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畲族移民史:从闽粤赣交界地到闽浙赣交界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704
颗粒名称: (一)畲族移民史:从闽粤赣交界地到闽浙赣交界地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代畲族的发展史和迁徙历程,重点讲述了唐宋元时期的军事活动。畲族先民在闽粤赣交界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军事冲突,经历了多次战争。最终在明清时期,畲族逐渐迁徙到闽浙赣交界地。文章还提到了畲族先民的军事活动和反抗压迫的斗争。
关键词: 宁德市 畲族 移民史

内容

古代畲族是一个山地游耕民族,其民族发展史也是民族迁移史。虽然关于畲族的起源、发展莫衷一是,但是我们仍将畲族历史叙事的逻辑起点定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就畲族迁移历史的总体而言,其地理空间的移动是从闽粤赣交界地到闽浙赣交界地,一般而言,前者的时间在唐宋元时期,后者的时间在明清时期。千余年来畲民迁徙的动因可概括成“戎”与“耕”二字。
  隋唐时期,闽粤赣交界地居民之一是畲族先民。清代学者杨澜认为,当年畲族先民的分布是“长汀为光龙峒,宁化为黄连峒。峒者,苗人散处之乡。大历(766—769)后始设郡县,其巢窟招集流亡,辟土植谷,而纳贡赋。其地环万山中,厥壤宜稻田,有山溪水足资灌溉,故郡以汀名,表水利也。于是负耒耜者,皆望九龙山而来。”①“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人呼曰畲客。”②唐代发生在这里的三次军事事件都与畲族先民有关。
  其一,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泉、潮间,蛮僚啸乱”。③这是史书上关于畲族先民兵事的最早记载。这时,唐高宗诏令河南光州固始人、“卫翊府左郎归德将军”陈政统率唐军进兵闽、粤、赣交界地,几经交锋,在畲族先民的军事压力下,陈政“自以众寡不敌,退保九龙山,奏请益兵。”唐王朝派其兄陈敏、陈敷“领军校五十八姓来援”。陈敏、陈敷二人死于途中,其母魏氏“代领其众入闽,乃进师屯御梁山之云霄镇。”①仪凤二年(677),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代领其众”,继续与苗自成、雷万兴等畲军较量,并一再增兵,终于,“讨山寨诸贼,遂擒蓝、雷二贼酋,杀之,平三十六寨。”②唐垂拱二年(686),漳州建郡,陈元光出任刺史。唐景龙二年(708),畲族先民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其首领为苗自成、雷万兴之子蓝奉高。漳州刺史陈元光率兵应战,几经交战,唐军兵败,陈元光被蓝奉高手刃而亡。唐开元三年(715)唐王朝以“岭南多故”,命陈元光之子陈珦“代州事”,“率武勇,夜袭巢洞,斩前刃父贼蓝奉高,并浮其余党,迁州治于李澳州(现漳浦县治)。”③这场发生在闽粤赣交界地的军事对峙,历时半个世纪,与畲族先民兵戎相见,陈政、陈元光、陈珦等人付出了祖孙三代的生命。
  其二,唐末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藩镇割据,唐光启元年(885)正月,王绪率河南光州、固始二州数千人渡江。八月,王潮掌兵权,和其弟王审知统率中州部队南下由赣入闽。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昭宗景福元年(892),王潮所部从泉州“将兵攻福州,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者,皆兵船助之。”④胡三省的考证,“平湖洞在泉州莆田县界外”。平湖洞及滨海蛮夷就包括畲族先民。这次行动在闽东、闽北畲族的众多家谱中均有记载。如福安市甘棠镇田螺园畲族村《冯翊雷氏宗谱》载,“唐光启二年,盘、蓝、雷、钟、李共三百六十一口,从王审知为乡导官入闽,至连江马鼻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盘王端(一说为‘碧’——引者)一船被大风漂流,不知去向。”⑤关于闽王王审知与畲族先民的关系,在地方志书与畲民谱牒中还有其他记载。
  其三,唐乾宁元年(894),“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⑥胡三省注曰:“黄连洞在汀州宁化县南,今潭飞石祭即其地”。这次“蛮乱”,被王潮的部将李承勋击破。
  宋元时期,畲族先民的军事活动区域扩大,对其后向闽浙赣交界地的迁徙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刘克庄的《漳州谕畲》是宋人谈到畲族先民居住在漳州一带最为详尽的篇章,其文曰:“……漳尤闽之近里,民淳而事简,乐土也。……省民、山越,往往错居,……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黎、曰疍,在漳者曰畲。西畲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畲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奸人亡命之所窟穴。……二畲皆刀耕火耘,崖栖谷汲,如猱升鼠伏,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①宋理宗景定年间,“畲人不堪”统治者的盘剥,“遂怙众据险,剽略省地”。景定四年(1263),宋王朝统兵“会合剿捕,仅得二捷”,无法根本解决“畲乱”。遂命官吏“入畲招谕”,他们“且招且捕”。“于是,西九畲相继受招”,“南畲三十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二畲既定,漳民始知有土之乐”。②自唐高宗之后,在闽粤赣交界区域,畲族先民的军事行动此起彼伏,未曾停息。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湖南郴州“黑风洞寇”李元砺起事,“众数万”,攻城略地,历时两年,转战湘、赣、闽三省数州。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宁化“宴头陀”宴彪起事,《宋史·理宗本纪》称其为“汀、赣、吉、建昌蛮僚窃发”。此事历时两年,波及福建的汀、剑、邵武和江西的赣、吉、建昌等州、郡。宴头陀之乱初熄,赣南陈三枪的反抗之火又燃。陈三枪的军队又得到蛮僚钟全的呼应,他们转战福建、江西、广东三路数州,连营六十砦。
  据《元史》记载,宋景炎元年(1276),陈吊眼、许夫人等组织“畲军”配合陆秀夫等人抗元。“时诸郡盗起,其最盛者陈吊眼,拥众五万,陷漳州。”③他们在泉州配合文天祥、张世杰讨伐蒲寿庚,“张世杰围泉州将淮军及吊眼、许夫人诸洞畲军,兵威稍振。”④他们的行军路线包括漳浦、安溪、云霄、诏安等地。元至元十九年(1282),建宁黄华举事,⑤畲妇许夫人又率畲军转战闽北与黄华军汇合。畲军的行军路线又涉及南平、建宁、崇安、浦城、政和等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钟明亮在广东的徇州举事,他们转战于闽西南、赣东南等地。钟明亮的军队得到闽南、闽北等地的畲人响应,并出现了“拥众十万,声摇数郡”的局面。福建按察使王恽上疏朝廷曰:“况福建归附之民户几百万,黄华之变,十去四五,今明亮之势又烈于华。”①此起彼伏的抗元斗争促成了畲族的迁徙,迁徙的范围几乎遍及闽南、闽北。上述的抗元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产生很大的影响。元朝对抗元队伍采取了善后政策:“放福建黄华军,收其军器,其部长于近处州郡民官迁转。”②“诏福建黄华畲军有恒产者放为民,无恒产与妻子者,编为守城军。”③
  总之,唐宋元时期,闽粤赣交界地的军事史,几乎都有畲民参与其间,而且,相当规模的畲族迁徙都与军事行动相关,即畲军纵横千里,转战南北,便有人滞留在某个地方,安家落户。而封建朝廷的招抚和屯田,也会使大量的畲民被控制在朝廷“立屯耕作”的地方,休养生息。在闽粤赣交界地,畲族先民在日常生活中,与汉族民系客家人、闽南人(福佬)交往密切,文化互动,有斗争,有融合,对畲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明清时期,畲族迁徙的主要动因,从军事行动逐渐演变成了经济活动。明正德年间,闽粤赣交界地的赣南、汀州一带曾发生“畲乱”,被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檄四省备官选募民兵操练。……平之”④。正德十五年(1520)他精心设计了《南赣乡约》,凡十六条,是军事围剿后所进行的精神洗涤与社会控制。王阳明“心学”的胜利使赣南、汀州的畲民逐渐融入了客家民系。清康雍乾三世,闽南漳浦的蓝氏家族跟随了施琅征台,出现了一批如蓝理、蓝廷珍、蓝元枚等清廷水师将领,以及政治家“筹台宗匠”蓝鼎元。石椅蓝氏遂为位高权重的华丽家族,他们习文练武,逐渐融入了闽南福佬的上流社会。明清之际,畲民活动的闽粤赣交界地历史舞台,逐渐沉寂下来,并渐渐地移到了闽浙赣交界地。
  自明代开始,在闽粤赣交界地的大量畲民迫于生计,以家庭为单位,开始了向闽浙赣交界地徐徐而行,移民的主要动因是种菁业。明代“福建蓝”名冠天下,为了获取丰厚利润,盛极一时的种菁业在闽粤赣交界地悄然崛起。该区域的畲民以“菁客”的身份,大批量地跟随“菁寮”寮主,向人口相对稀疏的闽浙赣交界地移动,他们向当地的“山主”租赁山地,种植蓝靛,生产染料,发展产业。闽浙赣交界地因为倭寇、邓茂七等兵燹、战乱,以及连年山洪水灾等天灾人祸,造成田园荒芜,人口锐减,客观上为畲民腾出了定居的空间。畲民们种植畲禾等粮食作物与苎麻、蓝靛等经济作物,维持生计,安家落户。闽浙赣交界地的畲民便有“畲寮”“菁寮”“苎寮”的“三寮”之称。据畲族宗谱记载,大量的畲民定居闽浙赣交界地是始于明代中叶。
  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其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为闽浙赣交界地的畲民生存发展提供了社会空间。乾隆年间,最后一批畲族乡村实施了“编图隶籍”政策,将畲民与普通的黄册黎民视为同等地位,又将畲民编入《皇清职贡图》,即承认了畲民的苗夷之异。同意畲区的读书取士,诞生了畲族的文化精英与精英文化。畲族“大分散小聚居”的聚落格局在闽浙赣交界地逐渐形成。当下畲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构件,即风俗文化、服饰文化、歌言文化、巫术文化与宗族文化的建构与定型也完成于这个地理空间。20世纪50年代,畲民族成分的鉴别、认定便主要是在这个区域得以佐证的。闽浙赣交界地对畲民族形成至关重要,学者认为“在闽浙赣交界地中畲民完成了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并且闽浙赣交界地作为一个关系的总体本身又在畲民族的建构过程中实现了其地理意义。换句话说,我们要理解畲族就不能不理解闽浙赣交界地,而要认识闽浙赣交界地就不能排除畲族的因素。”①闽浙赣交界地畲族人口最密集、分布最广,所保留的民族特征也最明显、最丰富。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21世纪以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