次高潮。从迁界至展界,时间相隔二三十年,3000多顷田地早已树木成丛,芳草萋萋,再行开发等于重起炉灶,其艰辛程度不言而喻。畲族先民和汉族兄弟一道为垦复闽东沿海36万亩荒芜田地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奠定了闽东开发的坚实基础。
  历史上畲族先民两次大规模的迁居闽东,增强了闽东生产劳动力,极大促进了闽东的山地开发和经济发展,畲族是闽东山区名副其实的忠实耕耘者和无私奉献者。由于畲族的故有素质和受生存条件的作用影响,在人口分散(1989年计宁德地区2104个畲族自然村中,人口在99人以下的1475个,占73.24%),可供耕种土地面积不足,土质贫瘠,复种指数低,粮食产量只相当于汉区一半的艰苦情况下,利用山场植树造林,种植茶、苎麻、菁、烟草、油茶,挑柴贩草;男女同耕同作,自食其力,艰苦图存,数百年相沿不变。清末,在台湾蓝靛和西洋靛的冲击下,闽东种菁业渐趋衰落,然而茶市却转盛。民国期间,闽东畲村共有茶园7000多亩,年产茶200多吨。抗日战争爆发前,每年集中到三都澳出口的畲村出产茶叶200多吨,柴片2000多吨,木炭3万多吨,茶油100多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闽东畲族乡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奋力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大念“山海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经过畲族同胞共同努力,畲族社区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八五”期间,畲族乡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9%,粮食总产年均增长14.2%,乡镇企业年均递增66.5%,乡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1%,1996年畲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88元;同时畲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全区189个畲族村实现了全部通电,通路比重达82%,用上清洁水比重达80%,8个畲族乡已全部安装了程控电话。在实施“造福工程”中,有1903户9892人搬迁入新居。畲族人民为闽东社区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畲族人民革命斗争波澜壮阔
  唐朝以来,畲族人民抗暴举义事迹史不绝书。畲族先民大量迁徙闽东后,经历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由于不堪忍受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一次次组织起来,参加反抗统治阶级的武装斗争,有力推动了闽东人民革命斗争向前发展。
  (一)反洋教斗争
  明崇祯至光绪年间(1628—1908年),福安穆阳村发生了反洋教斗争十多起,一次次阻建教堂,将洋教士准备翻建教堂的房屋木料烧毁,穆阳一带村民搬出团练军械准备和洋教士们斗争到底。这期间康厝金斗洋、穆云一带畲民加入反洋教斗争行列,和汉族人民并肩作战,挫败洋教士在穆阳建教堂的嚣张气焰。清光绪十三年福安县二十多乡乡民组成“义军”,提出“为国复兴”的口号,反对外国传教士,畲族人民亦加入“义军”行列,参加反洋教斗争。
  (二)参加革命斗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畲族人民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31年,区内就建立了中共福安凤洋支部,全区有1442个畲族村(占畲村总数的71%),成为闽东特委开展革命活动和游击战争的老根据地。在1442个畲族革命老根据地村庄中,革命斗争历史较长的老区重点村有135个,占闽东老区重点村总数的20%。畲族乡村先后建立起赤卫队、造反队、游击队、义勇军、红带会、“手机”队等畲族革命武装。参加甘棠暴动、青皎暴动、赛岐暴动。在畲族乡村建立起56个中共支部,3个区、21个乡和300多个村的苏维埃政权,并在畲族村开展声势浩大的分田运动。1934年10月,国民党当局重兵进犯闽东苏区,对红军游击队驻地实行经济封锁,强迫畲族村民移民并村。但畲族群众还是千方百计地把粮食和物品带上山支持红军、游击队。1938年,叶飞、阮英平率领由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指战员1300余人,取道闽北,北上抗日。当时全区参加抗日的畲族青年就有200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民主革命期间,闽东畲族村被烧毁135个,烧毁房屋10500多间,被杀害的畲族党员、干部、战士、群众和受摧残而死者达5000余人,其中被评为革命烈士的510人。革命斗争,使畲族儿女经受了战争洗礼,涌现了一批享誉闽东的优秀干部,如烈士、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某团副团长的蓝阿嫩(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原省军区政委钟大湖;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雷应清;31军后勤部副部长钟维双等。畲族人民用鲜血谱写了民族历史的光辉一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畲族文化内容丰富独具特色
  (一)畲族文艺璀璨夺目
  畲族民间文学,独树一帜,是畲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在全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同时,也是闽东地方文化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畲族是一个喜爱歌唱的民族,良辰佳节、喜庆盛会、客来客往多有歌会。在频繁的民歌盘唱中,涌现出一大批畲族歌手。积累了大量的歌本,形成族内以歌会亲会友的盘歌习俗。畲族儿童往往十二三岁就接受“歌教”,学习唱歌,民歌表现形式和歌唱形式多种多样。盘唱活动常在庭院、山野、村头、众厅和宗祠内举行,有来客对歌、拦路对歌、摆擂台对歌,做表姐、做亲家伯对歌,喜庆对歌和歌节歌会对歌等多种形式。畲族民歌内容涉及社会、民族历史、文艺、民俗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闽东畲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歌手众多,歌会规模大。其假声唱法为国内外所罕见,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是闽东地方文化的瑰宝。
  此外,畲族民间故事、音乐、舞蹈、民间艺术也在闽东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极其重视畲族民间文艺的挖掘整理工作。1954年,宁德漳湾雷东村民向福安甘棠坑门里巫师学习舞步,经加工后编成《猎捕舞》。1956年,《婚礼舞》进京参加全国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被拍成舞台纪录片,向全国发行。20世纪80年代起,闽东畲族舞蹈创作取得可喜成绩,所创作的《丰收喜》、《欢乐的鸭姑》、《晨曲》、《织裙带》《舂斋舞》、《畲山秧酒香》、《蚯蚓之歌》、《走嫁舞》、《山哈带》等舞蹈节目,先后在全国和省、地文艺演出中获奖。经文艺工作者挖掘、抢救、整理创作的畲族民间音乐舞蹈节目共有100多个。1981年,宁德地区群众艺术馆编成《闽东民歌选》一书;1986年10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福建卷》宁德地区工作会议召开后,整理出版了闽东畲族歌谣、故事和谚语三个分卷。畲族民间文艺极大地丰富了闽东地区文化的内容,举国瞩目。
  (二)畲族医药疗效独特
  闽东畲族聚居区,山高岭峻,环境恶劣。历史上畲族人民为生存繁衍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运用许多适合当时社会环境、气候地理特点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医疗方法,总结形成具有特殊传艺方式,独特疾病观、疾病命名、疾病分类、治疗方法的畲族医药学。畲族医药学专科性强,富有民族特色。畲医诊断病情以望诊和问诊为主,也重视切脉和辩症治病。擅长用“捏”、“抓”、“挑”、“刮”和针刺疗法治痧症,用草药秘方治不孕症、正骨疗伤和盛行食物疗法。新中国成立前,全区即有民间畲医150多人。常用的医药308种,主要的77种,常用药30多种,经整理筛选的畲族单验方300多则,丰富了闽东医药学的内容,为闽东畲汉人民的医疗保健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畲族体育别具风采
  闽东畲族人民散居山区,一向重视练武健身。长期以来在抗暴自卫、从事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中形成独具民族传统风格的拳术、棍术、打尺寸、扭扁担、舞铃刀、舞龙头、虎抓羊、猴抢蛋、打枪担等体育项目。闽东畲族拳以福安金斗洋、霞浦四斗和福鼎双华为代表,是在吸取南少林精华的基础上融会而成。具有步稳势烈,发力短猛,攻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挖掘整理,一些传统项目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奖,为闽东争得荣誉。
  四、面向21世纪的展望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崭新世纪,在这新旧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古老的民族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作为畲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振奋,因为新世纪将为闽东畲族社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也感到沉重,因为畲族人民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时代挑战,面临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的历史考验。纵观世界古今历史,民族特色是民族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畲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和汉族一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新世纪洪流的激荡下,如何继承和发扬畲族民族文化传统和保存民族特点?畲族社区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才相应缺乏,在迈向21世纪的关头,也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相应对策。
  首先,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闽东畲族社区的区情;坚持发展的观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地把新一轮创业推向前进。
  其次,就是要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农村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念好畲族乡村的“山海经”,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实做好山海开发两篇文章。
  其三,认真贯彻国家帮助,先富带后富的精神,给畲族社区以更加优惠倾斜政策,加快畲族乡村的路、电、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畲族社区的大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注重人才开发培养,下大力气抓好教育这个基础,搞好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坚持以智取胜,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干部培养,要解决少数民族干部总量少,有层次的少,重要部门任职少的问题。
  畲族人民曾经以不畏艰险强暴的战天斗地的气魄,悠然走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靠劳动者的双手创造了人类文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篇章。今天,畲族人民也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承和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民族的繁荣进步,人民生活富裕再创辉煌。

知识出处

梦里畲乡

《梦里畲乡》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作者在书中回首四十五个工作春秋,抒发了对故乡的痴情与挚爱。描述了闽东畲乡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发展变化,展现了在历史沧桑巨变中党的民族政策,记录了作者及这一代人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