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瑶族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05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瑶族概述
分类号: TS941.742.8
页数: 24
页码: 005-0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瑶族服饰文化的概述发展情况,其中包含瑶族人口及分布、瑶族生活环境、瑶族的构成、族称及起源、瑶族的节日、瑶族的娱乐、瑶族的婚俗。
关键词: 瑶族 服饰文化 概述

内容

西林、上思、防城港和凤山等17个县、市、区:云南省的河口、麻栗坡、广南、金平、富宁、马关、勐腊、景洪、元阳、狮高、江城和红河等16个县、村。讲标曼土语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蒙山、金秀、昭平和平南4个县内。
  在标交方言中,讲标敏土语的瑶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广西的全州和灌阳2个县;讲交公绵土语的瑶族则分布在恭城瑶族自治县。
  另外,讲藻敏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连南、连山一带。
  2苗语支——布努瑶支系
  这部分瑶族自称为“布努”“努努”“布诺”“瑙格劳”“努茂”“杯冬诺”“烔奈”“唔奈”“巴哼”“尤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这一支瑶族语言分为布瑙方言、巴哼方言、唔奈方言、尤诺方言、炯奈方言和包诺方言。其中,讲布瑙方言的瑶族支系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都安、大化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河池、宜州、东兰、凤山、天峨、忻城、上林、马山、宾阳、百色、平果和德保等22个县;云南的富宁等县也有分布。讲巴哼方言、唔奈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三江、龙胜、资源、融安、融水5个县(自治县);湖南的隆回、洞口、溆浦、城步、通道、怀化和辰溪7个县、市;贵州省的黎平、从江和三都3个县(自治县)。讲尤诺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龙胜和兴安2个县内。讲炯奈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平南和蒙山3个县内。另外,讲包诺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南丹、河池和贵州的荔波一带。
  除以上语支外,还有自称“姆德蒙”的木柄瑶族语言,与贵州省罗甸、望谟2县的青苗语言相通,主要分布在广西的田林、乐业一带;讲苗语黔东方言的八洞瑶分布在湖南省的新宁县,青裤瑶和长衫瑶分布在贵州荔波县。
  3侗水语支——拉珈瑶支系
  侗水语支,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茶山瑶自称“拉珈”,讲的是侗水语支的拉珈语,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平南和蒙山3个县内。
  4汉语方言支——平地瑶支系
  讲汉语方言的瑶族有自称“炳多尤”的平地瑶、自称“尤家”的白领瑶、部分红瑶和宝庆瑶。其中白领瑶的语言属汉语平话方言,白领瑶主要分布在广西的瑶族居住区地形复杂,除山区外,还有部分瑶族在河流两岸的丘陵谷地以及地势较平坦的山地居住,海拔100~400m。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蔗等作物,像恭城、富川等地,属于平地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瑶族地区。从总体上看,瑶族地区无论平原还是山区,都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第三节 瑶族的构成、族称及起源
  一、瑶族的构成
  (一)按语言划分
  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从游耕到定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居住分散,语言差异较大,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称和他称。经过考察,根据瑶族语言的不同可划分为四大支系。
  1瑶语支——盘瑶支系
  这部分瑶族自称为“尤绵”“董本尤”“土尤”“谷岗尤”“祝敦尤绵”“坳标”“标曼”“史门”“荆门”“甘迪门”“标敏”“交公绵”“藻敏”等,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这一语支的语言又分为3个方言、5个土语,即绵荆方言、标交方言和藻敏方言,其中绵荆方言包含尤绵土语、荆门土语、标曼土语,标交方言包含标敏土语和交公绵土语。
  瑶语支瑶族人口最多,分布面较广,分布在6省、区,107个县、市内。其中,在绵荆方言中,讲尤绵土语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龙胜、临桂、永福、兴安、灌阳、资源、荔浦、贺州、三江、钟山、宜州、融水、田林、防城港等34个县、市;湖南省的江华、蓝山、宁远、郴州、新田、宜章、祁阳、双牌和城步等21个县、市;广东省的乳源、连南、曲江、连山、连县、始兴和阳山等12个县;云南省的金平、景东、富宁、麻栗坡、元阳和河口等9个县;贵州省的榕江、从江和三都等5个县。讲荆门土语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田林、凌云、金秀、百色、那坡、西林、上思、防城港和凤山等17个县、市、区:云南省的河口、麻栗坡、广南、金平、富宁、马关、勐腊、景洪、元阳、狮高、江城和红河等16个县、村。讲标曼土语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蒙山、金秀、昭平和平南4个县内。
  在标交方言中,讲标敏土语的瑶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广西的全州和灌阳2个县;讲交公绵土语的瑶族则分布在恭城瑶族自治县。
  另外,讲藻敏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连南、连山一带。
  2苗语支——布努瑶支系
  这部分瑶族自称为“布努”“努努”“布诺”“瑙格劳”“努茂”“杯冬诺”“烔奈”“唔奈”“巴哼”“尤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这一支瑶族语言分为布瑙方言、巴哼方言、唔奈方言、尤诺方言、炯奈方言和包诺方言。其中,讲布瑙方言的瑶族支系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都安、大化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河池、宜州、东兰、凤山、天峨、忻城、上林、马山、宾阳、百色、平果和德保等22个县;云南的富宁等县也有分布。讲巴哼方言、唔奈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三江、龙胜、资源、融安、融水5个县(自治县);湖南的隆回、洞口、溆浦、城步、通道、怀化和辰溪7个县、市;贵州省的黎平、从江和三都3个县(自治县)。讲尤诺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龙胜和兴安2个县内。讲烔奈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平南和蒙山3个县内。另外,讲包诺方言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南丹、河池和贵州的荔波一带。
  除以上语支外,还有自称“姆德蒙”的木柄瑶族语言,与贵州省罗甸、望谟2县的青苗语言相通,主要分布在广西的田林、乐业一带;讲苗语黔东方言的八洞瑶分布在湖南省的新宁县,青裤瑶和长衫瑶分布在贵州荔波县。
  3侗水语支——拉珈瑶支系
  侗水语支,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茶山瑶自称“拉珈”,讲的是侗水语支的拉珈语,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平南和蒙山3个县内。
  4汉语方言支平地瑶支系
  讲汉语方言的瑶族有自称“炳多尤”的平地瑶、自称“尤家”的白领瑶、部分红瑶和宝庆瑶。其中白领瑶的语言属汉语平话方言,白领瑶主要分布在广西的灌阳县。红瑶主要分布在广西龙胜的各族自治县境内,称为平话红瑶。宝庆瑶讲宝庆话(湘语方言),分布在江永、恭城、钟山、富川等县(自治县)。平地瑶所讲语言属于汉语,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钟山和恭城等县;湖南省的江华、江永等县。
  (二)按支系划分
  瑶族按“支系——分支——小支”的规划进行划分,大致分为4大支系16个分支40个小支。
  瑶族4大支系: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平地瑶。
  4大支系包括16个分支40个小支,具体分支和小支如下。
  1盘瑶支系的分支和小支划分
  这一支系包括5个分支21个小支(其中5个小支与分支同属),其分支和小支如下。
  第1分支:盘瑶(尤绵土语集团):盘瑶、过山瑶、盘古瑶、红头瑶、顶板瑶、大板瑶、土瑶、本地瑶、坳瑶、小板瑶。
  第2分支:蓝靛瑶(荆门土语集团):蓝靛瑶、山子瑶、花头瑶、平头瑶、沙瑶、坝子瑶、贺瑶、民瑶。
  第3分支:排瑶(藻敏方言集团)。
  第4分支:东山瑶(标敏土语集团)。
  第5分支:交公瑶(交公绵土语集团)。
  2布努瑶支系的分支和小支划分
  这一支系包括6个分支14个小支(其中6个小支与分支同属),其具体分支和小支如下。
  第1分支:布努瑶(布瑙方言集团):布努瑶、背篓瑶、山瑶、背陇瑶、白裤瑶、青瑶、黑裤瑶、长衫瑶、番瑶。
  第2分支:八姓瑶(巴哼方言集团)。
  第3分支:花衣瑶(唔奈方言集团)。
  第4分支:花篮瑶(炯奈方言集团)。
  第5分支:花瑶(尤诺方言集团)。
  第6分支:木柄瑶(诺莫方言集团)。
  3茶山瑶支系的分支和小支
  这一支系只有1个分支1个小支(分支小支同属):茶山瑶。
  4平地瑶支系的分支和小支
  这一支系包括4个分支4个小支(分支小支同属),其具体分支如下。
  第1分支:平地瑶(炳多尤话集团)。
  第2分支:平话红瑶(优念话集团)。
  第3分支:山仔瑶(珊介话集团)。
  第4分支:瑶家(优嘉话集团)。
  二、瑶族的族称
  (一)瑶族名称的由来
  关于瑶族名称的由来,因史家记载不一,长期争论不休。但在这几年经过多次瑶学研究会议讨论认定,瑶族先民在南北朝以前就与南方少数民族统称为“蛮”,如“荆蛮”“盘瓠蛮”“长沙蛮”“武陵蛮”和“五溪蛮”等。南北朝时,出现了“莫徭”的称号,这是瑶族族称中最早见于文献的称呼。据唐初姚思廉《梁书·张缵传》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又据《隋书·地理志下》载:“长沙郡又杂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尝免徭役,故以为名。”这说明,“莫徭”是免于徭役的意思,瑶族名称的得来与徭役有关。“莫徭”称号,自南北朝时期出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二)族称的演变
  瑶族,自唐宋成为单一民族实体以后,随着向南迁徙与各民族的接触与交往,称谓也在演变之中。
  唐末宋初,居住在洞庭湖一带的瑶族开始向南迁徙,唐宋时期的文献多用徭役的“徭”来称呼瑶族。如称“莫徭”“蛮徭”“傜人”或“徭人”等。除使用“莫徭”名称外,还混用于“蛮”“獠”“山徭”“山越”“夷蜒”等名称。元代,瑶族大量南移进入两广地区。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把“徭”字改为带有犬字旁的“猺”,出现了“猺”“蛮猺”“猺人”等带侮辱性的称谓。在清代,仍袭用“猺”字,史称“猺”“猺蛮”“猺人”“猺民”“山峒猺”等,这些称谓一直沿用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约在20世纪20年代,广东中山大学一些学者提倡将“猺”之犬字旁改为人字旁的“傜”字,从此一些学者开始使用单人旁的“傜”来称呼瑶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取消了带有侮辱性“猺”的称谓,改用“傜”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又将“傜”字改为“瑶”字,统称为瑶族。
  (三)自称与他称
  瑶族称谓分自称与他称,其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
  1自称
  瑶族有不同的自称,其形成与图腾崇拜和语言的差异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语言和图腾崇拜相同或接近的自称相同或相似;语言和图腾崇拜不同的,自称多不同。据普查,全瑶族共有28种不同的自称,每一种自称都有一定的含义。比如,自称“勉”或“绵”“曼”“门”“敏”“努”“诺”“璃”“奈”“迎”等的都是“人”的含义,而“尤”“标”“藻”的称呼则是“瑶”的族称。其中自称“绵”的为盘瑶、盘古瑶、过山瑶等;称“董本尤”的为大板瑶;称“祝敦尤绵”的为小板瑶;称“土尤”的为土瑶;称“荆门”的为蓝靛瑶;称“布努”“布诺”的为背篓瑶;称“炳多尤”的为平地瑶;称“拉珈”的为茶山瑶等。在自称中以“勉”“门”为最多。
  2他称
  “瑶”不是瑶族自称,而是其他民族对瑶族的称呼。从元代至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瑶族被冠以许多不同的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瑶族他称达456种。每一种他称,都有一定的含义。其称谓的特点:一是与崇拜信仰有关,比如崇拜盘瓠、盘王的瑶族被称为“盘瑶”;二是与归附政府,接受教化有关,比如凡编入户籍需服徭役的瑶族被称为“安宁瑶”“太平瑶”“下山瑶”“良瑶”“杂瑶”“汉瑶”“真瑶”。凡没有编入户籍或不纳税役的瑶族,被称为“险瑶”“生瑶”“蛮瑶”“山瑶”“野瑶”等,反映其政治地位低下的他称有“山狗”“狗猺”等,多达50多种;三是与生产耕作有关,比如居住在山上,刀耕火种迁徙频繁的瑶族,被称为“过山瑶”“山子瑶”“背篓瑶”“高山瑶”“开山瑶”等,其中被“芹菜瑶”“竹山瑶”等瑶族名称反映的是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农作物生产;四是与居住地有关,瑶族因在历史上居住地条件不同,也出现过不同的他称,比如因居住地势、方位而得名的有“高山瑶”“深山瑶”“七百弄瑶”“八排瑶”“东山瑶”“西山瑶”“平地瑶”等,以居住地地名而得名的还有“茶山瑶”“道州瑶”“乳源瑶”等;五是与服饰有关,据查,不少他称是因穿着的服饰而得名,其中以服饰颜色式样而得名的有“红瑶”“白裤瑶”“青裤瑶”“黑衣瑶”“长衫瑶”等,以头部装饰而得名的有“板瑶”“尖头瑶”“花头瑶”“红头瑶”等,以蓄发或不蓄发得名的有“长发瑶”“光头瑶”等;反映胸饰得名的有“钱币瑶”“钱瑶”和“花肚瑶”。他称还与瑶族姓氏有关,如“十二姓瑶”“盘家瑶”和“赵家瑶”等。
  瑶族各支系自称、他称、语言,甚至风俗习惯或许不同,但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瑶族人民有着共同的传承、共同的文化,因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瑶族。
  三、瑶族的起源
  瑶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关于瑶族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蚩尤是中国远古的传说英雄人物之一,他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是同时代人,距今五六千年。当时,蚩尤活动的地域主要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济水、淮水流域之间。后来,蚩尤先后与炎帝、黄帝两大部落发生矛盾和战争,蚩尤部落战败后,小部分臣服于炎、黄二帝,大部分人向南流亡,形成三苗,活动于江汉、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洞庭彭蠡之间的广阔地域。三苗部落联盟曾先后多次与尧、舜、禹为代表的部落集团进行激战,最后禹彻底击败三苗。除小部分三苗臣服外,大部分三苗部落联盟成员在洞庭、彭蠡一带形成荆蛮集团。先秦时期,楚人在荆蛮地域内崛起,建立楚国,部分荆蛮融为楚民,另一部分荆蛮则被迫向南、向西迁徙,形成长沙蛮、武陵蛮和桂阳蛮。其中,长沙蛮、武陵蛮和今天的瑶族关系较密切,他们主要活动在今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沙武陵蛮中的部分人被称为“莫徭蛮”。隋唐沿袭旧称。唐末宋初,“徭”之称谓见之史籍。
  因此,瑶族主要来源于古代的九黎和三苗,是从九黎部落集团和其后三苗部落集团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的。除此之外,瑶族在与各民族频繁交往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称为次要来源:一是部分汉人与瑶族接触后,同化成了瑶人,成为瑶族的一个来源;二是部分壮侗语族的族群同化而成瑶族,如金秀的茶山瑶、湖南省江永县的部分民瑶等属此类,均属于瑶族的共同体。
  综上所述,瑶族来源比较复杂,是一个由不同支系的几部分人构成的共同体。从总体上看,瑶族由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4大支系组成。其中盘瑶、布努瑶和平地瑶是瑶族的主源,三者有着共同的起源关系。但其先民在南迁和西迁过程中,因迁徙路线不同,产生了语言上的差异。
  第四节 瑶族的节日
  瑶族民间传统节日的产生和生产劳动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些传统节日的最初形成,往往直接来源于生产劳动中的祭祀活动或生产活动。在远古时代,瑶族先民对自己本身和自然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神秘。他们对生产劳动能否顺利进行,劳动后是否有所收获,都感到不可知之。他们将自然界的一切看做是有生命的灵魂。所以,每次生产劳动之前,他们都进行一定的祭祀活动,祈祷神灵保佑生产劳动能顺利进行,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们必须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狩猎或采集,农业生产取得丰收后,都要举行祭祀活动,酬谢神灵的恩赐。这些集体生产劳动及祭祀活动,有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为节日。因此,瑶族节日的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来源于古代宗教祭祀活动,有的来源于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有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甚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按瑶族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节日、农业生产类节日、纪念类节日、民俗娱乐类节日等。
  一、宗教祭祀类节日
  瑶族宗教祭祀类节日的产生和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宗教是氏族和部落全民性的活动,定期举行集体性的祭祀活动是瑶族先民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随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全民性祭祀活动大部分已经消失,但原始宗教中的某些仪式和与之相关的活动仍继续传承下来,成为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动植物崇拜类节日
  1招鸟节(农历二月初一)
  平地瑶的招鸟节和鸟崇拜有密切关系。据广西富川瑶族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瑶族遭受特大虫灾,人们求神祭天仍无济于事。正当人们开始绝望时,天空中飞来无数的小鸟,铺天盖地般地扑向害虫,将害虫吃尽,使庄稼获得好收成。为报答“神鸟”,当地瑶族将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定为招鸟节。届时家家户户杀鸡、杀鸭、做糍粑,将汤圆做得如拳头大,内包各种佳肴,煮熟后装在特制的大簸箕里,放在门前的桌上,供祭鸟儿,让其饱吃一餐,俗称“招鸟”。然后,男女老少拿香、烛、纸钱、糍粑及一双特制的小花布鞋,到庙中供祭,求鸟儿无恙,无虫无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节日期间,严禁任何伤害鸟儿的行为。
  2忌鸟节(农历二月初一)
  湖南江华地区的瑶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瑶族地区害鸟很多,作物成熟的时候,成群的山鸟就飞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下的农作物全部被吃光,年年有种无收,人们只好四处逃荒。这一消息传到京城,惊动了皇帝,皇上特颁下圣旨:谁能将害鸟赶走,瑶山就属谁,可永不交租纳税。有个叫细妹的瑶族姑娘,生来长着一副好嗓子,人又聪明,只要她一开口歌唱,山鸟也会听她指挥。就在皇上降旨时,她带领青年们在农历二月初一这一天放声歌唱,将鸟儿引离了瑶山。那些山鸟被她动听的歌声迷住了,如痴如醉,半月不醒,鸟害避免了,从而保证了作物能正常生长。可是有个贪婪的山主,早就想霸占瑶山,便谎报皇上,说山鸟是他赶走的,皇上将信将疑。于是,第二年开春时,派使臣请山主赶鸟,山主来到了山鸟聚集的地里,左呼右唤,鸟儿根本不听他的,赶也赶不完,急得山主团团转。眼看山鸟把播下的种子全部吃了,在一旁看热闹的细妹,开了金口,动听的歌声顿时把山鸟全镇住了,山鸟都乖乖地听她调动。细妹的举动也惊住了皇上派来的使臣,于是他回京禀报了皇上,皇上高兴地把瑶山赐给了细妹。从此,瑶族就定二月初一为忌鸟节,每到这天,人们就用糯米做成粑粑粘在竹子上,制成“鸟仔粑”,也称“昀鸟仔”,插在田地中,说这样便能粘住鸟嘴,不让山鸟危害农作物。
  3尝新节(农历六月初六)
  瑶族的尝新节和狗崇拜有关。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瑶族是不种五谷的。后来人们叫狗到番国去寻找,狗泅海七天七夜后到达彼岸,趁番人不备,在谷堆中打个滚,一身都沾满谷粒,匆匆过海回家。到家时,身上的谷粒已被水冲走,只剩下尾巴上的谷粒仍沾在上面。瑶族便将其种在地上,成了像狗尾巴一样的稻穗。或说古时瑶族先民在迁徙过程中渡海时,遇狂风大浪,将船打翻,人们挣扎搏斗游到岸边,但粮食全淹没于海中。正当人们为生计发愁时,有人发现狗尾巴上还沾有几粒谷种,未被海水冲走。于是人们将这几粒谷种种在地里,精心护理,秋后获得了好收成,渡过了难关。所以,每年玉米、早稻刚成熟时,人们便摘一些刚成熟的玉米、稻谷等,煮成饭食,先喂给狗食,再祭祖宗,然后全家才进食,俗称“尝新节”或“吃新节”。显然,这是古代瑶族狗崇拜的残余。瑶族过尝新节的日期,依各地季节早晚而定,最早的在农历五月,最晚的在农历十月。湖南省城步大阳乡瑶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尝新节。六月初六清晨,由家主到地头摘几穗勾头黄边的旱谷谷穗,拿回来放饭上蒸熟后,取出放于一只干净的碗中祭神,然后才可吃尝新饭。全家动口尝新前,先装些饭,夹些猪肉、豆腐之类的菜肴,让家中的狗饱吃一餐,然后家中长者先吃第一口,家中其他人才依年龄大小之顺序而动口吃饭。在广西大瑶山境内,金秀镇一带的茶山瑶每逢农历八月巳日,家家摘新谷约250g,捣成米和旧米同煮成饭,分祭社肉做菜,待社老、甲头相聚尝新米饭后,各户方能品尝。六巷一带的花篮瑶,农历九月择吉日尝新,以新、旧米煮饭,先喂猪、狗,意为让猪、狗把人们的疾病带走,然后家人共尝,俗称“吃新米”。罗运一带坳瑶,亦于农历九月择吉日,摘两穗新谷煮水,再用此水煮旧米饭,不祭神,先喂猪、狗,然后家人共尝,俗称“吃新禾饭”。长二一带,每家选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到田中剪8穗稻谷,每4穗扎为1把,用稻秆作扁担将谷穗挑回来。到家门口时,将稻秆扁担折断,意为今年必然五谷丰登。然后将新谷捣碎,洗出米浆水滤清,与旧米煮饭共尝。广西恭城、钟山等地,每年稻谷成熟时择吉日尝新,饭前先向祖先、天地祝祭,再给狗、牛、猫“尝新”,最后家人才尝新。习俗认为,狗给人带来谷种,牛为人耕地,猫为人守粮仓,均有功于人,故应给予尝新的礼遇。
  4禾魂节(农历四月初九)
  山子瑶的禾魂节来源于瑶族先民对稻谷的崇拜。在远古时代,瑶族先民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万物有灵,认为稻谷和人一样,也有灵魂,必须讨好他、崇拜他,才能获得丰收。所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广西大瑶山一带的山子瑶便早早起床,打扫庭院、熬酒、做糯米糍粑,迎接“禾魂”回家过节。早饭后,各家家长便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把各人分派到田峒、旱禾地及田边的小溪去请禾魂。请“禾魂”的人要衣冠整洁,带上小谷篓。路上,同行者要互相祝贺,希望彼此都能请到“禾魂”回家,争取今年取得好收成。到目的地后,人们沿着田埂和山边仔细搜索鼠洞、石缝,寻找被老鼠拖去收藏起来的稻谷。一旦找到,就高兴地祈求说:“禾魂,禾魂,快跟我回家!”一边祈求,一边将稻谷捡起装进小谷篓。到小溪请“禾魂”的人,还要带捞绞去,用捞绞在水中捞来捞去,一边捞一边说:“不幸被水冲走的禾魂,我来捞你了,快跟我回家吧!”打捞过程中,不管是捞到虾子或小鱼,都将其视为“禾魂”带回家。回到村边,各家的家长将拾回的稻谷集中到用红纸包着的新小谷篓里,然后在一枝繁叶茂的金竹枝上挂上5串最大最长的谷穗,意为当年的稻谷长得跟金竹枝一样高,五谷丰登。接着,家长右手拿金竹,左手提谷篓,朝家走去。进堂屋后将金竹插在神龛上,将谷篓放在金竹旁,供糯米糍粑、米酒、腊肉祭“禾魂”,家人向“禾魂”三鞠躬。随后,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听老人传授生产经验及如何捕捉损害庄稼的野兽,告诫晚辈爱惜粮食。
  5护青保苗节(农历六月初六)
  红瑶和东山瑶的护青保苗节也源于对稻谷的自然崇拜。最初人们认为到种有稻谷的田边去直接祭祀生长着的禾苗,会感动“谷神”,获得好收成,后来相沿成俗,逐渐演变为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广西全州、龙胜等地的东山瑶和红瑶,家家户户带酒、豆腐、香、烛、纸钱、生猪肉、活鸭(或活公鸡)到田边祭五谷大仙。在去的路上,无论遇上谁,就是迎面而来也不能互相对话,否则,会给禾苗招来虫灾。必须待祭了五谷大仙后才能与他人打招呼。到插有禾苗的田边时,将酒、豆腐、猪肉等供祭于田头。杀鸭子时,要先将血滴入酒杯和纸钱上,再将余血滴入田脊中。将部分沾有鸭血的纸钱挂于竹上、树枝上,插于田头田尾,将余下的纸钱焚烧祭五谷大仙,求其消灾除虫,保佑禾苗顺利生长,五谷丰登。然后将猪肉、鸭子等煮熟,于田头聚餐。
  (二)祖先崇拜类节日
  1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布努瑶的达努节又称“祝著节”“祖娘节”“完九节”“属足节”“瑶年”等,是广西都安、大化、巴马、东兰、凤山、马山、平果、隆安等地布努瑶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瑶族的“达努”就是汉语中老慈母之意,因此,达努节实际是为慈母祝寿的节日,现在引申为祭拜始祖密洛陀的节日。个别地区三五年过一次,时间为三天,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据布努瑶民间传说,在天地洪荒的远古时代,千山万壑之中有两座神山相峙对望。一山亭亭玉立如女子,一山威武挺拔如男子。两山每年互相靠近0.33m,经过995年,于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时,两山相接。顿时忽地一声霹雳,两座大山震开裂缝,从中走出一女一男,女的是布努瑶始祖母密洛陀,男的是布努瑶始祖父布洛西。后来密洛陀造天地万物,并生育了三个儿子。一天,密洛陀对三个儿子说:“你们都长大成人,该自己去谋生了。”次日清晨,老大拿秤出门去做生意,其后人成为汉族;老二拿犁耙去田坝犁田种稻谷,其后人成为壮族;老三拿砍刀到高山种地,其后人成为瑶族。老三进山垦荒耕种,但禽兽太多,出没无常,践踏庄稼。密洛陀送给老三一面铜鼓,每当禽兽来危害庄稼时,老三便敲铜鼓赶走禽兽,保护庄稼,获得好收成。后来密洛陀老了,老三便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这天率子孙回家给密洛陀祝寿。此后相沿成俗。每年达努节,家家户户杀鸡宰羊,酿制美酒,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宴饮时,先由长者诵念《密洛陀》长歌,缅怀密洛陀的恩情,然后大家围长桌畅饮,唱祝酒歌,纪念密洛陀。过去有一年小祭小宴、两年中祭中宴、三年大祭大宴的规矩。小祭小宴要杀1只鸡、1只羊、1头猪;中祭中宴杀8头肉猪、1头母猪;大祭大宴杀黄牛、水牛、马、母猪各1头及8头肉猪。节日期间,还举行打铜鼓、跳铜鼓舞、打陀螺、射弩、赛马、斗鸟等民族体育活动。
  2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
  盘瑶的盘王节来源于祖先崇拜。瑶族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跳盘王”“游盘王”“还盘王愿”“祭盘瑶文化变迁”“祖公愿”“祭盘古”“打盘古斋”,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瓠的盛大传统节日。过去,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具体日期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的一般都固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一年一次。不定期的为三年、五年或十年、十二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师公择吉月吉日举行。间隔的时间越长,节日就越隆重。可单家独户过,也可联宗共祖同族共同举行。单家独户者,节期多为一天两夜:联宗共祖同族过节,一般多为两天三夜,最长的达七天七夜。1984年,来自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北京、武汉等省市(自治区)的瑶族干部、学者代表在南宁举行会议,商定将盘王节定为瑶族的统一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并得到国内瑶族人民的认同,至此,各地盘王节的时间趋于一致。瑶族信仰盘瓠或盘王或盘古王,将其视为始祖,盘王节起源于对始祖的崇拜。关于盘王节的来源,民间传说不尽相同。一是源于祭祀始祖“盘瓠”或“蓝公”。据盘瑶民间传说,古时评王与高王久战不胜,评王许愿:谁能杀高王,即赐予三公主成婚。评王身旁龙犬盘瓠渡海杀高王,被评王招为驸马,并被封为南京会稽山十宝殿王,自称盘王。婚后,盘王与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自相婚配,传下十二姓瑶人。后来盘王不幸被羚羊撞下山崖身亡。其儿女捕获羚羊,以其皮做鼓面,击鼓祭盘王。广西大化等地布努瑶传说,其始祖蓝公助评王打败高王,当了评王驸马,传下蓝、蒙、罗、韦、潘等姓瑶族。后来蓝公被羚羊所害,他的儿女为报父仇,经历十二年追逐才将羚羊捕杀,故每隔十二年要举行一次祭蓝公始祖的活动。二是源于纪念盘古王。瑶族尊崇盘瓠,也尊崇盘古王。传说盘古王造天地万物,生下一男一女。某年洪水泛滥,天下受淹,人烟灭绝。盘古王遗孤兄妹二人藏身于葫芦内得以幸存。因天意作合,兄妹成婚,生下一肉球。哥哥以为不吉,将肉球剁成360块,抛入河中。妹妹急制止,将剩下的5块投掷于山冈上。次日早上,山冈上出现盘、李、邓、赵、蒋五姓瑶族。兄妹俩告知他们,盘古王是其始祖,此后瑶族便以祭盘古王来纪念其始祖。三是源于“还盘王愿”。传说古时天下大旱,颗粒无收,瑶族被迫离乡背井去逃荒。途中,12姓瑶族分乘12条船渡海,遭狂风恶浪袭击,有6条船被打翻。危急之中,瑶族烧香求始祖盘王保佑,并许下日后还愿的诺言。祈毕风平浪静,瑶族脱险到达彼岸。后来,瑶族遵守诺言,举行盛大的“还盘王愿”活动,代代相传。盘王节历史悠久,据晋代干宝《搜神记》记载,瑶族先民每岁“用糁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盘瓠。”唐代,盘王节三年一庆,五年一乐。节间,挂盘王神像,供牲畜祭品,男女击鼓唱笙歌。清代之后,盘王节的娱人成分逐渐增强。而今之盘王节,冗杂烦琐的宗教祭仪已逐步改革,大操大办的破费之风也有所节制,歌舞内容得到继承、发展、提高,逐步成为瑶族人民欢庆娱乐的传统民族节日。节日期间,人们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男女青年还要耍歌堂,通宵达旦地对唱山歌,物色对象,情投意合者,互赠信物,以定终身。老年人亦利用节日交流生产经验,互相预祝来年丰收。
  二、农业生产类节日
  1修路节(农历三月和农历七八月)
  瑶族世代居住在山区,坡陡壑深、林密草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每年入春雨水增多,草木滋长,加上雨水的冲击,路面坑坑洼洼,草木遮拦。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广西大瑶山一带的瑶族于每年春秋二季,各村寨的群众都自动组织起来,修桥补路,后来便成为民间传统修路节。修路节一般每年两次,每次10~18天,于春耕前的农历三月和秋收前的农历七八月间举行。节日期间,凡年满18岁到48岁的青壮年,不分男女,都主动地自带工具、自备伙食到指定路段锄草铺路,维修桥梁,有力出力,有料出料,漫山遍野都是劳动的人群。人们边劳动边唱歌,笑语喧天,热闹非常。男女青年还通过集体劳动互相了解,加深情谊。
  2三月节(农历三月初三)
  居住在广西、云南边界的蓝靛瑶,过去曾以渔猎为重要经济生活,每年的冬末春初,人们都以村寨为单位,上山狩猎,下河捕鱼,将捕获的野兽和鱼虾平均分配或聚餐。后来,人们就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定为三月节。每年的三月初三,人们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渔猎活动,有的扛猎枪、带猎狗,进深山老林,察看野兽的足迹,寻找猎物;有的下到河里,装鱼笼、撒渔网、筑坝戽水捕鱼。猎获的野味,除当天食用外,留下一部分,挂在火塘上烤干,作为日常招待客人的佳肴,故三月节又称“干巴节”。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便开始互相串门祝贺,共度佳节。青年人则聚集于火塘边唱歌,以歌交友觅情人。
  3牛生节(农历四月初八)
  瑶族的牛生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在瑶族地区,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过去一些地区的瑶族还用牛力拉车运输,牛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人产生爱牛、惜牛的心情,从而形成敬牛习尚,并形成牛生节。据瑶族民间传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们将这天作为牛生节。牛生节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对牛高声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广西田林潞城一带瑶族,牛生节这天,各家各户要杀鸡、杀鸭、捡田螺、捉泥鳅来祭祀牛栏。将牛鼻圈脱下,连同3块石头、3个桃子、1个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装进竹篓挂在牛栏上,俗称“保牛魂”。广西富川一带,人们用酒和鸡蛋拌饲料喂牛,将牛赶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众人则坐在草地上品尝从家里带来的食品。傍晚,将牛洗刷得干干净净,才赶牛回家。牛回栏后,人们焚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无灾无难。广西桂平一带的瑶族,家家户户用新鲜芒叶包五色糯米饭,拿到牛栏前供祭,烧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无灾无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将糯米饭喂牛。
  4插秧节(农历四月)
  茶山瑶的插秧节的产生也和生产劳动有关。居住在广西大瑶山境内的茶山瑶,每年农历四月春插到来时,族内各村的男女青年都穿起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集中于金秀河下游的美村,从那里开始春插,沿河而上,从下游到上游,依次插完沿河十村的水田,然后再集中抢插北部山区各村的水田,直到把全族系的水田全部插完为止。后来相沿成习,形成一年一度的插秧节。整个春插期间,男女青年在白天的集体劳动中你追我赶,晚上对歌作乐,促进了生产的协作、竞赛和文化及思想感情的交流。
  三、纪念类节日
  瑶族民间传统节日和民族历史有密切的联系。瑶族历史上曾涌现过许多的民族英雄和伟人,他们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和生存赴汤蹈火、力挽狂澜,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瑶族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些重大的事件,它对瑶族的形成和瑶族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民族英雄人物虽然早已作古,但瑶族人民却无时不在怀念他们,到处传颂他们的英雄事迹;这些事情虽然过去了,但人们却常常议论评述,追忆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历史事件。为了纪念这些人和事,瑶族人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些群众性的纪念活动,久而久之,这些纪念活动便演变为民族纪念节日。
  赶苗节(农历五月十五日):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的瑶族赶苗节就和当地瑶族人民的反封建压迫斗争有密切联系。相传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屠杀少数民族,湖南溆浦县瑶族首领刘南山、卜连山和隆回县首领奉逐明等组织联合义军,聚集在两县交界的虎形山和老营坡一带安营扎寨。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十五日,官军集结兵力,采用调虎离山计,乘夜伪装,以送军饷为由,在120只山羊头上挂着灯笼,敲锣打鼓,朝义军寨前走去。义军不知有诈,纷纷出寨迎接。官军乘虚从寨后破门而入,对义军进行突然袭击。双方在虎形山水洞坪村一带激战三天三夜。义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为纪念死难英雄,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当地瑶族都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堂,祭祀英灵,后来演变为民族传统节日。
  四、民俗娱乐类节日
  瑶族民间传统节日和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文娱活动也有密切联系。瑶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地的山林地带,是个住山、种山、吃山的山地民族。历史上,瑶族聚居区就远离城镇,远离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文化生活贫乏。瑶族人民为生计所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娱乐生活匮乏。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调节生活,使枯燥漫长的岁月增添诱人的生活情趣,消除长时间的紧张和疲劳,瑶族人民在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娱乐活动和民俗活动。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便逐渐成为民间传统节日。
  1铜鼓节(农历正月初三)
  广西田林木柄瑶有击铜鼓娱人的习俗,并由此而形成一年一度的铜鼓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全寨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拿酒、猪肉、鼠肉、鸟肉、糯米饭,抬牛皮木鼓,来到埋藏铜鼓的地点。烧香祭神,请寨老或头人念经喃神,求神明保佑。然后将铜鼓挖出洗净,抬回社庙前,杀一头牛奠祭后,便吹响长号,击铜鼓而舞。从正月初三至正月三十,村寨中鼓声不断,人们尽情地唱、跳,庆贺丰收,预祝来年生产顺利,五谷丰登。每年农历正月三十日,人们又用同样的仪式将铜鼓送到山上隐蔽处,挖坑掩埋。
  2女儿节(农历四月初八)
  湖南江永地区的女儿节,则由瑶族女青年的野外集体会餐演变而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永的瑶族青年姑娘都要集体过女儿节。又因其只准未出嫁的成年姑娘参加,故名女儿节,又称“阿妹节”,届时各村寨的瑶族姑娘相邀集结于山林或溪边,每人自带几种熟食,但其中有几样必不可少:一是花蛋,将鸡蛋或鸭蛋、鹅蛋、野鸡蛋、鸟蛋煮熟,并在蛋壳上描绘图案纹样;二是花糍粑,用小刀在糯米糍粑上雕刻荷包的花样,但每个糍粑的花样不能重复;三是花糖,将蜂蜜熬干拌熟米粉压成块,再用黑、白芝麻在上面镶成各种头巾图案。此外,还要带些花生、板栗、熟肉及各种土特产食品。到集会地后,姑娘们先将花蛋、花糍粑、花糖摆出,供众人欣赏、评论,然后众人嬉说笑闹,追逐游戏。渴了喝几口溪水,饿了吃“百家”食品,整日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3晒衣节(农历六月初六)
  岭南一带的春夏之季多梅雨,空气潮湿,特别是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瑶族,空气湿度大,持续时间长,受其影响,家中的衣物容易受潮,产生霉菌。每年农历六月天气开始晴朗干燥后,人们便翻衣物出来晾晒,并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晒衣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广西桂平、龙胜一带的瑶族便早早起床,家家杀鸡杀鸭,举家宴饮。烈日当空时,人们便把衣服、被子、鞋、首饰及箱笼等物拿到屋外的晒谷坪上,让烈日照晒,以杀菌消毒。
  总之,瑶族民间节日活动频繁、丰富,每个瑶族支系的节日各不相同,除了春节、清明等与汉族相同的民间大节日外,每月都有自己的节日。
  第五节 瑶族的娱乐
  瑶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他们在生产劳动中,在漫长的征服险恶自然环境和同野兽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山地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这些活动既具有体育锻炼和提高生计能力的性质,又有娱乐的功能。其中多数保持了古老的形式,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体育和娱乐的名目繁多,较有特色的有抛花包、打马鹿、赛马、打陀螺等。
  一、抛花包
  抛花包盛行于蓝靛瑶地区,已有悠久的历史。这是瑶族未婚男女青年喜爱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不会抛花包的青年,会受到人们的耻笑。相传这种活动的由来与《隆斯与三公主》这个民间故事有关。古时候,有一个出身贫寒但勤劳勇敢的狩猎能手叫隆斯(龙师),他与瑶王的女儿三公主(三娘)真心相爱,凭借他们的智慧冲破了重重阻力,获得了婚姻的自由。他们结婚后,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但隆斯想整天与三公主不分离,三公主就把自己的容貌绣在布上,把布钉在木板上,插在田的两端,以便隆斯在田里劳作时,就可看见她的容颜。一天,突然狂风大作,把绣帕吹到了土司家。土司见了绣帕上的三公主,垂涎她的美貌,欲霸占公主。三公主不允,土司就限他们在五天之内织出五彩凤凰衣,否则就要强抢公主。隆斯在绝望之际,盘王派仙翁和仙女送来了一件五彩凤凰衣。土司穿上此彩衣,竟然真的飞上了天空,然而不久就跌落下来,摔死了。隆斯和三公主又过上了幸福生活。瑶族人民钦佩他们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勇气,就用五种颜色的面料缝制花包,以抛花包的形式纪念他们。
  花包一般用五色面料缝成,为正方形,边长约5cm,四角都缀有五色布缝合成的彩带,包内装有玉米粒。四个大小轻重一致的花包组成一组。花包由姑娘缝制,小姑娘到了十岁左右就开始学缝花包。缝制花包需要一定的技术,否则四个花包就会大小轻重不一,抛出时难以保持平衡。抛花包时,一男一女相距数米,面对面站立,各持两个花包,相互对抛,右手抛左手接,循环往复,比赛时以花包不落地的时间长者为胜。由于抛花包需要熟练的技术,他们在农闲时经常操练。每到节庆时,他们就邀约外村青年抛花包和对歌,一般是白天抛花包,晚上对歌。抛花包以春节期间举行得最多,地点一般在村外地势较平的地方。有时村寨之间还举行集体比赛,多在正月举行。
  二、射击
  1射弩
  射弩是瑶族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瑶弩也叫偏架弩,早在宋朝史籍中就有对它的记载。最初它是瑶族先民的狩猎工具,后来逐渐变成了人们的娱乐器具。尤其是广西巴马、南丹瑶族每逢节日或喜事,必举行射弩比赛。关于瑶族射弩在巴马瑶族地区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远古时期,在深山老林的岩洞中,住着一对瑶族夫妇,丈夫叫蓝三,是射弩能手,妻子叫五妹。他们有一个儿子叫丁三,他经常在外打猎。蓝三年老多病,忽一日,一只老虎窜到洞口,张牙舞爪,眼看要进洞吃人了,在这危急关头,蓝三急中生智,取下挂在岩上的弩,可是因病重体弱,几次拉弓都无法拉满,五妹急忙上前,将弓拉满弦,搭上箭条,“嗦”地一声,利箭向老虎射去,正中老虎咽喉,老虎咆哮一阵死了。蓝三也因用力过度,病情加重而离世。第二天,儿子丁三回来大吃一惊,不知洞边躺着一只中箭的大虎是怎么回事,母亲便把缘由告诉了儿子。丁三一怒之下,将老虎劈成两半,他知道父亲的好箭法救了家人,于是丁三继承了射弩武艺,并将它流传后代。后来的瑶族青年都仿效丁三刻苦练技,一心要成为蓝三一样的神射手。现在瑶族的弩一般用木制作,弩槽用红青木凿成,弩张用密西木为料,弩绳由牛筋和麻线,棕榈丝编制,箭杆用老楠竹制成。瑶族青年们经常练习射弩,在十几米远处,放置柑果或铜钱,以射中目标中心为最佳。一到比赛之日,围观在赛场上的瑶族姑娘,专心欣赏小伙子们的箭法,谁射得最准,谁的命中率最高,谁就会得到姑娘们的倾慕,甚至赢得姑娘的爱情。
  2打马鹿
  打马鹿是射击训练中的一种,曾是瑶族赖以生存的技能。瑶族多居于山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狩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加之野兽频繁出没,侵犯人畜,并不时有匪患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他们特别注重射击技术的训练。古代主要以弩为狩猎工具和武器,早在宋代史籍中就有记述。清代以后逐渐改用明火枪(或称铜炮枪)。他们过去在每年的寒冬腊月或正月农闲时,进行射击训练。训练时以村为单位集体进行,或晚上点灯于野外为靶,或用南瓜从山上滚下为靶。逐渐定居以后,他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野兽也大为减少,社会环境大为改善,训练射击的活动也就随之大为减少,在有些村寨已没有此项活动。仍保留这项活动的,其中已增添了不少娱乐性。近几十年来,因马鹿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对象之一,到训练时,他们常画一头马鹿像,把画像贴在一块木板上作为靶子。他们来到村外僻静处,对着靶子轮流射击。凡中靶者,每人提一块腊肉和一壶酒到寨老家聚餐,称为“喝马鹿汤”。
  三、赛马
  赛马也是瑶族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由于多居于边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马匹是他们用于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不少人家都养马。平时去田间劳动或赶集的路上,常相约驱马驰行,以比赛马的优劣和各人的骑技。
  四、打陀螺
  打陀螺是聚居在广西南丹、巴马县境内一些瑶族群众喜爱的一种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于新春正月进行。自年初一开始,人们便在房前屋后坪地中玩陀螺。瑶族青年打的陀螺,一般用栗木、油树、脱皮龙等树干精心砍削而成,顶部光滑,底部尖端镶有铁钉。儿童玩的陀螺为小型,重250g左右,成人玩的为大型,重达1.5kg,并用颜色染成红、黄、蓝、绿、青等色。玩时用树皮或藤条搓成绳索缠绕旋放,打陀螺除可娱乐之外,还可进行竞赛。比赛时,分成两队,各队人数相等。打法有近打和远打两种。近打距离2m左右,先由甲队中一个队员旋放陀螺,让乙队中的队员用陀螺打击,甲队队员依次旋放陀螺,乙队队员依次打击。远打则由两队商定距离,一般为5~10m,然后由甲队在一个画好的圆圈内把陀螺全部旋放,让乙队在规定的距离里逐个用陀螺打击对方陀螺,如打击一方没有人打中对方旋放的陀螺,则算败给旋放的一方,如击中其中一个或几个,则以击中和被击中的陀螺旋转时间长短分胜负,长的为胜,短的为负。一场结束后,轮到负方旋放,胜方打击,依此规则相互轮换。在两队赛陀螺过程中,人员可以随时增加,也可以随时减少,没有严格规定人数,但必须保持两队人数相等,一般每队都有5~10人,多则达30人。比赛场内,各色陀螺旋放时,五彩斑斓,耀眼夺目,十分壮观。瑶族打陀螺,短的2~3个小时,长的7~8个小时。这种活动既可以锻炼臂力,又可以锻炼耐力,一方面讲求集体配合,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个人击中目标的本领,精神娱乐和体育锻炼兼而有之。
  第六节 瑶族的婚俗
  瑶族村寨规模小,多则几十户,少则三五户。房屋多为竹木结构,也有土筑墙,上盖瓦片,一般分为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灶房和火堂,后作卧室和客房;在两侧设两门,一门为平时进出,一门为便于姑娘和情人谈情说爱进出;正面开设大门,是婚丧祭祀时人们出入之门。
  瑶族的恋爱比较自由。男女青年往往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对唱山歌的形式,寻找对象,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瓯江杂志》中就记载着瑶族“婚姻多赛于祠,踏歌相招,听其自合”。
  过山瑶、山子瑶由于迁徙频繁,分散居住在山区,他们的村寨一般较小,相距也较远。农忙期间,各自忙于劳作,很少来往。农忙过后,如有外村男女青年来作客,他们十分高兴。入夜必邀约对山歌,有时可通宵达旦歌唱,也有连唱两三个夜晚的。这是他们最欢快的娱乐,也是青年男女们互相接触、认识和了解的好机会。
  金秀大瑶山茶山瑶有“爬楼”的恋爱方式,男女成年后,便可自由社交。恋爱时,小伙子们就爬上姑娘居住的门楼,与姑娘谈情说爱。一般是集体进行,数个男子一齐爬上几个女子约集的门楼,各坐一边,与姑娘们唱“香哩歌”和交谈,从中寻找知己,如果男女双方已确定了恋爱关系,听到心上人熟悉的声音,姑娘就会出来,在小伙子爬楼时,助一臂之力,使之顺利攀爬上楼,多次爬楼后,双方感情渐深,便互赠礼物。姑娘常把自己绣的腰带、编织的草鞋送给小伙子,男方则送给女方银手镯和彩色丝线,这样就算定情了。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