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我认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47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自我认同
其他题名: 盘蓝雷钟一宗亲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8
页码: 49-96
摘要: 本文内容探讨了宗族、礼俗和节日在自我认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首先介绍了宗族作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对于个体和群体认同的重要性。然后详细描述了礼俗在自我认同中的仪式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最后讲述了节日在促进族群凝聚和认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维系和强化族群边界。
关键词: 畲族 宗亲 宗族

内容

第一节 宗族:社会组织的核心
  畲人十分崇敬自己的祖先,每逢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他们通过悬挂祭拜“祖图”,唱《高皇歌》等形式,来传颂祖先的丰功伟绩和本族的历史。畲族盘、蓝、雷、钟四大姓,同系“龙麒一脉”,《高皇歌》有唱:“盘蓝雷钟一宗亲,都是广东一路人”、“当初出朝在广东,盘蓝雷钟共祖宗”,从中都可见畲人观念中宗族的意识。
  一、儒家文化下的宗族观念
  宗族,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人群集合,它是以一男性为中心,并由其直系男性的后裔依照一定的伦理规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血缘集合。它通常表现为拥有共同祖先和姓氏,并在同一地聚居,构成大的聚落,属于现代意义上模糊的族群概念。历史上,姓氏家族聚居比较普遍,一个宗族即为一个自然村落,村名往往也多体现姓氏,如李家村、王家屯等。
  我们现在常常把“宗族”作为一个词来用,但实际上“宗”与“族”属于两个不同的亲属组织层次。“宗”本意是家族的上辈和民族的祖先,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德论·宗族》说:“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是同姓之下有确定祖先的亲属组织,作为亲属组织的一个层级,其下包含了“族”,因此“宗族”应当是指“聚于宗之族人”之意,其组织结构包括宗——族——房——家四级宗族社会组织。
  “族”是以男性为中心,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的父系单系亲属集团,这条主线有若干支线,支线排列的次序,则根据与主线间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定。《白虎通德论·宗族》说:“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其世系是按男性排列,因此宗族中的女姓都是男性的附庸,所谓“妇女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①“族”有族长,一般推举族内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担任,族长管理族内的各项事务,小至家庭纠纷、婚丧嫁娶,大到宗祠修建、祭祀修谱等事务,族长在家族中权势至高无上,对族人有惩治乃至生杀大权。
  “族”由各个“房”构成,“房”是联系“族”和“家”的中间组织。“房”是由嫡亲子孙构成的近支宗亲,房有房长,一般按血缘关系由房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者担任,房长可以解决家中或房中的纠纷,他既是本房的代表,又是族长的辅佐。
  “房”的下一个层级是“家”,它是宗族社会组织中的最小单位,其基本特征是:其一是同居,其二是共财。儒家伦理统治下,家的核心是“父”或“夫”,作为男权的两面,父权和夫权其本质是相同的。家有大小之分,“小家”包括二、三代人,家中人口有多有少,其形式包括夫妻二人,夫妻和子女,以及祖孙三世同堂等,以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二代户为最主要的形式;“大家”指四代以上同居的家庭,人口从十余人到几百,甚至上千人不等。
  宗族有时亦被称为“家族”,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宗族”和“家族”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其概念是由“家”的概念延伸而来的。用我国传统“五服”礼制将它们区分,家族其亲属范围是“五服”以内的成员,宗族的范围是“五服”以外的共祖族人。
  “五服”制度是传统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了血缘关系亲疏不同,服丧的服制也不同。据此它把亲属关系由亲至疏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层次。
  (1)斩衰。是指不缝缉的意思,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长房长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衰,是最重的孝服。
  (2)齐衰。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
  (3)大功。是用熟麻布制做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凡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及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
  (4)小功。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做的,是轻于“大功”的丧服,这种丧服是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5)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出服”,也叫“出五服”。五服的原意指的是五种孝服,后来经演变,它也指代“五辈”,从高祖到自己共五代,就成为五服,故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为亲戚。五服之外被视为没有了亲缘关系,古人在婚嫁中,出了五服即可通婚。
  所以,“家族”是以男性血缘关系为纽带,五服以内的亲属范围。它的层级其实相当于四级宗族社会组织中——“族”的层次。五服以外的共祖族人称为宗族,它是家族的扩大,是有共同的族产、祠堂、宗族组织机构、祭祖活动且聚族而居的社会团体。
  宗族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父系氏族后期,随着个体家庭的出现,父权逐步确立,出现妻从夫居、女嫁男家、家庭由父权支配、血统按父系计算等原则。父系氏族的传统习俗和伦理观念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充实,与儒家正统思想相结合,就构成了封建宗族的礼法制度,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的宗族伦理制度是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家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产物。“孝”是儒家“家本位”的伦理制度的基点,其他如忠、信、悌都是由“孝”延伸而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之下,尊卑长幼、宗族伦理被合理化,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被纳入到宗法体系之中。宗族制度的礼法伦常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因而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礼记·太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儒家“家国相通”的观念,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是治理好国家的基础,家是国之缩影,国是家之扩大,家与国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外延的变化而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所以,封建社会所谓的国家,确切地说都是宗族国家,只不过国家的政权被一些大的家族控制和垄断,王公大臣们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组成政权的联合体,共同执掌朝政。宗族国家的“国法”实际上是处于统治阶层家族的“家法”的综合与提炼。所以“国法”的理论基础是“家法”,“家法”经过演绎成为“国法”。最高统治者将国家作为一己之私产,世代相传,就是所谓的“家天下”,而这些观念形成的根源就是宗族制度。
  二、畲姓的源流
  家族由姓氏衍生而来,而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原始社会中若干氏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但各氏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了。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由此推测,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就已经形成了,其作用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高皇歌》中有:“盘蓝雷钟共祖宗”、“盘蓝雷钟好结亲”等说法,畲人这种“惟四姓相通”的族内婚姻习俗,均可见其深厚的族源观念,诸如其“民族即家族”之类的思想也因此形成。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自古有盘、蓝、雷、钟四姓,关于畲族姓氏的由来,相传是畲族始祖龙麒卫国有功,高辛帝将三公主赐配与他,其婚后育三男一女,帝赐“盘装”的长子姓盘,名自能,受封南阳郡“立国侯”;赐“蓝装”的次子姓蓝,名光辉,受封汝南郡“护国侯”;三子“雷公云头响得好”,高辛帝“朱笔取姓便姓雷”,名巨佑,受封冯翊郡“武骑侯”;一女名淑玉,招婿姓钟,名志深,受封颍川郡“国勇侯”。这一说法,畲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畲家都认为在广东潮州凤凰山曾有四姓的“总祠”,江西《贵溪县志》载,畲族“每祭祖,则四姓毕集”。据福建福安范坑乡洋坑村《汝南蓝氏宗谱》记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祠内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虽然,现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已经寻觅不到总祠的遗址,但闽浙畲民心里“总祠”的观念却是根深蒂固的。
  从目前畲人的姓氏来看,他们主要是由蓝、雷、钟三个主要姓氏组成,盘姓畲族于今无传。据宗谱记载,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畲人三百六十余人,随王审知由海路入闽时,盘姓一船被风刮走,不知去向,故盘姓于今无传。目前蓝、雷、钟这三个姓氏宗族构成了畲族主要的群体,我们通过对这三个姓氏的研究,可以看出畲人在源流、迁徙以及民族构成上的一些特征。
  (一)蓝姓
  畲族的蓝姓应与蓝夷的演变和发展有联系,蓝夷是东夷族的一支,以种植蓝靛,习惯穿蓝衣而得名。在商代,蓝夷曾被商王仲丁、河亶甲征讨,《竹书纪年》载,商王“仲丁即位,征于蓝夷。”这也是蓝夷最早见于古籍的记载,《纪年》又载:商王“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仲丁和河亶甲皆为商朝初期之王,河亶甲为仲丁之孙。蓝夷的所在地,约在今山东淄川县城东南隅,因被商朝所逼,西退到陕西蓝田,所谓蓝田者,因蓝人种蓝靛于此,故称蓝田。蓝夷除有一部分留居蓝田外,其余的大都分别由蓝田沿着蓝关,经商洛走廊的民族迁徙通道而南迁。大约于春秋初期,大批蓝夷继续南迁湖南,所以湖南各地以蓝命名的地名较多,如岳阳县东有蓝田乡,至今仍有蓝家冲、蓝天寿、姑桥蓝、马榜蓝等地,而且这些地方都聚有许多蓝姓人口。蓝夷南迁至湖北、湖南又与瑶族融合,形成为瑶族大姓之一。他们先居于涟源蓝田即梅山蛮故地,又居于沅陵蓝溪即武陵蛮或五溪蛮地区,这两个地区正是唐宋时期瑶族形成的主要地区。以后又有大批蓝姓瑶人南迁至绥宁、常宁、蓝山的越人故地,并融合了一些干越、扬越、瓯越人的成份,他们以耕畲为业,形成了畲族,蓝氏便成畲族最大的姓氏。湘南的蓝人,有的仍是瑶族大姓,有的则融入了苗族,但更多的蓝夷因长期在楚国统治之下融入楚人,成为汉族的成员。
  (二)雷姓
  雷姓出自方雷氏,为方雷之后,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载,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相传方雷为炎帝神农氏的第九代,黄帝伐蚩尤时,立下大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族称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其子孙以国名为氏,为复姓方雷。周宣王时,方雷氏的后裔方叔任卿大夫,因奉命北征淮夷,南讨荆蛮,战功卓著,被追封为豫章伯。方叔有两子:长子启原姓方,次子檠姓雷。雷檠因战功官拜郎中丞,后弃职隐居洛阳雷州,子孙奉雷檠为受姓始祖。雷姓是一个典型的古老多民族姓氏,除汉族外,不少的少数民族中也有雷姓,如苗、瑶、彝、侗、畲、壮、黎、布依等族,但以畲族雷姓为众。根据《姓纂》记载,雷姓最多的地方是冯翊和豫章二地(郡),畲族雷姓均称源出冯翊郡。
  (三)钟姓
  钟姓是畲族中一个特殊的姓氏,它介于畲族和汉族之间,是具有交融性的姓氏。根据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钟姓人口约为44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35%,在姓氏人口排序中位列第五十六位。钟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人口分布广泛,以广东、江西、四川、广西、湖南、浙江、福建、重庆、湖北等省份为多,其中,广东、江西、四川、广西四省,合占钟姓人口的65%。其次是在湖南、福建、重庆、浙江。这四省市的钟姓又占据钟姓人口的19%。广东居住了钟姓总人口的26%,为钟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两广、湘赣闽、川渝三个钟姓的聚集中心区。
  关于钟姓源流说法尽管较多,但最为钟姓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源于“子”姓。子姓是商朝王室之姓,《史记·殷本纪》就记载,殷的祖先帝契被帝舜“封于商,赐姓子氏”。钟姓是殷朝贵族微子启之后裔。微子启,子姓,名启,商代时封国名微,故称微子。微子是黄帝三十四代孙,殷帝乙之长子,也是殷纣王庶兄。他见纣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多次上书进谏均遭拒绝,遂挂冠而去,隐居林泉。周武王姬发灭商,微子自缚衔璧乞降。《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说:“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周武王见他一片赤诚,动了恻隐之心,恢复了他原有的爵禄。武王即位两年卒,其子成王继位,由周公旦辅佐。公元前1062年,监视武庚的“三叔”①欺侮成王年幼,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带头发难。周公旦平定叛乱后,武庚被杀,三监被废。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国号为宋,以取代以武庚,示不绝殷商之祀。微子启被封爵位为公,准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从此他便成了宋国的开国之君。
  微子启卒,因其子早死,孙子尚幼,根据周制“兄终弟及”,王位传其弟微仲衍。宋国的王位传到第十九宋桓公时,桓公的儿子敖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是位贤者,但因直言敢谏,得罪了当时执掌国政的权贵郄氏家族,结果被杀。伯宗有一个儿子叫州犁,逃奔到了楚国,成为楚国的大夫,后贵为太宰,受封食邑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部临淮关一带),其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地“钟离”为姓氏,称钟离氏。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说:“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化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姓钟氏。楚有钟仪、钟健。又钟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钟离昧,昧中子楼(按:“楼”为“接”字之误,行近而讹),亦单姓钟氏。”南宋末年文天祥,曾为江西赣县桃溪钟氏族谱写的序中说:“钟氏出自微仲之后,至钟离接为颍川长葛①令,去离而姓钟,为钟姓受姓始祖。食邑于其乡。子孙蕃衍称盛。”对于钟姓的起源,林宝和文天祥这两种看法基本契合,不同自处在于他们对钟姓始祖的认定,一说为微子,另一说为微仲。其实微子与微仲是兄弟,微仲继承了兄长微子的王位,所以从食邑的传承看,微子为其始祖,从血缘传承看微仲为其始祖。钟姓是钟离姓的一支,所以追溯源头不管是钟离氏,还是钟氏都为宋国所孕育,故钟姓后世通常会尊微子启为远古始祖。钟姓还有不少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如北魏高祖时有羌人钟岂内附,满族钟吉氏、裕固族钟鄂勒氏改单姓钟,其他蒙古族、回族、彝族、白族、苗族、畲族等均有此姓,在这些有钟姓的少数民族中,畲族钟氏最多。
  从钟姓的起源看,其发源于安徽,这与畲人姓氏传说中,钟姓畲人始祖钟志深,受封颍州郡的说法近似。钟姓大致在汉晋之际,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迁入颍川的钟姓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以钟烈为开基始祖,后成为我国各地钟姓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姓主要居住在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颍川长社一直是钟姓的发展繁衍中心。颍川郡在战国时期置郡,以颍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州。西汉末,王莽篡权。刘秀起兵讨莽。族人钟桂集合族人追随刘秀讨莽,被汉光武帝刘秀封为镇蛮大将军。颍川钟氏名声大震,倍受时人敬仰。
  在畲族的姓氏中,钟姓亦畲亦汉,是个特殊的姓氏。从神话起源看,钟志深是作为龙麒的女婿的特殊身份进入畲族群体的,这也赋予了钟姓这样一个摇摆于畲族和汉族之间的特殊身份,神话中钟姓进入畲族的记述是钟姓畲人起源过程中形成的集体记忆,它是畲汉两个群体相互交融的反映,这种交融与其说是一种血缘的交融,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
  (四)其他
  正如《高皇歌》中唱道:“当初出朝在广东,盘蓝雷钟共祖宗。”故畲人一直以来以始祖龙麒所生的三男一女,盘、钟、蓝、雷四姓为正统,不过畲姓并不局限于这四大姓氏,如浙江畲族有蓝、雷、钟、李等四姓,李姓一支,始祖李廷玉原籍福建安溪胡头人,因世乱奔逃福州汤岭,赘蓝色艳为婿,奉行蓝家习俗,据平阳县畲族各宗谱记载,其后裔景崇、景楮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迁居平阳、五亩、枫树湾等地。福建福安畲族有雷、钟、蓝、吴、杨五姓,据《福安畲族志》载:吴姓畲族始祖法度,生于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原籍浙江泰顺九堡大路边。随父迁福安水月湾,娶妻蓝氏生二子,其子孙又娶雷、钟女子为妻。其语言、习俗都被畲族同化;杨姓畲族祖先是从浙江龙游迁入福安,娶畲族钟姓女子为妻,从而同化为畲族的。
  三、宗族的集体行为
  《高皇歌》中有唱:“凤凰山上去安葬,孝男孝女尽成行”,可见畲族与和汉族一样,其宗族文化中也强调“孝道”,像建祠、修谱和祭祖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弘扬家族或宗族精神的一种集体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家族群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彰显家族的地位和势力以及经济实力,所以是当时家族活动中的一大盛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建祠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或一个家族,他们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它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有其他用处:(1)它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2)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3)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活动之用;(4)另外,有的宗祠还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畲族的宗族结构是:总祠(公祠)——支祠(同姓宗祠)——房——家。《高皇歌》中所唱的“盘蓝雷钟共祖宗”,是被畲人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畲谚云:“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畲家认为“盘、蓝、雷、钟”四姓血脉相承,所以被视为同宗。至于“祠——房——家”的宗族结构与汉族相似,即“家”是组成宗祠的根本单位;“房”是以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派;“祠”是以地区开基祖为首的同姓子孙组成的。
  畲家祠堂内除珍藏祖图、祖杖和宗谱外,还陈设祖牌。祖牌,俗称为“龙牌”,一个祖牌即表示一位先祖的牌位。祖牌置于祠堂正座的祖龛内,祖牌的修造和进龛都要选择吉日吉时,除宗祠始祖灵位,由祠堂众房共同捐资雕刻外,各房祖牌的雕刻,由各房自行出资。有的畲村没有建筑祠堂,仅以祖箱替代。浙江《建德县志》载“畲客之祠以竹箱为之,内贮祖先及香炉。”“雷姓之祠有香炉五只,蓝姓之祠有香炉六只。”因蓝姓排行多雷姓一字,故多一个香炉。今畲家祠堂香炉一般均为六个。每个香炉的名称各不相同。蓝姓香炉分别称为:神仙、祖师、射猎、下座、仙童、战兵;雷姓香炉分别称为:众炉、神仙、祖师、下座、仙童、战兵。
  (二)修谱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它是我国传统宗法制度的产物。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的特殊图书体裁,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及亲疏远近的作用。从家谱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由早期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的表谱逐渐演变而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得以迅速发展。到了宋代,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故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
  修族谱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的产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被各民族接受。畲人原本只是信仰始祖“龙麒”,无编写族谱、家谱的传统,到了大约明清时期,畲族蓝、雷、钟三大姓也开始效法汉人,特别是客家人编修族谱。其修谱宗旨、体例皆如汉人,同时也效法客家的联谱之举,即把不同宗支的同姓人联系起来。受中原正统观念的影响,畲人编撰族谱也将自己的祖先出身归于中原贵族,如堂号盘姓为“南阳”;蓝姓为“汝南”;雷姓为“冯翊”;钟姓为“颍州”。畲族修谱的行为不仅受汉文化影响,甚至有的族谱就是邀请汉族文人编修的,所以畲汉族谱在形式上差别并不大。
  畲族宗谱的谱端,又称“谱头”,一般都有《敕书》《历朝封赠》《广东潮州凤凰山总祠记》《龙首师杖记》等内容,并加配凤凰山总祠图,盘、蓝、雷、钟四姓始祖坟茔地望图等。畲族宗谱内,部分人丁还有“奏名”,又称“醮名”,俗称“法名”。男性奏名都冠以“法”字,如“法勤”“法勇”“法明”等,女性奏名一般配以“婆神”字样,如“淑妃婆神”“明妹婆神”等。
  (三)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显著特点,其意义是慎终追远,佑福后代。祭祖的习俗源于商朝,商人十分崇敬鬼神,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存在,它能决定人的命运,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所以他们将祖先与天神、地祗一起祭祀。这种观念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也成为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
  畲族比较看重祠堂合族祭祀的典礼。举行祭祀时,由族长或本族名望最高的人主持,礼仪非常隆重。祠祭一般分春秋两祭,也有的是一年一祭,祭日前一天,要整理并清扫祠堂,洗涤用具,摆设礼器,备办供品。一切准备就绪后,到了祭祀那天的子时开始放铳响,众人做好祭祀的准备。丑时铳炮响,每家每户的成年男子便手捧香烛供品,前往祠堂致祭。女性虽不参加祭祀,但可在一旁观看,进祠堂门时要半跪蹲行前往,将香烛祭品排列于供桌之上,再后退站在两旁。到了黎明时,开炮三响,祭典正式开始,法师设坛请天神安位,迎祖图、祖杖、族谱入祠、悬图、置杖、开谱,这叫请祖安位。这时鼓乐鞭炮齐鸣,由族长领唱《高皇歌》,边歌边跳“祭祖舞”,气氛热烈欢快。接着瞻仰祖图,宣读祭文,尔后按辈分依次向祖先礼拜。祠祭完毕后,举行迎祖游行,游行的目的是祈求祖先神灵赐福族人,以佑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迎祖队伍由龙头队、彩旗队、锣鼓队、刀枪队、舞蹈队组成。游行时,彩旗招展,锣鼓开道,一路鞭炮歌舞。其所跳舞蹈称“龙头舞”和“迎祖舞”,舞蹈中有三步一回头的动作,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迎祖队伍所经之处,家家户户都会出门焚香朝拜,祈求神福降临。游行后,迎祖队伍最后还要返回祠堂。有的地方祭祀仪式长达两三天,法师代各户读“疏文”祈福,还要带参祭者跳“独角舞”“铃刀舞”,最后行谢神礼、送神礼和封谱礼。祭祀结束后,各家户主带走自家香烛供品,以半跪蹲行退出,并将供品摆在家中祖龛上,接着参祭者聚宴一堂,祭祖仪式才算结束。此外,畲人编修完宗谱时,还要举行修谱祭,俗称封谱,仪式与祠祭类似,也是合族聚会,十分隆重。
  (一)祖图
  四、宗族祭祀中的圣物
  畲族祖图是畲人举行祭祖等仪式时必备的圣物,它包括畲祖图长卷、三清图、左右营兵马图、金鸡玉兔图、阴阳洞形象图、猎神图、祈求雨泽与镇煞度关图、五代容(畲族各支族“大小百千万”祖公、祖婆神像)等图像。它们各有功用,在举行祭祀仪式时需悬挂在特定的位置。
  祖图中以“长联”最为珍贵,它以连环画图的形式来表现有关始祖龙麒的传说,实际上是图画版的《高皇歌》,如浙江省博物馆保存的清代《畲族祖图长卷》(1959年征于浙江遂昌大柘),其卷长九百一十厘米,宽三十五厘米。今藏闽东、浙南、粤东的祖图多为清代物品,以麻布,土布为底,平图勾勒,浓墨重彩,以条状横幅长卷居多,画面配有文字说明,图文并举。长卷的内容大同小异,如绘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菰岭、高楼、官田、牛脚洋等村蓝氏裔孙公立祖图,共四十三幅图,系用整幅白绢布彩色精绘,其内容依次是:一、伏羲画八卦;二、女娲氏补天;三、开山盘古氏;四、神农食百草;五、钻燧取火;六、燧人氏取木造屋;七、制作衣冠;八、高辛帝登龙位;九、皇后耳痛三年;十、耳医取出茧来;十一、茧盛盘内奏皇后;十二、茧放盘内养;十三、茧变成龙麒;十四、燕王演武;十五、燕王兴兵;十六、本奏番王造反;十七、龙麒拆榜收番;十八、衔榜见驾;十九、龙麒领旨漂洋过海;二十、番王见龙麒甚喜;二十一、番王领酒大醉;二十二、醉卧榻上咬断首级而去;二十三、番兵追赶被仙官所遮;二十四、征番得胜文武官员迎接;二十五、龙麒将军将番王首级献功;二十六、假装公主被龙麒识破;二十七、龙麒咬定三公主衣襟不放;二十八、龙麒奏帝金钟变身;二十九、望恩楼期定七日金钟内变化成人;三十、龙麒被招为驸马洞房花烛;三十一、高辛帝赐封龙麒为忠勇王,奉旨荣迁;三十二、忠勇王迁居会稽山七玄洞驸马府;三十三、三公主生三男一女;三十四、高辛帝赐盘、蓝、雷三姓;三十五、赐三男一女免差徭;三十六、龙麒上闾山学法;三十七、出驾游山打猎;三十八、跌死岩头,公主奏帝驸马身亡;三十九、奉旨敕赐灵位;四十、建作功课,奉旨御苑;四十一、敕赐驸马公子御苑;四十二、龙麒公墓;四十三、回灵归府。
  祖图上的题词,摘抄如下:
  尝谓天壤间,万物取之而不穷者,盖人物之有祖宗,犹水之有源,若树之有本也。人物既本乎太祖,则尊祖之念奚贵。画祖图以传于后世,修族谱以裔于儿孙者,所以辨传承之远近,察统绪之异同欤?亦所以叙岁属、定尊卑、收涣散、敦亲睦者也。余阅昔有王章画祖图为供奉,丁兰刻木像事双亲,今之人羡之,可谓慕敬其祖,孝顺其亲矣。第知不画祖图为供奉者,谓之不孝,不修敕书族谱者,谓之不顺,亦曾知修族谱为孝顺,画祖图为供奉之本乎?若夫有功之祖而不书,则谓之弃祖;无功之祖而书之,则谓之诬祖矣。有耻先人之恶,而私附名人之族者,彼自视为智,余特视其不孝也,夫祖宗岂可择其贤者哉?不知天下有贵人无贵族者许多,有贱人无贱族者不少矣。要知贵贱之所以分,实在乎子孙有无能画祖图与有无能修族谱者耳。且夫人由人道而生者,常也,非人道而生者,非常也。世先有非常之人,必建有非常之功也。盖稽古姜炎帝者,牛首人身,此非常之人也。尝百草以甦众生之灵,树五谷而教力食之艺,世人蒙其泽,号为神农,生为非常之人,所以建非常之功也。余之画祖图、刊敕书、修族谱者,始知始祖盘瓠,出于五帝中朝帝喾高辛氏正宫刘皇后之耳。高辛氏者,前天文曲帝星君也,刘皇后者,后天禄存后星君也。盘瓠王者,刘隆娄金狗也。吴王者,乌成胃土维也。皆封盘、蓝、雷三姓者,元三台分也。
  帝喾高辛敕赐驸马忠勇王三姓贰五朝孙,福建福州府侯官县蓝起斋谨识。①
  畲族每年定期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举行时族人共聚祠堂,祠堂中要悬挂祖图,这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一般祖图长卷悬挂于大门外两侧的墙壁上,其他图像则悬挂于正堂或“师爷间”。
  (二)敕书
  敕书,又称《忠勇王开山公据卷牒》、《帝喾高辛帝赐盘瓠王开山公据卷牒》,简称“开山公据”、“开山谱”。敕书或单独用白布书写,或附于祖图前面,其文字长短不一,内容大同小异,其主要介绍:一是“龙麒”的经历,如出生、平番、被高辛帝招为驸马、娶三公主为妻,以及封为忠勇王等内容;二是忠勇王不贪宫廷荣华,奏请高辛帝赐其为农,开荒自耕,免纳地丁赋税、免派徭役;三是高辛帝准奏,允许龙麒子孙于天下所有民田三丈之外开荒自耕,不取赋税,永免差役等。个别敕书落款还立各房名字及时间。敕书与祖图一样,由族长保存,仅在“接祖”等祭祀时张挂,一般不对外公开。
  (三)祖杖
  祖杖,亦称龙头杖。是畲族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一般只在祭祖大典上才得以展示。祖杖用整株金橘树或油茶树制成,长约八十厘米,杖头稍大,尾部略小。杖首雕有粗犷勇猛、口含红珠的“龙麒”头像;有的称龙首,各地叫法不尽相同。祖杖平时用红布捆扎,供于祠堂大殿或祖厝大厅左边插屏柱上,举行祭祀时祖杖则安放于祖亭内的祖牌背后。
  (四)祖牌
  亦称祖宗牌。木制,分须弥座和牌身两个部分,总高一百厘米,宽三十五厘米。牌首为浮雕,刻有龙头像,两侧装饰木刻花纹。牌中央自上而下刻“敕封盘瓠忠勇王神位”九个大字。一般上红色油漆,字及龙首贴有金箔。祖牌与祖杖为神圣之物,只有各支派或房派才能配置,个人不能供奉。祖牌在祭祀活动时摆出,并置于祖亭之中。
  (五)祖亭
  又称香亭。木制,高约一米七,长宽皆一米,造型与红轿相似,自下而上,分座、身、顶三个部分。前面留门,后面及两侧饰以木刻花纹,顶部自下而上缩小,终端装饰木珠。祖亭四个角装饰珠坠,制作十分精美。举行接祖仪式时,亭中安放祖牌、祖杖和香炉,并由四人抬行,平时藏放于祠堂或祖厝里。
  第二节 礼俗:自我认同的仪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礼”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观念,它具体表现为一整套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早期的礼有夏礼、殷礼,到了周成王时期,名臣周公旦创立了完备的礼法制度,并将它记录下来,成为《周礼》。《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其中六官各有分工: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全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系完备,内容丰富。书中有对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的记载,有对用鼎、乐悬、车、服饰、礼玉等具体规制的记载,还有对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和度数的记载,所以周礼被后世视为礼之基础。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礼,与“仁”密不可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①,这里的“乐”和“礼”一样都是一种制度,比如祭祀、宴客、朝见,都应当演奏不同的音乐,士卿、诸侯、帝王都应听不同的音乐,所以“乐”和“礼”也代表着一种等级和秩序。孔子身处乱世,诸侯各自为政,僭天子之职,相互间无道相伐,因此他力图复兴礼乐,希望挽回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所以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的德治和礼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③的限制。然而,孔子同时也认识到,所谓礼乐,只是外在的形式,与之相比,代表人性根本和文化内核的“仁”更为重要,失去了“仁”这个内在核心,礼乐也就只省下一个无用的空壳,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乐了。所以,对于儒家来说,礼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正人心,塑造完美的人格。孔子“礼”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但真正对祠堂及宗族礼制产生直接影响的,还是宋朝理学中“家礼”的思想。家礼源于《周礼》,经《孔子家语》和《颜氏家训》的发展,在宋朝司马光的《书仪》和《家范》以及朱熹的《朱子家礼》中定型。此后,《朱子家礼》成为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传统家礼的范本。家礼文本在形式上由序、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几部分组成,冠、婚、丧、祭四礼是主体。所以,家礼又谓之“四礼”。“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仪”,人们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一套体系和程序时,就成为了“礼仪”。家族里若有婚丧嫁娶等大事,都要以一定的仪式告知祖先,礼仪赋予了家族日常生活的庄重和神圣之感。在这种仪式之中,族人们不仅会对先祖产生尊重,对宗族产生敬畏,同时还会有一种族群归属之感,最终形成对这一民族的自我认同。作为日常社会生活之礼,各个民族因生活环境和历史境遇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程序和形式。在一个人一生中,被社会认可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成礼、婚礼、丧礼,以下我们将对畲汉民族这三阶段的礼俗进行比较,以此来突显畲人礼俗的特色。
  一、成礼:礼之始也
  汉民族实行的成年礼,分男子冠礼和女子笄礼,男子二十而弱冠,女子十五而及笄。据经书记载,冠礼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后世不同时期和地域行礼时间也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都有。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之一,《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可见,冠礼是礼的起点。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它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氏族社会通过这样的仪式,一方面认可男女青年正式成为氏族的一员,可以参加各项活动;另一方面表明其已成人,可以谈婚论嫁了。根据《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等文献,一场完整的冠礼仪式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是:
  (1)筮日。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2)筮宾。冠礼前三日,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按照中国传统礼俗,冠礼由受冠者的父或兄主持,但真正为这个青年加冠的则是一位德高望重或者是有福气的来宾。
  (3)三加。“三加”是由“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组成的,此仪式为冠礼的主体部分。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这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三次加冠,冠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仪礼·士冠礼》中载:“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4)取字。三次加冠完成后,宾以成人之礼向冠者敬酒,冠者首次得到成人礼遇。之后,受礼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其取“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供他人称呼的,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标志着自己要步入社会,要出仕,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5)谢宾。冠者家庭谢正宾,先由主人向宾敬酒,称之为“献”;再由客回敬主人,称之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觯或爵后,先自饮,再敬宾客,称之为“酬”,合起来称为“一献之礼”,最后主人还要赠送宾客礼物,以表谢意,冠礼这才算全部完成。冠礼的仪式在明代还是非常盛行的,如《明史》等史料中都有朝野遵行冠礼的记载。到了清人入关之后,宫廷内不再流行冠礼,但民间则有附带于婚礼之中一并举行的,到了清末民初,冠礼逐渐消失。
  与冠礼对应的笄礼,是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冠和笄都是头饰,它们是汉民族成人礼中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笄就是簪子,女子在行笄礼时,要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其仪式的流程与冠礼相似。
  畲人没有专门的成人礼一说,但其“做醮”祭祖仪式,往往被视为“成人礼”。按畲族的传统习惯,男子年满十六就要举行“做醮”,又叫“度身”或“学师”,每个畲民都希望通过“传师学师”的祭祖仪式,继承先祖的意志和力量。这一仪式与畲人先祖龙麒闾山学法的传说有关,学过师的人可取“法名”,称为“红身人”,未经仪式者则称“白身人”,只有“红身人”才有资格主持祭祖。学法者的父亲如已祭过祖,可由其担任“度法师”,在祭祖仪式上作为指导;如其父未经祭祖,则须另请已祭过祖者担任,同时还需五个已祭过祖的人共同襄助。畲人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祭祀仪式,正式转变为宗教成员。“做醮”仪式多在冬季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师择定,一般都在家中举行。仪式举行前,家人要从自已同姓同支的“祖祠”里挑回“祖担”,叫“游祖”。“祖担”是两个竹编的箱子,装着祖图、祖杖、祖簿、香炉、龙角、龙刀、铃钟等物件。祭祀时,厅堂中悬挂“祖图”,神案上置放“祖杖”,并按姓氏、辈分、排行、年龄,排列为数目不等的香炉,另外还要在红布条上书写祭祖者的姓名,系于祖杖之上。仪式由法师主持,法师用念唱、歌舞方式,叙述始祖学艺的艰难历程,唱罢引弟子三拜天地、始祖、本师公(学师前辈),接着参牒,取法名。法师还要传授头冠、衣衫、剑刀、号角、笏板、锣、鼓给弟子,要进行洗坛、置坛、坐坛、传渡、折坛、生筵等一系列仪式。祭过祖先的男人称为“法师”,女的称为“王母娘”或“西王母”,其中任“西王母”的女性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上,必须是夫家上代已有人当过此职,并有儿孙者。畲人习俗中,祭过祖者与未祭祖者的社会地位明显不同,未祭祖者,父死不得作为孝子治丧。一家之中,祭过祖的人越多,越受他人尊重。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各个族群的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作为本族的集体性仪式,畲汉两族的成人礼,虽然其仪式的内容和程式都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显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但是两者对本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他们对族内个体生命的关怀,而且在各自传承方式上,也都采用了一系列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提示受礼者进行角色和身份的转换,他们通过复杂的仪式最终都完成了伦理教育。
  二、婚礼:礼之大礼
  中国古代称婚礼为昏礼,《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有“黄昏”之意,黄昏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故先民迎亲礼多在黄昏举行,因得此名。古代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讲究“三书六礼”,“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它是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程式中的六个礼法。
  (1)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2)问名。女家接纳提亲后,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年庚八字,发展到后世,也称换庚帖。
  (3)纳吉。男家将女子的庚帖取回后,在祖庙或置于祖先案前,进行占卜以请吉凶,若得到吉兆,即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的徵象,男家将派人到女家报喜。纳吉之后,婚事婚姻就算正式确定。
  (4)纳徵。即男家遣人以聘礼送给女方家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纳徵亦称纳币,“币”意为彩色丝,后世所谓“彩礼”的说法就源于此。纳徵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5)请期。由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然后备礼正式告知女方家,征求其同意。
  (6)亲迎。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在结婚吉日,新郎穿着礼服,接受父亲赐酒,之后偕同媒人、亲友往女家迎娶新娘。女方家人在家庙设筵,在门外迎接新婿,新郎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之后送入洞房。
  相对于汉族婚姻的礼俗,畲族的婚姻显得比较自由,他们每逢节日,男女青年参加集会活动,往往会进行集体盘歌(唱山歌)。畲族男女盘歌时,村寨里对歌的青年男女漫山遍野三五成群,他们以歌为媒,来表达各自的心迹和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当小伙子看上一姑娘时就会先唱:“山歌唱来不会差,句句唱来劝妹呀。唱得水里见石子,唱得溪流水没哎。”姑娘若对小伙子有意,就会对:“要唱山歌两人来,家门搭起山歌台;哥若有心与妹对,妹今细茶冲将来。”如果姑娘不同意,则会唱:“阿哥唱歌难高音,句句阿妹听不清。畲山自有听歌人,望哥早早寻知心。”这类民歌,畲族人称作情歌,也有人称其为缔结姻缘的“缘歌”。随着多次约会,双方增进了了解,可互赠信物,私定终身,然后再告知家人。虽然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感情,但要正式完成结合,仍需得到父母的认可,并由家人托媒提亲。畲人婚娶仪式的一般步骤是:
  (1)提亲。由媒公(畲族一般由男人做媒)牵线,介绍男女双方情况。双方家长如同意,便由男方遣媒人到女家索取“订辰纸”,请人合婚。合婚成功便决定相亲。
  (2)相亲。畲语称“看人家”,由媒人先领男方到女家“肽布娘”(看姑娘),如果女方对男青年有意向,媒人再领女方到男家“看人家”。
  (3)定亲。又称“插定”,双方“看人家”后,如都满意,则选定吉日,举行定亲礼。插定仪式男方需备面、鸡蛋、银器以及鞭炮、红烛等物,由媒公和本家叔(伯)送至女家,女家回赠以丝带、粽子等物,表示婚事已定。媒人放鞭炮,宣布姑娘已有人家了。
  (4)送日子。俗称“送吉日”,男家择定结婚日期,遣媒公随礼送至女家。女方核定成婚日子相合,按所定的日期开始筹办嫁娶事宜。
  (5)送财担礼。娶亲前,男方把礼单上的物品如数送至女方,叫送财担。挑礼担者称“赤郎”,由亲家伯领队,亲家伯俗称“行郎”,要选会唱歌又机智的族人承担,他是婚礼仪式中男方的全权代表。亲家伯前往女家,会遭到姑娘们的百般刁难,所以他要能随机应变,巧于周旋。饭后举行对歌,女方歌手起歌头,亲家伯得马上应对。如果亲家伯的歌唱得不好,便会受到奚落,要求另换行郎来说亲。如果亲家伯的歌唱得好,女方则会重礼相待。
  (6)娶亲。娶亲时,赤郎(迎亲的头)挑着酒菜、彩礼走在队伍前,陪同新郎到女家“叫亲”。临近女方门口时,女方的姐妹嫂子,将板凳、树枝等放在路上阻拦,称为“拦赤郎”。这时,媒人要放双响炮仗,并赠送红包一双,新郎才能通过。结婚那天,招待客人的宴席一开始是空的,要新郎唱一样,女方才会端上一样。大家都是静静地等待新郎的歌声,新郎唱一句,厨师和一句。一唱一和,筷子、酒、菜就会应声而来,这就叫做“调新郎”。宴席结束,新郎还要一样一样的唱,唱一样,厨师将桌子上的东西收去一样,直至全部收完。
  按畲族传统婚俗,新娘在出嫁前要在娘家哭三天三夜,表达对父母多年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对他们难以离舍的心情。新娘在梳“凤凰头”前,更要哭得死去活来,这不单意味着她要离开娘家,而且意味着她将要告别少女的时光。在离开娘家前,新娘还要吃“千斤饭”。在梳妆打扮后,新娘双手拿过两束筷子,交叉从肩头往后递给兄弟姐妹,每人传过后放在香案桌上,大哥端一碗米饭到新娘面前,她把那碗饭衔上三口,吐在桌上的手帕里,由哥哥包好装进新娘衣袋,带到夫家去。据说,这三口娘家饭,年年都能养一头千斤重的大肥猪,所以叫“千斤饭”。
  起轿前亲家伯代表男方,向新娘的亲戚及厨师举杯行对盏礼,以表谢意,同时这也是向女方暗示快到起轿登程的时辰了。新娘花轿到了男家,在锣鼓声和鞭炮声后,由伴娘奉出祭具和祭品,在厅前祭拜祖先,新娘在轿子里唱《高皇歌》。
  (7)下轿。轿至夫家,新郎捧红烛前往迎接,新娘由两女童扶出,从地上轮换铺设的布袋上走过,一直引入洞房,意为传代。在进入洞房时,门口放置瓦片、烧红的木炭以及糍,新娘从其上跨过,一是避邪,二是讨新娘带来好时运和生活过得红火的彩头,入洞房后吃太平面,寓有一切平安之意。
  (8)拜堂。拜堂仪式在大厅举行,包括夫妻拜天地、祖宗和长辈等,最后为夫妻对拜。畲人拜堂有男跪女不跪的风俗,新娘除了在拜天地时下跪,其他如拜祖宗、拜公婆和夫妻对拜时都仅用手作揖,不必下跪,此俗是因龙麒与三公主举行婚礼时,三公主拜堂免跪之典故的沿袭。畲族女子戴上“凤冠”就是三公主的化身,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不需要下跪。
  (9)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称回门。回门时女方的亲戚要送太平面等点心,并轮流宴请。席间女方家长需逐一介绍女方亲眷,返回时,由娘家亲家舅陪送回家,男方会设席宴请亲家舅。翌年农历正月,再次回娘家,称“做大客”,由岳父领着到新娘的外公、舅舅、姑、姨及叔伯等亲戚家拜年。
  此外,畲族的婚姻制度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极少有重婚、纳妾现象,丧偶后再娶或再嫁则较汉族自由。婚姻的形式,除“女嫁男家”外,“男嫁女家”也较为普遍,其他还有“做两头家”。
  (1)男嫁女家
  畲民称男嫁女家为“抱儿子”,男到女家,其家庭地位和财产继承权与家庭成员平等,不受歧视。有的人甚至会让儿子到他人家里做儿子,将女儿留在家里招女婿,这与汉族“有子不招婿”的观念相异。“男嫁女家”的婚礼与“女嫁男家”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结婚时新郎多步行到新娘家,嫁妆多为农具。嫁到女方的男人,按传统族规要改称妻姓,子女也一律随妻姓。
  (2)做两头家
  做两头家也叫“做两头田”,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夫妻婚后要两边家庭轮流居住,要种两家田地,要赡养双方父母。举行这种婚礼,多数没有嫁妆,双方自办家具,两家合并后要把对方祖宗的香炉接过来,与本家香炉一同摆放。所生的子女分别从父母姓,一般是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
  从畲人的婚姻看,他们男女较为平等,这与汉族有很大差异。这与畲家女子与男子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关系,如《长汀县志》载,畲客“种山为业,夫妇皆作”①,所以畲家男女在家庭中享有同等地位,在农事安排、家庭经济等问题上,女子都有发表见解和做决定的权力。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畲人的传统婚俗中有不与汉族通婚的习俗,像《高皇歌》中就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传递“女大莫去嫁阜老”的思想,虽然在现实面前,畲汉通婚每代皆有,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畲族群体希望传承自身文化的决心和愿望。
  纵观畲汉民族传统婚礼的模式,我们不难看出,民族间的文化基因在交流中发生了变异。与汉族以父系为中心的婚姻制度相比,畲族的婚姻制度中较多地保留了母系制度的痕迹,畲人婚俗中一些父系观念的渗入,与他们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三、葬礼:人生终礼
  葬礼是我国古代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生礼仪的最后一项。它表达了生者慎终追远,追念先人的情怀,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②畲汉两族的葬礼多以土葬为主,我国古代有女娲持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人来自于泥土最终还将归于泥土,而民间传说中的阴曹地府,都是与土葬思想相一致的,古人这种入土为安的思想是农业社会恋土意识的集中体现。畲人葬礼的流程与汉族基本类似,只是在个别流程的仪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风格。
  (一)悬葬与火葬
  从史料来看,畲人早期的丧葬习俗为悬葬和火葬。(1)悬葬,又称岩葬,《高皇歌》载:“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叺正寻见。”龙麒悬树而终,所以畲人悬棺而葬有怀念先祖的意思。此法另一寓意是龙麒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早在沈莹的《临海水土志》①中就有畲民的先人——南蛮人“悬棺”的记载,由此可见,畲人悬棺而葬的习俗由来已久。悬葬通常的方法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面叠乱石遮挡;或者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2)火葬,大多见于明代的一些文献上,如戴璟的《广东通志初稿》中有关于广东畲民火葬的记载,“潮州府民有山〓(畲),曰猺獞。其种有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蓝、曰雷。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有病没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俗有类于夷狄,籍隶县治,岁纳皮张。”②从中我们可看出畲人火葬的习俗,火葬与畲人频繁迁徙的历史有关,因为他们每迁一地,都希望与祖先同行,人体火化后,取其骨灰盛于陶瓮(俗称“灰瓮”),当迁往新址时将灰瓮带走,暂埋于新址附近山地,再迁时又将其掏出继续带走,直至定居后才择地正式安葬。畲人定居后,受汉族葬俗的影响,火葬习俗逐渐变为土葬。不过,其中的过程和细节跟汉人土葬有所不同。
  (二)二次葬
  二次葬,即“二次捡骨葬”,又称“重葬”,它是畲族丧葬仪式中最有独特的地方,带有迁徙民族的历史痕迹。二次葬是在人死后,先用棺木土葬死者,第一次安葬时选址、仪式都较为简单,一般三年后,择吉日掘坟拾骨,并将之装入“金罐”,“金罐”放于岩石底下半年或一年后,挑选吉时吉地再次安葬。《嘉应州志》载:“始葬者不必择地,俟五、六年或七、八年后,乃发圹启棺,捡取骸骨贮之罐中而改葬焉。”捡骨改葬之时,必用于布把骸骨擦干净,称为洗骸,故又称“洗骨葬”。
  二次葬这种习俗是古代荆楚蛮、五溪蛮和百越民族的旧俗,晋张华《博物志》、《隋书·地理志下》、宋朝朱辅《溪蛮丛笑》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可见这种葬俗在古代湘赣闽粤的一些地区是非常普遍的,待周礼兴起之后,汉人逐步建立了“入土为安”的观念,不允许挖掘祖先的坟茔,所以这种葬法在汉族中逐渐消失,但在少数民族中仍有保留。畲人把“太公骨”装入“金罐”挑往他乡,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畲人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历史上畲人迁移频繁,所以他们也以“客”自称,他们在迁徙之时,为了不忘本源,拾起祖先遗骸随身携带,这表明他们对祖先的依赖,是其提倡孝行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其崇拜祖先的一种深层表达。
  (三)讳名
  畲人死后有讳名,其名按排行而定。讳名制度是畲人内部为了统一辈分,辨别族群及血统亲疏的一种做法。他们以祠堂为单位,每二十年排行一次,男的排行时称“郎”,女的称“娘”。排行的方法是:先将这一时期出生男女的生辰进行登记,然后按辈分及出生前后分别进行排行。蓝姓以“大、小、百、千、万、念”六个字排辈分,但有雷姓无“念”、钟姓无“千”的说法,即只按五个字排行。所以讳名共包含有四部分信息,比如一畲人讳名为“蓝大十三郎”,其中“蓝”是其姓氏;“大”是其排行;“十三”是其在本祠堂同辈男子中的行次;“郎”是其性别。畲人排行的目的是区别辈分与长幼,以便死后载入族谱,也是其族群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
  (四)以歌代哭
  以歌代言是畲人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他们在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言情、以歌示礼,畲人葬礼中的“以歌代哭”也体现了其以歌代言的文化特色。畲民丧仪中的风俗特点保存了一些原始遗风,一般认为畲人与长沙的五溪蛮有密切地联系,“哀乐与共”是楚裔系族聚居区的丧仪风俗。这显然与“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①的儒家丧葬礼俗不同。畲人的丧葬歌又称孝歌、哭灵歌等,当族中成年人去世入棺后,灵堂两边会摆上长凳,凡死者下辈均入座唱哀歌,丧葬歌曲一般是独唱,一个人如泣如诉般娓娓道来,起到很好的借歌抒情的作用。整个灵堂没有嚎啕大哭,只有哀歌高吭,哀歌内容大都是缅怀祖宗、悼念死者、祈祷死者安息、歌颂死者生前为人与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尊敬,也有的是忏悔自己对死者的不足之处,而引起反驳的对歌,其曲调低沉悲切,催人泪下。在畲人整个丧葬中孝歌贯穿于始终,报丧时,奔丧者哭唱《思亲歌》,而且报丧者要反穿衣服,以引人注目;装殓时,要哭唱《落棺歌》;守孝时,哭唱《招魂歌》或《哭灵》;出殡时,要哭唱《起棺歌》,送达墓地回来时,要哭唱《回龙歌》。其他不同环节还有《讨位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进葬歌》《大离别》《小离别》等丧葬歌曲。
  (五)做功德
  畲人五十岁以上过世,叫“过山了”,家属要为其“超度亡灵”,称为“做丧”,也称“做功德”,所谓“功德”是指儿女们感激和回报父母的抚育之恩。仪式融儒、道、佛为一体,主要是通过歌舞来完成的。“做功德”历史悠久,在畲民中广为流传,据《盘瓠世考》载:“盘瓠被株尖所伤而终,殡后长腰木鼓,长笛短吹,男女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畲人根据亡者的身份不同,“做功德”的仪式规模也不同。凡曾经有过“传师学师”的经历者,是一定要做功德的,这叫做“红身功德”,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如果没此经历者,叫做“白身功德”,只能做一天一夜的功德;如果是水溺、火烧、刀伤等意外死亡者,“做功德”时还要加“拔伤”的仪式环节。做功德的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含义在其中,其程式很多,主要的有:(1)请神安祖。在家中布置功德场,法师先念咒语净化天地,后念唱恭迎神灵,以此安顿祖先,超度亡灵。(2)出白朝祖。超度后,亡者灵魂回来参加阴寿,子女要高唱哀歌。(3)行文烧香。这是做功德最核心的部分,是用舞蹈来表达“传师学师”中的内容。(4)收尾。收尾的格调与前三个仪式不同,它是哀伤洗礼之后的集体“狂欢”,它分行孝、捞鹤、闹灶房、背老伽(送亡者上祠堂)四个段落。
  “做功德”仪式的形式主要以对歌和舞蹈来表现,舞时其队形主要以绕棺、横队、纵队、四角站为主,舞者双方要配合,其舞蹈动作粗犷有力,节奏感强,最为突出的是身体要往下微蹲,曲膝行进时要富有弹性,这是做功德最有特色的舞步。做功德所用的道具,主要是龙角和灵刀。龙角有指挥作用,龙角一响,众人起舞。龙角之声浑厚、沉闷,会发出“嚓嚓”之声,能起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灵刀被视为能捉妖驱鬼之神刀,龙角和灵刀的伴奏声,不仅使祭祀歌舞加强了节奏感,而且增添了神秘色彩。
  “做功德”在畲族丧礼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畲民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演变以及民俗文化心理的多重体现,比如其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就是对畲民农耕生活情景的提炼与表现,“行文烧香”环节是对畲族创业和迁徙历史的演绎。
  “做功德”仪式是畲人崇拜祖先观念的表现之一,它不仅是畲人传承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其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
  第三节 节日:族群凝聚的纽带
  一、节日概说
  节日的起源与节气有一定关系,古时历法根据气候的变化特点,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约三百六十五天,在《尚书·尧典》中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到战国时代发展为二十四节气。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周而复始,这些节气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对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不过真正节日的形成还得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萌芽,如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在先秦时已初步形成,这些习俗大多建立在原始崇拜的基础上,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之汉代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各个地区风俗的融合。在汉代,中国主要节日都已基本定型,像屈原、介子推等历史人物成为一些节日的纪念对象,取代了之前原始的崇拜和信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之一,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了人口的大迁徙,迁徙的过程实际上是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比如一些佛教和道教的元素融入节日,还有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在节日习俗中融入了杂技游艺等成分,这些都为这一时期的节日习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唐宋之前,过节有驱鬼除害,希望得到祖先庇佑之意。所谓“节”,本意为“竹节”,《说文》云:“节,竹约也”,《易·说卦》曰:“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所以“节”也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由此引申为“关节”“关键”之意。“节”最初在古人看来是一个“坎”,是好与坏、吉与凶的拐点,所以不少节日的时间都被视为“凶日”,人们希望在这个时刻通过祭祀等手段平安度过这些“坎”。到了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节日开始演变为真正的良辰佳节,成了欢乐的象征,之后节日又向礼仪化和娱乐化进一步发展,并更加讲究应酬性,节日在形态上基本趋于稳定。
  从我国节日的演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一是我国“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表现。节日随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变化,踩着自然的节拍,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节日以物喻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儒家价值观的体现。儒家的忠孝、仁义、礼智等价值理念在传统的节日表现形态中都有体现。所以,节日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和凝聚的纽带;三是传承中的融合。中华节日文化根植于千年的农耕文化,虽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但是一些古老习俗仍被保留,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中华文化是开放和包容的文化,随着民族的交融,一个民族的节日风俗中也会不断地融入一些其他民族的风俗,同时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里,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其他民族中也普遍流行。
  二、畲人的特色节日
  畲人传统的重要节日很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节等,这与汉族大致相同,但节日内容则有所不同。畲人特有的节日,主要为一年四季的祠堂祭祀活动,农历二月二的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还有封龙节、招兵节等,这些都与他们的传统经济生活,以及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会亲节
  会亲节在农历二月二举行,是畲民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会亲”是指原来从福鼎、福安地区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人,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因为畲人族支繁衍,子孙省亲路远,探亲无期,所以便约定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节日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进入夜晚,当提灯游村的信炮发出时,人们成群结队,手提各式灯笼,贯穿行走于各个畲村,山谷中礼炮齐鸣、烟花绽放,处处歌声嘹亮,锣鼓喧天。畲人以歌会亲,以歌代言。盘歌开始时,对方若是远方生客,要先请其唱《高皇歌》,这是畲人区分族人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畲人对祖先崇拜的表现之一。盘歌是会亲节的高潮部分,歌会往往通宵达旦地举行,他们兴致会越唱越浓,双方歌手肚里藏歌多少,是其功力高低的体现,所以为了难倒对方,盘歌双方会唱一些生僻的歌段,有的还会随口增编新词互相打趣。会亲节是畲人迁徙文化的产物,从中可以看出其崇祖情结和族群团结的文化品格,它是畲人强化族群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二月二是畲人的会亲节,而在汉族北方地区则将二月二这一天叫龙头节,南方地区叫社日节。北方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被视为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因为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雨水的多少关系到一年的收成,而北方少雨,所以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祈祷龙神赐福。北方“龙抬头”这天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忌担水,怕惊扰龙的行动;忌盖房打夯,怕伤了“龙头”。而南方这天多流行祭祀社神,社神即土地神,土地是人赖以生存的场所,对社神的祭祀源于对土地的崇拜,这是我们先民原始崇拜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我国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作为一个节日,二月二还显现出各具特色的内涵,虽然畲汉两族的“二月二”内容不同,但却有一定渊源,比如汉人“龙抬头”这天的禁忌与畲人“封龙节”的一些禁忌相似,可见他们之间对龙这一图腾的认同是一致的;还有畲汉两族都有祭祀土地神的风俗,只是汉人是在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这天祭祀,而畲人则是在正月初进行祭祀。
  (二)乌饭节
  畲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乌饭节。这个节日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为了纪念畲族始祖龙麒。因龙麒到凤凰山后常采乌饭草籽充饥,并常吃用乌饭草熬汁所煮的乌饭,后人为了纪念他,故煮乌饭祀奉。另一说是为了纪念畲族英雄雷万兴。唐高宗年间,雷万兴在福建漳州一带率众起义,连克数城,此举引起朝廷惊慌,遂派陈元光来闽镇压。因义军粮草断绝,被困深山之中,所以只好以乌稔甜果充饥,终获突围。几年后,正当农历三月初三,雷万兴想起当年的乌稔果,吩咐畲军上山采摘,恰值春天,乌稔树刚吐芽抽叶,未结果实,士兵们只好采回叶子,跟糯米一起下锅蒸煮。谁知这种呈蓝黑色的饭异常喷香可口,士兵吃后食欲大增,此法很快在畲民中流传开来。每年三月初三,畲人出门“踏青”,采乌稔叶,蒸乌米饭,相沿成俗。还有传说是,雷万兴被俘入狱后,其母数次给雷万兴送饭,均被狱卒吃掉,其母无奈,只好以乌饭草熬汤煮饭再送,狱卒见饭黑乎乎的,不敢再吃,雷万兴终得一饱,待恢复体力后越狱逃跑,继续率义军与陈元光作战,直至牺牲,后人遂在其忌日煮乌饭以示纪念,后沿袭为过乌饭节。
  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共同记忆,从乌饭节的起源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畲人崇拜先祖和本族英雄的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处在汉族文化包围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如何保持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凝聚力,是其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问题,乌饭节作为一个载体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畲人乌饭节这天,具体的活动内容是,三月初三清晨,男女老幼都起早上山采摘乌稔树叶,乌稔树是一种野生植物,畲人取其叶煮汤,色呈黑色,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后放在木甑里蒸熟,装碗时加花生仁、红枣、芝麻等。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所以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可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畲人善歌,所以大大小小的活动都离不开唱歌,乌饭节除吃乌饭之外,赛歌活动也是节日的重要内容。赛歌时男女成群结队,云集歌场,盘歌对歌,畲歌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是无所不歌,比如当来客用膳时,热情的畲家主人手拿桶盘,口唱敬酒歌,意在欢迎远方的来客,劝其多吃酒菜,客人们则会以红包相赠。夜幕降临,畲人围着篝火盘歌跳舞,男女青年以歌会友,以歌为媒,切磋歌艺。畲人节日燃篝火,这也是其原始崇拜痕迹的遗留,火是原始人类重要的生存工具,烧煮、取暖、抵御野兽都离不开火。作为刀耕火种的民族,火与畲民的生活十分密切,作为民族文化元素之一,它在畲人的许多民俗活动中都有体现。
  (三)招兵节
  招兵节是畲族为纪念祖先而举行的宗教性节日,现流行于粤东及粤东北的畲族地区。《高皇歌》中有始祖龙麒取番王头后,被番兵追赶的情节:“割断王头过海河,番边贼子赶来多;枪刀好似林竹笋,追其唔着无奈何。番兵番将追过来,云露雾来似云盖;番边番兵追唔着,其追唔着往后退。”之后,龙麒是在神兵的帮助下,才安然返国的。人们为了纪念龙麒,感谢神兵,每三五年便要举行一次“招兵”,来向先祖献祭。粤东畲族举行“招兵”大典的时间不尽相同,如丰顺县凤坪村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前的吉日举行的;潮州石鼓坪一年分两次举行:第一次在农历除夕,主要进行“请神上表,安井谢灶,推龙谢土,请兵安营,大谢”,称之“请兵节”;第二次在正月初四,主要进行“请神、赏兵、祭符、散兵”,称之“送兵节”。后凤凰山区畲民将“请兵”与“送兵”两节合并为五年举行一次,统称为“招兵节”,活动时间定在农历的“大雪”至“冬至”之间的吉日,节期一般为三天三夜,以村寨为单位举行,附近的亲朋好友也应邀参加。
  “招兵”仪式整个活动由师公主持,仪式相当复杂,仪式开始之前,要在祠堂前竖起一面有牙边的三角大龙旗,作为“招兵”仪式的标志。祠堂大厅中央用八仙桌设置神坛一座,坛有坛门,门前上书“闾山法院”,两边书有“王母驱邪迎百福,闾山断案集千祥”的对联。坛内被供奉的最高位是玉皇灵符神牌,次为如来佛塑像,两旁左侧设青龙北帝,阖乡各家慈悲神牌,右侧设右镇进财丁、五海四海龙王神牌和本境各乡福主公神牌。坛前案上摆有各式素供和茶杯、酒杯、龙角、木鱼、铜缸、铜钹、铜铃、筊杯、戒尺、一方“太上老君敕”铜印等法器以及经书多册。坛内的神牌后面放置着各种表文和符箓。祠堂大门前的空旷地搭建“招兵台”,台上设神坛,以米斗作香炉,由法师作法,烧香,磕头,掷杯。整个仪式又分起师请神、上奏文书、请龙安龙、安灶安井、招兵、赏兵粮、送神谢师等几个步骤。
  (1)起师请神。法事开始,先起鼓,亦称“起师”。法师身着道袍,吹龙角,吟诵经文:“一声龙角胜洋洋,启告三清神玉皇,三清玉皇高上帝,太上五灵神老君,王母七千众神将,闾山三宫神九郎……”按神阶高低一一恭请道、佛诸神。每念一神,须烧纸,并在坛前掷杯,若掷出一阴一阳,便是胜杯,表示该神已请到,即吹角、敲锣鼓、焚烧纸马、衣、钱等,仪式非常繁琐费时。
  (2)上奏文书。请神完毕,即转入向神上表阶段,由主持者颂表文一段,向诸神乞求庇佑信民,驱除天灾、地煞、瘟疫时灾。
  (3)请龙安龙。法事主持人身着道袍,手拿小铜铃、钹、筊杯,由一位理事带领,敲锣打鼓,抬着神轿,往村内各个方位供奉的感恩大帝、协天大帝、三山国王、打猎先师、路头伯爷、龙尾爷等处,分别把象征每一福主的香炉放置神轿,抬到祠堂左侧神坛内供奉。接着是“安龙”,其仪式是在祠内神坛前置圆形大簸箕,内用十多斤大米堆成龙头状,两龙角以扎成的两红巾表示,龙须用两根弯的香表示,龙眼以两鸡蛋表示,并用木托盘盛供品和香炉。主持法师念《安龙镇宅八场经》、《北斗地龙王经》,请七十四位龙王、十八位星君、东西南北中五岳圣帝等。然后,由坛内转向坛外,法师带上法器,由一理事等几人陪同,牵一象征有水的活鸭,至龙神神位,摆供品祭祀,安龙法事告一段落。
  (4)安灶安井。家家户户搬来方桌,排列在祠堂前面本境福主众神之前,摆上三牲、果品、稞粿粄等供品,家中主妇明烛上香,轮番在神主前叩拜。法事主持在本境福主诸神前拜田君、安灶君,念诵经文。另一法师由理事带领,到村内最古老的一口水井旁做“安井”法事。
  (5)招兵。是整个法事的高潮,气氛极为热烈。“招兵”仪式在祠堂门口的“招兵台”举行,台的一侧排着一大群挑着箩筐的主妇,他们是预备“送兵粮”的队列;另一侧排列着头扎青巾武士打扮的青壮年和锣鼓队等准备“接兵”的队伍。法师先吹奏龙角、敲击锣鼓、拍打戒尺、念经,接着请驸马王,祭祖,后请玉皇大帝、三清、太上五灵老君、王母娘娘、闾山真君及福州陈、林、李三奶等诸神。所招的九路兵中,五营兵马为:东营九夷兵,青旗;南营八蛮兵,红旗;西营六戎兵,白旗;北营五狄兵,黑旗;中营三秦兵,黄旗。左右两营兵马为:左营天仙兵,蓝旗;右营地仙兵,黄旗。本坛法主(即本村曾设过法坛的先祖法师),白旗;本地福主,红旗。法师做法时,依以上顺序,念各路兵之名,将两个蚶钱抛在案上,如一阴一阳,为应召,表示兵马已到,主持法师即把令旗抛下,由武士接住,众人簇拥,敲锣击鼓,绕祠内神坛一圈,并将旗插在坛上的米斗内。如此重复九次,直至招齐九路兵马。
  (6)赏兵粮。三位法师转入祠内坛前做“安兵”法事。法师将插有九面旗帜的米斗移至厅中央的大簸箕。大群主妇挑着谷、米、盐,点着灯笼,鱼贯入祠,把一担担谷、盐摆在厅内,呈现出“夜送军粮”的壮观场面。一位法事主持人一边念道:“谨请闾山门下给粮下米发众兵”,一边在簸箕中不断捣米,意在给各路神兵“赏钱粮”。
  (7)送神谢师。法师身着袈裟,念《大慈大悲劝善经》,将请来的诸位神圣、先祖、本坛法祖、本村福主,一一送行酬谢。再由身穿道袍的法师念《上屋奏表》《普庵祖师光灯谢土真经》,边念边舞。直至第三天早上,“招兵”仪式才算结束,每户会备鸡鸭以及金银首饰到村口再祭,送别法师,法师一般只收鸡鸭作为报酬,不收金银。
  “招兵”仪式是《高皇歌》中先祖神话故事的戏剧化重演,其中融入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歌、舞蹈、武术等元素,从多个方面展示了畲人原生形态的文化风貌。从“招兵”仪式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出道教在其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其供奉的神祇看,道教的神祗占的比例较多,如玉皇大帝、三清天尊、王母娘娘、三夫人等;其所颂的经文也多为道教经文;神坛设“闾山法院”,显示其祖不仅有茅山之术,还兼修得闾山之术。茅山和闾山皆为道教圣地,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闾山是畲人信奉的陈奶娘——陈靖姑的学法之地,她拜许真君为师,学得设醮法,法力高强,能够斩妖除魔,庇护百姓。其次,我们从这一仪式也可以看出畲文化是道佛互相融合的文化。畲文化以道教为主,但也兼融佛教文化,如在招兵神坛中,还分别供奉如来佛、观音菩萨等佛教神祗;法事中法师所穿衣着既有道袍,也有袈裟。再次,该仪式是畲人崇祖文化的体现。畲人始祖龙麒的传说在其族群中世代相承,“招兵”仪式是这一传说,以及畲人先祖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它在强调族群自我认同和存在的同时,也在告诉后人不要忘记在困难中帮助过自己的族群。

附注

①出自《仪礼·丧服》。 ①三叔:周武王即位后,封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为防叛乱,又其周围设邶、鄘、卫三国,分别由其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管理,即三叔,史称“三监”。 ①今河南长葛东北。 乎?若夫有功之祖而不书,则谓之弃祖;无功之祖而书之,则谓之诬祖矣。有耻先人之恶,而私附名人之族者,彼自视为智,余特视其不孝也,夫祖宗岂可择其贤者哉?不知天下有贵人无贵族者许多,有贱人无贱族者不少矣。要知贵贱之所以分,实在乎子孙有无能画祖图与有无能修族谱者耳。且夫人由人道而生者,常也,非人道而生者,非常也。世先有非常之人,必建有非常之功也。盖稽古姜炎帝者,牛首人身,此非常之人也。尝百草以甦众生之灵,树五谷而教力食之艺,世人蒙其泽,号为神农,生为非常之人,所以建非常之功也。余之画祖图、刊敕书、修族谱者,始知始祖盘瓠,出于五帝中朝帝喾高辛氏正宫刘皇后之耳。高辛氏者,前天文曲帝星君也,刘皇后者,后天禄存后星君也。盘瓠王者,刘隆娄金狗也。吴王者,乌成胃土维也。皆封盘、蓝、雷三姓者,元三台分也。 帝喾高辛敕赐驸马忠勇王三姓贰五朝孙,福建福州府侯官县蓝起斋谨识。① 畲族每年定期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举行时族人共聚祠堂,祠堂中要悬挂祖图,这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一般祖图长卷悬挂于大门外两侧的墙壁上,其他图像则悬挂于正堂或“师爷间”。 ①《福州市畲族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7—19页。 ①出自《论语·八佾》第三章。 ②出自《论语·为政》第三章。 ③出自《礼记·曲礼上》。 ①《长汀县志》卷三五,1940年版本。 ②出自《荀子·礼论》。 ①《临海水土志》是三国东吴沈莹所著,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台湾的文献之一,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 ②(明)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三五。 ①出自《礼记·曲礼上》。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