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767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3

内容

服饰,与人类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化的物态化结晶,伴随着人类生存繁衍、迁徙流变、融会更迭,彰显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研究服饰文化的变迁与传承,对于文化的继承、开拓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对自身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及变迁产生影响的各种动因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其形成、形态、特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真正继承、发扬和开拓本民族服饰文化。
  畲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地区,是为数不多的主要聚居于华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8651人畲族作为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服饰文化越来越成为畲族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畲族服饰文化存在着严重的汉化现象,许多畲族服饰工艺已失传或面临失传。研究畲族服饰文化对抢救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畲族服饰文化是畲族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而形成的人文结晶,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化。在长期演进的过程中,这一原生态的文化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及畲族居民的传统习俗相互协调,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共生关系。研究畲族服饰文化能为营造适合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提供一定帮助,也能为当代生态设计、人文设计、绿色设计提供独特的借鉴。
  畲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还对开发文化资源、培育畲族文化产业和打造畲族特有的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畲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文化资源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挖掘文化资源、营造文化氛围能使相应地域发挥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畲族服饰伴随其先民辗转迁徙,对其早期服饰形态的记述文献资料进行考据、研究,还能窥探畲族与苗瑶等同源异流民族的相互关系,探索畲族乃至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发展之脉络。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对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及其之间的交叉研究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畲族服饰史略”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到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
  第一章将古代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整个历程大致分为原始时期、多源融合时期、流徙从简时期和涵化成型时期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并对古代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动因进行探讨和总结,将影响古代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引起其服饰演变的因素和促使其服饰传承的因素两个方面。演变因素又可分为生物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工艺发展因素、文化传播因素、心理因素等;传承因素主要集中在民族信仰因素和民族性格因素两方面第二章将近现代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整个历程大致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进行梳理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分析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规律。
  第二部分“畲族服饰传承现状”,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对浙江、福建及其他地区的畲族服饰进行田野调查并做梳理,采取田野考察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系统认识。
  第三章将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的浙江丽水景宁县的畲族服饰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先对作为基础的畲族近代染织工艺作一梳理,再对畲族盛装进行研究和说明——以畲族女子盛装中的凤冠、花边衫、织锦拦腰为重点研究实体,对其进行详实的描述,包括材料、色彩、造型、纹样、工艺等。除对浙江地区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温州平阳、苍南及杭州桐庐等地进行走访调研外,本书作者先后多次深入畲族聚居的华东地区福建闽东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罗源、闽南漳浦和江西贵溪樟坪等地的畲族自治乡以及周边地区,对畲族服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集和整理。第四章以2010年4月夏季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展开论述此次实地考察分别选取了代表福安式的福安市社口镇牛山湾村和宁德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代表罗源式的宁德蕉城区飞鸾镇向阳里村和南山村;代表霞浦式的霞浦县溪口镇半月里村;代表福鼎式的福鼎市硬门乡等几个畲族自然村进行田野调查,较为全面地考察了福建畲族服饰的形制工艺等现状匚第五章综合了前期系列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对江西、安徽、广东、贵州四个主要畲族聚居地区的畲族服饰及工艺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第六章借鉴生态后现代主义理论,阐释了孕育传统畲族服饰文化的原生态文化系统,分析了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畲族服饰文化变迁的动因,最后提出民族服饰文化保护及其可持续传承的建议。
  本书第三章现代浙南畲族服饰之“3.2盛装工艺”部分由作者陈良雨独立完成,本书其余部分由闫晶独立完成。本书同时获得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14年度预研基金项目(ST1402Z)和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2014QN028)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闫晶陈良雨
  2016年11月3日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