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徐夷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71
颗粒名称: 3.徐夷说
分类号: K288.3
页数: 1
页码: 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被认为源于“东夷”中的“徐夷”,与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东夷族群有关。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如潘光旦教授和费孝通教授。他们通过研究地名、族名和民间信仰等,推想出一条民族迁移的路线,认为畲族是从东夷族群中向长江流域移动,进入南岭山脉后与汉族结合形成的。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畲族与“武陵蛮”有关联。
关键词: 东夷 徐夷 民族迁移

内容

畲族源于“东夷”中的“徐夷”。潘光旦教授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对于畲族来源作了一番考证与研究,他认为,畲族源于“武陵蛮”,与东夷靠西南的“徐夷”——徐偃王有密切的渊源关系。1982年费孝通《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一文,提到潘光旦先生通过族名和地名的联系对民间信仰和传说的研究。潘先生从徐、舒、畲一系的地名和族名中推想出一条民族迁移的路线,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东夷中靠西南一支的族名可能就是徐,现在还留下徐州这个地名。这时期的文献中也看得到该地区的人称作舒。从瑶、畲的盘瓠传说联系到徐偃王的记载,他认为瑶族中的过山榜有它的历史背景。这一批人,后来向长江流域移动进入南岭山脉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瑶;而从南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和汉族结合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畲。另外有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可能就是苗。费孝通教授也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生活在淮河和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与苗、瑶、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一批人,后来向长江流域移动,进入南岭山脉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瑶,而从南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结合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畲,另外有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可能就是苗。③蓝周根在《关于畲族来源》(打印稿)中提出:畲族,既不是百越的后裔,又不是“武陵蛮”,而是“东夷”的“徐夷”,从族谱中找到畲族与东夷的关系记载,如据《宣邑钟氏宗谱》卷一第六页,松阳县雅溪乡……石马源《雷氏宗谱》卷一第二十八页载:……我陛下有东夷王献美女奇珍、奇珪、奇珠三人,美貌丰姿,将此长女奇珍赐配长男盘自能,次女奇珪赐配次子蓝光辉,三女奇珠赐配雷巨佑,龙郎官主配钟志深为婚。而这种亲属关系,由徐偃王率领东夷和九夷联合抗周时结下的亲属关系。邹身城《古代夷越、畲族关系探微》,也认为畲族源于徐夷,并与于越关系密切。④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潘光旦
相关人物
费孝通
相关人物
徐偃王
相关人物
蓝光辉
相关人物
雷巨佑
相关人物
龙郎官
相关人物
钟志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松阳县
相关地名
雅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