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蛮到山哈的演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46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蛮到山哈的演化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3
页码: 35-47
摘要: 本文探讨了“山哈”一词在畲族文化中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通过对先秦时期蛮族的分类和描述,揭示了畲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深厚渊源。文章详细分析了百越、百濮和巴蜀三大族系的特点和分布,进一步阐述了畲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对古蜀国和古巴国历史的梳理,强调了畲族与这些古代文明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畲族 文化源流 山哈

内容

“山哈”一词在《高皇歌》中有多处出现,如“掌在福建去开基,山哈四姓莫相欺”、“二想山哈盘蓝雷,京城唔掌出朝来”等等。“山哈”是畲人的自称,而畲民、輋民则是汉人对“山哈”的他称。关于“山哈”的来源,有长沙武陵蛮说、南蛮后裔说、古越人后裔说等各种说法。尽管史书对畲族的族称记载相当混乱,众说纷纭,称呼也因时因地而异,但是我们由“畲”上溯探源,就会发现畲蛮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渊源。
  一、蛮之种种
  先秦时期华夏民族称四方异族为蛮、夷、戎、狄。蛮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所以又称南蛮。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夏朝时称卉服岛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国;商朝时称荆蛮、庸、濮、蜀、髳、微、越;周朝时称荆蛮、荆越、扬越、百越、闽、庸、百濮、巴、蜀、僬侥。现今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由南蛮民族演变而来。
  (一)先秦时期的蛮族
  南蛮的民族成分也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
  1.百越族系
  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古时粤、越通用,文献上也称之“百粤”。百指多数,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到了战国时代,古越族分化成众多的支系,这时文献中便有了“百越”之称。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之称外,还有“扬越”之称,即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泛称。在秦汉之前,江南的广大区域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他们使用古越语,主要崇凤、崇蛇、崇龙。到了汉武帝时期,越族被征服,这些地区皆改为汉朝的郡县,百越之称不再出现于史籍之中。
  2.百濮族系
  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是多个古老氏族部落群体的统称。在先秦时代将其称为卜人、濮或濮人;汉晋时期称为濮人、濮、濮夷、哀牢、闽濮、裸(踝)濮、蛮濮、尾濮等;唐宋时期又称为扑子蛮、越扑子、茫蛮、茫施、金齿、黑齿、漆齿、文面濮、赤口濮、望蛮等;元明以后又称为金齿、金齿夷、金齿蛮、漆头金齿、濮蛮、濮人、扑子蛮、哈杜、卡瓦、哈瓦、黑蒲、不农、蒲龙、波龙、养子、崩龙等。由于古代濮人的名称比较繁杂,而且分布地区极为广阔,故有“百濮”之称,濮族大多崇龙和崇凤。
  3.巴蜀族系
  巴蜀是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今主要分布在重庆、四川境内,东部为巴国,西部为蜀国。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地区的民族有濮、賨、苴、龚、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称,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一民族文化。
  古巴族人简称巴人,早期的巴人,以狩猎、捕鱼为主,和猛兽打交道,居石穴,以虎为图腾。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以廪君为首领,本有巴、樊、瞫、相、郑五姓。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
  古蜀,也称古蜀国或蜀国,是在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本义为蛾蝶类的幼虫,与“蠋”通,《诗经·东山》中有“蜎蜎者蜀”,《管子·水地》中有“欲小则化为蚕蠋”之句,都为野蚕之意。相传上古时,居住在古青藏高原的古羌族人向东南迁居,进入了岷山地区和成都平原。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后来,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生下儿子蚕丛,蚕丛在四川平原建立了古蜀国,自此代代相传。《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蚕丛,即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王,与“教民养蚕”有一定关系。
  鱼凫,即鱼老鸹,是一种捕鱼的水鸟,这是蜀人部落的图腾,也是其神话传说中的祖先。凫,在先秦时指野鸭,《诗经·凫鹥》有“凫鹥在沙”之句,鱼凫则是《山海经》中的异兽,《大荒西经》云:“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这里的“妇”为“凫”的假借字,故鱼妇即为鱼凫。它由鱼和颛顼组合而成,而颛顼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从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众多鱼、鸟的造型,一号祭祀坑出土的象征王权和神权的金杖,上面出现由鸟和鱼图案构成的徽记。所以,以鱼凫为图腾崇拜的部落,应该是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两个部落组成的联盟。鱼凫氏是古蜀国五代蜀王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三个氏族,他与“教民捕鱼”有关。
  蜀人最崇奉的祖先为杜宇,他擅长于农耕,《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传说其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来临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种,以致啼出血来。另一种说法则是他被鳖灵用武力赶走,《四川通志》说:“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杜鹃。”古蜀国曾经历了多个朝代,同时期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后于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根据史书记载,其王子后于古代岭南地区创立瓯雒国,但最终被南越国所灭亡。
  (二)秦汉时的蛮族
  南蛮亦称“獠”,《说文》“獠,猎也。”《魏书》载:“獠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①他们分布在今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亦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春秋时楚境内已有不少以“蛮”自称的民族。在春秋前期,楚大举进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楚庄王时,楚周边民族乘楚大饥之际,“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秦昭王时,白起攻灭楚国之后,“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秦汉时蛮族以盘瓠、廪君、板楯三者最大。
  1.盘瓠蛮
  盘瓠蛮因以神犬盘瓠为图腾而得名。秦时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边缘地区)、长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区),故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南史》中说:“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②因为这五条溪流的缘故,所以又有“五溪蛮”之称。盘瓠蛮在秦汉时部落分散,各有首领,汉王朝授予邑君、邑长称号,颁赐印绶。蛮语称首领曰精夫,族人相呼曰姎徒。多居山壑,从事粗放农业。能织木皮为布,以草实为染料。衣服五色斑斓,赤髀横裙,以枲束发。东汉至宋时则是对分布在现在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
  2.廪君蛮
  廪君蛮是巴人的一支,以白虎为图腾。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传说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后代以此奉祀。秦汉时居巴郡(今重庆北)、南郡(今重庆市、川东、鄂西地区),故又称巴郡蛮、南郡蛮。
  3.板楯蛮
  板楯蛮是秦汉时期分布在川北、川东及陕西汉中一带的土著居民,又称“賨人”,《说文解字》中说:“賨,南蛮赋也”。秦汉时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作为赋税交纳的钱。《后汉书·南蛮传·板楯蛮夷》中载:“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余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所以賨人又被称姓“七姓蛮”,又因使用木板为楯,冲锋陷阵,被称为“板楯蛮”,《华阳国志》云:“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①賨人一部分融入汉族,一部分东迁的被称为五溪蛮,与今之土家族有一定关系。
  (三)魏晋之后的蛮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原居于长江中游山地的蛮族,此时纷纷向较为平坦的地区进发,《魏书》云:“蛮之种类,盖盘瓠之后,其来自久。习俗叛服,前史具之。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其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宛洛萧条,略为丘墟矣。”①
  由于人口迁移和长期战乱的影响,在与蛮族居住的山区相近的平原、河谷地区出现了不少人口空白区。因此蛮族人口大量从山区迁至附近的平原或河谷,有的就成为当地的定居人口。公元七世纪初,汉人对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泛称“蛮”、“蛮獠”、“峒蛮”或“峒獠”。唐代刘禹锡在《刘宾客文集》中记述了当时福建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状况:“闽有负海之饶,其民悍而俗鬼,居洞砦,家桴筏者,与华语不通。”他们因居洞岩被称为“洞蛮”、“蛮獠”,这是早期对畲民的一种蔑称。关于畲族的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无非“外来说”和“土著说”两大观点。
  1.外来说
  “外来说”以武陵蛮后裔说最具代表,其他如“东夷说”、“南蛮说”都是建立在“武陵蛮”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
  (1)“武陵蛮”说。汉晋时代盘瓠传说已为当时的武陵、长沙、庐江一带的“蛮人”所信奉,他们在其后的发展中,主要是形成了后来的畲族和瑶族。“武陵蛮”(亦称五溪蛮)与畲瑶两族都有内容相似的起源传说,都以盘瓠为原始图腾,且有许多相同的习俗。在史籍中畲瑶往往并称,甚至畲瑶不分。直到清代,人们还常把畲人称为“瑶人”,对他们不加区分。福州地区许多畲姓族谱中,他们也自称“瑶户”和“瑶人子孙”,现分布在广东海丰、惠阳、增城、博罗的畲族仍称自己为“粤瑶”。从畲瑶两族的姓氏看,盘姓虽是畲族四大姓氏之一,但实际上畲族中盘姓的人并不多,但在瑶族中盘姓却很多,其他如蓝、雷等姓氏也是两族所共有的。据此,可以认定畲瑶同源并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有很深的渊源。
  随着“武陵蛮”势力不断地南移,至唐宋时期,湘南地区已成为其居住的重心,以此为起点,畲瑶开始分道扬镳。由于迁徙路线不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们逐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族群特点,此为畲瑶分流之原因。
  (2)“东夷”说。“东夷”说是进一步把畲族渊源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族群,该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份,形成了“武陵蛮”中的一支“莫徭蛮”。“莫徭”族称始于唐朝,《梁书》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化。”①《隋书》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①这里所谓的先祖有功指的就是盘瓠立功的传说,“莫徭”包括了当时居住在武陵、长沙一带的苗、畲、土家等族的一部分先民在内,到了唐朝以后的史籍中,“莫徭”之称被“瑶”“瑶人”“蛮瑶”等族名所取代。
  2.土著说
  此说认为闽、越乃我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畲族是古越人或古闽人的后裔。所以此说又可分为“古越土著”和“古闽土著”两大系统。
  “古越土著”说根据古越人和畲人的居住区域等方面,认为畲族为古越人后裔。“古闽土著”认为,福建的越族是战国晚期楚败浙江越国后,其子孙分水陆两路入闽,成为福建的一个客族。《说文解字》中对“闽”的解释为:“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所以,“闽”是指东南越族的名称,他们以蛇为图腾。
  不过“土著说”还是有许多地方存在疑问,如越人主要从事种植水稻和渔业生产,而畲民从事农耕和狩猎,这与越人的生产方式缺乏渊源关系。另外,闽族以蛇为图腾,这与畲人以龙麒为图腾不同,而且畲人反感别人称之为“蛇客”,所以该族群对蛇没有形成崇拜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畲族源流的发展演变脉络——该族群发祥于古代南方蛮族,秦汉时分化,其中一支演化为“武陵蛮”或与越人融合为闽越人;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大融合形成以畲耕为业的“蛮獠”;宋元以后,被称作畲民,并开始大规模的迁徙。故“畲蛮”广泛地分布于闽粤、闽赣、闽浙交界以及闽东沿海一带。
  二、畲之由来
  “畲”字的由来甚古,早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诗经·周颂·臣工》中有云:“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周易·无妄》中就有“不耕获,不菑畬”。菑、新、畲都是周代对田地的叫法,周制中菑为初垦之田,新和畲分别指开垦次年和第三年的田地。《尔雅·释地》说:“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当时田地一般连续耕种三年,人们便会另择他土,即古书上所说的“爰田易居”。西周以后,农作技术发展,故每隔三年要换土的做法随之消失。同时,畲田又是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即在田中先把草木除去,晒干后以火焚之,等天雨时再播种。范成大的《劳畲耕》诗序中说:“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杜甫在其诗《戏作俳谐体遣闷》也说:“瓦卜传神语,畲田费火耕。”
  “畬”字读音有二:读余(yū),古字为上“余”下田。《集韵》和刘禹锡、李商隐、范成大诗文中“畬”字,均为上“余”下田,《说文解字》对其解释是“三岁治田也”,指刚开垦三年的田;而读奢(she),写作上“佘”下田,或上“余”下田,意为刀耕火种,其含义有开荒辟地的意思,这与在畲族族谱中所叙述的祖先“只望青山,刀耕火种,自给处足”是相一致的。福州地区畲族人,山上的农地叫做“畲”,开垦荒山叫做“开畲”,耕种山地叫“做畲”,种的旱稻叫“畲禾”。《嘉靖罗川志》记述:“罗源枕山襟海,地多险阻,畲人及他邑流移居民,杂处草泽之中。”
  我们现在所称的“畲族”古称“畲民”,该词最早见于南宋莆田人刘克庄的《漳州谕畲》:“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①这是史籍中“畲”最早被作为族称的记载。“畲”作为族称被命名,体现了当时畲民的生产方式的特点,《漳州谕畲》中说:“二畲皆刀耕火耘,崖栖谷汲,如猿(猱)升鼠伏。”②清朝光绪年间《龙泉县志》中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畲民到处开荒、游耕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
  在同一时代,作为族称与“畲民”并用,并出现在史书上的还有“〓民”一词。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说:“潮与漳、汀接壤,盐寇〓民群聚”,“〓”与“畲”同音,读奢(she),是广东汉人中流行的俗字。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民”意为在山里搭棚居住的人,“〓”字作族称侧重于其居住形式的特征。
  “〓”与“畲”二字相异,但读音相同,其含义虽有差异,但指的都是同一个族群。“〓民”指的是闽西南汀漳地区的畲族,“畲民”指的是广东潮州以及江西地区的畲族。汉族文人对闽、粤、赣各地畲族群体生活方式进行观察,因其侧重点不同,故产生不同的称呼。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纷纷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武装的行列,《元史》中出现“畲军”、“畲丁”等叫法,畲民组织的武装队伍是当时抗元力量中重要的一支。到了元代,“畲”字被普遍使用。在明清时期,“畲”“〓”“瑶”基本通用,明代对“畲民”“〓民”“畲瑶”“〓瑶”等称呼都有使用,而清代的一些地方志中,往往把畲族称为“瑶人”“苗瑶”,或合称为“畲瑶”“畲蛮”。相比而言,“畲民”一词较为多见。这一时期,闽、浙各处的地方志称“畲族”为“畲民”“畲人”和“畲客”等,而赣、粤各处的地方志以“〓户”“〓蛮”和“山〓”等称之。民国时期,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份,还有把他们称为“苗夷”“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的。畲作为族称,本无侮辱之意,但有人把“畲”字改为“犭邪”字,这就是带有侮辱性的写法。福州地区畲族人忌讳“邪”字音,因为过去往往被人侮辱为虫类的“蛇”。畲人又称“山哈”,这在闽、粤、赣、浙、皖各省畲族民间普遍流传,是畲族内部一种亲热的称呼,有蓝、雷、钟三姓自己人的意思,其意与“夏老”“百姓”“民家人”是对称的,而“畲客”“山客”“山达”“山宅”“宅家”等则都是被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很重视。1953年,国家民委派出一个民族识别调查组,深入到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漳平县山羊隔和浙江省景宁县东弄三个畲族村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调查报告。1955年,国家民委又派出民族识别调查组,到广东省对凤凰山区、莲花山区、罗浮山区等地,对自称是“山哈”的人,就名称、历史、语言、经济生活、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民族关系、文教卫生、生活习俗、民族意识与心理状态等十个方面进行调查。
  1956年中共中央统战部要求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针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征求畲民的意见。福州地区罗源、连江的代表不同意用“畲”字作为族称,认为民国时期及以前存在“蛇”与“畲”谐音的污蔑语言,建议用“山哈”作为族称;浙江、广东、江西三省的代表同意以“畲”字作为族称。中央政府综合各方意见后,认为畲民这个称呼虽然是他称,但其含意并无侮辱性,从历史上沿用已久的“畲”字,都体现畲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本色,而且多数省份畲民代表同意用“畲”字作为族称。所以,195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佘田的畲,音she)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至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