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国时期的畲民调查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710
颗粒名称: (二)民国时期的畲民调查研究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8-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许多学者在民国初年开始关注位于南中国的畲民聚落,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这些学者包括胡先骕、沈作乾、董作宾、钟敬文、史图博、林耀华、翁绍耳、凌纯声和傅衣凌等。他们的调查内容包括畲民的分布、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为后人了解畲民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 宁德市 畲民调查 民国时期

内容

民国初年,许多著名的学者开始关注位于南中国的畲民聚落。1920年7月,我国植物学先驱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胡先骕前往浙江东部采集植物标本,同时调查了当地畲民,并作《浙江温州处州间土民畲客述略》,载1922年《科学》杂志第7卷。北京大学教授沈作乾先后作《畲民调查记》《括苍畲民调查记》分别刊载于1924年《东方杂志》第21卷第7号和1925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卷,第4—5期。福州协和大学董作宾作《说“畲”》《畲语十八名》《福建畲民考略》分别刊载于1926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卷、第2卷和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集刊》第1集第2期。中山大学中文系钟敬文作《惠阳輋仔山苗民的调查》刊于1926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集刊》第1集第6期。1929年夏天,同济大学教授、德国学者史图博(A.StUbel)和他的学生李化民赴浙江省景宁县敕木山调查。《敕木山畲民调查记》报告德文版刊于1931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6号。该书是西方学者第一次以人类学视角对浙江畲民的全面考察,著作中作者阐明了调查动机,认为:“研究这个特殊的民族有多方面的重要性。以前,关于福建和浙江土人的情况,还是比较不为人所熟悉的。而这少量的材料,又是散见于简短的、往往难以弄到的报告中。这种土人居住地,多半还根本没有被从事民族学研究的旅行家访问过。再则,这些当初从南方迁来的居民的遗族,在文化史的意义上毫无疑问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伟大的、比较统一的华南民族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混合形成的。这一同化过程,如今还在进行。旧的风俗和服装,原始的性格特征和原始的宗教,这是一个方面;汉人的农业经济和土著居民的农业经济,几乎没有区别,这是另一方面。这里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一个机会来抓住华南原始民族最终形成中华民族一部分的一个发展阶段。”该书内容丰富,包括:畲民称谓、浙江畲民分布、聚落特点、服装服饰、农业经济、食物饮料、身体特征、健康状况、民族性格、社会生活、畲汉关系等。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林耀华在闽东山区调查,作《闽境僻壤中苗夷现状》载1937年2月3日《益世报》。福州协和大学翁绍耳在童年生活过的福州郊区调查,作《福州北岭黄土岗特种部族人民生活》和《福州北岭黄土岗畲民生产概况》,分别载于1939年《福建文化》第27期与《协大农报》第1卷第4期。同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热心于提倡民族学的研究,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原计划在1932年“赴北满调查鄂伦春人及索伦(鄂温克)人,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失陷,事实上已不能进行”,于是改为调查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族。①民族学组研究员凌纯声在浙江丽水调查畲族,先后作《浙南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分别载于1939年《人类学集刊》第1卷第2期与1947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福建学院副教授傅衣凌作《福建畲姓考》,刊于1944年《福建文化》第2卷第1期。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21世纪以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