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浮滨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610
颗粒名称: (四)浮滨人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浮滨文化是分布在闽粤两省韩江、榕江、九龙江、晋江四个流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以饶平县浮滨区塔仔金山、联饶区顶大埔山为代表。出土的石器类和陶器类遗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大口尊、深腹豆等是该文化的标志性器物。陶器上刻有简单文字,说明浮滨人已经使用部分青铜兵器以及大批制作精美的仿铜石兵器。浮滨文化反映了中原的华夏文化与岭南土著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具有土著特征。从象山人、陈桥人到后山人,再到浮滨人,凤凰山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轮廓逐渐清晰,表明韩江流域的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相当。考古学者认为,创造印纹陶文化的主人是畲族先人,而畲族源于凤凰山文化区。
关键词: 浮滨文化 畲族起源 新石器时代

内容

浮滨文化跨闽粤两省,分布在韩江、榕江、九龙江、晋江四个流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饶平县浮滨区塔仔金山、联饶区顶大埔山是典型代表。
  浮滨区塔仔金山、联饶区顶大埔山出土的石器类有戈、矛、镑、斧、凿、砺石及环、瑛等饰物,陶器类有大口尊、尊、壶、豆、杯、盆、钵、孟、罐、纺轮等。陶器质料有夹砂红陶、黑陶、泥质灰陶,并有部分陶器施酱褐色釉,发现有的陶器的腹部或肩部上刻有符号或文字,其中石戈,大口尊、深腹豆最具特色。
  浮滨人拥有少量的青铜兵器、青铜生产工具,使用刻划于陶器上的简单文字。浮滨人已有发达的制陶业,掌握轮制技术,创造了广东境内最早的釉陶。浮滨人处在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除了使用部分青铜兵器之外,还使用大批制作精美的仿铜石兵器(石戈、石矛)等,饶平21座古墓便出土石戈33件、石矛7件,显示了浮滨人的尚武精神。浮滨文化在铜器、陶器、石器以及埋葬习俗上与商周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凹石、印纹陶、条纹褐釉灰陶系、有段铜铸等方面则反映出浮滨人所具有的土著特征。反映了中原的华夏文化与岭南土著文化的第一次融合。
  从象山人制造细小石器,陈桥人制造骨器,到后山人以鸡形陶壶为特色,再到浮滨人使用的仿铜石戈,这是考古学资料所能提供的凤凰山新石器时代从肇始到终结的一个粗轮廓。说明了在商周时代,韩江流域的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于中原的商周。考古学者认为,创造这里印纹陶文化的主人是畲族先人。
  从50万年前的晋江直立人到4000年前的后山人,凤凰山区的人类只有向外迁出,而没有外面向内迁入,直到浮滨人才出现中原华夏文化与凤凰山土著文化的第一次融合,而这里的土著就是现在的畲族,说明畲族源于凤凰山文化区。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榕江县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饶平县
相关地名
大埔县
相关地名
浮滨镇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象山县
相关地名
后山镇
相关地名
凤凰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