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州谕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86
颗粒名称: 一、漳州谕畲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52-54
摘要: 本文根据刘克庄的《漳州谕畲》等历史文献,讨论了畲族的族源问题。刘克庄在文中提到了畲民存在多年并对土地进行耕作的情况,说明畲民在南宋之前已经存在。地名中带有“畲”字的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与畲族的历史存在密切相关。然而,具体的畲族族源问题仍然没有得出定论。
关键词: 畲族 畲民 地名

内容

刘克庄云:“畲民不悦,畲田不税,其来久矣。”②《漳州谕畲》在南宋出现,所以,学界普遍认为,“shangha"这个社会共同体被称为“畲”,始于南宋末年刘克庄的《漳州谕畲》。
  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曾在潮州、吉州、漳州、袁州等地任职,对三省交界地及百姓较了解。淳佑三年(1243年)授右侍郎官,后再次被免;景定三年(1262年)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一生“前后四立朝”,故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漳州谕畲》,是刘克庄应邀为卓德庆镇压畲民起义功业立碑而作。南宋理宗景定三年,漳州发生畲、汉人民起义,卓德庆镇压了畲、汉人民的起义,为刻制石碑表彰卓德庆的功绩,刘克庄应邀撰写了《漳州谕畲》的文稿。这一背景决定了文稿不可能为畲民说话,但文中也透露出一些研究畲族有价值的信息。
  由于许多志书、研究都运用这一文稿,而且各自进行“校点”,如,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畲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福建省民族志》(2012年)等,内容差距较大,为全面准确地掌握该文内容,且后面章节也涉及此文内容,兹将原文复制于下:
  与本节相关的信息有二:
  一是共同体被称为“畲”的缘由,是“刀耕火种”。“畲”者,“刀耕火耘,崖栖谷汲”。由于这个共同体刀耕火种,居住山中,故被称“畲”。且这个名称为后来一些史学家、特别是宋元时期所用。如《宋季三朝政要》记载文天祥、张世杰领兵入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时,称这里的畲族武装为“畲军”,“诸畲军皆骚动”,“诸洞畲军”。《元经世大典序录》和《元史纪事本末》都以“畲”称之。明清时期福建、浙江等省的地方志也有的用“畲民”这一名称,有的志书还专门列了“畲民篇二有的学者还对畲民的生产、生活作了调查,在有关的报刊上作了报道。如1924年沈作乾的《畲民调查记》,1932年德国学者史图博的《浙江景宁敕木畲民调查记》,1934年王虞辅的《平阳畲民调查》等。
  二是“畲民”在刘文之前早就存在了。如今学界却基本上认为,《漳州谕畲》在南宋出现,所以,畲族是在南宋形成的。其实,文中非常明确地指出:“畲民不悦,畲田不税,其来久矣。”“其来久矣”,表明,“畲民”在文前早已经存在了。也不是“不悦,不税”早存在,因“畲民”是这句话的主语,畲民是“不悦,不税”的主体。
  “其来久矣”,到底有多久?“畲”何时出现?
  地名,作为文化现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留下的痕迹,是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广东地名中许多带“畲”字、其中潮州凤凰山有793处;福建漳州、龙岩、三明、南平、泉州等市的各县都有许多“畲”字为地名:江西赣州地也是很多地名带“畲”或“鞏”字。
  “畲”字大量留存于地名当中,绝不是偶然的现象,与今粤东北、赣南、闽南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众多畲民是紧密相关的。畲族先民在这些地方开垦畲田、搭棚居住所留下的遗迹,后衍化为地名。正如胡曦《兴宁图志考》“鞏人”条云:“曦案:輋本粤中俗字,兴宁大信鞏、上下鞏、菜鞏诸也,皆旧峯民所居也。或又书作畲字,土音并读近斜,皆六书之所未有也。”
  当然,是否与畲族相关,要进行实地考证,下面举两例进行过实地考证的地名。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克庄
相关人物
张世杰
相关人物
沈作乾
相关人物
史图博
相关人物
王虞辅
相关人物
刘文之
相关人物
胡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吉州区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袁州区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赣州市
相关地名
东北镇
相关地名
兴宁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