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图象文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612
颗粒名称: 五、图象文字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3
页码: 133-145
摘要: 本文讲述了畲族图象文字包括地理位置、形态结构、学术探讨、族属为畲、消失原因情况。
关键词: 畲族 图像 文字

内容

凤凰山区不仅地下埋藏大量的古人活动遗物、遗址,而且地表也有许多古人活动遗址。华安汰内、官畲、蕉林、石门坑、草仔山、高安,龙海的云洞岩,南靖的村雅,云霄县仙人亭、仙人峰、青崎村,漳浦县墓坑、海月岩、大荟山、赵家堡,东山县咕嵯山、东门屿,长泰县紡洋镇等地,均发现远古摩崖石刻。漳州是福建省发现并对外公布远古摩崖石刻最多的地区,数量已经超过50幅。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岩画被发现,从华安到诏安,构成一条延绵数百公里的弧形的远古摩崖石刻分布带。
  漳州史前摩崖石刻以华安仙字潭为典型代表,最著名,素有“江南一绝”、“千古之谜”之美誉,因其“有文纵横如篆书”、“虫文鸟篆不可识”、“天书”、“仙书”或“仙篆”、“雷劈显字”“人莫能识”之说等,故其地名为仙字潭,摩崖符号为“仙字潭岩刻”。且多数专家、学者,尤其是早期的专家,都认为是“畲民”所为,因此,把仙字潭岩画单独作一小节。
  (一)地理位置
  仙字潭位于漳州市区北34公里处,属华安县沙建乡苦田村。《龙溪县志》载:“汰溪在二十五都,西汇大江,达桃源洞。”“大江”,即是现今的九龙江,江水自北而南,纵贯龙溪、华安两县全境。而汰溪流经华安县沙建乡汰内约2公里处时,忽折而东流,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河湾,水深成潭,面积10余亩,潭南低丘连绵绵,草木丛生,形成一块冲积地;溪北为蛆盘山,山脚下峭壁高约30米,因受天然剥蚀,形成参差不齐的大小石面,“仙字”就在离水面2米以上约200平方米的岩面上。如今汰溪水量稀微,完全不能通航,人可涉水过溪。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笔者去了三次,每次看到的都不相同。第一次步行至河南冲积地;第二次开车直达河边冲积地。第三次去时,相关部门在冲积地盖了一间砖瓦木房,供老人看管仙字潭崖刻。
  (二)形态结构
  现在石面黝黑,又蔓着苔,有的字形几乎很难辨别。所刻画字没有整齐的序列,笔画也不整齐,有深有浅。按不同部位算,共有六处,自东往西分布,长20米左右。除一处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外,其他5处共36个符号,最大的长0.74米、宽0.35米,最小的长0.13米、宽0.1米。既象图画,又象文字,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仿武士争斗,有的若舞女踹跹,有的如兽面狰狞,有的象俘虏被执,有的似人首落地,千奇百怪,其意难以索解。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7年调查时,把其分为6处。
  第一处:石面构1.55米见方,是文字最多的一处,但因表面风化,字迹不清,字作人体形,大小不一,最大的字长宽分别为38与26厘米,小的长宽分别是16与12厘米,没有固定的横鉴排列,犹如一幅表示事物的图画。
  第二处:汉字楷书,石面长1.13米、宽0.88米,文为“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刻作三行,第一行六字,第二行三字,第三行一字,字径大的14厘米,小的6厘米,下半部石面,已有裂健一道。
  第三处:石面长4米、宽2.8米,零星分散五个字形,大小不一,大的长74厘米、宽35厘米,小的长22厘米、宽16厘米。
  第四处:石面长2.8米、宽2.5米,刻二个人体形,左面大的长30厘米、宽26厘米,右面小的长13厘米、宽10厘米。
  第五处:石面凸凹不平,长1.5米、宽1米,刻一字,长30厘米、宽20厘米。
  第六处:又分两处,靠左的一处,石面长1.4米、宽0.50米,似有二行,无序列,刻得较深,形态一种作人体状,一种作人面形,大的长26厘米、宽18厘米,小的径20厘米。靠右的一处石面长1.4米、宽0.4米,单往似为三个字,有人体形和兽形,字大的长20厘米、宽18厘米,小的长15厘米、宽9厘米。
  尤玉柱在《漳州史前文化》一书中,刻划得更具体,把其分为13组,共50个图象。①
  (三)学术探讨
  仙字潭岩画,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发现。据北宋的《太平广记》引唐张读的《宣室志》云:“泉州之南,有山焉,峻起壁立,下有潭,水深不可测,周十余亩……石壁之上有凿成文字一十九言,字势甚古,郡中士庶,无能知者。”首次披露仙字潭上“仙字”的信息,时年为唐元和五年(810年)。后有热心人持仙字的拓本,请教大学问家韩愈,韩愈“见识之”,将仙字破译为:“诏赤黑视之鲤鱼天公界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有“上帝斥责蛟螭”之意。《漳州府志》也载:“长泰良岗山石铭里,峻削壁立,下有深渊不可测,周十余亩,有蛟螭为害,或牛马慢饮于此,吞食之。唐元和一夕,南有雷暴震,数百里若山崩状,旦视之,石壁数百仞摧堕,潭水湮塞,流注四野,蛟螭之血,遍若玄黄,石壁凿成蝌蝌大篆一十九字,字势奇古,人莫相识,郡守因名其地为‘石铭里'。后有人持其字至东洛,时韩愈以尚书郎为河南令,见而识之,其文曰‘诏赤黑视之鲤鱼天公界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评究其义,似上帝责蛟螭之词,不知韩公何所据也。”明何乔远《闽书》卷二十九《方域》、清乾隆《福建通志》和清光绪《漳州府志》卷48•记遗,也类似的记载。李协也曾提出“漳泉两州,分地太平,万里不惑,千秋作程,南安龙溪,山高气清”的24字“地界说”。仙字潭岩刻一直受学界关注,但一千多年来都无法突破。
  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深入实地调查,并在1935年将其调查情况和研究论文《汰溪古文》发表在《岭南大学学报》上,就岩画的位置、形态、结构第一次作了科学描述,可惜黄教授只是在潭边遥观,仅发现10个图像,记述也过于精略。其后,沉寂40多年后,1957年8月,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林钊、曾凡再次前往调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仙字潭崖刻的实测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切可靠的资料,从而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国内学术界围绕着华安仙字潭的考古发现,就该此石刻的性质、时代、族属诸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内容上,除韩愈的“天公责蛟螭”说、李协的“地界说”外,还有“纪功说”、“舞蹈说”、“图腾(或族徽)说”、“宴饮说”、“事件说”、“征战说”、“媚神、娱神说”、“祭祀说”和“生殖崇拜说”等等。
  在性质上,有“文字说”、图画说”及“图文说”。
  在年代上,下限在唐代以前已无多大异议,因为唐代已有文献记录可证,上限这比较复杂,有“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金属时代”、“唐以前”、“古文字出现以前”,具体点的有“殷周”、“商周”、“商至西周”、“商至春秋”、“秦汉”等说,更具体的还有“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的浮滨类型文化时期”、“吴太伯、寿梦?阖闾之间”、“魏晋南北朝至王审知主闽”等。多数专家把其相对年代定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
  近年发现的云霄“太阳石”与仙字潭岩刻属于同一类型。笔者专程进行了考察。
  “太阳石”位于云霄县树洞村附近的仙人峰上,因形态如太阳状,被称为“太阳石”。“太阳石”高4.2米,宽3.5米,向东的一面在下部凿成圆弧状,其边缘相连刻画着6道连续而有序的放射线。圆弧壁上有明显人工雕凿的痕迹,这些规整而粗犷的放射线也系人工刻意所为。而巨石的西面平整如壁,虽已严重风化,但隐约可见刻画有类似“王”字的一组竖行刻画符号。这块巨石位处石坪东部,在太阳升起的方位,后边的石坪是古人类的一个主祭祀台。岩画是以太阳神崇拜为中心的天体岩画。“太阳石”西侧50米的陡峭崖壁上,岩面刻画粗犷流畅的线条,组合成状如山川流水、飞鸟悬鱼、行云走日、叶脉穗纹和手印足迹的图案,面积约40平方米,是以生殖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题的大型祭祀岩画。这两处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以前的史前遗迹。此外,在仙峰岩山坡一带散布着多处人工雕凿的圆凹穴岩画。考古者还采集到一件石锛。确证云霄仙人峰在1万至5000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在仙字潭三公里处的北山边发现大型旧石器,表明一万年前汰溪两岸的人类活动十分活跃。在仙字潭南岸龟形山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范围内采集到砺石、石斧等。内容上看,仙字潭岩刻没有明显的祭祀性,因而,其时间应比“太阳石”还要早。
  (四)族属为畲
  在族属上,学界有古代土著民族、古代“七闽”部落、古代越族,及畲族先民说,其实这些说法,归结起来是“畲族先民说”。1.古代土著民族、古代“七闽”部落、古代越族等等,是不同时期对畲族先民的不同称呼,因此,其实这些说法,归结起来是“畲族先民说”。
  2.漳州古代少数民族即是如今的畲族。仙字潭摩崖岩刻早在1961年就已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醒目地镌着“少数民族遗存的图象文字”字样,一幢空房边还竖有具体保护条款的文告。
  少数民族,是哪个少数民族?漳州是如今畲族的重要发源地;并且,还没有发现漳州古代有其他的少数民族,因此,漳州古代少数民族,也就是如今的畲族。文献也记载这一史实。《闽中记》记载,“南安郡西南有汰溪,古畲邦之域也。“陈元熙教授考证,闽地最早的居民,无论称闽称越,都是畲。万里云先生也指出:“畲苗为古代七闽后裔当无疑,至于闽与越融合成为‘闽越’,那是汉代以后的事”。他不仅论述了畲族曾经有文字、说明福建许多地方有“仙字”不足为奇,且明确指出:“在这(唐代)之前,汰内始终聚居着畲族,没有别的氏族。自古以来都是畲族居住、生产、生殖的地方出现‘仙字',自然非畲族莫属,其他部族不可能飞到这里来创作‘仙字'的”。也就说,古代土著民族、古代“七闽”部落、古代越族、畲族先民,其实指的都是“畲族先民”。
  畲,刀耕火种也。远古时期,汰溪盆地滨海而居,外通舟辑,内连林莽,又及块块冲积平地,为古代畲族先人渔猎耕种的绝佳场所。在汰溪之上,有山名石蚵山(今叫石高尖),山上至今仍可寻见堆积的贝壳残片,对此《龙溪县志》明确记载:“石虫可山在城北四十里,高入云表,顶有粘蚵石,相传昔时海水所浸”。印证《山海经•海内南经》“闽在海中”之说。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1630年游闽,在《徐霞客游记》中第一次详细记述了经华安之时,所见汰溪盆地的蛮荒之景: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叠,水势腾激,至有一滩纯石,中断而不见水者,此峡中最险处。自念前以雨阻不能达,今奈何交臂失之?乃北下三里,得村一坞,以为去溪不远。沿坞西行里许,欲临溪,不得路,始从蔗畦中下。蔗穷,又有蔓植者,花如荳,细荚未成,复践蔓行,上流沙削不受覆,方藉蔓为级,未几蔓穷,皆荆棘藤刺,丛不能入。初侧身投足,不辨高下,时时陷石坎,挂树杪细梢。既忽得一横溪,大道沿之。西三里,瞰溪咫尺,滩声震耳,谓前所望中断之险,必当其处。时大道直西去,通吴镇、罗埠。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小路伏丛棘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不一会,走不多远之意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比等到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水既南避巨石,北激崩块,冲捣莫容,跃隙而下,下即升降悬绝,倒涌逆卷,崖为之倾,舟安得通也?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久之,溯大溪,践乱石,山转处溪田层缀,从之,始得路。循而西转,过所踞溪石二里许,滩声复沸如前,则又一危矶也。西二里,得小路,随山脊直瞰溪而下,始见前不可下之滩,即在其上流,而岭头所望纯石中断之滩,即在其下流。此嘴中悬两滩间,非至此,则两滩几有遁形矣几乎隐遁而看不见。①
  1915年8月26日,岭南大学黄仲琴先生调查了华安汰内石刻。关于当时的调查经过情况,有这样一段描述:“其初,言者不能实指其地,旋觅得一知者为导,是夜寄宿汰溪纵南之文浦山。越日黎明,偕导者乘村人常乘狭且长之梭船,船夫四人,二掌竿,二在前后推挽之,自文浦山下,嗜浅沙,渡飞瀑,……七里许,到潭边,潭乃汰溪之一部分,以是处水较深,别名之为潭也。”
  如此自然环境,是刀耕地火种的理想之地。
  3.文物专家考证,是畲民所为。1957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曾凡、林剑对仙字潭摩崖进行了仔细调查,其结论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华安原名华身,履龙溪县二十五都,民国才设县,全境崇山峻岭,高山之上,至今仍有畲村畲民,汰溪在华安县南六十里,东南距龙溪县治四十余里,古属华身之桃源保,保因附近之桃源洞得名。民间相当普遍地流传着所谓“杨文广平蛮十八洞"的故事。漳州府志卷四十古迹条:“柳营江在今江东地……先是六朝以来,戍闽者屯于泉州之龙溪,阻江为界,插铆为营,江当溪海之交,两山夹峙,波涛激涌,隔绝东西,至是阴遣人沿溪而北就上流援缓处结筏连渡,从间道袭击之,遂建寨柳江之西,以为进取,恩威井济,土黎归附,豁其地为唐化里,……永隆元年,请于朝,移镇漳浦……阻盘陀藉山为塞,其西北山峒之黎,率依险阻,林木阴戮不相通,乃开山伐道剪除荆棘遣士民诱而化之,渐成村落,拓地千里,垂拱间请置漳州。”故事与府志记载之事,是陈元光镇压畲民历史事件,因而,仙字潭摩崖是畲民所为。
  4.学界多数专家认为,是畲民所为。明末陈天定的《北溪纪胜》中说:“入自龙潭……稍上为汰溪滩,汰水西汇大江,以小舟入,古称桃源洞,兰雷所居,今号汰内。”这就是说汰内在明之前为兰、雷诸姓所居住,兰、雷诸姓是畲族的主要姓氏。今天此处还有蓝雷居住。
  开创仙字潭摩崖研究先河的是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1915年8月,不避风险,劈荆斩剌,深入实地调查,并在1935年又将其调查情况和研究论文《汰溪古文》在《岭南大学学报》四卷二期上发表。他根据史志、族谱对汰溪流域远古居民的记载、汰内乡人的口述及物质遗存,认为汰溪摩崖石刻“疑即古代兰雷民族所用,为爨字或苗文的一种”。
  清代晋江人蔡永兼撰写的《西山杂志》残本,所引《古丹簾释义》记:畲族为古代七闽之后裔当无疑。其中《仙字潭》一文,竟详细介绍了他到实地考察及相关佐证情况:
  《闽中记》述南安郡西南有汰溪,古畲邦之域也。溪之上有摩崖,镌蝌蚪之虫痕鸟迹,象形古篆文。自晋唐以来,咸不之识焉。晋邑欧阳詹、许谡、陈虫乔、王玫、潘存实、杨在尧、谢谌、曾严、罗山甫,莫能晓焉。王翊为京兆令,将拓本访之韩愈,都不之知也。
  武陵太守吴公瑾,访之道士蔡明濬云,《古丹簾释义》皇使瓠掌闽为七族: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譙户,剑州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蓝太武,汀戆之客家,此即七闽也。七闽各有各之文字也。仙字潭摩崖之石刻古文,是畲家与龙门、蓝太武三种古文,称之日楔字,乃如飞云浮云焉,成舞女盘旋,武士挥刀,羽毛怪状矣。
  《九鼎铭汉隶篆释义》云,汰溪即古傣人之故乡,畲人有吴昱为君,因争甲指之山,炎帝之世也,畲傣战争焉。傣君日超越被斩也,部众俘为隶矣,余走之滇粤。畲吴昱之世,正当炎帝之世也,洪崖先生亦此时人焉。摩崖石刻,乃商周之时畲人留伯所镌。其次露有汉文,乃汉明帝时楚王大夫沙世坚摹古畲字篆刻,纪畲吴昱战傣君越庆功时,太母夫人称贺。太母者太姥也。摩崖石刻古文如舞女,即蓝太武族翩翩起舞祝贺也。兽形古文,龙门人之文也,余咸畲文耳。余慕之往阅焉。此地原属南安,唐贞元时割界于武荣州漳也,后隶于华封。汰溪清碧,湾流潺潺,松青竹翠而幽静也。古文不剥落,见者疑之矣,然则《闽中记》迄今亦千年矣,未可为不信也。
  据《释义》云:炎帝之世,傣君超越无道,畲吴昱战越,斩越首,俘越属,傣余越走滇。龙门、蓝太姥朝贺,洪崖刻石以纪事焉。盖迄于今五千余载矣。古文若九鼎铭也,世之名家难识之矣。
  宋《桑莲诗集》有《汰溪诗》日:“汰溪上古在南方,仙字奇书千古昂;韩愈难明斯怪字,书风书穗不成行。”
  《紫云诗集》云:“仙字风云变化文,畲君伐越竞超群;傣溪陈迹万年事,摩石刻崖岂不分。”
  《安仁诗钞》云:“傣人古国汰溪滨,吴越春秋炎帝人;镌石古文东汉刻,千年万载纪荆榛。”
  《仁和诗集》云:“傣越畲吴史不存,惟看石刻古文言语;当年争国斯溪地,纪事闽中有七番。”①
  蔡永兼这段话指是根据《闽中记》记载,从《古丹簾释义》得知,古代闽时分“七闽”,有泉郡之畲家、漳岩之龙门、漳郡之蓝太武等。仙字潭摩崖石刻的古文,是畲家与龙门、蓝太武这三种古文,称作“楔字”。又根据《九鼎铭汉隶篆释义》,可知汰溪就是古傣人的故乡,畲人以“吴昱”的首领,因争甲指之山,在炎帝之世发生畲傣战争。傣君名叫“超越”,被斩,部众则被俘为奴隶,其余的逃往滇粤。……摩崖石刻,乃商周时畲人“留伯”所镌。纪畲吴昱战傣君越庆功时,太母夫人来庆贺。摩崖石刻古文如舞女,就是蓝太武族翩翩起舞来祝贺。还有,一些兽形古文,那是龙门人的文字。其余的则都是畲族文字了。也就是说,仙字潭摩崖石刻的古文,是畲家、龙门以及蓝太武这三种古文,蔡永兼把它称作“楔字”。
  中国泉州学研究所林少川所长指出,蔡永兼《西山杂志》之所以能够如此翔实而生动地解开仙字潭的“仙字”之谜,是因为他根据大量的文献史料、文物史料以及一些已佚的重要古籍,综合研究而得来的,并不是凭空想像。
  如今的地名也证明之。前来庆贺的漳岩之龙门潭人、漳郡之兰太武,距汰内都不远,“龙门潭”在龙岩市郊,还建有龙门塔,较闻名;“漳郡兰太武”,据邱水才《<百家畲洞>与畲族探源》说,百家畲洞在漳平永福镇大苍山南侧半山坳……古时,畲族“太姥”就居住在这里。今龙海县东南也有太姥山。从其间的关系看,这些部族当为畲族的支系。不然,外族挺进到家门口,只有提防而不至于去祝贺的。
  2007年华安民宗局编辑出版的《畲家民歌》一书中,作序者为黄元德,在“序言”中谈到仙字潭摩崖石刻是何人所为时说:“不管是谁,我认为与畲人有关”;石井猴形树岭顶部石刻“专家认为是放牧图,此石刻近九龙廓之蓝雷寨,我认为可能是畲人作品”。
  5.岩刻表现形式表明,是畲民所为。从岩刻方向看,岩刻6处除一处朝向南方之处,几乎所有符号都朝西南方,而东岩壁则一个符号也没有。根据畲族人思维,汰内原始氏族是从沿海一带迁徒而来的,所以他们能够牢牢记住祖宗或自己走过道路的方向。从岩刻符号看,整个图案没有南方其他的“蛇”符号,基本上是“人”形。有形态各异的舞者,或从容如王者坐地,或兴奋如蹁跹舞女,或勇猛如武士争斗、或痛苦如兽面狰狞,或颓丧如俘虏被执,或惨烈如人首落地,所有的曲肘、跳跃、撕牙裂嘴,抑或射击状、怪兽图像,似在庆典、祭礼、游行模样。这些模样,与当今畲族的“传师学师”中的动作有相似之处。
  6.从畲族语言、文字特点看,系畲民所为。如今,畲族还存在少量的文字,存在于畲民的彩带、歌本与传师学师的经书中。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顺昌县的研究人员都整理出一些畲族文字,只是无系统文字而已,其特点是直观性、形象性,用具体的形象符号作文字。语言也是如此,且改编能力能强,直到如今还遗留,如现代的自行车,就改讲“gu。taoqia”,即汉语的“踏脚车”。畲族语言、文字的之一特点,及如今少量的文字看,与岩刻的形象表达相一致,故此岩刻应是畲民所为。
  7.畲族的族内教育表明,是畲族先民所为。畲族民歌唱道:”桃源洞里是我家”。
  畲族的族内教育是“传师学师”,其中的祭祀仪式当与“桃源洞”相关。如今畲族举行“传师学师”仪式时,要请八位“法师”边唱边舞向族人进行畲族迁徙艰难历程的历史教育。逐一演绎直至福建“桃源洞”,并有“打桃源洞”“开桃源洞”“贴桃源洞”等环节,且要连演三次,然后烧纸钱。畲族4法师手握龙角、令刀盘旋而舞,那些象征性的动作,平常人看不大懂。但“打桃源洞”时,主祭法师还要表演“团兵”“统兵”“赏兵”等情节。很清楚,这是一次打仗胜利的军事行动。“开桃源洞”后是“纳钱”,犹畲民开发一新地盘后的“社祭”仪式。“贴桃源洞”之"贴”,是告示于人,所以"龙门潭”“兰太姥”获讯而来贺。浙江丽水下松坑的畲族法师蓝明亮、蓝德章等说,开桃源洞是为了“藏身”,可能就是建立“根据地”了。畲民把这事以宗教仪式演绎出来,可以想见,在好巫重祭的氛围中,他们态度甚是诚笃,不可能在崇信的神祀面前无中生有。畲民为死者超渡“做公德”的“开桃源洞”经文也有“桃源洞里圣三姐,圣人殿前马五娘”“点出千兵扶弟子,点出万兵扶弟郎”等语。因此,可以认为畲族的“打桃源洞”,与仙字潭岩画直接关联。
  (五)消失原因
  岩刻为畲家的早期图象文字,然而后来文字哪里去了?答案是消失了。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由岩刻的性质所决定的。人类最早的记事方法是结绳纪事,随着事情越来越多,结绳纪事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那些纪事的绳子多得堆积如山,经常造成失误和混乱。受日月图形的启发,把不同的实物绘成相似的图形符号,按实物摹写来表示特定的意义,用来记述事情。《风俗演义》一书记载:“三皇结绳,五帝画像,三王肉刑,罢世黜巧,此言步骤稍有优劣也。”说的是人类从黄帝时期开始一改结绳纪事方法,按照动物、植物、山川等各自不同的形状随形画影,造出了一个个图形和符号,尝试用图形画像法记事的历史。这种方法一经流传开来,人们便纷纷依葫芦画瓢似的效仿,即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就是图画文字或象形文字。所摹写的,都是人眼所能见到的实物,与绘画颇似。并且刻在不同的实物上,如距今8000多年,最有名的半坡陶器刻符,刻在陶器上。但这样的文字,为数不多,满足不了人们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需要。仙字潭岩刻性质虽有“文字说”、图画说”及“图文说”,正确的应该是“图文说”,是介于"图”与“文”之间的过渡阶段,正是处于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象形文字逐渐向符号化发展、演变,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也日益增多,原有的、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导致文字向指事、会意、转注、形声、假借,即所谓“六书”发展、演进。这样,文字的数量大增,可以完整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了。因而,原有的象形文字就被淘汰了。只有少数存在,如福建古田富达畲族村,该村早在唐时,就从凤凰山迁到此处。村口石牛上的“仙字”,虽然比汰内的抽象,更加近于“字”,但也无人能辨。
  二是因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等所致。秦之前,各地区、各部落渐渐造出了许多图形和符号,即使是同一事物,图形和符号也不一而足,很不统一,无法交流、通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宰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由于文字是一种交流工具,整个社会都采用统一后的文字,作为一个弱小民族的文字不可能继续,用则进,不用则废,因此,包括畲族在内的各民族的早期图形文字就消失了。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愈
相关人物
尤玉柱
相关人物
黄仲琴
相关人物
陈元熙
相关人物
万里云
相关人物
徐霞
相关人物
陈天定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欧阳詹
相关人物
许谡
相关人物
陈虫乔
相关人物
王玫
相关人物
潘存实
相关人物
杨在尧
相关人物
谢谌
相关人物
曾严
相关人物
山甫
相关人物
蔡明濬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凤凰山区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高安市
相关地名
龙海区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青崎村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长泰县
相关地名
紡洋镇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区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沙建乡
相关地名
苦田村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
盘山县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九龙山乡
相关地名
南安县
相关地名
北宋镇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长泰区
相关地名
潭水镇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西周镇
相关地名
浮滨镇
相关地名
树洞村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溪南镇
相关地名
溪西镇
相关地名
龙溪县
相关地名
江东乡
相关地名
柳江区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龙潭区
相关地名
内乡县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罗山县
相关地名
武陵区
相关地名
三山乡
相关地名
邵武市
相关地名
龙门县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漳平市
相关地名
永福镇
相关地名
太姥山镇
相关地名
九龙县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顺昌县
相关地名
崇信县
相关地名
凤凰山乡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太阳石
相关专题

相关实物

仙字潭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