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术探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615
颗粒名称: (三)学术探讨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字潭岩画,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发现。多年来,这些岩画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提出了各种解释和理论,包括文字说、图画说、图文说、纪功说、舞蹈说、图腾或族徽说、媚神、娱神说等。根据相关研究和发现,这些岩画的年代可能早于唐代,上限可能追溯到商周时期。此外,云霄的“太阳石”也发现了类似岩画,这表明一万年前汰溪两岸的人类活动十分活跃。
关键词: 仙字潭 岩画 年代

内容

仙字潭岩画,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发现。据北宋的《太平广记》引唐张读的《宣室志》云:“泉州之南,有山焉,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测,周十余亩……石壁之上有凿成文字一十九言,字势甚古,郡中士庶,无能知者。”首次披露仙字潭上“仙字”的信息,时年为唐元和五年(810年)。后有热心人持仙字的拓本,请教大学问家韩愈,韩愈“见识之”,将仙字破译为:“诏赤黑视之鲤鱼天公界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有“上帝斥责蛟螭”之意。《漳州府志》也载:“长泰良岗山石铭里,峻削壁立,下有深渊不可测,周十余亩,有蛟螭为害,或牛马慢饮于此,吞食之。唐元和一夕,南有雷暴震,数百里若山崩状,旦视之,石壁数百仞摧堕,潭水湮塞,流注四野,蛟螭之血,遍若玄黄,石壁凿成蝌蝌大篆一十九字,字势奇古,人莫相识,郡守因名其地为‘石铭里'。后有人持其字至东洛,时韩愈以尚书郎为河南令,见而识之,其文曰‘诏赤黑视之鲤鱼天公界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评究其义,似上帝责蛟螭之词,不知韩公何所据也。”明何乔远《闽书》卷二十九《方域》、清乾隆《福建通志》和清光绪《漳州府志》卷48•记遗,也类似的记载。李协也曾提出“漳泉两州,分地太平,万里不惑,千秋作程,南安龙溪,山高气清”的24字“地界说”。仙字潭岩刻一直受学界关注,但一千多年来都无法突破。
  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深入实地调查,并在1935年将其调查情况和研究论文《汰溪古文》发表在《岭南大学学报》上,就岩画的位置、形态、结构第一次作了科学描述,可惜黄教授只是在潭边遥观,仅发现10个图像,记述也过于精略。其后,沉寂40多年后,1957年8月,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林钊、曾凡再次前往调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仙字潭崖刻的实测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切可靠的资料,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国内学术界围绕着华安仙字潭的考古发现,就该此石刻的性质、时代、族属诸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内容上,除韩愈的“天公责蛟螭”说、李协的“地界说”外,还有“纪功说”、“舞蹈说”、“图腾(或族徽)说”、“宴饮说”、“事件说”、“征战说”、“媚神、娱神说”、“祭祀说”和“生殖崇拜说”等等。
  在性质上,有“文字说”、图画说”及“图文说”。
  在年代上,下限在唐代以前已无多大异议,因为唐代已有文献记录可证,上限这比较复杂,有“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金属时代”、“唐以前”、“古文字出现以前”,具体点的有“殷周”、“商周”、“商至西周”、“商至春秋”、“秦汉”等说,更具体的还有“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的浮滨类型文化时期”、“吴太伯、寿梦?阖闾之间”、“魏晋南北朝至王审知主闽”等。多数专家把其相对年代定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
  近年发现的云霄“太阳石”与仙字潭岩刻属于同一类型。笔者专程进行了考察。
  “太阳石”位于云霄县树洞村附近的仙人峰上,因形态如太阳状,被称为“太阳石”。“太阳石”高4.2米,宽3.5米,向东的一面在下部凿成圆弧状,其边缘相连刻画着6道连续而有序的放射线。圆弧壁上有明显人工雕凿的痕迹,这些规整而粗犷的放射线也系人工刻意所为。而巨石的西面平整如壁,虽已严重风化,但隐约可见刻画有类似“王”字的一组竖行刻画符号。这块巨石位处石坪东部,在太阳升起的方位,后边的石坪是古人类的一个主祭祀台。岩画是以太阳神崇拜为中心的天体岩画。“太阳石”西侧50米的陡峭崖壁上,岩面刻画粗犷流畅的线条,组合成状如山川流水、飞鸟悬鱼、行云走日、叶脉穗纹和手印足迹的图案,面积约40平方米,是以生殖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题的大型祭祀岩画。这两处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以前的史前遗迹。此外,在仙峰岩山坡一带散布着多处人工雕凿的圆凹穴岩画。考古者还采集到一件石锛。确证云霄仙人峰在1万至5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在仙字潭三公里处的北山边发现大型旧石器,表明一万年前汰溪两岸的人类活动十分活跃。在仙字潭南岸龟形山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范围内采集到砺石、石斧等。内容上看,仙字潭岩刻没有明显的祭祀性,因而,其时间应比“太阳石”还要早。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唐元和
相关人物
林钊
相关人物
曾凡
相关人物
黄仲琴
相关人物
李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宋镇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潭水镇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西周镇
相关地名
浮滨镇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