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仅用社会意识,没用社会存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81
颗粒名称: 2.仅用社会意识,没用社会存在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探讨畲族的族源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文化融合、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因素。社会意识不能决定社会存在,而应从历史事实、科学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结论。
关键词: 畲族 族源问题 社会意识

内容

哲学上看,每一个民族的图腾信仰、歌谣、生活习俗、姓氏、语言、族谱,史籍对一个民族这些事象的描述等文史资料等,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用社会意识来阐述民族的起源,是社会意识说明社会存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看,是社会意识决定论,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因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民族学上看,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体,它具有语言、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但是,如今中国的民族,几乎没有一个是由古代某个族体单一发展而成的,而是许多古代族体长期分离聚合的结果。在这个分离聚合的过程中,文化融合最快,共性明显,如果仅以社会文化来推导一个民族的源,易导致结论的错误。如从语言方面来论证畲族的族源,用畲族语言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土著说”与“外来说”。正如王明珂所说:语言与族群的密切关系是不能否定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语言分类与族群并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说同样语言的可能是不同族群;同一族群可能说不同语言。因此,即使我们假定畲、苗、瑶族语支语言都是同源,也不能证明在远古的某一时候他们是同一“民族”。而且,由于各族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世界上许多人群都不只说一种语言,也不只有一种族群认同。
  逻辑上看,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资料,以民族文化现状为出发点,通过现状追溯原因,这种推理过程,在逻辑学中被称为回溯推理。一般来说,回溯推理的结论不是必然性的结论,而是或然性的结论。
  从现实看,学者们把民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即“文化说”,用信仰、语言、习俗、服饰、生活工作方式等文化现象,来推理民族的起源,这是不科学性,道理很简单。如今才半个多世纪,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服饰的形式基本上是西方的样式,许多年轻人还过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中文语言中不少是西方的语汇、语音,生活中用手机进行沟通交流,工作用电脑,那么,能否说我们是西方人、我们的族源是德国人、英国人?这连小孩都知道:不是。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明珂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