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瑶族的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05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瑶族的节日
分类号: K892.357
页数: 11
页码: 011-0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瑶族民间传统节日丰富多样,其中宗教祭祀类节日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瑶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特点。这些节日包括招鸟节、忌鸟节、尝新节等。
关键词: 瑶族 服饰文化 节日

内容

瑶族民间传统节日的产生和生产劳动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些传统节日的最初形成,往往直接来源于生产劳动中的祭祀活动或生产活动。在远古时代,瑶族先民对自己本身和自然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神秘。他们对生产劳动能否顺利进行,劳动后是否有所收获,都感到不可知之。他们将自然界的一切看做是有生命的灵魂。所以,每次生产劳动之前,他们都进行一定的祭祀活动,祈祷神灵保佑生产劳动能顺利进行,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们必须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狩猎或采集,农业生产取得丰收后,都要举行祭祀活动,酬谢神灵的恩赐。这些集体生产劳动及祭祀活动,有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为节日。因此,瑶族节日的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来源于古代宗教祭祀活动,有的来源于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有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甚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按瑶族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节日、农业生产类节日、纪念类节日、民俗娱乐类节日等。
  一、宗教祭祀类节日
  瑶族宗教祭祀类节日的产生和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宗教是氏族和部落全民性的活动,定期举行集体性的祭祀活动是瑶族先民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随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全民性祭祀活动大部分已经消失,但原始宗教中的某些仪式和与之相关的活动仍继续传承下来,成为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动植物崇拜类节日
  1招鸟节(农历二月初一)
  平地瑶的招鸟节和鸟崇拜有密切关系。据广西富川瑶族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瑶族遭受特大虫灾,人们求神祭天仍无济于事。正当人们开始绝望时,天空中飞来无数的小鸟,铺天盖地般地扑向害虫,将害虫吃尽,使庄稼获得好收成。为报答“神鸟”,当地瑶族将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定为招鸟节。届时家家户户杀鸡、杀鸭、做糍粑,将汤圆做得如拳头大,内包各种佳肴,煮熟后装在特制的大簸箕里,放在门前的桌上,供祭鸟儿,让其饱吃一餐,俗称“招鸟”。然后,男女老少拿香、烛、纸钱、糍粑及一双特制的小花布鞋,到庙中供祭,求鸟儿无恙,无虫无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期间,严禁任何伤害鸟儿的行为。
  2忌鸟节(农历二月初一)
  湖南江华地区的瑶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瑶族地区害鸟很多,作物成熟的时候,成群的山鸟就飞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下的农作物全部被吃光,年年有种无收,人们只好四处逃荒。这一消息传到京城,惊动了皇帝,皇上特颁下圣旨:谁能将害鸟赶走,瑶山就属谁,可永不交租纳税。有个叫细妹的瑶族姑娘,生来长着一副好嗓子,人又聪明,只要她一开口歌唱,山鸟也会听她指挥。就在皇上降旨时,她带领青年们在农历二月初一这一天放声歌唱,将鸟儿引离了瑶山。那些山鸟被她动听的歌声迷住了,如痴如醉,半月不醒,鸟害避免了,从而保证了作物能正常生长。可是有个贪婪的山主,早就想霸占瑶山,便谎报皇上,说山鸟是他赶走的,皇上将信将疑。于是,第二年开春时,派使臣请山主赶鸟,山主来到了山鸟聚集的地里,左呼右唤,鸟儿根本不听他的,赶也赶不完,急得山主团团转。眼看山鸟把播下的种子全部吃了,在一旁看热闹的细妹,开了金口,动听的歌声顿时把山鸟全镇住了,山鸟都乖乖地听她调动。细妹的举动也惊住了皇上派来的使臣,于是他回京禀报了皇上,皇上高兴地把瑶山赐给了细妹。从此,瑶族就定二月初一为忌鸟节,每到这天,人们就用糯米做成粑粑粘在竹子上,制成“鸟仔粑”,也称“昀鸟仔”,插在田地中,说这样便能粘住鸟嘴,不让山鸟危害农作物。
  3尝新节(农历六月初六)
  瑶族的尝新节和狗崇拜有关。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瑶族是不种五谷的。后来人们叫狗到番国去寻找,狗泅海七天七夜后到达彼岸,趁番人不备,在谷堆中打个滚,一身都沾满谷粒,匆匆过海回家。到家时,身上的谷粒已被水冲走,只剩下尾巴上的谷粒仍沾在上面。瑶族便将其种在地上,成了像狗尾巴一样的稻穗。或说古时瑶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渡海时,遇狂风大浪,将船打翻,人们挣扎搏斗游到岸边,但粮食全淹没于海中。正当人们为生计发愁时,有人发现狗尾巴上还沾有几粒谷种,未被海水冲走。于是人们将这几粒谷种种在地里,精心护理,秋后获得了好收成,渡过了难关。所以,每年玉米、早稻刚成熟时,人们便摘一些刚成熟的玉米、稻谷等,煮成饭食,先喂给狗食,再祭祖宗,然后全家才进食,俗称“尝新节”或“吃新节”。显然,这是古代瑶族狗崇拜的残余。瑶族过尝新节的日期,依各地季节早晚而定,最早的在农历五月,最晚的在农历十月。湖南省城步大阳乡瑶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尝新节。六月初六清晨,由家主到地头摘几穗勾头黄边的旱谷谷穗,拿回来放饭上蒸熟后,取出放于一只干净的碗中祭神,然后才可吃尝新饭。全家动口尝新前,先装些饭,夹些猪肉、豆腐之类的菜肴,让家中的狗饱吃一餐,然后家中长者先吃第一口,家中其他人才依年龄大小之顺序而动口吃饭。在广西大瑶山境内,金秀镇一带的茶山瑶每逢农历八月巳日,家家摘新谷约250g,捣成米和旧米同煮成饭,分祭社肉做菜,待社老、甲头相聚尝新米饭后,各户方能品尝。六巷一带的花篮瑶,农历九月择吉日尝新,以新、旧米煮饭,先喂猪、狗,意为让猪、狗把人们的疾病带走,然后家人共尝,俗称“吃新米”。罗运一带坳瑶,亦于农历九月择吉日,摘两穗新谷煮水,再用此水煮旧米饭,不祭神,先喂猪、狗,然后家人共尝,俗称“吃新禾饭”。长二一带,每家选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到田中剪8穗稻谷,每4穗扎为1把,用稻秆作扁担将谷穗挑回来。到家门口时,将稻秆扁担折断,意为今年必然五谷丰登。然后将新谷捣碎,洗出米浆水滤清,与旧米煮饭共尝。广西恭城、钟山等地,每年稻谷成熟时择吉日尝新,饭前先向祖先、天地祝祭,再给狗、牛、猫“尝新”,最后家人才尝新。习俗认为,狗给人带来谷种,牛为人耕地,猫为人守粮仓,均有功于人,故应给予尝新的礼遇。
  4禾魂节(农历四月初九)
  山子瑶的禾魂节来源于瑶族先民对稻谷的崇拜。在远古时代,瑶族先民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万物有灵,认为稻谷和人一样,也有灵魂,必须讨好他、崇拜他,才能获得丰收。所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广西大瑶山一带的山子瑶便早早起床,打扫庭院、熬酒、做糯米糍粑,迎接“禾魂”回家过节。早饭后,各家家长便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把各人分派到田峒、旱禾地及田边的小溪去请禾魂。请“禾魂”的人要衣冠整洁,带上小谷篓。路上,同行者要互相祝贺,希望彼此都能请到“禾魂”回家,争取今年取得好收成。到目的地后,人们沿着田埂和山边仔细搜索鼠洞、石缝,寻找被老鼠拖去收藏起来的稻谷。一旦找到,就高兴地祈求说:“禾魂,禾魂,快跟我回家!”一边祈求,一边将稻谷捡起装进小谷篓。到小溪请“禾魂”的人,还要带捞绞去,用捞绞在水中捞来捞去,一边捞一边说:“不幸被水冲走的禾魂,我来捞你了,快跟我回家吧!”打捞过程中,不管是捞到虾子或小鱼,都将其视为“禾魂”带回家。回到村边,各家的家长将拾回的稻谷集中到用红纸包着的新小谷篓里,然后在一枝繁叶茂的金竹枝上挂上5串最大最长的谷穗,意为当年的稻谷长得跟金竹枝一样高,五谷丰登。接着,家长右手拿金竹,左手提谷篓,朝家走去。进堂屋后将金竹插在神龛上,将谷篓放在金竹旁,供糯米糍粑、米酒、腊肉祭“禾魂”,家人向“禾魂”三鞠躬。随后,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听老人传授生产经验及如何捕捉损害庄稼的野兽,告诫晚辈爱惜粮食。
  5护青保苗节(农历六月初六)
  红瑶和东山瑶的护青保苗节也源于对稻谷的自然崇拜。最初人们认为到种有稻谷的田边去直接祭祀生长着的禾苗,会感动“谷神”,获得好收成,后来相沿成俗,逐渐演变为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广西全州、龙胜等地的东山瑶和红瑶,家家户户带酒、豆腐、香、烛、纸钱、生猪肉、活鸭(或活公鸡)到田边祭五谷大仙。在去的路上,无论遇上谁,就是迎面而来也不能互相对话,否则,会给禾苗招来虫灾。必须待祭了五谷大仙后才能与他人打招呼。到插有禾苗的田边时,将酒、豆腐、猪肉等供祭于田头。杀鸭子时,要先将血滴入酒杯和纸钱上,再将余血滴入田脊中。将部分沾有鸭血的纸钱挂于竹上、树枝上,插于田头田尾,将余下的纸钱焚烧祭五谷大仙,求其消灾除虫,保佑禾苗顺利生长,五谷丰登。然后将猪肉、鸭子等煮熟,于田头聚餐。
  (二)祖先崇拜类节日
  1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布努瑶的达努节又称“祝著节”“祖娘节”“完九节”“属足节”“瑶年”等,是广西都安、大化、巴马、东兰、凤山、马山、平果、隆安等地布努瑶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瑶族的“达努”就是汉语中老慈母之意,因此,达努节实际是为慈母祝寿的节日,现在引申为祭拜始祖密洛陀的节日。个别地区三五年过一次,时间为三天,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据布努瑶民间传说,在天地洪荒的远古时代,千山万壑之中有两座神山相峙对望。一山亭亭玉立如女子,一山威武挺拔如男子。两山每年互相靠近0.33m,经过995年,于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时,两山相接。顿时忽地一声霹雳,两座大山震开裂缝,从中走出一女一男,女的是布努瑶始祖母密洛陀,男的是布努瑶始祖父布洛西。后来密洛陀造天地万物,并生育了三个儿子。一天,密洛陀对三个儿子说:“你们都长大成人,该自己去谋生了。”次日清晨,老大拿秤出门去做生意,其后人成为汉族;老二拿犁耙去田坝犁田种稻谷,其后人成为壮族;老三拿砍刀到高山种地,其后人成为瑶族。老三进山垦荒耕种,但禽兽太多,出没无常,践踏庄稼。密洛陀送给老三一面铜鼓,每当禽兽来危害庄稼时,老三便敲铜鼓赶走禽兽,保护庄稼,获得好收成。后来密洛陀老了,老三便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这天率子孙回家给密洛陀祝寿。此后相沿成俗。每年达努节,家家户户杀鸡宰羊,酿制美酒,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宴饮时,先由长者诵念《密洛陀》长歌,缅怀密洛陀的恩情,然后大家围长桌畅饮,唱祝酒歌,纪念密洛陀。过去有一年小祭小宴、两年中祭中宴、三年大祭大宴的规矩。小祭小宴要杀1只鸡、1只羊、1头猪;中祭中宴杀8头肉猪、1头母猪;大祭大宴杀黄牛、水牛、马、母猪各1头及8头肉猪。节日期间,还举行打铜鼓、跳铜鼓舞、打陀螺、射弩、赛马、斗鸟等民族体育活动。
  2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
  盘瑶的盘王节来源于祖先崇拜。瑶族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跳盘王”“游盘王”“还盘王愿”“祭盘瑶文化变迁”“祖公愿”“祭盘古”“打盘古斋”,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瓠的盛大传统节日。过去,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具体日期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的一般都固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一年一次。不定期的为三年、五年或十年、十二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师公择吉月吉日举行。间隔的时间越长,节日就越隆重。可单家独户过,也可联宗共祖同族共同举行。单家独户者,节期多为一天两夜:联宗共祖同族过节,一般多为两天三夜,最长的达七天七夜。1984年,来自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北京、武汉等省市(自治区)的瑶族干部、学者代表在南宁举行会议,商定将盘王节定为瑶族的统一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并得到国内瑶族人民的认同,至此,各地盘王节的时间趋于一致。瑶族信仰盘瓠或盘王或盘古王,将其视为始祖,盘王节起源于对始祖的崇拜。关于盘王节的来源,民间传说不尽相同。一是源于祭祀始祖“盘瓠”或“蓝公”。据盘瑶民间传说,古时评王与高王久战不胜,评王许愿:谁能杀高王,即赐予三公主成婚。评王身旁龙犬盘瓠渡海杀高王,被评王招为驸马,并被封为南京会稽山十宝殿王,自称盘王。婚后,盘王与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自相婚配,传下十二姓瑶人。后来盘王不幸被羚羊撞下山崖身亡。其儿女捕获羚羊,以其皮做鼓面,击鼓祭盘王。广西大化等地布努瑶传说,其始祖蓝公助评王打败高王,当了评王驸马,传下蓝、蒙、罗、韦、潘等姓瑶族。后来蓝公被羚羊所害,他的儿女为报父仇,经历十二年追逐才将羚羊捕杀,故每隔十二年要举行一次祭蓝公始祖的活动。二是源于纪念盘古王。瑶族尊崇盘瓠,也尊崇盘古王。传说盘古王造天地万物,生下一男一女。某年洪水泛滥,天下受淹,人烟灭绝。盘古王遗孤兄妹二人藏身于葫芦内得以幸存。因天意作合,兄妹成婚,生下一肉球。哥哥以为不吉,将肉球剁成360块,抛入河中。妹妹急制止,将剩下的5块投掷于山冈上。次日早上,山冈上出现盘、李、邓、赵、蒋五姓瑶族。兄妹俩告知他们,盘古王是其始祖,此后瑶族便以祭盘古王来纪念其始祖。三是源于“还盘王愿”。传说古时天下大旱,颗粒无收,瑶族被迫离乡背井去逃荒。途中,12姓瑶族分乘12条船渡海,遭狂风恶浪袭击,有6条船被打翻。危急之中,瑶族烧香求始祖盘王保佑,并许下日后还愿的诺言。祈毕风平浪静,瑶族脱险到达彼岸。后来,瑶族遵守诺言,举行盛大的“还盘王愿”活动,代代相传。盘王节历史悠久,据晋代干宝《搜神记》记载,瑶族先民每岁“用糁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盘瓠。”唐代,盘王节三年一庆,五年一乐。节间,挂盘王神像,供牲畜祭品,男女击鼓唱笙歌。清代之后,盘王节的娱人成分逐渐增强。而今之盘王节,冗杂烦琐的宗教祭仪已逐步改革,大操大办的破费之风也有所节制,歌舞内容得到继承、发展、提高,逐步成为瑶族人民欢庆娱乐的传统民族节日。节日期间,人们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男女青年还要耍歌堂,通宵达旦地对唱山歌,物色对象,情投意合者,互赠信物,以定终身。老年人亦利用节日交流生产经验,互相预祝来年丰收。
  二、农业生产类节日
  1修路节(农历三月和农历七八月)
  瑶族世代居住在山区,坡陡壑深、林密草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每年入春雨水增多,草木滋长,加上雨水的冲击,路面坑坑洼洼,草木遮拦。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广西大瑶山一带的瑶族于每年春秋二季,各村寨的群众都自动组织起来,修桥补路,后来便成为民间传统修路节。修路节一般每年两次,每次10~18天,于春耕前的农历三月和秋收前的农历七八月间举行。节日期间,凡年满18岁到48岁的青壮年,不分男女,都主动地自带工具、自备伙食到指定路段锄草铺路,维修桥梁,有力出力,有料出料,漫山遍野都是劳动的人群。人们边劳动边唱歌,笑语喧天,热闹非常。男女青年还通过集体劳动互相了解,加深情谊。
  2三月节(农历三月初三)
  居住在广西、云南边界的蓝靛瑶,过去曾以渔猎为重要经济生活,每年的冬末春初,人们都以村寨为单位,上山狩猎,下河捕鱼,将捕获的野兽和鱼虾平均分配或聚餐。后来,人们就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定为三月节。每年的三月初三,人们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渔猎活动,有的扛猎枪、带猎狗,进深山老林,察看野兽的足迹,寻找猎物;有的下到河里,装鱼笼、撒渔网、筑坝戽水捕鱼。猎获的野味,除当天食用外,留下一部分,挂在火塘上烤干,作为日常招待客人的佳肴,故三月节又称“干巴节”。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便开始互相串门祝贺,共度佳节。青年人则聚集于火塘边唱歌,以歌交友觅情人。
  3牛生节(农历四月初八)
  瑶族的牛生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在瑶族地区,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过去一些地区的瑶族还用牛力拉车运输,牛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人产生爱牛、惜牛的心情,从而形成敬牛习尚,并形成牛生节。据瑶族民间传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们将这天作为牛生节。牛生节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对牛高声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广西田林潞城一带瑶族,牛生节这天,各家各户要杀鸡、杀鸭、捡田螺、捉泥鳅来祭祀牛栏。将牛鼻圈脱下,连同3块石头、3个桃子、1个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装进竹篓挂在牛栏上,俗称“保牛魂”。广西富川一带,人们用酒和鸡蛋拌饲料喂牛,将牛赶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众人则坐在草地上品尝从家里带来的食品。傍晚,将牛洗刷得干干净净,才赶牛回家。牛回栏后,人们焚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无灾无难。广西桂平一带的瑶族,家家户户用新鲜芒叶包五色糯米饭,拿到牛栏前供祭,烧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无灾无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将糯米饭喂牛。
  4插秧节(农历四月)
  茶山瑶的插秧节的产生也和生产劳动有关。居住在广西大瑶山境内的茶山瑶,每年农历四月春插到来时,族内各村的男女青年都穿起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集中于金秀河下游的美村,从那里开始春插,沿河而上,从下游到上游,依次插完沿河十村的水田,然后再集中抢插北部山区各村的水田,直到把全族系的水田全部插完为止。后来相沿成习,形成一年一度的插秧节。整个春插期间,男女青年在白天的集体劳动中你追我赶,晚上对歌作乐,促进了生产的协作、竞赛和文化及思想感情的交流。
  三、纪念类节日
  瑶族民间传统节日和民族历史有密切的联系。瑶族历史上曾涌现过许多的民族英雄和伟人,他们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和生存赴汤蹈火、力挽狂澜,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瑶族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些重大的事件,它对瑶族的形成和瑶族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民族英雄人物虽然早已作古,但瑶族人民却无时不在怀念他们,到处传颂他们的英雄事迹;这些事情虽然过去了,但人们却常常议论评述,追忆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历史事件。为了纪念这些人和事,瑶族人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些群众性的纪念活动,久而久之,这些纪念活动便演变为民族纪念节日。
  赶苗节(农历五月十五日):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的瑶族赶苗节就和当地瑶族人民的反封建压迫斗争有密切联系。相传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屠杀少数民族,湖南溆浦县瑶族首领刘南山、卜连山和隆回县首领奉逐明等组织联合义军,聚集在两县交界的虎形山和老营坡一带安营扎寨。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十五日,官军集结兵力,采用调虎离山计,乘夜伪装,以送军饷为由,在120只山羊头上挂着灯笼,敲锣打鼓,朝义军寨前走去。义军不知有诈,纷纷出寨迎接。官军乘虚从寨后破门而入,对义军进行突然袭击。双方在虎形山水洞坪村一带激战三天三夜。义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为纪念死难英雄,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当地瑶族都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堂,祭祀英灵,后来演变为民族传统节日。
  四、民俗娱乐类节日
  瑶族民间传统节日和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文娱活动也有密切联系。瑶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地的山林地带,是个住山、种山、吃山的山地民族。历史上,瑶族聚居区就远离城镇,远离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文化生活贫乏。瑶族人民为生计所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娱乐生活匮乏。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调节生活,使枯燥漫长的岁月增添诱人的生活情趣,消除长时间的紧张和疲劳,瑶族人民在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娱乐活动和民俗活动。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便逐渐成为民间传统节日。
  1铜鼓节(农历正月初三)
  广西田林木柄瑶有击铜鼓娱人的习俗,并由此而形成一年一度的铜鼓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全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拿酒、猪肉、鼠肉、鸟肉、糯米饭,抬牛皮木鼓,来到埋藏铜鼓的地点。烧香祭神,请寨老或头人念经喃神,求神明保佑。然后将铜鼓挖出洗净,抬回社庙前,杀一头牛奠祭后,便吹响长号,击铜鼓而舞。从正月初三至正月三十,村寨中鼓声不断,人们尽情地唱、跳,庆贺丰收,预祝来年生产顺利,五谷丰登。每年农历正月三十日,人们又用同样的仪式将铜鼓送到山上隐蔽处,挖坑掩埋。
  2女儿节(农历四月初八)
  湖南江永地区的女儿节,则由瑶族女青年的野外集体会餐演变而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永的瑶族青年姑娘都要集体过女儿节。又因其只准未出嫁的成年姑娘参加,故名女儿节,又称“阿妹节”,届时各村寨的瑶族姑娘相邀集结于山林或溪边,每人自带几种熟食,但其中有几样必不可少:一是花蛋,将鸡蛋或鸭蛋、鹅蛋、野鸡蛋、鸟蛋煮熟,并在蛋壳上描绘图案纹样;二是花糍粑,用小刀在糯米糍粑上雕刻荷包的花样,但每个糍粑的花样不能重复;三是花糖,将蜂蜜熬干拌熟米粉压成块,再用黑、白芝麻在上面镶成各种头巾图案。此外,还要带些花生、板栗、熟肉及各种土特产食品。到集会地后,姑娘们先将花蛋、花糍粑、花糖摆出,供众人欣赏、评论,然后众人嬉说笑闹,追逐游戏。渴了喝几口溪水,饿了吃“百家”食品,整日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3晒衣节(农历六月初六)
  岭南一带的春夏之季多梅雨,空气潮湿,特别是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瑶族,空气湿度大,持续时间长,受其影响,家中的衣物容易受潮,产生霉菌。每年农历六月天气开始晴朗干燥后,人们便翻衣物出来晾晒,并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晒衣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广西桂平、龙胜一带的瑶族便早早起床,家家杀鸡杀鸭,举家宴饮。烈日当空时,人们便把衣服、被子、鞋、首饰及箱笼等物拿到屋外的晒谷坪上,让烈日照晒,以杀菌消毒。
  总之,瑶族民间节日活动频繁、丰富,每个瑶族支系的节日各不相同,除了春节、清明等与汉族相同的民间大节日外,每月都有自己的节日。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