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溪塔、虎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735
颗粒名称: (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溪塔、虎头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3
页码: 78-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穆云畲族乡的溪塔畲族村和虎头村是两个具有旅游资源和农业优势的畲族村。溪塔村以刺葡萄沟为特色,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并建立了畲族民俗文化展览馆。虎头村以千亩桃园为基础,打造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美丽新畲村。两个村都有农业和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并保留了农村庭院式格局和宅基地功能。
关键词: 宁德市 畲族乡 农村社区

内容

穆云畲族乡溪塔畲族村于2006年被确定为福安市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2012年被提升为宁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2007年4月,穆云畲族乡溪塔村被列为全省6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之一。2010年,溪塔村委托福州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建筑技术研究院,编制溪塔村建设规划。
  溪塔村位于穆云畲族乡东部秀溪河畔,通往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蟾溪石臼景区公路沿线,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海拔90米,相传临溪曾有一塔故名。村开基明万历年间,主姓蓝姓,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从寿宁迁入,为福安最大的蓝姓迁途起始地,史称“溪塔蓝”。清光绪十年(1884)属用儒乡钦德里十九都,民国35年(1946)属穆阳镇溪亭保。现辖溪塔、下坪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610人,其中畲族589人,蓝姓303人,雷姓102人,钟姓90人,吴姓79人。有耕地面积174亩,其中水田170亩。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水果种植,盛产刺葡萄,该村的“啸溪”和“茶园溪”沿溪绵延种植了近4公里刺葡萄,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形成一道景观奇特的美丽葡萄沟,年产100多吨,2006年被中国葡萄协会评为“中国三大葡萄沟之一”。在茶园村口的山路边,生长着一棵巨大的野生刺葡萄树,刺葡萄树冠部第一分枝径围达183厘米,主干高15—16米,此树树龄尚无据可考,现每年都开花结果。村中建有蓝氏祠堂、林公宫、王七公宫等家族和民间信仰建筑。溪塔村畲族风情浓郁,畲族祖先遗留下来的一些习俗一直保留至今,2010年建成闽东唯一的畲族民俗文化展览馆,馆内收藏了珍贵的畲族宗谱、畲族传统服饰、银饰以及大量畲巫的服饰、法器等,成为了解畲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2005年至2006年,修建了村自来水工程;修建了下坪自然村通村桥。2007年,与宁德交通旅行社共同成立了溪塔刺葡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引资60万建设葡萄沟景区,修建了廊桥、丁步坝、步行道、公厕等。2008年,投资5万修建绿化带260米。2009年,硬化学校操场,修缮老人活动中心,完善溪塔畲族民俗馆,完成村委楼的改造。2010年,完成村下水道工程,修建了120米古畲村特色石栏杆,完成多栋房子外墙包装(畲族特色元素包装)。溪塔因畲族风情和南国葡萄沟风采,于2006年作为“闽东北亲水游”的站点入选CCTV十大完美假期旅游线路,同时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来村拍摄节目。2010年10月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特色村”。
  2012年,虎头村为福安市第二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2013年,福建省建筑工程设计院为虎头村编制了建设规划。
  虎头村位于穆云畲族乡东部秀溪畔与白云山旅游大道沿线,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海拔60米,为福安少有的位于平原的畲村之一,是闽东与浙南地区特有的吴姓畲族聚居村。虎头是穆阳水蜜桃专业村,村民种植“穆阳水蜜桃”千余亩,2009年1月注册成立了福安市虎头水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现辖虎头、洋中亭、加头、和平洋、蜈蚣岔5个自然村。拥有耕地面积800亩,其中水田600亩,旱地200亩。全村户籍人口791人,畲族人口650人,占全村人口82%。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穆阳水蜜桃、刺葡萄、茶叶及劳务输出为主,此外也种植蔬菜、杨梅、枇杷等。据《福安市吴姓统谱》记载,吴姓约于明万历年间自墓亭迁入虎头。存有清同治八年、光绪三十年修《吴姓族谱》。建成沿溪道路500米,园区栈道2.1公里,观景亭1座;跨溪栈桥两座。停车场面积10亩,公共厕所2座。村中还建有吴氏祠堂以及林公大王宫等4座民间信仰神庙。虎头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充分发挥“千亩桃园”的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美丽新畲村。2012年至2014年,共投入400多万元,拓宽修整沿溪步行道500米;修建园区栈道2.5公里、观景亭3座、观景台1个、跨溪栈桥3座等。同时拆除屋前临时搭建200多平方米,装修房屋外墙25818平方米,使村容村貌与景区风格保持一致。
  以上两个畲族村在村镇体系规划中具有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即分别以葡萄沟与桃花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休闲产业资源,依托农业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以家庭独立经营,农户住房改造后拓展出一部分经营功能的房舍。如“农家乐”餐厅、农产品营业部等,可以承担城市扩散的特定功能,如商务、文化、度假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直接融合。两个畲村产业经济基础以现代农业或者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为主,农业和服务业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居住方式还是一户一宅的农村庭院式格局,宅基地的功能和权益继续存在,除农民自己的居住功能之外,还可以拓展出服务业的经营功能。两村人口规模小于城镇社区,方便生产经营活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级和规模低于城镇社区,部分公共服务接受附近城镇社区的辐射。村社会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仍以村民自治为主。社区和生态环境仍保留传统村庄的蓝姓、吴姓畲族的历史文脉,贴近大自然的宜居环境优于城镇社区。两村建成的新农村社区传承农业文明,有乡土气息,有自然生态,有宜居条件,有周到服务,保持与城镇社区的异质化,形成对城市的反磁力,吸引城市人口的假日扩散。新型的畲村社区建设实质上是农村的重要改革创新,两个畲族村的建设仅是新畲村社区的雏形。
  在畲族乡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作的畲族社区建设的尝试,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在16.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有4个行政机构,包括福安畲族开发区(副处级)、穆阳镇、穆云畲族乡与康厝畲族乡(科级),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就可能存在关系纠缠、重叠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曾有把福安西部畲族聚居地析出,设立畲族自治县建制的设想。当时,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也着手作了实地调查。福建省人大代表们也曾多次作过建自治县的提案。但是,最终还是维持现状,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以上的矛盾依然存在。目前,畲族乡城镇化建设不啻是一个契机,以建设畲族社区作为一把钥匙,来解开福安西部畲族乡村城镇化的纠结,可算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21世纪以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畲族乡
相关地名
溪塔村
相关地名
虎头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溪塔村
相关专题
虎头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