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一:畲族远古文化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63
颗粒名称: 例一:畲族远古文化遗迹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27-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浙江省仙居县的韦羌山上,存在被称为“蝌蚪岩”的神秘石刻。这些石刻被一些人认为是远古畲族文化的遗存,但它们的真实来源和意义仍存在争议。尽管尚未有确凿证据,但这些石刻仍然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畲族 远古文化 遗迹

内容

例一:畲族远古文化遗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大小报转载《仙居发现远古畲族文化遗迹》一文,该文破畲族族源之谜,畲族源于浙江仙居韦羌山。
  浙江省仙居县韦羌山蝌蚪岩绝壁石刻,是中国八大神秘文化之一。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已发现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共八种,仙居的蝌蚪文在这八种文字中,发现时间最早,在南朝孙说著的我国第一部地方志《临海记》中就称韦羌山“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二十四史中的《宋书州郡志》亦称"天姥山(韦羌山别名)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以释读难度论,亦惟蝌蚪文为最。当地的《万历志》和《光绪志》载,晋义熙年间,周廷尉曾以飞梯攀崖,拓下蝌蚪文,但拓本未见刊布传世。其后,台州守备阮铭以及宋朝仙居县令陈襄、清人潘耒等学者,曾入山寻觅,皆因山崖陡峭,难以攀缘而未果。陈襄《题韦羌山》诗云:“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科斗事如何?”潘耒在其《游仙居诸山记》中云,“韦羌山多奇迹,崖上有蝌蚪文,甚欲往观,而僧言地无居人。”
  1994年5月26日,“安洲影艺社”组织了探险队,聘请捕蛇师朱世牙(韦羌山西麓淡竹乡官坑村人)作向导,由具有多年攀崖经验的山民潘余龙从崖顶悬索而下,在离崖面不到一米的近处拍摄照片。1995年8月23日,上海《文汇报》副主编徐作生先生应邀前往韦羌山实地勘察,根据当地电视台拍摄的录像及蝌蚪崖石刻图片资料,考证认定为
  中国畲族远古文化遗存。并于同月30日在该报发表《中国文化史一大悬案将被揭开——仙居发现蝌蚪文石刻》的报导,后他又“数次深人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畲家村寨”“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勘查”,在“福建省畲族风情习俗研讨会”上提交论文《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认定畲族发源于仙居,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反响”。一文破了二大千古之谜:一是蝌蚪文之谜,二是畲族族源之谜。不久中新社即发表了《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的消息,《人民日报》又作了《仙居发现远古畲族文化遗迹》的报导。《联谊报》一版载《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海外报刊也进行了转载。
  这一“震聋发馈的观点”,对畲族的源流关系极大,我们也十分兴奋,希望这一发现是真实的,希望能早日一睹为快。但也有不少的畲族干部致电报刊、我们“畲族文化研究课题组”,认为徐先生的论证牵强附会,且把盘瓠=狗,狗作为畲族祖先,极大地伤害了畲族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细读徐先生的《考释》,的确存许多疑问:文中说仙居属天台地区,然而浙江没有天台地区,只有台州地区;文中云蝌蚪崖200平方米,又说该崖宽50米、高40米,“50×40=200”?还有人名等存在问题。《联谊报》1996年8月6日四版《时代报告》栏发表寒柳的《仙居蝌蚪文之谜》报告文学,报道王银华探险经过,然后发出"蝌蚪文谁刻?何时刻下?为何刻?所刻何事?”等一系列"?”《浙江日报》8月17日也专载了一系列“?”
  带着这一系列“?”,我们通过熟人与台州方面联系前往,开始答应接待,后来说王银华在杭州住院;再联系,又说照片被人拿光要重印;继续联系,说是照片看不出什么东西,一拖就是半年多。适逢农历年底,我们参加省里的一个会议,会议最后一天是考察(1997年1月29日),我们顺道赴仙居韦羌山考察蝌蚪文,因临春节,天气不佳,无法上山而返回。回家后,每天注意天气预报。根据气象预报,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四)这天能见度极佳,我们借了高倍望远镜后,再次赴韦羌山勘查、考察。聘请朱世牙之侄朱建兵为向导,穿莽林登悬崖,约二个多小时后,来至下最近处察看。此处距“外蝌蚪”和“里蝌蚪”只有80米左右,凭肉眼也能看清崖上石缝,未见有“文”;又用望远镜仔细搜寻,也未见。“外蝌蚪”只有几处镶嵌于平整的沉积岩上半凸的卵石和几条无规则的自然裂纹,与县文物办王子芳同志所拍摄照片类似。“里蝌蚪”则卵石也看不见。又递望远镜,请向导小朱看多次,他也说没有。我们反复看了半个多小时,下午四点才下山。在半山腰的树丛中,发现一大块大石头,其形状与上面岩崖对照,是上面裂开后掉下来的,上面有许多园形的石卵。联想到村民所说,相传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仙居处于东海之滨),那么崖上一个个圆石头是沉积的结果。第二天我们又专程去拜访了相关人员。原来,事实与报道有很大的出入:王银华陪同徐先生走到官坑村未爬山,就却步而回了。他说在"山腰”遇见釆药工潘银(余)龙,是撒谎。他说流经官坑村的小坑是“韦羌溪源头”,也误,它仅是韦羌溪的一小支流,韦羌溪流经淡竹乡政府所在地,也叫“十三都坑”。他"发现”的1.8米长的“男根”即在小坑东侧一块菜地后面,石壁峙立,约3米高,是两条由右上角向左下方斜的直石缝,再下一点还有同样走向的笔直自然裂缝三、四条,坑中还躺着一块中有直痕的长石条。整块石纹形如巴形,王当场就提出否定意见,说这是自然裂缝,徐却坚持说是远古人类“生殖崇拜意识”的表现。在西餐寺,我们采访拍照的潘余龙老人,他告诉我们说,他下蝌蚪崖共两次,第一次摸到一个个圆石头,约15公分直径,半个粘在岩壁上,石头光光的,没有花纹,就象碗扣在上面,王银华说那就是,再拿了调好的照相机缘绳爬下去拍了5张照。在西餐寺理事会主任吴兴毫的支持下看了韦羌山风景区地图和安洲影艺社拍摄的17分钟的录像。在仙居县文管会,我们看了他们摄的照片,前任负责人王子芳说:“只右上角的近似方形影痕和平直的两边似人工斧凿的痕迹。”“那么王银华拍的照片呢?”“也差不多。”那么“犬”等怎么识人出来的?仙居县文管会的同志说他们是用钢笔画出来的。我们从录像中也看到一个很快的镜头。录像是王银华拍的,主要介绍韦羌山西餐寺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用英文显字英语解说。录像出现王银华等上山,潘余龙拴绳爬崖后,接着就出现“蝌蚪文”照片的画面了,只见两只手在“文”上按白纸,很快地用笔在白纸上画出像猫的头,耳短脸圆,有口、眼,很快又掀起白纸一角,显露下面所垫照片的部分“蝌蚪文”;又再按白纸,用笔画出几块云形轮廓,动作之中,配英文解说。
  “男女裸身舞蹈”等均未见。由此可知,韦羌山“蝌蚪岩”并不存在什么蝌蚪文,即使《台州府志》和《仙居县志》所云在晋义熙年间发现,距今也已1500余年,早已风化漫失。因我们在韦羌山脚一座清乾隆十一年冬立的古墓碑(是浮雕式),裸露“天长地久”
  四字,只须轻轻一摸,石沫就掉落下来了。
  至于如何把“蝌蚪文”与畲族联系起来,那更是牵强附会;把“畲族发源于仙居等地”说得若有其事,还找了一些“旁证”来说明畲族是从仙居由北南迁到广东的。徐所用材料有三:一是把韦羌山与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崖刻相附会,二是引用福建、广东两本畲族宗谱,三是"从语言上考证”。
  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专家和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带了研究生也去
  考察了一星期。他们认为“韦羌山蝌蚪岩并非什么文字,而是自然风化的结果”。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陈安泽研究员指出,凸起“肉瘤''的石头,可能仅仅只是一种酸性的火山岩,系天然形成。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襄
相关人物
潘耒
相关人物
周廷尉
相关人物
阮铭
相关人物
朱世牙
相关人物
潘余龙
相关人物
徐作生
相关人物
王子芳
相关人物
王银华
相关人物
吴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官坑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