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江西畲族服饰田野调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815
颗粒名称: 5.1.2 江西畲族服饰田野调査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7
页码: 100-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调研团队在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进行调研,了解畲族服饰的文化和变迁。蓝乡长介绍畲族被排外的原因是语言和习俗差异。蓝伙婶等当地畲民展示了传统服饰和头饰的制作方法。雷东贻等老一辈裁缝回忆了畲服制作的历史和变迁。雷良海老先生讲述了畲族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地方文化 江西

内容

2012年夏天,调研团队有幸得到《中国民族报》蓝希峰编辑的帮助,引荐了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的蓝祥平处长,经蓝处长的推荐和安排,团队顺利来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贵溪市樟坪畲族乡。
  乡长蓝国平先生介绍了樟坪乡的情况,樟坪乡包括两个畲族村、两个汉族村,其中畲族主要来自三个地源:浙江、福建、江西铅山蓝乡长对畲族的评价是“勤劳”、“勇敢”,勤劳主要是因为畲民自古开山辟田、养成辛勤劳作的习惯;“勇敢”主要来自畲族外御强敌的历史和坚定的自身民族信念对畲族为什么被排外的原因,他有两个理解:一是源自畲族女性不裹足的习俗差异,导致畲族不被接纳;二是语言不同,虽然迁徙后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因为必须融入环境而学会了当地语言,但在畲民迁移来的最初,语言不通已经影响了接纳度。
  谈到目前畲族服饰的现状,蓝乡长多次用到“心疼”这个词由于根据当地风俗,老人临终前会指定少生前心爱之物随葬,所以现在很多文化遗产因随老人入葬而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蓝乡长曾为抢救一顶畲族银头而赶至火化现场,却终因晚到一步亲眼看见精美的头冠随老人一起倏忽化为乌石而扼腕叹息。
  团队采访了部分当地畲民,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村里年纪最大的畲族老人蓝伙婶(女,1935年生),曾做过裁缝的畲族老人雷东贻(男,1942年生),当地称为“畲族歌王”的畲族老人雷良海男,1938年生)和中年畲民雷相金(男,1955年生)。
  蓝伙婶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常年穿传统服饰,新中国成立后就基本上不穿了。她说自己能准确判断岀福建各个地区的畲服,并描述了她印象中儿时畲服的外貌(图5-6)。
  如图5-7所示,老人亲自展示了传统“狗耳巾”的扎法。
  如图5-8所示,是蓝伙婶的儿媳蓝菊花(1966年生)新做的一件畲服,这是村里妇女参加畲族传统文艺活动“竹马舞”时的统一着装(图5-9)。
  老先生雷东贻(1942年生.老家是浙江兰溪)大约从1965年开始做了15年裁缝。他说当时畲汉服装并无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妇女头上包头巾或戴“gie”(畲语,即“髻”,指畲族传统头饰),花头巾扎伯脑后,类似电影《地道战》里的毛巾的扎法。他推测以前畲族妇女平时包头巾,访客时戴“头髻”。强调民族传统服装(畲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强,通常是在平常衣服基础上加些彩带。雷老先生的母亲会织彩带,虽然手工织带是畲族的特色,但江西一带却没有这个习俗,比起浙江,江西的畲族特色退化的更多。以前畲族头巾是石灰防染形成图案,这是铅山地区的特色工艺,从50年代以后不再使用防染工艺。汉族也戴头巾,但方式略不同。头巾从新中国成立前流行至最晚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式微以前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缝纫机和烙铁。缲边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乡镇县城里出现。1965年时,只有裁缝才有缝纫机,价格为一百多元,而当时普遍人均全年收入不到一百元。给人做一套衣服价格从几角到一元,最多每天一元八角一件棉衣需耗时一天。那时款式比较单调,最隆重也就是中山装,做裁缝的基本上是汉族人。
  他认为畲汉的最大区别是语言和年节的风俗。畲族比较有特色的风俗一是婚嫁时的“哭娘”,二是平
  时的对歌——歌词现场发挥,四句一段,曲调固定,有点类似于壮族刘三姐的对歌形式。
  雷老先生对“神犬(盘瓠)灭番”的传说很熟悉且认可,说畲民不能吃狗肉。他认为包头巾的习俗与盘瓠传说有关,是缘于狗王避丑。女子着围裙较多,他推测是由于劳动方便和遮羞的原因,不过主要还是
  围裙适用于畲族生产劳动的习惯,所以广泛流行于畲族地区。
  据村民所述,20世纪90年代,在贵溪
  曾经有一位制作畲族服饰的裁缝雷东贻。雷师傅的儿子当时年纪约50岁,任鹰潭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局长。雷师傅本来在乡镇企业办公室从事会计工作,20世纪90年代搬出贵溪后就再也不做畲服了。雷师傅以前做畲服,工价为一天一块钱,一件衣服一般需要两天完成,工价再加上衣料成本,一件衣服价格总共6元到8元。
  如图5-10和图5-11所示是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当地居民的冬装和夏装。
  被称为“畲族歌王”的雷良海老先生算是当地最见多识广的畲族老人,对畲族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如数家珍。自述儿时家中欠债,“下无片土,上无片瓦”。1949年“朱毛”(朱德、毛泽东)来了,“平粮下寨”,自己才有机会念书,读到小学高年级。当时畲民着“便衣”(大襟衣)和头巾,畲汉服装并无大异,唯有头巾有区别,畲民的头巾用自织土布制作,约50厘米宽、170厘米长。1959年以前当地畲民过年做新衣,都是到黄思村请裁缝手工缝制。
  海老先生有两套2000年之后做的畲服(图5-12),100多元钱一套。乡里补贴三分之一,自己出三分之二。
  老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前男性扎头巾,已婚妇女梳高头髻(图5-13),未婚女子梳辫子新中国成立
  后男女同扎狗耳巾(图5-14),头巾一角钉一个铜钱。最晚到20世纪50年代,老人去世的时候还以老式头饰入葬。这与清·傅恒《皇清职贡图》题记:“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常荷锄跣足而行,以助力作。”相吻合。
  2004年7月10日,雷老先生曾到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教了15天民族语言发音,他说2008年三月三曾举办过一次浙、闽、赣、皖、粤五省活动,当时从安徽和广东来的畲民都不会畲语,穿的服装基本都是红蓝花色的花边衫。
  雷相金先生(1955年3月生)自述儿时见过传统畲服,20岁时下地干活,也是着长及小腿的围裙。如图5-15所示,这种围裙用料1米,完全没有边角料剩余,可达到100%利用。
  以上访谈勾勒岀了畲族服饰在樟坪乡随历史变迁的历史轮廓,呈现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文化影响下的不同风貌,也透露出畲服在樟坪畲民生活中所起的维系民族认同(体现盘瓠形象)、服务生产生活(适应农耕采集需要)等精神和实用功能,同时也暴露出其后续发展内蕴不足的隐忧。
  武装部长胡小平先生认为应该从政府层面推广畲服:干部穿畲服作为表率,所有乡民人手配发一套畲服,饭店等畲族旅游窗口的服务人员要穿着畲服作为工作服等。胡部长同时也表示,要求畲服真正适应当下的生活,同时代表畲族文化,真正让畲族服饰“活”起来,让大家自发自愿穿畲服。当地畲族村民说,如果“大家都穿(畲服),自己平时就会穿,就不会觉得尴尬”了。
  可见虽然受现代文化环境的制约,当地畲民内心对畲服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团队离开樟坪乡临行之际,胡部长更提出对新畲服设计的殷切愿望:一、一定要变;二、不能单纯在时装上放一个图案或“畲”字,即不能太直白;三、要适应于当下的生活,让老百姓乐意穿;四、凝练“大畲族”文化、特色。他特别强调第三条和第四条要“以畲族独特生产生活活动为基础”。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

相关人物

蓝希峰
相关人物
蓝祥平
相关人物
蓝国平
相关人物
蓝伙婶
相关人物
雷东贻
相关人物
雷良海
相关人物
雷相金
相关人物
胡小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