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畲族服饰多源融合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773
颗粒名称: 1.1.2 畲族服饰多源融合时期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元之际,畲族与周边民族在反抗封建苛政中加强交流融合,畲族服饰吸收了百越系统的文身和断发元素,元时期主要特征为款式吸收文身、头饰吸收断发。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文化变迁

内容

宋元之际,在反抗封建苛政特别是榷盐弊政的共同斗争中,畲族与周边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合中通过交流,加强了融合,促进了畲族服饰文化的多源融合。
  闽粤赣边区的上著居民属百越系统。直至汉初,这一地区仍主要居住着不同支系的越人即百越族群。正如《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断发”、“文身”当为百越服饰习俗代表,文献记载也颇多。《淮南子·齐俗训》:“越王勾践,剪发文身”。《战国策·越策》云:“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史记·赵世家》:“越之先世封于会稽,断发文身,披草莽而邑焉”。《逸周书·王会》曰:“越泯(瓯),剪发文身”。其他文献如《墨子·公孟》、《庄子·逍遥游》等也均有记载。而据《元史·完者都传》载:“黄华聚党三万人,扰建宁,号头陀军”。“头陀”即“断发文身”。“头陀军”也是“畲军”的代名词。南宋中叶宁化的畲军领袖晏彪也曾号“晏头陀”[3]。这说明宋元时期畲族起义军在与闽越土著的交流合作中,吸收了其服饰元素;或部分闽越土著直
  接汇入畲族,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并随之引入了相应的服饰元素。
  总结元时期畲族服饰的主要特征为:
  (1)款式:吸收了文身这种百越民族服饰特征。
  (2)头饰:吸收了断发这种百越民族头饰特征。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