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南蛮峒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89
颗粒名称: 四、南蛮峒獠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62-64
摘要: 本文描述了华夏族群起源于中原地区,并将周边人群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思想,强调统一的政治秩序和文化。然而,居住在华夏族以外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南蛮。畲民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以刀耕火种为生,被文献称为“蛮”或“畲”。畲民在宋、元时期继续从事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而在明代被称为“盘瓠子孙”。总的来说,畲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南方土著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称谓和迁徙的过程。
关键词: 南蛮 刀耕火种 文化

内容

华夏族群居于中原,周人自称“华夏”,开始以血缘、地缘区分,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实行中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仪等文化成为区分族群的重要标准。因而,居于我国东南部包括畲家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与华夏族不同,汉文史籍上,被称为“南蛮”。
  《说蛮》云:“刀耕火种是畲蛮”。《集韵》曰:“畲,火种也”。《尔雅•释天》:畲田为療。《说文》释療曰:“猎也”。《永春县志》载:“畲民巢居崖处,射猎为业,耕山而食,去瘠就腴,率二、三岁一徙”。《龙溪县志》载:“穷山之内有蓝、雷之族焉,不知其所始。姓蓝、雷,无土地,随山迁徙而种谷,三年土瘠则弃去,去则种竹偿之。无征税,无服役”。
  唐代,畲民在凤凰山区,仍然主要从事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仍被泛称为“蛮”,且增加了“僚”、“峒”等词,被称为“蛮僚”、“峒蛮”或“峒僚”。《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称:“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资治通鉴》卷二五九《唐纪》七五云:“是岁,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永勋将万人击之,蛮解去……。”《云霄厅志》曰:“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蛮僚啸乱”。《福建通志》载:“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两岸尽属蛮療”。《重纂福建通志》卷85《关隘》《龙溪县志》载:“六朝至唐,漳江以西及南北一片之地,皆群苗窟穴”。《上杭县志》称:“畲民编茅别是蛮”。福建云霄县五通庙庙柱上镌有“盘、蓝、雷氏系陈玉铃所征蛮僚”。“蛮僚”者,盘、蓝、雷氏畲族也。《广东通志》载:“峒獠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皆推其雄长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不可羁縻者则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年甲、姓名,以射生物。凡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之,谓之山療”。《广东通志》卷330《白石丁氏古谱》记载:“先是,泉潮之间故绥安地,负山阻海,林泽荒僻,为蛮療之薮。互相引援,出没无常,岁为闽广患”。《白石丁氏古谱》指出“蛮療”聚居的自然环境和活动的地域范围在闽粤之间、山海之际的广大地区。
  宋元时期,畲民仍主要在闽南、闽中、闽西等地山区继续从事“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畲为“烧榛种田”,畲,火种也,诗车切。于是宋代文人把此地从事刀耕火种者称为“畲民”。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战火蔓延到东南沿海之时。张世杰到潮州一带召集义军。潮州畲妇许夫人当即应时而出,“倡率诸峒,畲户应命”,为保卫乡邦,揭起了“畲家军”的义旗。景炎二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从潮州出兵围攻泉州,讨伐蒲寿庚,许夫人即率领“诸峒畲军”,会集了所谓“汀漳诸路剧盗”陈遂的军队,北伐泉州,顿使宋军“兵势稍振”。不久,刘深率军进攻浅湾。许夫人闻讯,再次挥师出征。《潮州志•兵防志》载,她会陈吊眼之师,出黄岗,与元军大战于东洋屯,这一役,许夫人亲率畲军,驰骋沙场,披甲血战。“许夫人战处,烈血所涂,足使土壤增光。”宋亡后,陈遂还一直坚持抗元斗争,曾攻陷揭阳,分将筑城,自称定王,两陷漳州,最后据守三饶,成为元初的地方割据势力。民间称陈遂为陈吊王。钟明亮领导的畲民抗元斗争声势比陈吊眼还要大。故《元一统志》日:"汀之为郡,山重复而险阻,……舟车不通,商旅罕至,惟从耕凿为业,故无甚貧甚富之家。蚕业不宜,丝绵罕得,惟从麻臬为业。西邻赣,南接海湄,山林深密,岩谷阻窍,西境堆埋顽横之徒,党与相聚,声势相倚,负固得险,动以千百计,号为畲民。”
  元初是畲民人口最多时期。当时福建省行政区域分八路,汀、漳、泉、邵四路人口共1043748人,畲民有80余万人,也就说,福建半省人口的80%是畲民。广东比福建更多。粗略统计,当时畲民至少有210万人。①
  明代封建统治者不但军事镇压,文化上把“蛮獠”与盘瓠族联系起来,认为“畲”是盘瓠后裔,称畲民为“盘瓠子孙”。顾炎武《天下郡利国利病书》称畲族为“盘王子孙”。光绪《处州府志》称畲民为“盘瓠遗种”等等。
  总之,如专家所云“畲族发展衍变的源流是可以理出脉络的:发祥于古代南方土著民族,夏代称苗蛮;商周时期称闽蛮(案:古代苗、蛮、闽为一音之转);秦汉时或与越人融合为闽越人,或被闭锁山林,泛称山越;六朝以后称“蛮獠”,仍世居山林,以畲耕为业;宋元以后,被称作畲民,并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过程。“畲蛮”于是广泛地分布于闽粤、闽赣、闽浙交界处,以及闽东、沿海一带。①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仲舒
相关人物
陈玉铃
相关人物
顾炎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汀州镇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揭阳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三饶镇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