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花边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800
颗粒名称: 3.2.2 花边衫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6
页码: 44-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花边衫是民族服饰的标志,具有纪念始祖的意义。其形制和缝制工艺保留了畲族先民的传统特色。花边衫面料多为自种麻纱织成,手工制作,款式为大襟右衽窄身,颜色多为黑色或深蓝黑色。装饰手法包括滚边、嵌条、镶边、荡条、刺绣和盘扣等。
关键词: 畲族服饰 盛装工艺 花边衫

内容

浙江畲族近代女子花边衫同凤冠一样,一般在畲族妇女结婚、节日、做客时与凤冠、拦腰(围裙)配套穿戴,保留了畲族先民的“好五色”、“卉服”、“尚青”等特色。其基本款式皆为大襟右衽窄身,颜色多为黑色,也有蓝黑色,材料以自种芝麻为多,在衣襟处皆有装饰,以上特征依地区不同而又略有差异,图3-28为浙江景宁郑坑花边衫,图3-29为丽水老竹花边衫,图3-30为平阳双溪畲族女子花边衫。
  3.2.2.1 花边衫形制
  浙江畲族近代女子花边衫使用的面料多为自种苎麻纺纱织成,通常由畲民手工将麻条(图3-31)剖成麻丝后加捻成麻纱(图3-32),一般为中捻,纤度不匀,线密度较大,为100~67tex(10~15公支),然后将麻纱在自家织机上织成布匹(图3-33),面料门幅为55厘米左右,平纹组织,经纬密度较为和疏(经线密度般为14根/厘米、纬线密度一般为10~12根/厘米),菁靛染色,颜色多为黑色或深蓝黑色,材质风格粗犷、硬实,色彩暗淡,稍透(图3-34)①。
  花边衫采用平面结构,款式皆为立领大襟右衽窄身,整件衣服由5片衣片拼缝构成,依地区不同其造型有差异。图3-35为丽水老竹花边衫的裁制样板图,与景宁和平阳的花边衫相比较,丽水花边衫为低领,
  领高约1.6厘米,景宁和平阳花边衫的领高比丽水花边衫要高,为4~5厘米;景宁花边衫的前裾比后裾短约10厘米,和平阳花边衫一样,两侧腰线较垂直,不如丽水的花边衫腰线上翘另外平阳花边衫比景宁和丽水的花边衫要长,且其衣襟造型也有差别,襟角略靠下,形状较尖锐。
  在装饰上,三款花边衫皆在衣襟处有花边景宁的花边衫为贴彩色棉布条(图3-36),云和的花边衫为贴丝质提花花边(图3-37),平阳的花边衫襟边则为刺绣,且在领口处缀有两朵红色绒球(图3-38)可以看出,景宁与丽水的花边衫的花边装饰及其工艺较简单,而平阳的花边衫刺绣花边装饰则较丰富,纹样形式有单独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等,题材包括几何纹(犬牙纹、雷纹、回纹、波形纹、钞链纹、菱形纹等)、植物纹(卷草纹、花卉纹、树纹等)、动物纹(凤凰纹、鹿纹、狮子纹、麒麟纹等)、器物纹(八吉纹、八宝纹等)、人物纹等,用色多为原色类,色彩绚丽夺目,图案造型拙朴、率真(图3-38)①。
  3.2.2.2 花边衫缝制工艺
  浙江畲族近代花边衫皆为手工制作,将两股麻纱捻成中捻麻线作缝纫线,在领口和袖口里侧用棉布作
  贴边制衣缝制工艺主要为:滚边、嵌条、镶边、荡条、刺绣和盘扣①。
  滚边:是指用一条斜裁布料将衣片毛边包光(图3-39),主要用于衣襟边和领口处,防止毛边漏纱,采用与衣身面料不同的布料滚边具有装饰作用。
  嵌条:是指在部件的边缘或拼接缝处嵌上一条带状的斜裁嵌条布如图3-40(1)所示,主要用于领座;还可与滚边相结合,将一条或多条斜裁嵌条夹在滚边布条和衣片之间,形成层叠状,如图3-40(2)所示,具有立体感,是景宁和丽水花边衫衣襟边的主要装饰手法。
  镶边:是指用颜色或质地不同的斜裁面料.镶缝在衣片的边缘(图3-41),主要用于景宁和丽水花边衫的衣襟边,起主要装饰作用(参见图3-36、图3-37)。
  荡条:是指用一种与衣片颜色不同的面料,缝贴在距衣片边缘不远处,不紧靠衣片止口(图
  3-42)。主要用于景宁花边衫和云和花边衫,其中景宁花边衫的荡条用料为斜裁,云和花边衫则为提花花边。
  刺绣:是指在服装表面以线迹展示各种花纹图案,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浙江畲族近现代花边衫刺绣工艺主要在平阳花边衫上得以体现,其刺绣图案在上一节中已有介绍,其图案靠刺绣针法和运针构成,运用的刺绣针法主要有:行针、斜行针、犬牙针、十字针、平针、锁链针、钉金绣、锁边绣等,如图3-43所示。
  盘扣:也称布盘扣,由纽头、纽祥、扣花组成。盘扣可分为直扣和花扣两种。浙江畲族近代花边衫采用的为直扣,造型简洁平直,采用斜裁布料制成,其纽头既可用纽条盘制而成,也可选择金属扣(参见图3-36、图3-37)。
  。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