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畲药命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药学》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1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畲药命名
分类号: R284.1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药的命名方式多样,包括音译命名、按药材形态或类似物体名称取名、按基原植物特征或生长环境取名、按功效取名、按药用部位取名、按颜色取名、按药材形似动物或相关动物行为取名、沿用汉语或中草药汉语名称取名、运用汉语加特定含义畲语的音译组合命名以及特定含义命名。这些命名方式有时会交叉结合使用,一个畲药名可以包含多种方式。了解畲药的命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畲族的医药文化。
关键词: 畲药 命名方式 医药文化

内容

畲药研究工作者开展了畲药调查和整理,对畲药名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畲药的取名原则、特点和规律,发现其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音译命名:即将畲民口语音译为汉字表达,如嘎狗噜(地菍)、搁公扭根(掌叶覆盆子根)、坚七扭(機木)、嘎狗粘(小槐花)、哈罗丁(东风菜)、孬巨(芒箕)、旗彭(胡颓子)、马殿西(美丽胡枝子)等。
  (2)按药材/基原植物形态或其类似物体名称取名:此类畲药名称最多,使用最通俗,占所有药名的绝大多数,如铜丝藤(海金沙)、金线吊葫芦(三叶崖爬藤)、八角金盘(六角莲、八角莲)、金烛台(华重楼)、松树须(松萝)、山海带(江南星蕨)、攀蓬(薜荔)、土人参(商陆、垂序商陆)、高骨矮(朱砂根)、新米花(木槿)、野棉花(梵天花)、破铜钱(积雪草)、竹叶草(淡竹叶)、耳朵草(虎耳草)、马蹄莲(血水草)、鸭掌柴(树参)、老虎爪(枯楼)、蛤蟆衣(车前,指小叶面呈蛤蟆皮状)等。
  (3)按基原植物独特的形态、动态特征或生长习性取名:一些植物的形态、动态特征或生长习性较为独特,特征非常明显,辨识度高,如百鸟不歇(楤木、棘茎楤木,指树干布满棘刺,连鸟都无法立足)、千人拔(牛筋草)、牛乳柴(天仙果)、满田星(谷精草)、常青柏(侧柏,意为一年四季常绿)等。
  (4)按基原植物生长环境取名:如水杨梅(细叶水团花)、田岸青(马兰)、石蕈(石木耳)、石豇豆(吊石苣苔)、枫寄生(斛寄生)、石岩竹(络石)、冷水草(赤车)等。
  (5)按功效取名:根据功能主治或疗效来取名,如食凉茶(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乌发药(何首乌)、活血丹(丹参)、细叶活血丹(华鼠尾草)、救心草(暖地大叶藓)、咬虱药(杠板归)等。
  (6)按药材基原植物的气、味取名:如田鲜臭菜(鱼腥草)、臭桐柴(臭牡丹)、苦草(金疮小草或紫背金盘)、苦连饭(三脉紫菀)、甜缸(金樱子)、酸草(酢浆草)、酸苋(马齿苋)、甜石榴(金锦香)、茶叶香(藁本)等。
  (7)按药用部位取名:如搁公扭根(掌叶覆盆子的根)、白山毛桃根(毛花捞猴桃的根)、苍蝇子(苍耳的果实)、石岩竹(络石的藤)等。
  (8)按颜色取名:如山里黄根(梔子)、墨黑草(鳢肠)、绿花白根草(蓝花草)、白头翁(佩兰)、田岸青(马兰)、黄省藤(大血藤)、大黄花(金钟花)、金钩吊(钩藤)、黄母鸡(构棘)等。
  (9)按药材/基原植物的形似动物或相关的动物行为取名:如五爪金龙(律草)、猢狲姜(槲蕨,根状茎上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如猢狲皮毛一般)、黄狗头(紫箕)、狗骨草(红柳叶牛膝)、鸦雀草(鸭跖草)、白脚鸡(井栏边草)、山裹猫(石松)、猫屎藤(粉防己)、细粒草(原拉拉藤)、老鼠屎(天葵)、土茵陈(牛至)、介狗珠(薏苡)、鸡娘草(繁缕)、白脚鸡(凤尾蕨)等。
  (10)沿用汉语或中草药汉语名称取名:有半数以上畲药沿用中草药汉语名或借用汉语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大多数贯穿至其他方式中。如还魂草(卷柏)、九节茶(草珊瑚)、水辣蓼(水蓼)、土人参(商陆、垂序商陆)、月月红(月季花)、铁马鞭(马鞭草)、金线吊葫芦(三叶崖爬藤)等。
  (11)运用汉语加特定含义畲语的音译组合进行命名,音译部分的谐音汉字为畲语的含义,而非汉字原意。如石壁果果(蛇足石杉,意为生长在石壁上的多层塔),“果果”为音译,意为多层塔。
  (12)特定含义命名:老虎脚迹(毛農),既形象化,又有药效强烈似老虎之意;公孙树,意为银杏树生长缓慢,其寿命却很长,“公公种树,孙子得果”等。
  上述各种畲药命名方式有时会交叉结合起来使用,一个畲药名包含了两种甚至多种命名方式。

知识出处

畲药学

《畲药学》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概括介绍畲药学基础知识及13种常用畲药和293种其他畲药。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讲述畲药概况,主要化学成分,鉴定,栽培、采收与储藏,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制定等内容:第六章至第十八章详细讲述13种最常用畲药;第十九章则简要介绍293种其他畲药。全书共收载9药材306种。文内重点章节附有微信公众号二维码,通过微信软件扫描二维码可链接网络获得彩色图文资料及视频等新形态参考素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