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争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67
颗粒名称: 一、长期争论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33-34
摘要: 本文讨论了畲族的族源问题。历史上,畲族被称为“蛮”、“南蛮”、“百越人”、“山越”等,不同的称呼暗示了不同的族源观点。在20世纪初期,对畲族族源问题的研究持续增加,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兴趣和关注。在此期间,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来探讨这个问题,但没有达成共识。1985年举行了全国第一届畲族史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论文集。然而,至今畲族的族源问题仍没有定论。
关键词: 畲族 学术研究 历史

内容

畲族的族源问题,历史上有指称这个共同体开始,就涉及其"源”问题。
  商周时期被称“蛮”、“南蛮”,秦汉时被称为“百越人”、“山越”,唐代被称为“蛮療”等,那么其“源”就是南方的土著。明清时期被一些文人称为“盘瓠子孙”,盘瓠源于北方,那么其“源”就在北方,即"外来说”。
  较系统化的争论,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粗略统计,有浮云的《畲客风俗》等23篇论文。
  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于畲族族源问题,一度成为畲族研究的重点。从1962年徐规的《畲族的名称、来源和迁徙》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潮。《福建论坛》、《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开辟专栏进行讨论。《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开始接连发表了王克旺等《关于畲族来源》、石光树《从盘瓠神话看苗、瑶、畲三族的渊源关系》、吴炳奎《梅县新石器遗物与畲族历史》、费孝通《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等文章。这个时期公开发表论文有30余篇,还有一些尚未公开发表的或不是以畲族名称出现的文章。
  畲族族源的探讨,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兴趣,也引起畲族干部、群众的关注,同时也受到畲族地区民族部门的重视。为了把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向更加深入,由广东民族研究所倡议,并得到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全国第一届畲族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3月13至17日在广东潮州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内专家、学者,国家民委与相关省市的民族工作者、畲族干部,还有日本、法国、香港的一些专家、留学生,共57人。会议收到论文35篇。大家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就畲族族源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讨论会上,畲族族源主要观点有“武陵蛮后裔说”、“南蛮后裔说”、“徐夷后裔说”、“源于河南夷一支说”、“越人后裔说”、“畲为山越说”等,没有达成共识,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但起到了相互交流、启发和学习的作用。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到潮州凤南畲乡进行了实地考察。会后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论文集——《畲族研究论文集》。
  广东潮州会议后,学界继续探讨。每次的畲族经济、畲族文化研究会,都涉及畲族族源问题,甚至成为矛盾的焦点。
  2015年6月8日的中国民族宗教网《众说纷纭的畲族民族起源》中,认为畲族族源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说、东夷说、“越人”后裔说、“南蛮”说、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总之,关于畲族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①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克旺
相关人物
吴炳奎
相关人物
费孝通
相关人物
石光树
相关人物
施联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潮州市
相关地名
长沙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