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江西(贵溪市樟坪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813
颗粒名称: 5.1 江西(贵溪市樟坪式)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10
页码: 97-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西畲族的传统服饰和服饰变迁的原因。畲族服饰以花边巾覆头为主,女性头饰和围腰无制。畲族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与闽、粤、赣交界地有很大的相关性,但现今畲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闽东及浙南一带。畲族女性不裹足的习俗差异和语言不同,导致畲族不被接纳。
关键词: 畲族服饰 地方文化 江西

内容

明代中期,聚居在福建汀州一带的畲民,不堪封建统治者压迫,先后向浙南、闽北和赣东北的铅山、贵溪等地迁徙,主要居住在樟坪、雷家山、太岩、老屋基等地。畲族人与汉人长期杂居,生活方式已趋于汉化,然而,他们仍保留着特有的民族素质,在风俗习惯上有本民族的特色。2000年时,江西省的畲族人口约76500余人,大都散居在鹰潭龙虎山、铅山、贵溪、吉安、永丰、全南、武宁、资溪、兴国等县,共有如下七个畲族乡:上饶市铅山县太源畲族乡、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南康市赤土畲族乡、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吉安市永丰县龙冈畲族乡。本节以江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贵溪市樟坪式畲族盛装服饰略为一记。
  5.1.1 江西畲族传统服饰文献综述
  据《贵溪樟坪畲族志》记载:明清以来,畲族男子穿无领青布短衫,无腰直筒裤。妇女以家织夏布为衣料,袖口和右襟镶黑色花边明末清初,发饰改梳高头,盘髻于顶,以尺许锈(编者按:疑为“绣”)边蓝色巾覆之。
  《贵溪县志》对清代贵溪畲族妇女头饰描绘的十分细致:“女子既嫁必冠笄,其笄以青色布为之,大如掌,用麦秆数十,茎著其中,而彩线绣花鸟于顶,又结蚌珠缀四檐,服之刁刁然,自以为异饰也。(图5-1)[36]。
  虽然畲族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与闽、粤、赣交界地有很大的相关性,但现今畲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闽东及浙南一带,当地的畲族文化特征保留得较为完整,故大多数近现代畲族研究也集中在闽东及浙南,而对江西的畲族较少关注。其中最早进行江西畲族研究的应该是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稿》中的《江西畲族考》,该文考证了明代之后江西的畲族主要来自广东,并认为畲族源于古代的山越[37]。之后为人注意的文章是周沐照发表于《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的《江西畲族略史》。以上对上对江西畲族研究的材料大多来自赣东北的贵溪、铅山两县。从周沐照先生的记述中,略可窥见近现代江西畲族服饰的风貌:
  少女发型为独辫,扎以红绒线劳动时,男女腰间都围独幅青蓝色腰裙(围裙),打赤脚或穿草鞋,草鞋为稻草和布条混织,结实耐穿,走路咯咯有声有的男人还戴独耳环,女人则(戴)双大耳环。
  畲民的节日服饰比较鲜艳因地区不同,式样有所差异男人穿大襟褂和直筒裤,襟边和袖口缀有花纹。妇女穿的衣服大都为绣花衫裙,图案为各种花鸟及万字纹或云头纹,富有民族风格,色彩非常鲜艳美丽。妇女喜插银质或白铜钗。
  结婚有礼服,新郎为红顶黑缎官帽,青色长衫,襟和胸前有一方绣花龙纹,黑色布靴;新娘着五色衣裙,绣花鞋,冠以头饰。有的地方畲族女子结婚还头戴“凤冠”,插有银簪。
  畲族服装和饰物是美丽的。但旧社会畲族人民终年辛劳却不得温饱,常年只能穿着“褊链衣衫”,“男女椎髻跣足”,这样的记载汉文献资料上是不少见的。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现在青年男女的装束与汉族基本殳有差异,衣料也很讲究,只有在交通不便的大山区,年老畲民在装束上还保持一些本民族的特色。
  在鹰潭市政府组织编写的《贵溪樟坪畲族志》评审稿中、记述有贵溪畲族曾经的服饰风貌,与周沐照先生所述相仿。但书中提到两个服饰细节,一是“已婚妇女头发向后梳.在脑后盘成螺状髻,发际饰以二寸许的角状螺垂形(编者按:疑为锤形)竹筒,以示爱情忠贞不二。”二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坊、花桥等地有国民党驻军设卡,畲族妇女外岀倍受刁难,衣着不得不改为汉族妇女装束,盘髻于后,横插银钗,居村寨者,则多一镶边蓝头巾。”
  以上描述说明了江西畲族头饰的外观及象征意义,同时提供了江西畲族服饰变迁过程中的原因。
  图5-2的史料图片,真实地反映了近现代畲族服饰的情况。至迟到1990年,畲族妇女的头饰还是以花边花边巾覆头为主。而后开始向浙江丽水的额前纺锤形头饰转变。
  南民族大学为樟坪畲族设计的民族服饰里呈现出很多浙江丽水地区畲族服饰的元素,如女性头饰和围腰无制(图5-3)。
  畲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很突岀地表现在历届畲族领导的着装上,如图5-4、图5-5所示,无论是樟坪乡党委书记雷纪文,还是新任乡长蓝国平,都着“新畲服”示人。
  5.1.2 江西畲族服饰田野调査
  2012年夏天,调研团队有幸得到《中国民族报》蓝希峰编辑的帮助,引荐了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的蓝祥平处长,经蓝处长的推荐和安排,团队顺利来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贵溪市樟坪畲族乡。
  乡长蓝国平先生介绍了樟坪乡的情况,樟坪乡包括两个畲族村、两个汉族村,其中畲族主要来自三个地源:浙江、福建、江西铅山蓝乡长对畲族的评价是“勤劳”、“勇敢”,勤劳主要是因为畲民自古开山辟田、养成辛勤劳作的习惯;“勇敢”主要来自畲族外御强敌的历史和坚定的自身民族信念对畲族为什么被排外的原因,他有两个理解:一是源自畲族女性不裹足的习俗差异,导致畲族不被接纳;二是语言不同,虽然迁徙后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因为必须融入环境而学会了当地语言,但在畲民迁移来的最初,语言不通已经影响了接纳度。
  谈到目前畲族服饰的现状,蓝乡长多次用到“心疼”这个词由于根据当地风俗,老人临终前会指定少生前心爱之物随葬,所以现在很多文化遗产因随老人入葬而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蓝乡长曾为抢救一顶畲族银头而赶至火化现场,却终因晚到一步亲眼看见精美的头冠随老人一起倏忽化为乌石而扼腕叹息。
  团队采访了部分当地畲民,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村里年纪最大的畲族老人蓝伙婶(女,1935年生),曾做过裁缝的畲族老人雷东贻(男,1942年生),当地称为“畲族歌王”的畲族老人雷良海男,1938年生)和中年畲民雷相金(男,1955年生)。
  蓝伙婶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常年穿传统服饰,新中国成立后就基本上不穿了。她说自己能准确判断岀福建各个地区的畲服,并描述了她印象中儿时畲服的外貌(图5-6)。
  如图5-7所示,老人亲自展示了传统“狗耳巾”的扎法。
  如图5-8所示,是蓝伙婶的儿媳蓝菊花(1966年生)新做的一件畲服,这是村里妇女参加畲族传统文艺活动“竹马舞”时的统一着装(图5-9)。
  老先生雷东贻(1942年生.老家是浙江兰溪)大约从1965年开始做了15年裁缝。他说当时畲汉服装并无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妇女头上包头巾或戴“gie”(畲语,即“髻”,指畲族传统头饰),花头巾扎伯脑后,类似电影《地道战》里的毛巾的扎法。他推测以前畲族妇女平时包头巾,访客时戴“头髻”。强调民族传统服装(畲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强,通常是在平常衣服基础上加些彩带。雷老先生的母亲会织彩带,虽然手工织带是畲族的特色,但江西一带却没有这个习俗,比起浙江,江西的畲族特色退化的更多。以前畲族头巾是石灰防染形成图案,这是铅山地区的特色工艺,从50年代以后不再使用防染工艺。汉族也戴头巾,但方式略不同。头巾从新中国成立前流行至最晚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式微以前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缝纫机和烙铁。缲边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乡镇县城里出现。1965年时,只有裁缝才有缝纫机,价格为一百多元,而当时普遍人均全年收入不到一百元。给人做一套衣服价格从几角到一元,最多每天一元八角一件棉衣需耗时一天。那时款式比较单调,最隆重也就是中山装,做裁缝的基本上是汉族人。
  他认为畲汉的最大区别是语言和年节的风俗。畲族比较有特色的风俗一是婚嫁时的“哭娘”,二是平
  时的对歌——歌词现场发挥,四句一段,曲调固定,有点类似于壮族刘三姐的对歌形式。
  雷老先生对“神犬(盘瓠)灭番”的传说很熟悉且认可,说畲民不能吃狗肉。他认为包头巾的习俗与盘瓠传说有关,是缘于狗王避丑。女子着围裙较多,他推测是由于劳动方便和遮羞的原因,不过主要还是
  围裙适用于畲族生产劳动的习惯,所以广泛流行于畲族地区。
  据村民所述,20世纪90年代,在贵溪
  曾经有一位制作畲族服饰的裁缝雷东贻。雷师傅的儿子当时年纪约50岁,任鹰潭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局长。雷师傅本来在乡镇企业办公室从事会计工作,20世纪90年代搬出贵溪后就再也不做畲服了。雷师傅以前做畲服,工价为一天一块钱,一件衣服一般需要两天完成,工价再加上衣料成本,一件衣服价格总共6元到8元。
  如图5-10和图5-11所示是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当地居民的冬装和夏装。
  被称为“畲族歌王”的雷良海老先生算是当地最见多识广的畲族老人,对畲族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如数家珍。自述儿时家中欠债,“下无片土,上无片瓦”。1949年“朱毛”(朱德、毛泽东)来了,“平粮下寨”,自己才有机会念书,读到小学高年级。当时畲民着“便衣”(大襟衣)和头巾,畲汉服装并无大异,唯有头巾有区别,畲民的头巾用自织土布制作,约50厘米宽、170厘米长。1959年以前当地畲民过年做新衣,都是到黄思村请裁缝手工缝制。
  海老先生有两套2000年之后做的畲服(图5-12),100多元钱一套。乡里补贴三分之一,自己出三分之二。
  老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前男性扎头巾,已婚妇女梳高头髻(图5-13),未婚女子梳辫子新中国成立
  后男女同扎狗耳巾(图5-14),头巾一角钉一个铜钱。最晚到20世纪50年代,老人去世的时候还以老式头饰入葬。这与清·傅恒《皇清职贡图》题记:“妇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状如狗头,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常荷锄跣足而行,以助力作。”相吻合。
  2004年7月10日,雷老先生曾到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教了15天民族语言发音,他说2008年三月三曾举办过一次浙、闽、赣、皖、粤五省活动,当时从安徽和广东来的畲民都不会畲语,穿的服装基本都是红蓝花色的花边衫。
  雷相金先生(1955年3月生)自述儿时见过传统畲服,20岁时下地干活,也是着长及小腿的围裙。如图5-15所示,这种围裙用料1米,完全没有边角料剩余,可达到100%利用。
  以上访谈勾勒岀了畲族服饰在樟坪乡随历史变迁的历史轮廓,呈现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文化影响下的不同风貌,也透露出畲服在樟坪畲民生活中所起的维系民族认同(体现盘瓠形象)、服务生产生活(适应农耕采集需要)等精神和实用功能,同时也暴露出其后续发展内蕴不足的隐忧。
  武装部长胡小平先生认为应该从政府层面推广畲服:干部穿畲服作为表率,所有乡民人手配发一套畲服,饭店等畲族旅游窗口的服务人员要穿着畲服作为工作服等。胡部长同时也表示,要求畲服真正适应当下的生活,同时代表畲族文化,真正让畲族服饰“活”起来,让大家自发自愿穿畲服。当地畲族村民说,如果“大家都穿(畲服),自己平时就会穿,就不会觉得尴尬”了。
  可见虽然受现代文化环境的制约,当地畲民内心对畲服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团队离开樟坪乡临行之际,胡部长更提出对新畲服设计的殷切愿望:一、一定要变;二、不能单纯在时装上放一个图案或“畲”字,即不能太直白;三、要适应于当下的生活,让老百姓乐意穿;四、凝练“大畲族”文化、特色。他特别强调第三条和第四条要“以畲族独特生产生活活动为基础”。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