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语烂漫听韵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散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968
颗粒名称: 春语烂漫听韵声
分类号: I207.67
页数: 4
摘要: 本文是对蓝虹教授及其散文集的评述。蓝虹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生态金融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她的散文作品描绘了畲族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文章赞扬了蓝虹教授在生态金融领域的贡献,并对其文学成就表示赞赏。文章认为,蓝虹教授的散文作品是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 散文诗 当代 文学

内容

我和蓝虹教授是以政协委员的身份认识的,当时她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能歌善舞的姿态,我相信“蒙”了好多人的“印象”。实际她是中国著名的生态金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环境署绿色金融专家等,从这些“环境、绿色”的字眼里,看得出蓝教授以崇尚自然之道为己任,在当今时代是何等的重要。
  散文是作者自然心灵的漫步随笔,是有别于物质的层面,适宜于弯曲幽静的小溪、畅述幽情、见物见景有感而发的诗情画意与精神慰藉。所以在我看来,蓝虹教授的“角色”转变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她驾驭两者之间如此轻车熟路、炉火纯青,用“灵魂出窍”的手笔描写着自然生活的属性,物状形态,字字句句拨弄着人的心弦,精神感悟如此玄妙。
  我对各个民族一向有很深的情怀,近年来,一直对民族地区实地考察及写生行。去挖掘民族历史、人文风情、地理风物及民族文化的特色传承。畲族这个民族我没有去过,说这些,是因为蓝博士是畲族人。我从百科百度了解了这个民族的起源,畲族的“畲”,意为“刀耕火耘”,有自己的语言,原生态的山歌,“蓝”姓是畲族四大姓之一。足见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历史悠久。
  蓝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她用优美朴实的语言,诠释着自然纯真的美;她用自己的笔写满了绿色的希望;她用天生的灵性告诉世人,自然是座美丽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乐园;她用心灵的智慧化作春泥去做护花的使者;她以文学形式倡导、推动、呼吁、保护绿色环境,生态文明的理想家园。
  蓝虹低调地认为,自己对文学就是业余爱好,实际上,蓝虹对文学艺术的造诣与见解,不亚于她对绿色金融的理念论述。当然,我对经济学不懂,但从她文学的写作功力上可见一斑。
  蓝虹对绿色金融的专业论文有很多,对国家经济领域,特别是在绿色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有力的独到见解。对当前国家保护生态,加强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期又去贵州挂职绿色金融专家。她是对绿色金融理论体系创新的践行者。
  蓝教授数十年的实地调研考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及生态保护的经验。她的长篇生态小说《我要迎着山风歌唱》已创作完成,足迹踏及国内外。她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审视着这个世界的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把握生态视野的情感物象,是国际间的生动的踏歌行,既是生态视觉自然的审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又是迎风歌唱对人性中爱的赞美。她用小说体以散文加诗歌的写作风格来刻画人物的情感,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异域,她笔下流淌的那份深情的爱,是绿色心灵的感悟。她把爱情与生态转换成一次次旅程,跨越地域的浪漫的人文之旅与生动的探索精神,围绕着地球生态探究未来的知遇。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谓是生态文学的长篇小说的典范,是一位美女作家中写作的高手。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作者在一盏孤灯下、一卷诗书中、一栏幽月里、仿佛一杯禅茶,半生叹息乎!欣然“山竹风花月朦胧、与之吾心那山归”矣!
  看惯中西文化的她依旧对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着深深的依恋。人类的文明发展,一方面是对古老文化的继承与回归,但又希望现代生活的飞速提高,这就是一个矛盾体永恒的依存关系。
  生态金融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而文学又是浪漫精神的支撑,对于作者来说文学与经济学并不冲突。蓝虹既具备她的脚踏实地的金融实践理念;又具有浪漫情调的人文情怀,她是一位人文经济领域的真人与佼佼者,兼备众属,可谓:“云光山水绿情怀、学者风范真经济。”
  我喜欢“越人”的歌咏,《山有木兮木有枝》,这书名是最好不过了,其古韵犹存、情依缠绵之意境,是生命的“流荡曲水”,是自然的“清流激湍”,犹如“国风”“大雅”的朴真,人、物、情融于一体,宛如一潭秋水,色彩斑斓,如沥沥春雨落在芭蕉上的滴滴思念,“风无语、月无语、花无语、水无语,无语正在伤心时”。“人生若只如初见”,小说中的初见的“楚楚”又是谁呢?巧妙得很……
  我被她写的畲寨族裔生活所吸引:竹海、溪水、水酒、三月三、闺房、山歌、跳舞、腊肉、枇杷、服饰,是乡间美丽的田园风情生态链,如走进“桃花源记”当中禅意浓浓;如王羲之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踏春赏游记。
  岁月是思乡的怜情,蕴藏着记忆里的一股解不开的心理绳结,是思乡的童年花絮,春风荡漾着满满的思念。她是大青山的女王,她是大青山的骄傲,她对大青山爱与纠结真切透彻,是无私的寄寓,爱在大青山,魂牵情绵,木草粗石是牵动着母亲的每根神经,支撑着每一个在外的游子。
  岁月是一樽思念的丰碑,现正是江南畲乡:“春语烂漫惊春雨、杏花似雪妆枝头“时节吧?!
  面对蓝虹博士的这本散文集我首先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拜读的。
  在此我谨以拙文致意贺之!
  庚子年三月于清华园
  清林斋孙晓材
  孙晓材,著名画家、艺术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油画受教于闻立鹏老师;中国画受教于叶浅予、卢沉、吴冠中老师。中国民主建国会清华委员会会员,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政协委员,林业大学聘任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旅法访问学者。

知识出处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散文集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散文集》

出版者:文化发展出版社

本书是散文集,是作者走遍千山万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爱是主旋律。内容包括对纽约爱情故事的描述,对古诗词歌赋中的爱情感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畲族大山生活的热爱,对走过的千山万水的热爱,对畲寨生活的描述,在走过世界各国千山万水时发生的各种故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晓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