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礼俗:自我认同的仪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47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礼俗:自我认同的仪式
分类号: K892.383
页数: 17
页码: 70-86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礼及其在儒家文化下的表现,特别关注了成年礼和冠礼等重要仪式。文章详细介绍了冠礼的起源、程序和意义,并指出冠礼是礼的起点,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祭祀和仪式在家族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礼俗的差异。通过比较畲汉民族在成礼、婚礼、丧礼等方面的礼俗,突显了畲人礼俗的特色。
关键词: 畲族 宗亲 礼俗

内容

在中国古代社会,“礼”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观念,它具体表现为一整套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早期的礼有夏礼、殷礼,到了周成王时期,名臣周公旦创立了完备的礼法制度,并将它记录下来,成为《周礼》。《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其中六官各有分工: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全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系完备,内容丰富。书中有对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的记载,有对用鼎、乐悬、车、服饰、礼玉等具体规制的记载,还有对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和度数的记载,所以周礼被后世视为礼之基础。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礼,与“仁”密不可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①,这里的“乐”和“礼”一样都是一种制度,比如祭祀、宴客、朝见,都应当演奏不同的音乐,士卿、诸侯、帝王都应听不同的音乐,所以“乐”和“礼”也代表着一种等级和秩序。孔子身处乱世,诸侯各自为政,僭天子之职,相互间无道相伐,因此他力图复兴礼乐,希望挽回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所以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的德治和礼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③的限制。然而,孔子同时也认识到,所谓礼乐,只是外在的形式,与之相比,代表人性根本和文化内核的“仁”更为重要,失去了“仁”这个内在核心,礼乐也就只省下一个无用的空壳,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乐了。所以,对于儒家来说,礼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正人心,塑造完美的人格。孔子“礼”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但真正对祠堂及宗族礼制产生直接影响的,还是宋朝理学中“家礼”的思想。家礼源于《周礼》,经《孔子家语》和《颜氏家训》的发展,在宋朝司马光的《书仪》和《家范》以及朱熹的《朱子家礼》中定型。此后,《朱子家礼》成为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传统家礼的范本。家礼文本在形式上由序、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几部分组成,冠、婚、丧、祭四礼是主体。所以,家礼又谓之“四礼”。“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仪”,人们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一套体系和程序时,就成为了“礼仪”。家族里若有婚丧嫁娶等大事,都要以一定的仪式告知祖先,礼仪赋予了家族日常生活的庄重和神圣之感。在这种仪式之中,族人们不仅会对先祖产生尊重,对宗族产生敬畏,同时还会有一种族群归属之感,最终形成对这一民族的自我认同。作为日常社会生活之礼,各个民族因生活环境和历史境遇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程序和形式。在一个人一生中,被社会认可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成礼、婚礼、丧礼,以下我们将对畲汉民族这三阶段的礼俗进行比较,以此来突显畲人礼俗的特色。
  一、成礼:礼之始也
  汉民族实行的成年礼,分男子冠礼和女子笄礼,男子二十而弱冠,女子十五而及笄。据经书记载,冠礼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后世不同时期和地域行礼时间也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都有。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之一,《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可见,冠礼是礼的起点。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它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氏族社会通过这样的仪式,一方面认可男女青年正式成为氏族的一员,可以参加各项活动;另一方面表明其已成人,可以谈婚论嫁了。根据《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等文献,一场完整的冠礼仪式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是:
  (1)筮日。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2)筮宾。冠礼前三日,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按照中国传统礼俗,冠礼由受冠者的父或兄主持,但真正为这个青年加冠的则是一位德高望重或者是有福气的来宾。
  (3)三加。“三加”是由“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组成的,此仪式为冠礼的主体部分。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这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三次加冠,冠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仪礼·士冠礼》中载:“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4)取字。三次加冠完成后,宾以成人之礼向冠者敬酒,冠者首次得到成人礼遇。之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其取“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供他人称呼的,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标志着自己要步入社会,要出仕,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5)谢宾。冠者家庭谢正宾,先由主人向宾敬酒,称之为“献”;再由客回敬主人,称之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觯或爵后,先自饮,再敬宾客,称之为“酬”,合起来称为“一献之礼”,最后主人还要赠送宾客礼物,以表谢意,冠礼这才算全部完成。冠礼的仪式在明代还是非常盛行的,如《明史》等史料中都有朝野遵行冠礼的记载。到了清人入关之后,宫廷内不再流行冠礼,但民间则有附带于婚礼之中一并举行的,到了清末民初,冠礼逐渐消失。
  与冠礼对应的笄礼,是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冠和笄都是头饰,它们是汉民族成人礼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笄就是簪子,女子在行笄礼时,要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其仪式的流程与冠礼相似。
  畲人没有专门的成人礼一说,但其“做醮”祭祖仪式,往往被视为“成人礼”。按畲族的传统习惯,男子年满十六就要举行“做醮”,又叫“度身”或“学师”,每个畲民都希望通过“传师学师”的祭祖仪式,继承先祖的意志和力量。这一仪式与畲人先祖龙麒闾山学法的传说有关,学过师的人可取“法名”,称为“红身人”,未经仪式者则称“白身人”,只有“红身人”才有资格主持祭祖。学法者的父亲如已祭过祖,可由其担任“度法师”,在祭祖仪式上作为指导;如其父未经祭祖,则须另请已祭过祖者担任,同时还需五个已祭过祖的人共同襄助。畲人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祭祀仪式,正式转变为宗教成员。“做醮”仪式多在冬季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师择定,一般都在家中举行。仪式举行前,家人要从自已同姓同支的“祖祠”里挑回“祖担”,叫“游祖”。“祖担”是两个竹编的箱子,装着祖图、祖杖、祖簿、香炉、龙角、龙刀、铃钟等物件。祭祀时,厅堂中悬挂“祖图”,神案上置放“祖杖”,并按姓氏、辈分、排行、年龄,排列为数目不等的香炉,另外还要在红布条上书写祭祖者的姓名,系于祖杖之上。仪式由法师主持,法师用念唱、歌舞方式,叙述始祖学艺的艰难历程,唱罢引弟子三拜天地、始祖、本师公(学师前辈),接着参牒,取法名。法师还要传授头冠、衣衫、剑刀、号角、笏板、锣、鼓给弟子,要进行洗坛、置坛、坐坛、传渡、折坛、生筵等一系列仪式。祭过祖先的男人称为“法师”,女的称为“王母娘”或“西王母”,其中任“西王母”的女性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上,必须是夫家上代已有人当过此职,并有儿孙者。畲人习俗中,祭过祖者与未祭祖者的社会地位明显不同,未祭祖者,父死不得作为孝子治丧。一家之中,祭过祖的人越多,越受他人尊重。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各个族群的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作为本族的集体性仪式,畲汉两族的成人礼,虽然其仪式的内容和程式都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显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但是两者对本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他们对族内个体生命的关怀,而且在各自传承方式上,也都采用了一系列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提示受礼者进行角色和身份的转换,他们通过复杂的仪式最终都完成了伦理教育。
  二、婚礼:礼之大礼
  中国古代称婚礼为昏礼,《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有“黄昏”之意,黄昏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故先民迎亲礼多在黄昏举行,因得此名。古代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讲究“三书六礼”,“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它是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程式中的六个礼法。
  (1)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2)问名。女家接纳提亲后,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年庚八字,发展到后世,也称换庚帖。
  (3)纳吉。男家将女子的庚帖取回后,在祖庙或置于祖先案前,进行占卜以请吉凶,若得到吉兆,即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的徵象,男家将派人到女家报喜。纳吉之后,婚事婚姻就算正式确定。
  (4)纳徵。即男家遣人以聘礼送给女方家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纳徵亦称纳币,“币”意为彩色丝,后世所谓“彩礼”的说法就源于此。纳徵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5)请期。由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然后备礼正式告知女方家,征求其同意。
  (6)亲迎。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在结婚吉日,新郎穿着礼服,接受父亲赐酒,之后偕同媒人、亲友往女家迎娶新娘。女方家人在家庙设筵,在门外迎接新婿,新郎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之后送入洞房。
  相对于汉族婚姻的礼俗,畲族的婚姻显得比较自由,他们每逢节日,男女青年参加集会活动,往往会进行集体盘歌(唱山歌)。畲族男女盘歌时,村寨里对歌的青年男女漫山遍野三五成群,他们以歌为媒,来表达各自的心迹和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当小伙子看上一姑娘时就会先唱:“山歌唱来不会差,句句唱来劝妹呀。唱得水里见石子,唱得溪流水没哎。”姑娘若对小伙子有意,就会对:“要唱山歌两人来,家门搭起山歌台;哥若有心与妹对,妹今细茶冲将来。”如果姑娘不同意,则会唱:“阿哥唱歌难高音,句句阿妹听不清。畲山自有听歌人,望哥早早寻知心。”这类民歌,畲族人称作情歌,也有人称其为缔结姻缘的“缘歌”。随着多次约会,双方增进了了解,可互赠信物,私定终身,然后再告知家人。虽然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感情,但要正式完成结合,仍需得到父母的认可,并由家人托媒提亲。畲人婚娶仪式的一般步骤是:
  (1)提亲。由媒公(畲族一般由男人做媒)牵线,介绍男女双方情况。双方家长如同意,便由男方遣媒人到女家索取“订辰纸”,请人合婚。合婚成功便决定相亲。
  (2)相亲。畲语称“看人家”,由媒人先领男方到女家“肽布娘”(看姑娘),如果女方对男青年有意向,媒人再领女方到男家“看人家”。
  (3)定亲。又称“插定”,双方“看人家”后,如都满意,则选定吉日,举行定亲礼。插定仪式男方需备面、鸡蛋、银器以及鞭炮、红烛等物,由媒公和本家叔(伯)送至女家,女家回赠以丝带、粽子等物,表示婚事已定。媒人放鞭炮,宣布姑娘已有人家了。
  (4)送日子。俗称“送吉日”,男家择定结婚日期,遣媒公随礼送至女家。女方核定成婚日子相合,按所定的日期开始筹办嫁娶事宜。
  (5)送财担礼。娶亲前,男方把礼单上的物品如数送至女方,叫送财担。挑礼担者称“赤郎”,由亲家伯领队,亲家伯俗称“行郎”,要选会唱歌又机智的族人承担,他是婚礼仪式中男方的全权代表。亲家伯前往女家,会遭到姑娘们的百般刁难,所以他要能随机应变,巧于周旋。饭后举行对歌,女方歌手起歌头,亲家伯得马上应对。如果亲家伯的歌唱得不好,便会受到奚落,要求另换行郎来说亲。如果亲家伯的歌唱得好,女方则会重礼相待。
  (6)娶亲。娶亲时,赤郎(迎亲的头)挑着酒菜、彩礼走在队伍前,陪同新郎到女家“叫亲”。临近女方门口时,女方的姐妹嫂子,将板凳、树枝等放在路上阻拦,称为“拦赤郎”。这时,媒人要放双响炮仗,并赠送红包一双,新郎才能通过。结婚那天,招待客人的宴席一开始是空的,要新郎唱一样,女方才会端上一样。大家都是静静地等待新郎的歌声,新郎唱一句,厨师和一句。一唱一和,筷子、酒、菜就会应声而来,这就叫做“调新郎”。宴席结束,新郎还要一样一样的唱,唱一样,厨师将桌子上的东西收去一样,直至全部收完。
  按畲族传统婚俗,新娘在出嫁前要在娘家哭三天三夜,表达对父母多年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对他们难以离舍的心情。新娘在梳“凤凰头”前,更要哭得死去活来,这不单意味着她要离开娘家,而且意味着她将要告别少女的时光。在离开娘家前,新娘还要吃“千斤饭”。在梳妆打扮后,新娘双手拿过两束筷子,交叉从肩头往后递给兄弟姐妹,每人传过后放在香案桌上,大哥端一碗米饭到新娘面前,她把那碗饭衔上三口,吐在桌上的手帕里,由哥哥包好装进新娘衣袋,带到夫家去。据说,这三口娘家饭,年年都能养一头千斤重的大肥猪,所以叫“千斤饭”。
  起轿前亲家伯代表男方,向新娘的亲戚及厨师举杯行对盏礼,以表谢意,同时这也是向女方暗示快到起轿登程的时辰了。新娘花轿到了男家,在锣鼓声和鞭炮声后,由伴娘奉出祭具和祭品,在厅前祭拜祖先,新娘在轿子里唱《高皇歌》。
  (7)下轿。轿至夫家,新郎捧红烛前往迎接,新娘由两女童扶出,从地上轮换铺设的布袋上走过,一直引入洞房,意为传代。在进入洞房时,门口放置瓦片、烧红的木炭以及糍,新娘从其上跨过,一是避邪,二是讨新娘带来好时运和生活过得红火的彩头,入洞房后吃太平面,寓有一切平安之意。
  (8)拜堂。拜堂仪式在大厅举行,包括夫妻拜天地、祖宗和长辈等,最后为夫妻对拜。畲人拜堂有男跪女不跪的风俗,新娘除了在拜天地时下跪,其他如拜祖宗、拜公婆和夫妻对拜时都仅用手作揖,不必下跪,此俗是因龙麒与三公主举行婚礼时,三公主拜堂免跪之典故的沿袭。畲族女子戴上“凤冠”就是三公主的化身,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不需要下跪。
  (9)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称回门。回门时女方的亲戚要送太平面等点心,并轮流宴请。席间女方家长需逐一介绍女方亲眷,返回时,由娘家亲家舅陪送回家,男方会设席宴请亲家舅。翌年农历正月,再次回娘家,称“做大客”,由岳父领着到新娘的外公、舅舅、姑、姨及叔伯等亲戚家拜年。
  此外,畲族的婚姻制度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极少有重婚、纳妾现象,丧偶后再娶或再嫁则较汉族自由。婚姻的形式,除“女嫁男家”外,“男嫁女家”也较为普遍,其他还有“做两头家”。
  (1)男嫁女家
  畲民称男嫁女家为“抱儿子”,男到女家,其家庭地位和财产继承权与家庭成员平等,不受歧视。有的人甚至会让儿子到他人家里做儿子,将女儿留在家里招女婿,这与汉族“有子不招婿”的观念相异。“男嫁女家”的婚礼与“女嫁男家”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结婚时新郎多步行到新娘家,嫁妆多为农具。嫁到女方的男人,按传统族规要改称妻姓,子女也一律随妻姓。
  (2)做两头家
  做两头家也叫“做两头田”,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夫妻婚后要两边家庭轮流居住,要种两家田地,要赡养双方父母。举行这种婚礼,多数没有嫁妆,双方自办家具,两家合并后要把对方祖宗的香炉接过来,与本家香炉一同摆放。所生的子女分别从父母姓,一般是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
  从畲人的婚姻看,他们男女较为平等,这与汉族有很大差异。这与畲家女子与男子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关系,如《长汀县志》载,畲客“种山为业,夫妇皆作”①,所以畲家男女在家庭中享有同等地位,在农事安排、家庭经济等问题上,女子都有发表见解和做决定的权力。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畲人的传统婚俗中有不与汉族通婚的习俗,像《高皇歌》中就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传递“女大莫去嫁阜老”的思想,虽然在现实面前,畲汉通婚每代皆有,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畲族群体希望传承自身文化的决心和愿望。
  纵观畲汉民族传统婚礼的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民族间的文化基因在交流中发生了变异。与汉族以父系为中心的婚姻制度相比,畲族的婚姻制度中较多地保留了母系制度的痕迹,畲人婚俗中一些父系观念的渗入,与他们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三、葬礼:人生终礼
  葬礼是我国古代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生礼仪的最后一项。它表达了生者慎终追远,追念先人的情怀,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②畲汉两族的葬礼多以土葬为主,我国古代有女娲持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人来自于泥土最终还将归于泥土,而民间传说中的阴曹地府,都是与土葬思想相一致的,古人这种入土为安的思想是农业社会恋土意识的集中体现。畲人葬礼的流程与汉族基本类似,只是在个别流程的仪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风格。
  (一)悬葬与火葬
  从史料来看,畲人早期的丧葬习俗为悬葬和火葬。(1)悬葬,又称岩葬,《高皇歌》载:“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叺正寻见。”龙麒悬树而终,所以畲人悬棺而葬有怀念先祖的意思。此法另一寓意是龙麒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早在沈莹的《临海水土志》①中就有畲民的先人——南蛮人“悬棺”的记载,由此可见,畲人悬棺而葬的习俗由来已久。悬葬通常的方法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面叠乱石遮挡;或者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2)火葬,大多见于明代的一些文献上,如戴璟的《广东通志初稿》中有关于广东畲民火葬的记载,“潮州府民有山〓(畲),曰猺獞。其种有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蓝、曰雷。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有病没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俗有类于夷狄,籍隶县治,岁纳皮张。”②从中我们可看出畲人火葬的习俗,火葬与畲人频繁迁徙的历史有关,因为他们每迁一地,都希望与祖先同行,人体火化后,取其骨灰盛于陶瓮(俗称“灰瓮”),当迁往新址时将灰瓮带走,暂埋于新址附近山地,再迁时又将其掏出继续带走,直至定居后才择地正式安葬。畲人定居后,受汉族葬俗的影响,火葬习俗逐渐变为土葬。不过,其中的过程和细节跟汉人土葬有所不同。
  (二)二次葬
  二次葬,即“二次捡骨葬”,又称“重葬”,它是畲族丧葬仪式中最有独特的地方,带有迁徙民族的历史痕迹。二次葬是在人死后,先用棺木土葬死者,第一次安葬时选址、仪式都较为简单,一般三年后,择吉日掘坟拾骨,并将之装入“金罐”,“金罐”放于岩石底下半年或一年后,挑选吉时吉地再次安葬。《嘉应州志》载:“始葬者不必择地,俟五、六年或七、八年后,乃发圹启棺,捡取骸骨贮之罐中而改葬焉。”捡骨改葬之时,必用于布把骸骨擦干净,称为洗骸,故又称“洗骨葬”。
  二次葬这种习俗是古代荆楚蛮、五溪蛮和百越民族的旧俗,晋张华《博物志》、《隋书·地理志下》、宋朝朱辅《溪蛮丛笑》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可见这种葬俗在古代湘赣闽粤的一些地区是非常普遍的,待周礼兴起之后,汉人逐步建立了“入土为安”的观念,不允许挖掘祖先的坟茔,所以这种葬法在汉族中逐渐消失,但在少数民族中仍有保留。畲人把“太公骨”装入“金罐”挑往他乡,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畲人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历史上畲人迁移频繁,所以他们也以“客”自称,他们在迁徙之时,为了不忘本源,拾起祖先遗骸随身携带,这表明他们对祖先的依赖,是其提倡孝行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其崇拜祖先的一种深层表达。
  (三)讳名
  畲人死后有讳名,其名按排行而定。讳名制度是畲人内部为了统一辈分,辨别族群及血统亲疏的一种做法。他们以祠堂为单位,每二十年排行一次,男的排行时称“郎”,女的称“娘”。排行的方法是:先将这一时期出生男女的生辰进行登记,然后按辈分及出生前后分别进行排行。蓝姓以“大、小、百、千、万、念”六个字排辈分,但有雷姓无“念”、钟姓无“千”的说法,即只按五个字排行。所以讳名共包含有四部分信息,比如一畲人讳名为“蓝大十三郎”,其中“蓝”是其姓氏;“大”是其排行;“十三”是其在本祠堂同辈男子中的行次;“郎”是其性别。畲人排行的目的是区别辈分与长幼,以便死后载入族谱,也是其族群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
  (四)以歌代哭
  以歌代言是畲人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他们在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言情、以歌示礼,畲人葬礼中的“以歌代哭”也体现了其以歌代言的文化特色。畲民丧仪中的风俗特点保存了一些原始遗风,一般认为畲人与长沙的五溪蛮有密切地联系,“哀乐与共”是楚裔系族聚居区的丧仪风俗。这显然与“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①的儒家丧葬礼俗不同。畲人的丧葬歌又称孝歌、哭灵歌等,当族中成年人去世入棺后,灵堂两边会摆上长凳,凡死者下辈均入座唱哀歌,丧葬歌曲一般是独唱,一个人如泣如诉般娓娓道来,起到很好的借歌抒情的作用。整个灵堂没有嚎啕大哭,只有哀歌高吭,哀歌内容大都是缅怀祖宗、悼念死者、祈祷死者安息、歌颂死者生前为人与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尊敬,也有的是忏悔自己对死者的不足之处,而引起反驳的对歌,其曲调低沉悲切,催人泪下。在畲人整个丧葬中孝歌贯穿于始终,报丧时,奔丧者哭唱《思亲歌》,而且报丧者要反穿衣服,以引人注目;装殓时,要哭唱《落棺歌》;守孝时,哭唱《招魂歌》或《哭灵》;出殡时,要哭唱《起棺歌》,送达墓地回来时,要哭唱《回龙歌》。其他不同环节还有《讨位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进葬歌》《大离别》《小离别》等丧葬歌曲。
  (五)做功德
  畲人五十岁以上过世,叫“过山了”,家属要为其“超度亡灵”,称为“做丧”,也称“做功德”,所谓“功德”是指儿女们感激和回报父母的抚育之恩。仪式融儒、道、佛为一体,主要是通过歌舞来完成的。“做功德”历史悠久,在畲民中广为流传,据《盘瓠世考》载:“盘瓠被株尖所伤而终,殡后长腰木鼓,长笛短吹,男女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畲人根据亡者的身份不同,“做功德”的仪式规模也不同。凡曾经有过“传师学师”的经历者,是一定要做功德的,这叫做“红身功德”,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如果没此经历者,叫做“白身功德”,只能做一天一夜的功德;如果是水溺、火烧、刀伤等意外死亡者,“做功德”时还要加“拔伤”的仪式环节。做功德的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含义在其中,其程式很多,主要的有:(1)请神安祖。在家中布置功德场,法师先念咒语净化天地,后念唱恭迎神灵,以此安顿祖先,超度亡灵。(2)出白朝祖。超度后,亡者灵魂回来参加阴寿,子女要高唱哀歌。(3)行文烧香。这是做功德最核心的部分,是用舞蹈来表达“传师学师”中的内容。(4)收尾。收尾的格调与前三个仪式不同,它是哀伤洗礼之后的集体“狂欢”,它分行孝、捞鹤、闹灶房、背老伽(送亡者上祠堂)四个段落。
  “做功德”仪式的形式主要以对歌和舞蹈来表现,舞时其队形主要以绕棺、横队、纵队、四角站为主,舞者双方要配合,其舞蹈动作粗犷有力,节奏感强,最为突出的是身体要往下微蹲,曲膝行进时要富有弹性,这是做功德最有特色的舞步。做功德所用的道具,主要是龙角和灵刀。龙角有指挥作用,龙角一响,众人起舞。龙角之声浑厚、沉闷,会发出“嚓嚓”之声,能起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灵刀被视为能捉妖驱鬼之神刀,龙角和灵刀的伴奏声,不仅使祭祀歌舞加强了节奏感,而且增添了神秘色彩。
  “做功德”在畲族丧礼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畲民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演变以及民俗文化心理的多重体现,比如其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就是对畲民农耕生活情景的提炼与表现,“行文烧香”环节是对畲族创业和迁徙历史的演绎。
  “做功德”仪式是畲人崇拜祖先观念的表现之一,它不仅是畲人传承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其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