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用外治疗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5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常用外治疗法
分类号: R298.3
页数: 9
页码: 63-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医药学中的常用外治疗法,包括刮法、挑法和捏法。刮法是用小器物在人体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摩擦,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畲族民间最常用的治疗痧症的方法。挑法是用银针或三棱针在患者的某些穴位上轻轻地挑出血丝来,挑后能使患者感到舒适,症状明显缓解,常用于治疗痧症。捏法又称为抓痧、捏痧法,是施术者在患者身上的某些部位或穴位上多次施用捏或抓法而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法。这些外治疗法具有简单易行、无需药物、见效快等优点,在畲族民间广泛应用。
关键词: 畲族医药 外治疗法 宁德市

内容

畲族民间外治法是畲族医药的特色疗法,有着悠久历史。我们走访调查了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近百名畲医,共收集到二十多种有畲族特色的外治疗法。本节介绍在畲族民间广泛采用的8种外治疗法。
  一、刮法
  又称刮痧疗法。刮法是用小器物在人体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摩擦,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是最常用的治疗痧症的方法。这一疗法简单易行,无需药物,见效快,因此在畲族民间广泛应用。
  (一)操作方法
  1.准备 选用竹制或木制头梳、边缘光滑的嫩竹板、小瓷碗、瓷汤匙、苎麻、头发、铜钱等,用酒盅或瓷碗1只,盛少许茶油、清水、酒、醋、茶水等作润滑剂。
  2.方法 暴露刮痧部位。常用的刮痧部位:胸部:取第2~4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避开乳房。背部:刮背部和督脉循行部位,先从第7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至第5腰椎,然后从第1胸椎沿肋间向外侧斜刮。此为畲族民间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头部:刮眉心和太阳穴。颈部:刮项部两侧、两侧胸锁乳突肌。四肢:刮肘的屈侧面、。用热毛巾蘸肥皂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洗干净。用右手持工具,蘸少量清水或植物油,在选取的体表部位轻轻地向下顺刮或由内向外反复刮摩,用力逐渐加重。顺同一方向刮,切忌上下刮动,用力要均匀,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刮几下后再涂抹润滑剂,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斑块为度。刮痧一般先从头颈项部开始,再刮背胸及四肢部位。刮痧时间一般掌握在10~20分钟,或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刮痧接近结束时,应嘱患者休息几分钟,再在刮过的部位刮动十几下,然后擦干润滑剂,令患者休息。
  (二)临床应用
  1.临床适应证 先在患者的背部或胸部试刮几下,见皮肤出现青紫而患者并不痛者,为本疗法适应证。如见患者皮肤发红,疼痛难忍,则非本疗法适应证。
  2.应用范围 此法被广泛应用于痧症的治疗。除痧症、中暑、感冒外,还常被用于治疗发热、咳嗽、风热喉痛、呕吐、腹泻、头昏脑涨等。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刮痧适应证。凡危急重症,如心脏病、高血压、中风、传染性疾病;刮治部位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的;饱食后或饥饿时,均禁用本疗法,应及时转送就近医院治疗。
  2.刮痧工具的选择以不会损伤皮肤为原则。
  3.刮痧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天气凉时要注意避免感受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4.刮痧过程中如见患者出汗不止或其他危急症状,应立即中止刮痧,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二、挑法
  又称挑法为挑珠法、挑病珠、挑斑珠等,畲医常用来治疗痧症。挑法是用银针或三棱针在患者的某些穴位上轻轻地挑出血丝来,挑后能使患者感到舒适,症状明显缓解。
  (一)操作方法
  1.准备常用银针或三棱针,消毒品有酒精、碘酒及消毒棉签。
  2.方法根据病情选定好穴位或部位。十宣为最常用。其他选择的部位较广,除脸部外,全身各处都属可挑部位。常规消毒挑刺部位,施术者右手斜执三棱针,针尖露出半米粒大,在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轻挑或重挑。轻挑只是在表皮上,以不出血为度;重挑则挑出血丝,挑后从针孔中挤出血,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若症状不能缓解,还可以继续挑2~3处。挑法完毕后,用酒精棉球压住针挑处1分钟,令患者休息。挑金津玉液时,患者张口伸舌,施术者一手用毛巾轻牵舌头,一手持针点刺出血,然后用清水漱口。挑病珠或挑斑珠是有经验的畲医常用的挑法,在一些患者身上找到“病线”、“病珠”或“斑珠”进行挑治。“病线”轻者可有两条线,呈白色,重者有八条或更多线,呈米黄色,“病线”会有交叉点,像蜘蛛网,在两线交叉处结一粒“珠”,或多粒,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可以找到,顺线找珠,找到珠后,挑出血丝来。若一次没挑完,病还会复发,还要再挑,直到挑完为止。
  (二)临床应用
  畲族民间广泛应用于痧症的治疗。现在多用于高热惊厥(小儿急惊风)、风热感冒、中暑、急性肠胃炎、急性腰扭伤、偏头痛、哮喘、小儿疳积等。
  (三)注意事项
  挑法多适用于热证、实证、急证,凡属寒证、虚证等都应慎用或不用。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不适用此法。另外,要避开大血管,出血不止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捏法
  捏法又称为抓痧、捏痧法,是施术者在患者身上的某些部位或穴位上多次施用捏或抓法而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法。
  (一)操作方法
  1.准备1只瓷碗,碗中放一点清水或茶水、茶油、酒、醋等作为润滑剂。
  2.方法常用部位为后颈部、胸部、背部、眉间、太阳穴、大椎穴、肩井穴等。在所选部位进行抓捏。
  施术者手呈握拳状,食指、中指弯曲,第一、二指骨张开,呈60~90度角,沾上准备好的润滑剂,用弯曲指头在选准的部位上,竖向把皮肤捏起,用力一拔,然后皮肤还原。这样反复几次后局部出现充血,皮肤逐渐变紫。捏胸部或背部,有的畲医称“捏八卦”,方法是以期门穴(乳中线)为中心,在两侧胸部上下左右各捏9处或12处,称为“前八卦”;在背部以肩胛线为中心,上下左右捏9处或12处,称为“后八卦”。捏的部位与次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施术者的经验而定。捏后令患者休息。
  (二)临床应用
  捏法多用于治疗痧症。
  四、抓筋法
  抓筋法是施术者在患者身上某些肌腱抓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准备 同捏法。
  2.方法 施术者用拇指与食指用力抓腋窝胸侧(胸大肌、胸小肌的肌腱),使其上肢有发麻感,连续抓3~7次。再抓肩井部位(大拇指贴锁骨上窝,四指紧贴背侧),用力抓3~7次;抓肩胛骨内侧(骶脊肌)3~7次。每次都要有“叭嗒”的响声,直至局部充血为止。抓的部位和次数根据病情与施术者的经验而定。
  (二)临床应用
  抓筋法治疗脘腹痛效果显著。
  五、熏法
  畲医将熏法分为熏蒸疗法和熏洗疗法。熏法是用药物加水煎汤后所产生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汤变温后用药液淋洗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熏蒸法在畲族民间较早用于预防疾病,熏洗疗法被畲医普遍用于治疗蛇伤。
  (一)熏蒸疗法
  又分室内熏蒸与局部熏蒸。室内熏蒸法:药物加水煮沸,放在密闭的小房间内,患者裸露,或坐或卧,利用药物煮沸后所产生的气体熏蒸患者。一般熏蒸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熏蒸后患者要卧床休息,每日或隔日1次。局部熏蒸法:将患处置于煎药的容器上,与药液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熏蒸。或将煎好的药液倒入口子较大的容器中,在容器上进行熏蒸。
  (二)熏洗疗法
  又分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全身熏洗法:用煎好的药液在密闭的小房间内全身洗浴,在浴洗前先熏蒸15~20分钟。局部熏洗法:用刚煎好的药液在患部先熏后洗,待药液降温后也可浸渍、浴洗。熏洗眼部,可将药液放入保温瓶内,先熏后洗,以消毒棉签蘸药液频频热洗患眼。有些妇科疾病也可用熏洗疗法。一般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三)临床应用
  本疗法在畲族民间较早用于治疗皮肤病、蛇伤、筋伤等,现应用较广,适用于风寒感冒、肛肠病、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眼科疾病、跌打损伤、疖肿、毛囊炎等。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本疗法的适应证,凡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癫痫、孕妇、经期等禁用本法。
  2.全身熏蒸时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控,局部熏蒸时,要注意防止皮肤烫伤。
  六、吹法
  吹法是将自制药粉用简易工具吹布于耳朵、咽喉、鼻腔、口腔等患处以治疗五官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疗法将药物吹布于患处,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操作方法
  1.准备 根据病情及患病部位,辨证选取药物,并配制成药粉,装瓶备用。取细竹管、芦苇管、麦秆或用较厚的纸张卷成细管以作吹粉管。
  2.方法 在吹粉管的一端放入药粉,对准患处或插入管腔,从另一端用口轻轻地将药粉吹入患处。
  (二)临床应用
  本疗法适用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头痛、牙痛、慢性鼻炎、鼻出血、感冒、急性或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例如,口疮选用黄连30g,干姜(炒黑)9g,研粉为末,吹布患处。喉风选用僵蚕(炒)、西月石、皂角、白矾各等分,研为细末,每取少许,吹布患处。
  (三)注意事项
  1.应用本疗法治疗耳部疾病时,在用药前最好先将外耳道用3%双氧水或0.9%氯化钠溶液清洗干净,揩干后再吹药粉。
  2.吹喉操作前,先用淡盐水漱口;吹布后,暂时不要进饮食,以免影响疗效。
  3.吹喉的药粉要研得特别细,以免刺激咽喉。
  4.应用本疗法治疗鼻部疾病时,要避免药粉误入气管,引起呛咳。
  七、搓法
  搓法是利用茶叶、新鲜草药等在患者背部或腹部,自上而下,反复搓揉,使搓揉部位发红紫色为止的治疗方法。畲族民间常用来治疗痧症。
  (一)操作方法
  1.准备 取新鲜紫苏叶100g,橘叶7片,鲜葱2株,生姜3片,乱头发一撮,放在小钵内,滴上7滴植物油,加盖后置锅上蒸15分钟备揉搓。也可用泡好的茶叶揉搓。
  2.方法 嘱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裸露上背部。施术者趁热取出钵内药物,在患者背部自上而下反复搓揉,用力要均匀适度。过重会损伤皮肤,过轻达不到治疗目的,直搓至患者背部发出红紫色为止,此红紫色为“痧斑”。
  (二)临床应用
  广泛用于治疗痧症,对中暑、感冒等有独特疗效,对头痛、咳嗽、哮喘、腹泻等也有一定效果。
  (三)注意事项
  施术者在取出钵内药物时要掌握药物的温度,避免烫伤皮肤。皮肤有破损者或有皮肤炎症者或有过敏者忌用本疗法。
  八、熨法
  熨法是用被火烘热的物体或将加热后的药物贴熨于人体的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贴熨物体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热熨法与药熨法。
  (一)热熨法
  畲族民间常用青砖、河沙、石块、生姜、盐、葱、醋、水、麦麸等作治疗器具。
  1.青砖或石块熨法 将两块青砖或边缘光滑的石块用火烘热后取出,然后用两层毛巾裹上,在需热熨处放上一层毛巾,两块砖或石块轮流热熨,时间30分钟左右。
  2.河沙熨法 将河沙适量(250g左右),放入铁锅内炒热后,倒入布包内,趁热置放于治疗部位热熨,时间30分钟左右。
  3.姜热熨法 取生姜500g左右,洗净捣烂,挤出姜汁,然后将姜渣放在铁锅内炒热,再用布包好热熨于患处。冷后再倒入锅内,加些姜汁,炒热后再热熨。可多次利用。
  4.麦麸热熨法 将200g左右麦麸放入铁锅内炒热,用布包好趁热置放患处热熨,凉后更换。
  5.盐热熨法 取粗盐500g左右,在铁锅内炒热,趁热用厚纸包裹,其外再包一层布,置放于患处热熨。
  (二)药熨法
  针对病情选择药物或配方。畲医常用水菖蒲、吴茱萸、小茴香、川椒、丁香等。将配好的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30分钟,趁热用纱布蘸取药液,热熨患处。凉后再重新蘸取热药液,可反复多次热熨。此为药液熨法。将剩下的药渣,趁热用纱布包好,热熨患处,冷后再用热药汁滴沾,此为药渣熨法。或将药物研为细末,加入适量面粉做成饼状,可蒸可烙,趁热贴敷患处,此为药饼熨法。
  (三)临床应用
  热熨法和药熨法主要适用于辨证属寒性、寒湿性、气血瘀滞或虚寒性病证。临床多用于胃肠疾病、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痛经、跌打损伤等。其中青砖或石块熨法、热水熨法、河沙熨法对治疗寒性腰腿痛、虚寒性腹痛腹泻、寒性痛经、乳腺炎初期乳汁不通、乳内结块等有较为显著疗效。
  (四)注意事项
  属热证或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皮肤破损者不宜此法。温度要掌握适中,避免烫伤皮肤。热熨或药熨后注意保暖,躺卧休息片刻后再起身。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陶云海
责任者
雷后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