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世之前的谱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4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创世之前的谱系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9
页码: 7-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高皇歌》是一首七言史诗,描述了畲族始祖龙麒的传说和族群起源。其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巨人神,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象征。然而,关于盘古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古籍中最早出现的时间很晚,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记录。盘古的形象在古代文献中经历了从混沌模糊到清晰的变化。
关键词: 畲族 文化源流 谱系

内容

《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龙麒立下奇功,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从全诗的整体结构上看,它的前半部分,从盘古开天地到龙麒平番是一连串对本族历史和神话的宏大叙事。这样宏大叙事的表达,凸显了一种自我确认的民族心理。《高皇歌》以“盘古开天”为叙述的起点,体现了畲族历史传承的源远流长;把本民族的起源与象征最高权力的高辛帝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族群在对自身起源的界定上掺杂着对祖先乐观的肯定。从《高皇歌》中的盘古到三皇五帝,我们可以看到龙麒创世神话之前的谱系。
  一、盘古形象之意蕴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巨人神,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象征。但是关于盘古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古籍中出现的时间非常晚,在目前所见的先秦典籍著述没有相关记载。《山海经》是先秦记录神话传说最重要的古籍之一,《山海经》中有夸父、女娲、精卫、大禹、共工等带有创世色彩的人物的记载,但没有盘古的记载。在之后的秦代至东汉中叶的著述中,我们也没有发现关于盘古的文字记载。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盘古传说的记载,是在三国时代吴国人徐整①所著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中,遗憾的是这两本书都已经失传,仅部分段落存于后来的《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类书之中,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盘古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转引的文字,并非第一手的文字材料。在三国以后,记录盘古史籍文献有很多,尤其是盘古经过道教的传播,成为道教的始祖,以致后来成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人物。我们通过古文献中关于盘古的文字记载,可以发现这种变化。
  (一)唐代的《艺文类聚》②卷一引《三五历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二)明代《广博物志》①卷九引《五运历年记》: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肠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三)清代《绎史》②卷一引《五运历年记》:
  元气濛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四)晋代《元始上真众仙记》③:
  昔二仪未分,溟涬濛鸿,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柑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能与天地相毕。
  (五)南朝《述异记》①: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昉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
  (六)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①: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七)明代《开辟衍绎通俗志传》②:
  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盘古的形象从开始的混沌模糊,到后来逐渐清晰的演变过程。但是关于盘古的起源,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主要的观点有中原说、南方说、西来说和苗蛮说。
  (一)中原说。以闻一多、顾颉刚、王晖等为代表。主要是从史籍记载的伏羲、女娲和盘古的形象、神话的内容以及训诂等考究,认为是伏羲、女娲神话在先,而后演变为盘古神话。其他的依据是:目前河南省桐柏县以及相邻的泌阳县内,有不少的盘古文化遗存,包括盘古山、盘古庙、盘古碑、盘古井以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盛大的盘古庙会。他们认为徐整的《五运历年记》中的盘古神话取材于中原的桐柏。
  (二)南方说。以茅盾和袁珂先生为代表。他们认为如果盘古是北部和中部本有的神话,则秦汉之书不应毫无说及,而徐整是吴人,神话极有可能是南方传播到东南的吴国,由徐整记载下来。同时他们还依据任昉《述异记》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有盘古地名、祭祀盘古的庙宇及活动等来佐证这种说法。
  (三)西来说。持这一说法者,主要的根据是:印度是世界上神话故事的重要发源地,佛教《吠陀经》,尤其是《厄泰黎雅伏婆尼沙坛》记载的有关梵天(Brahma)的宇宙化生情节,与盘古神话颇为相似,中国自古以来就与印度民族有文化交流。印度佛教早在东汉时期已传入中国,而盘古神话的两大母题“卵生神话”和“尸体化生”在印度《吠陀》神歌中都可找到。
  (四)苗蛮说。以苏时学、夏曾佑等学者为代表。认为盘古神话源于苗瑶民族或由盘瓠神话衍化而来,他们依据《后汉书·南蛮列传》记载的盘瓠传说,认为盘瓠为苗蛮之祖,而盘古与盘瓠音近,苏时学在其《瑶山笔话》中认为“盘古乃盘瓠之音转”。
  从以上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种学说都是从文本出发,因为缺乏直接的历史物证,所以都只能是假说,比如“南方说”的一种观点认为盘古起源于壮族的传说,有学者甚至对任昉的《述异记》中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实地考证,而且还从目前壮族遗留的习俗、民歌中寻求证据。其实这也只能说明盘古神话与该民族存在一定文化渊源,但说明不了盘古形象的最初起源。盘古神话诞生的历史环境我们已经不可复原了,而我们目前从文本出发的研究和追溯注定只是一种猜想,如果我们执着于此,只会陷入文本与文本互为证明或者互相矛盾的泥潭。追溯只是我们研究的一种路径,而非终极目标,我们考察盘古神话的根源,依据的只是文本,所以只能对文本本身进行解读。因而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盘古这个“点”,对不同时期诸多文本进行解读,由此去透视中国文化的“面”,以及由这个“面”中折射出的独特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一)体现了“太极”思想
  从诸多对盘古神话的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以太极为本体的阴阳思想体系。《易传·系辞上》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认为一切变化都起于太极,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太大、太小,太高、太低,太热、太冷等等词汇,其中的“太”,代表了一种超乎想象的无限的绝对,因此,太极本无极,王夫之说:“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有一极,则有不极矣;无极而太极,无有不极,乃谓太极,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①这与周敦颐①的“无极而太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无极”是自然万物中无一是“极”,也无一不是“极”的状态。这又与老子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生”笔者认为不应该理解为“变”,而要理解为“化”,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变”的结果是一个事物成了另外的事物,而“化”的结果是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还是一个事物,它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显现的表象不同而已。所以,“道”也是“一”,“一”无非是“道”的表象;“一”也就是“有”和“无”,“有”和“无”无非是“一”的表象。所以,太极是无极的表象,阴阳是太极的表象。太极,大可以代表宇宙,小可以代表个体,天地是个大太极,个体是个小太极。由一阴一阳构成的太极,代表的是一个无限时空的全部,作为一个无限的范畴,不论是道,还是太极,实际上想表达的都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我们可以感受,但又无法言说的东西,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古人明白其中之玄妙,所以只是用“混沌”之类的词来描述它而不去定义它。盘古神话中“天地混沌如鸡子”(《三五历纪》),“元气濛鸿,萌芽兹始”(《五运历年记》),“昔二仪未分,溟涬濛鸿,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元始上真众仙记》),体现的都是太极的思想,古人把“混沌”比喻成“鸡子(蛋)”,在形象上与太极的“阴阳鱼”有神似之处。“鸡子”由蛋清和蛋黄而成,这两者一清一浊,相互融合,互为表里,构成一体。而构成太极图黑白二色的“阴阳鱼”,形状对称,头尾相接。其中白色的鱼象征着阳性和动态,代表天或白天;黑色的鱼象征阴性和静态,代表地或黑夜。“阴阳鱼”的两个“鱼眼”分别象征着太阳和月亮,整个“太极图”所表示的,就是天地两部,阴阳两分,白天和黑夜交替运行,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阴阳双方互相转化。“鸡子”与“阴阳鱼”最终都构成了一个“混沌”的“圆”,也就是太极的图形。此外,由太极思想还进一步发展出了“阴阳”思想,它对我国文化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体现了“阴阳”思想
  在盘古起源的描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阴阳思维模式之下的宇宙观,“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三五历纪》),“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开辟衍绎通俗志传》),“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元始上真众仙记》),天地由阴阳交感化合而成,阴阳由太极而生,所以它也囊括了太极的一切内涵。自然万物的运动与变化皆来自阴阳两种力量,天地乾坤、日月运行、寒暑易节、生老病死,“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①太极生两仪,两仪也就是太极的两种表现或两个方面,即一阴一阳,而一阴一阳构成的太极又代表着宇宙万物。宇宙万物阴阳相生,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个对立相生及转化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核心。实际上,太极也好,阴阳也罢,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太极是无法言说的抽象,而阴阳是可以感受的具象。
  (三)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
  阴阳思想实际上也是我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天人一致。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比如《黄帝内经》中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胭。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①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天人对应之说论述最为详尽,他认为天人相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是由天所派生的,因为天就是人的曾祖父,所以人与天不可避免地具有血缘。“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①董仲舒称这为“人副天数”,人与天在形体与数量上都是相符的,这是上天的精心安排,是天意的体现。
  第二层意思是:天人相通。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即表明人与自然相通,并有着共同的规律性。孟子也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③在天人关系中,他主张天人之间的和谐、均衡与统一。
  而盘古神话中,“垂死化身”的情节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盘古“死后骨节为山林,肠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五运历年记》)“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述异记》)这些描述均可见盘古死后化身为宇宙万物,它与“人副天数”“天人一致”的思想有着相同的文化根源。
  二、三皇五帝的传承
  盘古开天以后,三皇五帝完成了创世的任务。我们现在熟悉的“皇帝”一词,最初就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皇”与“帝”它们两者分别为两个称号,意思并不相同。《说文》说:“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王天下之号也。”《太平御览》说:“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下,号曰:‘皇帝道。’举措审谛,父天母地,为天下主。”①“皇”有光明之意,象征天,“帝”为“生物之主,兴益之宗”②,象征地。因而,古人所谓皇帝亦有天地万物之象征。秦朝之前,“皇”和“帝”并不同时用于一个人身上,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单称“皇”或“帝”或“王”。嬴政平定天下后要想彰显自己建立了亘古未有的功业,所以要改变“王”的称号。经李斯等人商议,认为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贵,可改“王”为“泰皇”。而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首次将“皇”和“帝”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自此,“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三皇五帝之称最初见于《周礼》中“掌三皇五帝之书③,”但没有确指是谁,古代文献的说法也是莫衷一是。
  首先,我们所谓“三皇”通常是指燧人、伏羲、神农或者天皇、地皇、人(泰)皇。关于三皇之说或许只是神话传说,或许是远古时期为人类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没有确切的定论。《史记》中李斯之所以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是因为李斯等人认为天皇、地皇都是传说中的神祗,唯有“泰皇”是现实社会的真实统治者,所以泰皇最为尊贵,这里所谓的“泰皇”指的就是“人皇”。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了“三皇”,但是《史记》的开篇却不是以“三皇本纪”开始,而是从“五帝本纪”开始记述,这反映了他“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①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唯物主义史学观,司马迁这种以客观史实出发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创作思想,贯穿了整部《史记》。在司马迁看来,《史记》记述的是正史,他给“五帝”立传就是对他们历史存在的肯定。他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司马迁认为五帝年代虽然久远,但他从自己游历采风中感受到,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是比较接近事实的。所以司马迁说:“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的观点,他认为《尚书》《春秋》《国语》中关于“五帝”的记述“皆不虚”,而“三皇”在他看来或许只是神话传说,因而他不想以此误导后人,故未将其作为正史进行记录。关于“三皇”的具体所指,各类古籍中名号不一,组合也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1)天皇、地皇、泰皇。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也。”
  (3)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认同此说,“燧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①《含文嘉》亦同此说,“伏戏、燧人、神农。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②但这里燧人居中。汉班固《白虎通义·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这里燧人居末。
  (4)伏羲、女娲、神农。唐朝司马贞写的《三皇本纪》中有此一说。东汉《风俗通义》中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③
  (5)伏羲、祝融、神农。东汉《风俗通义》的《皇霸·三皇》篇中说:“伏羲、祝融、神农。”④《白虎通义·号》引《礼》:“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这里以祝融居末。
  (6)伏羲、神农、共工。宋代刘恕《通鉴外记》有此一说。
  (7)伏羲、神农、黄帝。东汉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第一次对黄帝以前帝王世系进行了研究,排出了三皇时期的帝王世系,其次序是:太昊帝庖牺氏,亦称伏羲氏、黄熊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十五世,都因沿袭庖牺制度,所以虽为皇而不自为一代;炎帝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也有八世;黄帝有熊氏,亦号帝鸿氏、归藏氏、轩辕氏。宋代《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也认同此法。这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
  从以上几种说法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三皇系统的两种类型,(1)—(2)种说法属于“儒家说”,天皇、地皇、人皇是儒家经典“天地人”理论所构成的。(3)—(7)种说法属于“诸子说”,其特点是试图把古代传说与当时一些夷狄部族的实况相糅合,重构三皇历史来对自身起源的理论进行解释。这一系统中的燧人、伏羲、神农、女娲等都是华夏民族发展中的英雄人物。除此之外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这是把“儒家说”和“诸子说”又进行了融合。
  在古代,不仅三皇存在多种说法,五帝也同样有多种说法:
  (1)《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记》《礼记》《春秋国语》中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战国策》中的说法:庖牺、神农、黄帝、尧、舜。
  (3)《吕氏春秋》《礼记·月令》《淮南子》中的的说法: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4)《资治通鉴外纪》中的说法: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
  (5)《尚书·序》和《白虎通义》中的说法: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因《尚书》在经书中的地位,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
  根据古籍中对三皇五帝的描述,我们对他们的传承关系进行了梳理。(见表1)。
  从三皇五帝传承关系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三皇五帝具有血脉的传承关系,这一传承的特点有:其一是以伏羲为起点的传袭;其二是伏羲和黄帝的直系传承关系。虽然上古时代采用禅让制,但从帝王的关系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三皇五帝之间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尤其是少昊、颛顼、帝喾,他们都是黄帝一支直系传承。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将伏羲和黄帝当作华夏人文始祖的原因。(2)帝挚虽然是帝喾和帝尧之间承前启后的帝王,但他却未在五帝之列,三皇五帝被认为圣贤,而帝挚治国不善,这或许是他被排除在五帝之外的重要因素。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清人马骕在其《绎史》卷八《高辛纪》引《纲目前编》里说:“挚荒淫无度,诸侯废之,而推尊尧为天子。”马骕还在其后加按语云:“按:帝挚或崩,或禅,或废,诸说各不同也。”(3)三皇五帝传承关系的模式并不统一,“三皇”和“五帝”中的人物会进行互换,比如黄帝在不同的排序体系中,其位置也非固定。
  作为夏之前传说中的“帝王”,三皇五帝在诸多的古文献中的说法并不统一,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史书之间互为引用,甚至以讹传讹,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东汉王符就说:“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①可见早在东汉,学者对三皇五帝的说法就有分歧。现在又有学者认为,像炎帝神农氏这样的称谓本身就存在问题,他们认为像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等属于时代名称,而像黄帝、炎帝、蚩尤、颛顼等则属于人物名称。
  三皇五帝具体所指现在都已无从考证了,但基本上,无论是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三皇时代距今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或者更为久远,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约在四千多年前。笔者认为,首先“三皇五帝”的名号非具体的历史人名,而是蒙昧时期根据不同历史特点而划分的时代名称,《礼记·曲礼·正义》引谯周所言“伏羲以次有三姓,始至女娲,女娲之后五十姓至神农,神农至炎帝一百三十三姓。”“神农至炎帝一百三十三姓”,这些名号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中一个原始部落或氏族,它是史前各个不同历史文化阶段的象征。其次,“三皇五帝”中的人物主要来自不同的部族群体,夏王朝建立前,中华大地上主要有四大部落群体:一是西部和中原地区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族;二是东部的古夷集团,后称东夷族;三是南部的三苗蛮集团,也称苗蛮族;四是东南沿海的古越集团,后称百越族。华夏族源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部族联盟,从部族间的冲突、战争到融合,历经夏商周三代发展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与周边诸族的交流融合,在秦汉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完成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建构。再次,“三皇五帝”中的人物之所以来自各个部族,也是政治集团为了融合各个民族的需要。许多部族因为战争被强制合并到华夏民族中去,虽然政治上被融入,但其文化和心理上并未真正融入,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有影响力的部族的信仰和始祖仍被继续尊奉。他们从上古传说中选取了八位人物代表祖先神灵,这些原本并不属于同一部族集团的人物,被归纳到同一来源的谱系中,形成了华夏族的帝王谱系。之后的传播过程中,“三皇五帝”又被加入历史真实化的描述,在历经战国至汉、东晋长期的历史传承中逐步得到完善。所以,“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形成后,对各个部族的先祖神灵和神话传说进行选择、重组和融合的结果。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