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激情在燃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梦里畲乡》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840
颗粒名称: 五 激情在燃烧
分类号: TV632
页数: 18
页码: 067-0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县建设金涵水库的背景是由于两次大旱和缺乏中型水库的情况,以及省委的建议和指导部门的方案设计。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和技术难题,但通过党的领导、人民的奉献和有组织的指挥下,成功建成了高质量的工程。金涵水库的建成解决了灌溉和城市供水问题,并促进了畲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金涵水库 宁德县 畲族文化

内容

1
  1972年3月,我调回宁德县。
  1971年8月,金涵水库建设工程开始筹备。1972年5月省正式批准建设。历时4年,于1976年1月水库建设完毕。
  这是宁德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当初,为什么要建设金涵水库?这里面有一个时代背景。
  其一,是1952年、1971年,宁德共遭遇两次大旱。特别是1971年的那次干旱,年降水量仅为正常年份的65%,沿海、平原受灾面积达4万多亩。就说漳湾、五里洋一带,水田龟裂,水田上的旱土层有二十多厘米厚。因为大旱,宁德的粮食大幅度减少,粮食一减产,人心就慌张。
  其二,当时全省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省委书记到宁德检查,发现宁德没有一个中型的水库,而且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水利工程。
  于是,省委检查组通过检查调研后,向地委、县委提出必须建设一个中型水库的建议。这对当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宁德县来说,是一个正确的建议,同时也是一项宏大的政治硬战。
  1971年上半年,根据省委领导指示,宁德县委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不搞水库,漳湾、金涵、蕉城城区三大片的4万亩土地还要遭受旱灾。在挑选水库地址时,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县委班子选择了蕉城区西北部金涵公社的小金溪河道上。
  选址在金涵,是因为当时金涵水库坝址上游集雨面积有36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于城区、漳湾的距离较佳。
  当年的7月,县水电局开始着手进行金涵水库规划设计工作。8月,将县讨论的兴建金涵水库的方案上报地委、省委。并决定当年的10月动工。
  2
  对一个没有建设中型水库经验的宁德县来说,项目开工首先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资金,二是技术。于是,县委向省委汇报建设金涵水库的难度。
  资金方面,省委同意建设工程款由国家出资、县社队自筹相结合。对技术难题,特别是大坝设计,省委书记专程找省水利技术部门工程师会商,最终确定大坝为黏土心墙堆石坝。这种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设计,就是将黏土压制在石方的中央,形象说,整体犹如“包饺子”。但这种设计,对黏土的要求很高。因为这种黏土的作用,就好比是现在的水泥。所以,从取黏土、压黏土到最后的成型,都是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否则,将影响整个大坝的质量。但恰恰是这个黏土,带来的困难实在多。除了当时的条件局限,没有大型的设备之外,天气变化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一旦下雨,土太黏,不行;太热也不行,黏土又起不到黏着的效果。
  水库的主体工程大坝设计方案确定后,1972年5月,省正式批准兴建金涵水库。为保障这项宁德县史无前例的大工程,省委专门调了一位水利工程师作工程指导。
  县委明确表示,要把金涵水库建设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只许胜利,不许失败。县委号召大家:有共产党,有全县27万人民支持,再大的困难也要上。为此,县里抽调了一百多位干部,涉及全县党政领导以及各行各业的干部。
  随着工程的进展,抽调的人员越来越多,全县13个公社抽调了近3000人,组成13个连队,由各公社书记或副书记带队。
  到了工地,金涵的畲族同胞纷纷让出自己的住房。参加的人实在太多了,工地上还得自己搭工棚。于是,指挥部从洋中、石后村调来竹子,劈成片,用竹片搭成工棚,就搭在山坡地上。这样,一来,节约时间;二来,节约成本。
  据统计,水库建设中,全县13个公社,共投入劳力408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209万立方米。1975年底,壮观雄伟的大坝已经挺拔而起。从1971年8月始建,到1976年1月,这项宁德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终于完成。我现在重新看到金涵水库,倍感亲切。
  整个金涵水库共投入了934万元,其中国家共投资690万元,县社队自筹244万元。水库建成后,还建了2个水电站。灌区受益包括蕉城、金涵、漳湾、七都4个公社和1个国营农场,特别是漳湾、五里洋万亩良田大为受益,农民再也不用怕干旱了。
  水库原规划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6年3月,根据闽水电278号文件要求,按3天1100毫米雨量,对坝区枢纽工程进行了水文复核。复核后,为了确保大坝安全,经省水电局批准,1979年对水库进行过保坝加固,将溢洪道底栏降低1.2米,同时修建了防汛专用公路以及通讯线路等。
  1976年3月的“三查三定”,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按部颁1978年中型水库设计校核标准,又对枢纽工程安全进行一次复查,除发现基建遗留下来的溢洪道消能问题有待于解决外,其他工程项目均达到设计标准。
  3
  当时,我被抽到金涵指挥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保卫组共有4个人,我们一边做好保卫工作.一边帮助民工推车。我记得当时我还被县里授予建设金涵水库积极分子。
  我记忆中,水库建设时发生一例滑坡事件。当时坝体在堆石,出现滑坡。时间发生在上午9时许,坝体开始滑坡时,坝底下有许多民工。开始发现时,大部分人纷纷闪开,但一个民工躲闪不及,腿被压在石头下。我冲进人群,见是一个女青年,已经晕倒在石堆上。我连忙背起她,跑往卫生室抢救。后来,这位女青年得以及时救治脱险。
  冬天的晚上,虽然天气比较冷,我们还要负责夜间巡逻。
  1975年1月,灌区工程动工,意味着建设金涵水库进入大会战。
  当时,省委对建设进度很不满意,认为进度太慢。后来,派军分区司令员赵思冠作为进度指挥官,进驻大会战工地,随行还有从各县抽调来的人武部干部21名。
  大会战初,除集体办公开会分析外,所有领导干部和民工一样,上工地劳动。当时,工地随处都有钢筋、木材,而且大多数木材直径有三十多厘米粗,是上等的材料。
  大会战开始,工地上规定,所有干部,包括领导,一天24小时不准回家。为备战,各公社干部作为后备力量,要人,一听命令就得走人,当天赶赴工地。由此,调得人越来越多,各公社只留下一两个干部守家。
  1970年初,工地进展一度很缓慢。宁德全县大动员,搞大会战,日夜挑灯施工,除少量几台压路机、推土机外,全靠人海作战。
  金涵水库,在当时也叫帽子工程。哪个公社完不成任务,第一把手撤职。那时,仅建设工地现场,估计有两万多人投入劳动。至今,我回忆起建设金涵水库的日子时,还有多种感受。当时如果没有用铁一般纪律来监督,没有地委、县委下的要物给物、要人给人的命令,光靠水库建设指挥部恐怕是完成不了省委规定的进度。更关键的是,没有现场两万多建设者的无私奉献,是进行不下去的。试想想,那时,虽然工作强度大,时间紧张,但建设工地上的干部群众情绪相当好。工地上,不仅没有发现一例贪污事件,甚至谁保管不好物资,谁弄坏机器,也要照价赔偿。
  还有一个特色的是工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工地四边设有高音喇叭,同志们把宣传做到有声有色,宣传栏、大标语、表彰会等形式多样。许多干部实在累了,打个盹,又接着到工地上“采风”,把收集回来的激励、鼓舞人的事迹立即播出去。
  而群众的干劲,更是令人感动,他们为能及时完成任务,自己带粮食进工地。有的一家三代人上场,有的连妇女都来。
  当时的群众实在好。为了粮食,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大家团结一致。
  当时,出工出劳的干部待遇分受益区和非受益区两种。来自蕉城、漳湾、金涵等受益区的每人每天4角,非受益区每人每天8角是受益区的两倍。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平时在水库干活的民工有3000多人;到了大会战,1974年10月,宁德金涵水库动工修建,上场人数约10000人;11月则约15000人,12月再递增,大约20000人。1974年12月,金涵公社有12000名畲族民工自带口粮、工具参加水库施工。这个数字没有半点虚假,虽然当时没有记者或者统计人员去记录,但是这个数字只有漏记的可能。
  按县委规定,给予金涵水库建设者与众不同的政治待遇。到金涵水库建设工地,是干部的,不搭配地瓜米;属农户的,可以用地瓜米兑换大米。
  可以说,当时建设金涵水库,完全是义务劳动。晚上加班,白天拉土,十分辛苦,全都靠战天斗地的激情。只要上工地的人,谁还能不让青春在这里燃烧!
  如果当年有人用摄像机拍下这个场面,会是一段难以抹去的激情燃烧的真实的画面。
  到了大会战时,黏土的供应不能停。取黏土,最远的到六都廉坑村,即便是这样,板车一辆接着一辆,飞快地跑。于是,从廉坑一路上看去,取土的板车队伍,一直排到金涵,宏大的劳动场面令人兴奋。到1974年10—11月份,天气转冷,指挥部实行排班制,白天上场的,晚上休息;晚上上场的,白天休息。这叫“人休息板车不休息”。
  为了使黏土直接上坝顶,坝顶和坝下做一个牵引卷扬机,然后在板车上做一个钩,类似人行电梯。当装有黏土板车一到坝下,负责“接送”的民工一边迅速将板车挂到牵引上,一边将坝顶上滑下的倒空板车“排好队”,有条不紊。
  金涵水库建设工地范围最广时,达到二十多平方公里,人山人海。试想一想,两万多的劳动者投身建设,满山遍野都是人,各连队的红旗插满山坡。库区到处都是战天斗地的建设者,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画图!
  为什么当初能建成如此高质量的工程?这可以算是一个奇迹。
  原因有三:一是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工程,当时省委、地委高度重视。三十多年来证明了大坝“包饺子”的设计方案还是成功的。这种设计完全是受当年条件局限,苦心研究出来的方案;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全县人民大会战艰苦拼搏;三是领导组织指挥有方,当时是军分区赵思冠司令亲自担任总指挥。
  4
  水库建成,运行三十多年,按现在看,不仅达到灌溉良田的作用,而且水库上游没有工业企业,水源不受污染,还解决了城市人口饮水和工业用水。这倒是当初没有想到的。
  2005年,我又去看了水库,听工作人员说,水库正常蓄水位仍然保持在81米多高,只要蓄水高度保持这个水位,城区人口的饮水不受影响。
  现在,金涵水库附近建了一座中华畲族宫。
  中华畲族宫是1995年秋,应“中国民俗民情·畲族风情旅游线”开发,弘扬畲族文化,并为之举办的闽东畲族风情旅游节而建的,是由全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苏州古建筑高级工程师金祥和先生主持设计。整个建筑群汲取汉代风格,展示畲族特色,这个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占地总面积50亩,总投资1060万元,是我国首座集中展示畲族文化的建筑群。
  当年,总体设计以畲族崇拜的至高神圣物——龙头祖杖为标志,由汉阙门、礼仪台、忠勇王殿、高辛帝阁、畲族历史文物馆等建筑物组成。
  1997年,第一期工程的汉阙门建成,著名的人类学家、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亲笔为宫名匾额题书“中华畲族宫”。
  当初,有人对中华畲族宫将原本标志“凤”,改为“龙”产生疑义,这是我主张改的。
  首先,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畲族也是炎黄子孙,也是龙的传人。其次,畲族传说、图腾崇拜是龙麒,与龙有关。再者,“凤”,只是畲族后来者居住在凤凰山,是该居住者对凤的崇拜。我小的时候也有听说各类传说,畲族的族谱中有记载。并且,“凤”作为畲族的标志,从建筑美学角度上讲,缺乏活力,反映畲族的纪念场所的标志应该是选择“龙”。
  畲族的始祖是忠勇王。中华世纪坛研究会曾经来宁德征求畲族的图腾崇拜是什么?一部分人认为是“凤”,一部分人认为是“麒麟”,一部分人认为是“龙”。我认为,传说中的“盘瓠”或“龙麒”(现在称为麒麟)是畲族的图腾崇拜,后来神奇的传说变成神话。但谁也不知道它的形象是什么模样,勾画想象者很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这是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然而,无论哪种图腾,都必须以人类学、历史学的观点看待,“龙麒”与“龙”有关,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崇拜。龙麒与麒麟,这也是崇拜物,而畲家中堂有挂麒麟,是为辟邪。因此,畲族图腾崇拜是盘瓠—龙麒—麒麟。
  时代越近,我们越容易记忆,而越久远的,我们越难以记忆。这正是如今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去抢救畲族文化,继续发掘被历史“遗忘”的畲族文化的理由。因为发掘它,能找到畲族文化未来的动力。在这本书中记录的一些关于畲族的文化资料,只是为了让读者有更多的了解。
  传说,盘瓠骁勇善战,与入侵的番王作战,功勋卓著,被高辛帝招为驸马,敕封为忠勇王。由此,忠勇王得以娶三公主为妻,生三男一女。忠勇王不愿在朝做官,自愿入山耕作为生,后迁居山林垦荒、狩猎,自食其力。以后,子孙繁衍,成为今天的畲族。
  有关畲族族源的研究,有“外来说”和“土著说”两派之主张。我对关于畲族族源及相类似的畲民信仰的各种传说,保持着这样一个观点:对于神话传说,我既不否认也不肯定。要尊重历史,并要积极挖掘和传承祖先的优秀文化。由于对畲族的族源研究,特别是在畲族民族信仰方面,与地域、文化等的变迁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所以有待进一步发掘和考证。而且探寻的脚步还将继续,不会停止。
  族源研究中的“外来说”,主张畲族是由武陵蛮、长沙蛮或古代“东夷族”靠西南的一支“徐夷”南迁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土著说”主张畲族是古代闽、粤、赣边的土著居民发展形成的。对于土著居民的认定,又有百越人后裔、闽族后裔和南蛮的一支等不同派别。这两大派别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由于彼此之间都有理论上和论据上的不足,谁也不能说服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畲族的来源是单一的。
  早在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因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和为险恶环境及艰难生计所逼,不断迁徙。唐代即有零星迁入闽东的记载:据载,唐景福元年(892年)畲族盘、蓝、雷、钟四姓360余口,跟随王审知担任向导从海路来闽,在连江马鼻登岸,后徙居罗源大贝头等处,再由罗源迁居闽东的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等地。
  到了宋代,畲民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大约在明清时大量出现在闽东、浙南。迁入闽东的畲族,其迁徙路线集中于沿海岸,大致迁徙的方向是从闽西南至闽南再到闽东,沿途经过泉州、莆田、福州的闽侯、连江、罗源等县,而后进入蕉城、福安、福鼎,部分继续向浙江南部方向迁徙,散处于温州、丽水,而后再扩散到其他地方。
  畲族居住点主要以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为主,其余的分布在江西、广东、贵州和安徽省境内。畲族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具有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这种格局,是畲族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并非历史时期畲族人口和分布状况的原貌。
  5
  闽东畲族迁入简况。
  唐代,原来生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的畲族先民开始迁入闽东。而这种民族迁徙活动到明清时期更趋频繁,大量落籍闽东的畲族,在偏僻山区依山垦田而耕,搭寮而居,建设家园。同时,由于不断的迁徙造成畲族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特点和畲族村落小,汉畲杂居的格局。
  迁入闽东最早的畲族是古田县富达村的畲族先民。自唐乾符三年(876年)蓝公文卿长子由侯官县(今闽侯县)骑白牛跋山涉水迁居到富达村,开垦创业,繁衍生息,迄今逾1130年。
  迁入闽东的畲族主姓为蓝、雷、钟三姓,共有73支。
  畲族迁徙的原因,主要出于逃避天灾人祸,寻求生存。闽东山高岭峻不易用兵,历史上受战争影响小,社会相对安定,并且依山濒海,“鱼、米、油、盐不贾而足”,这些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引了畲族先民。明代晚期,浙南、闽东北一带种苎麻、种菁业异常发达,需要大批劳动力,由此形成畲族迁徙闽东的第一次高潮。
  那么,畲族主姓之一的钟姓是如何来到闽东的呢?据家谱载,畲族钟姓先祖钟音公,原居广东,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入闽,为入闽始祖。钟氏第五世钟通达,于明天顺年间(1460—1464年)来宁,迁居九都柴坑村开基创业,为钟姓入宁始祖,成为第一支源流。其后,有第十世钟德兴同子钟可成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从罗源县入迁宁德金涵上金贝村下境发族,是为第二支源流。
  再有,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钟法广从金溪玉林迁居福安西门外眠山冈,福安坂中畲族乡大林村,为闽东畲族钟姓发族地,钟熙也被畲族尊为钟熙侯王。后转迁大林、山头庄发族,成为闽东畲族钟姓的主要支派——这也是我的家乡南岗钟姓发族的支派。
  入迁闽东后,畲民先后落脚于宁德境内的白马山、狮子山、天峰山等大山。畲民由此多散居于飞鸾的马山村、南山村一片;八都的猴〓村连九都的九仙村一片;七都的际头村连金涵乡一片。清时,族人又陆续向宁德的东南沿海村庄迁移,散居开来。
  以上是畲族入闽发展的整体情况。
  以我的家以及周围几个较为熟悉的村庄来说。南岗村以及雷东村、营岗村的钟姓,是从福安甘棠山头庄迁入,时间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丹斗村钟姓,是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从武平县迁入。以后也有不少畲民转迁到漳湾上雷东村、八都云淡村、下汐村。
  我小时候,没有看到自家的钟姓族谱。这是因为小孩子不可以随便阅览族谱。按祖上传下来的规定,族谱的修订和补充,要举行特别的仪式,加上族谱由专人统一保管,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出来的。
  好在清代见诸谱牒记载的畲族村和现在的畲族村接近,对迁徙的历史考证极其有力。至今在八都镇,属畲族少数民族村的还有新楼、猴〓、半山、后岗山等村。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的畲族家族谱牒中,保留着被家族认可的政府文告,这些文告均申明畲民应有的权益。其中文告中出现的“免差徭”、“禁骚扰”等类型,为研究畲族文化的学者所重视。
  目前的研究认为,畲民开始承担封建赋役,出现于南宋末年。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漳、汀地区畲民起义,官府诱迫漳浦“南畲三十余户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既版籍,则同于齐民,赋役自然不免。闽中的莆仙地区,则是到了入清以后才承担赋役。明代,畲族大量迁徙到闽东,这时,游耕不定的畲族仍然是“化外之民”。
  总之,畲民的赋役史的演进是曲折、反复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时代的延伸,至清代,畲民社区均大体越来越归属于和汉人乡村赋役制一致。
  6
  我回顾自己从童年走出山冈到参军入伍这一人生阶段,有一些感受。
  我的童年之苦,苦在童年就独立、6岁就失去母爱和分家。7岁在大哥家,带侄儿。8岁时,又帮我姐姐带外甥女。我姐姐家在福安下白石镇下赤新厝自然村,外甥女又大,我常常抱不动。二姐的村离我的村庄很近,爬到山顶上就是南岗,我由此常常想家,特别是天黑时。以后又当放牛娃。不管刮风下雨,都要上山采猪菜。在去念书前,自己又患疾病。
  什么苦都吃过,什么事都干过。但童年的苦,对我来说是有好处的。人生,就要自立自强。别人帮忙总是外在的力量,主要还靠自立自强这种毅力,这也培养了我从小做每件事都讲究细心。比如采猪菜,必须每天要采满满一箩筐;放牛,必须看好,牛是人家的,跑丢了,我拿什么赔?小时候,从山上看到公路上飞驰的汽车,我就砍竹子当车来玩。我幻想,将来有一天,汽车能不能跑上山来。
  到八都当通信员,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学习。
  那时,我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雷锋的精神,是我获得文化知识的第一步,对我的思想的进步,起到了最朴素的作用。“人,做一件好事不难,一生做好事却难。”这让我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终身信念。在八都,领导对我器重,其他的干部对我关爱,群众对我好。我积极参与八都的街道活动和晚上防火、打更,参加民兵等,都感受到群众的厚爱。我后来离开八都去参军,上车时,热泪盈眶,很感动。
  几年的军人生涯,可以说奠定了我一生成长的基础。
  我对部队生活的感悟和在部队中锻炼成的思想、作风、身体的素质,可以说是为我日后做人、做事提供了出发点和必要条件。部队这个大熔炉,把我一个山村少年,锻造成一个有着更广阔的眼界和思想意识,有着更强的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社会经验与自信的成年人。这也为我走上工作岗位,创造了较好的起点和坚固的基础。
  金涵水库大会战也给我很深的感触。我至今认为,金涵水库成功建成靠的是群众的力量。在当初机械化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群众的日夜奋斗,是不可能建成的。
  领导的指挥也很重要。我印象最深的是军分区司令员的赵思冠。当时建设水库速度一直上不去,就是靠他的指挥和决策下,群策群力,全县会战。作为领导者、指挥员,不仅在于对形势的正确地分析,还在于指挥的魄力,在关键的时刻,能推进工作前进。金涵水库的建设就是一场战役。我身处此境,感受到了组织指挥的重要,感受到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力量,感受到了精神力量的必要性,这为我日后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也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04国道的拓宽改造工程中,我就运用了在水库会战中所获得的经验。在一没有钱,二客观条件差的情况下,振作精神为先,以“敢问路在何方”来破题,明确路是闽东发展的生命线,首先有一种拼搏精神,做好科学决策和精心周密的部署。再则是拿出领导者的运作魄力与决心。这方面都做到了,群众的力量就可能调动起来。只有调动了群众的力量,我们才能达到目的。

知识出处

梦里畲乡

《梦里畲乡》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作者在书中回首四十五个工作春秋,抒发了对故乡的痴情与挚爱。描述了闽东畲乡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发展变化,展现了在历史沧桑巨变中党的民族政策,记录了作者及这一代人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

相关人物

赵思冠
相关人物
费孝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