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直立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98
颗粒名称: 二、直立人
分类号: K288.3
页数: 7
页码: 109-115
摘要: 本文讲述了直立人(晚期猿人)是生活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约20万年到200万年前的古人类群体。他们具有能够两足直立行走的特征,并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直立人的主要特征包括猿猴般的头骨特征、身高约为160厘米、脑容量约为800-1200毫升,以及保留了一些猿类的体质特征。晋江直立人和漳州直立人是在中国福建省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直立人类群体。
关键词: 直立人 晚期猿人 制造工具

内容

“直立人”,原称晚期猿人,生存于距今约200万年到20万年的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主要特征:一是能两足直立行走,因而称“直立人”。头则像猿,其头骨扁平,骨壁厚,眼眶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为800—1200毫升,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仍保持较多猿类的体质特征。头盖低平、颅腔小、骨壁厚、眉崎粗大、颌部向前突出、无颏等。下肢骨与现代人相似。二是能制造工具。“手斧”是直立人文化的代表作品,可以说是制造工具的工具,为了制造它,石器制造者心中应有一个想制造的石器形状,有意识的将这种形状施加于他们利用的石头上。因此,直立人在思维和语言方面比能人均大有进步。三是直立人的另一大突破是火的使用。由于有了火,不仅可以御寒,而且可以煮食、自卫和狩猎。但都还兼有猿的特性,并未完全脱离动物的范畴,食人习惯的保留,就是其重要表现。①
  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漳州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从时间上看,当时的人处于这一阶段,因此,本文把其称为“晋江直立人”、“漳州直立人”。
  (一)晋江直立人
  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在东石镇不远的南面,是2002年被发现并确定的。迄今为止,共发现七个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36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了北京大学等11位专家对深沪湾发现的旧石器进行鉴定评审。为测定旧石器的年代,专家先后采集了古地磁、光释光等多种测年方法所需的样品,除在国内多个权威机构检测外,还送到美国等十多个国家进行检测,美国检测的
  结果是40万年以上。然而,由于该地层为典型网纹红土,目前国内外对网纹红土的测年仍是一个难题,至今尚未获得具有一致的年龄值,只能根据地层对比进行推测,多数专家认为遗址时代大致在距今50万年〜80万年。①目前专家看法不完全一致,尚没有正式对外公布。本文采用博物馆图片介绍的观点,即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一时期。
  “晋江深沪湾旧石器遗址的年代为距今80万〜50万年前,这也意味着,早在8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晋江地区生活与活动。”2002年8月参与深沪湾旧石器考古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高度评价了晋江旧石器的发现,“这是国内首次在海成地层里发现旧石器,以往发现的古人类都是居住在内陆湖边或者河边,晋江古人却是依海而居。”
  深沪湾发现的旧石器可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类。再参考时代相近的周口店北京直立人,当时,生活在海边的晋江先民应该是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重型的石器用来砍树,做成狩猎的武器,轻型石器可以当刀子切割兽肉。80万年前晋江先人的长相也应与周口店北京直立人相差不多:身材不高,在1.60米左右,高眉脊,体格健壮,特别是两只手臂很有力量,脑袋很小,平均脑量在1000毫升左右;他们无法站直,看上去有点像猿,所以叫猿人。不过他们有点驼背,不能像现代人那样完全直立。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食物有限,一般是二三十个人过着族群生活。与北京猿人有所不同的是,晋江猿人生活在海边,他们捕食海鲜。周口店北京猿人居住在山洞里,会烤火。晋江猿人则居住在用石头和树枝,或动物骨头盖起来的窝棚中,而且还懂得用火烤熟食。①
  旧石器遗址有一条条的英砾石带,专家检测,年代分别为3万年、3—9万年、7—10万年之间。表明这个旧石器遗址具有连续性。
  (二)漳州直立人
  莲花池山遗址位于漳州北郊台地里,此处离出海口也不远。
  2005年,考古人员对漳州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发掘至更新世文化层,揭露出不同时期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即上、中、下三个砾石带所包含的旧石器,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等,石器类型丰富。石器不同于陕西大荔等到地的细石器,也不同于广东阳春的砾石石器,从打制工艺和器物的类型看,属于小石器传统;而从所含石器的层位上看,其年代比前二者还要早。特别是下层文化出土的石器,存在于距今40万年的网纹红土层中,是福建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将福建人类史推前20万年。
  根据这些出土物的石器,专家推测,那是当时人们生活用的工具:当时人们可能过着群聚的生活,靠这些石器来砸开植物的块根,以及植物硬果壳。在这批工具中,发现了一个被打制得十分尖锐的器具,专家说,这是最原始的“剥皮器”。估计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用这个器具把皮毛剥去,再食用;这一时期生活在漳州莲花池山的老祖宗们,可能也懂得享受烧烤的美味。
  (三)直立人来自哪里?
  考古学资料表明,他们来自元谋人,即元谋人的一支沿海岸线向东,进入今广东,然后进入如今的闽南地区。
  分子人类学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
  “这些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体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而与其他系统中研究过的群体完全不同。他们都有大量的M119、M110或M95、M88突变,而外族极少有这些遗传标记,与百越接触少的群体则没有。”
  “根据现有的百越民族群体Y染色体数据,我们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中的主要趋势信息抽提出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趋势)。按各个群体的对应值把三个主成分按等高线绘制原理作成三张地图。这三张地图体现了百越遗传结构中的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主成分占到信息总量的47.0%,从图3中单一中心、梯度平缓的分布格局明显看出,所有的百越群体首先是有整体性的,共性是最主要的。因此百越的血统只有一个主要来源。图中的分布中心在广东一带,所以广东最有可能是百越民族血统最早的发源地,而后渐渐向四周扩散。”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慰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东石镇
相关地名
周口店镇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大荔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