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实证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62
颗粒名称: 六、实证方法
分类号: K288.3
页数: 8
页码: 25-32
摘要: 本文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证主义态度以及他们如何运用实证方法证实自己的理论。他们强调以经验和事实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要求从经验的事实出发,并通过实证和实践来验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唯物史观,特别注重用自然科学成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实证的例子,如对畲族历史的研究中采用考古和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证实观点。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关于畲族远古文化遗迹、盘姓的考证和德化发现的千年祖图等例子来说明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的运用和意义。
关键词: 辩证方法 畲族 实证方法

内容

坚持唯物主义,承认包括人在内的自然存在物及其内部关系的先在性,就体现为一种以经验和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的科学理论态度,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要求科学研究从“经验的事实”、“经验确定的事实”出发,最重要的是实证、实践证实。“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①
  提出真理是“实证真理”,甚至提出“实证的人本主义”,认为“实证的事物是合乎理性的”。
  马克思恩格斯不但如此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形成自己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后,就运用实证科学,主要是经济学、自然科学进行证实。正如列宁说:“马克思在40年代提出这个假设后,就着手实际地(请注意这点)研究材料。他从社会各个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他化了不下25年的工夫来研究这些材料)把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做了极详尽的分析。”①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当时暂且是个假设,“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②正因为他们用实证方法证实自己创立的理论,所以学界认为,青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哲学批判的方法,从逻辑分析的理论高度创立唯物史观;中老年马克思主要运用经济学方法,解剖“市民社会”,使唯物史观由理论假设变成了活生生的科学。
  他们特别注意用自然科学成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要确立辩证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③当1858年恩格斯发现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转化原理时,就指出了这二大发现为他们理论提供了“例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进行认真的阅读,并认为进化论证实了他们的观点。恩格斯在1859年7月14日致马克思的信中说,“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止匕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做得这样成功。当然人们不能不接受笨拙的英国方法。”④马克思完全同意恩格斯的看法,并且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⑤1862年马克思"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6月18日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达尔文学说与马尔萨斯理论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这是霍布斯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使人想起黑格尔的《现象学》,那里面把市民社会描绘为'精神动物的世界',而达尔文则把动物世界描绘为市民社会”。⑥恩格斯读了霍夫曼的《现代化学通论》后,1867年6月16日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这种比较新的化学理论,虽然有种种缺点,但是比起以前的原子理论来是一个大进步”。并且“的确是极其巨大的”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对他们理论的证实太有意义了,就由恩格斯专门研究自然科学,用8年时间进行“脱毛”,其成果集中体现为《自然辩证法》这一著作。在“科学历史摘要”中,分析了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哲学意义后,指出“因此,不仅有了可能来说明有机自然产物中的现存者,而且也提供了基础,来追溯人类精神的史前时代,追溯人类精神从简单的、无构造的、但有刺激感应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起到能够思维的人脑为止的各个发展阶段”。①达尔文化的《物种起源》“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②以上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例证”、“证实”、"根据”、“根基”来论述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与他们所创立的理论之间的关系,用自然科学新成果证实自己的理论,使唯物史观理论牢固地竖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
  研究畲族历史,实证就是要充分运用田野调查,特别是考古、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事实来进行证实。所以,书中不采用传统的用“祖图”、“高皇歌”、历史文献等为主来证明,而是用考古资料、分子生物成果来证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凡涉及畲族的新事象,我们都进行实地考证。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后,通过分析,形成观点,然后多次到实地进行反复印证,符合实际的进行运用,不符合实际的予以否定。下面再列举三例:
  例一:畲族远古文化遗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大小报转载《仙居发现远古畲族文化遗迹》一文,该文破畲族族源之谜,畲族源于浙江仙居韦羌山。
  浙江省仙居县韦羌山蝌蚪岩绝壁石刻,是中国八大神秘文化之一。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已发现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共八种,仙居的蝌蚪文在这八种文字中,发现时间最早,在南朝孙说著的我国第一部地方志《临海记》中就称韦羌山“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二十四史中的《宋书州郡志》亦称"天姥山(韦羌山别名)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以释读难度论,亦惟蝌蚪文为最。当地的《万历志》和《光绪志》载,晋义熙年间,周廷尉曾以飞梯攀崖,拓下蝌蚪文,但拓本未见刊布传世。其后,台州守备阮铭以及宋朝仙居县令陈襄、清人潘耒等学者,曾入山寻觅,皆因山崖陡峭,难以攀缘而未果。陈襄《题韦羌山》诗云:“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科斗事如何?”潘耒在其《游仙居诸山记》中云,“韦羌山多奇迹,崖上有蝌蚪文,甚欲往观,而僧言地无居人。”
  1994年5月26日,“安洲影艺社”组织了探险队,聘请捕蛇师朱世牙(韦羌山西麓淡竹乡官坑村人)作向导,由具有多年攀崖经验的山民潘余龙从崖顶悬索而下,在离崖面不到一米的近处拍摄照片。1995年8月23日,上海《文汇报》副主编徐作生先生应邀前往韦羌山实地勘察,根据当地电视台拍摄的录像及蝌蚪崖石刻图片资料,考证认定为中国畲族远古文化遗存。并于同月30日在该报发表《中国文化史一大悬案将被揭开——仙居发现蝌蚪文石刻》的报导,后他又“数次深人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畲家村寨”“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勘查”,在“福建省畲族风情习俗研讨会”上提交论文《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认定畲族发源于仙居,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反响”。一文破了二大千古之谜:一是蝌蚪文之谜,二是畲族族源之谜。不久中新社即发表了《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的消息,《人民日报》又作了《仙居发现远古畲族文化遗迹》的报导。《联谊报》一版载《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海外报刊也进行了转载。
  这一“震聋发馈的观点”,对畲族的源流关系极大,我们也十分兴奋,希望这一发现是真实的,希望能早日一睹为快。但也有不少的畲族干部致电报刊、我们“畲族文化研究课题组”,认为徐先生的论证牵强附会,且把盘瓠=狗,狗作为畲族祖先,极大地伤害了畲族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细读徐先生的《考释》,的确存许多疑问:文中说仙居属天台地区,然而浙江没有天台地区,只有台州地区;文中云蝌蚪崖200平方米,又说该崖宽50米、高40米,“50×40=200”?还有人名等存在问题。《联谊报》1996年8月6日四版《时代报告》栏发表寒柳的《仙居蝌蚪文之谜》报告文学,报道王银华探险经过,然后发出"蝌蚪文谁刻?何时刻下?为何刻?所刻何事?”等一系列"?”《浙江日报》8月17日也专载了一系列“?”
  带着这一系列“?”,我们通过熟人与台州方面联系前往,开始答应接待,后来说王银华在杭州住院;再联系,又说照片被人拿光要重印;继续联系,说是照片看不出什么东西,一拖就是半年多。适逢农历年底,我们参加省里的一个会议,会议最后一天是考察(1997年1月29日),我们顺道赴仙居韦羌山考察蝌蚪文,因临春节,天气不佳,无法上山而返回。回家后,每天注意天气预报。根据气象预报,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四)这天能见度极佳,我们借了高倍望远镜后,再次赴韦羌山勘查、考察。聘请朱世牙之侄朱建兵为向导,穿莽林登悬崖,约二个多小时后,来至“蝌蚪岩”下最近处察看。此处距“外蝌蚪”和“里蝌蚪”只有80米左右,凭肉眼也能看清崖上石缝,未见有“文”;又用望远镜仔细搜寻,也未见。“外蝌蚪”只有几处镶嵌于平整的沉积岩上半凸的卵石和几条无规则的自然裂纹,与县文物办王子芳同志所拍摄照片类似。“里蝌蚪”则卵石也看不见。又递望远镜,请向导小朱看多次,他也说没有。我们反复看了半个多小时,下午四点才下山。在半山腰的树丛中,发现一大块大石头,其形状与上面岩崖对照,是上面裂开后掉下来的,上面有许多园形的石卵。联想到村民所说,相传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仙居处于东海之滨),那么崖上一个个圆石头是沉积的结果。
  第二天我们又专程去拜访了相关人员。原来,事实与报道有很大的出入:王银华陪同徐先生走到官坑村未爬山,就却步而回了。他说在"山腰”遇见釆药工潘银(余)龙,是撒谎。他说流经官坑村的小坑是“韦羌溪源头”,也误,它仅是韦羌溪的一小支流,韦羌溪流经淡竹乡政府所在地,也叫“十三都坑”。他"发现”的1.8米长的“男根”即在小坑东侧一块菜地后面,石壁峙立,约3米高,是两条由右上角向左下方斜的直石缝,再下一点还有同样走向的笔直自然裂缝三、四条,坑中还躺着一块中有直痕的长石条。整块石纹形如巴形,王当场就提出否定意见,说这是自然裂缝,徐却坚持说是远古人类“生殖崇拜意识”的表现。在西餐寺,我们采访拍照的潘余龙老人,他告诉我们说,他下蝌蚪崖共两次,第一次摸到一个个圆石头,约15公分直径,半个粘在岩壁上,石头光光的,没有花纹,就象碗扣在上面,王银华说那就是,再拿了调好的照相机缘绳爬下去拍了5张照。在西餐寺理事会主任吴兴毫的支持下看了韦羌山风景区地图和安洲影艺社拍摄的17分钟的录像。在仙居县文管会,我们看了他们摄的照片,前任负责人王子芳说:“只右上角的近似方形影痕和平直的两边似人工斧凿的痕迹。”“那么王银华拍的照片呢?”“也差不多。”那么“犬”等怎么识人出来的?仙居县文管会的同志说他们是用钢笔画出来的。我们从录像中也看到一个很快的镜头。录像是王银华拍的,主要介绍韦羌山西餐寺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用英文显字英语解说。录像出现王银华等上山,潘余龙拴绳爬崖后,接着就出现“蝌蚪文”照片的画面了,只见两只手在“文”上按白纸,很快地用笔在白纸上画出像猫的头,耳短脸圆,有口、眼,很快又掀起白纸一角,显露下面所垫照片的部分“蝌蚪文”;又再按白纸,用笔画出几块云形轮廓,动作之中,配英文解说。
  “男女裸身舞蹈”等均未见。由此可知,韦羌山“蝌蚪岩”并不存在什么蝌蚪文,即使《台州府志》和《仙居县志》所云在晋义熙年间发现,距今也已1500余年,早已风化漫失。因我们在韦羌山脚一座清乾隆十一年冬立的古墓碑(是浮雕式),裸露“天长地久”四字,只须轻轻一摸,石沫就掉落下来了。
  至于如何把“蝌蚪文”与畲族联系起来,那更是牵强附会;把“畲族发源于仙居等地”说得若有其事,还找了一些“旁证”来说明畲族是从仙居由北南迁到广东的。徐所用材料有三:一是把韦羌山与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崖刻相附会,二是引用福建、广东两本畲族宗谱,三是"从语言上考证”。
  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专家和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带了研究生也去
  考察了一星期。他们认为“韦羌山蝌蚪岩并非什么文字,而是自然风化的结果”。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陈安泽研究员指出,凸起“肉瘤''的石头,可能仅仅只是一种酸性的火山岩,系天然形成。
  例二:盘姓考证
  20世纪90年代,我们编写《浙江省少数民族志》时,了解到临安市有盘姓畲民,但编写组的一位专家说,去了解过了,是蓝姓改过来的。所以当时就没有写进志书中。
  2010年6月,笔者在杭州给杭州市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讲《畲族文化》,提起盘姓,并到临安进行考证。调查中得知,80年代去调查的二位同志,进村后,问了一家盘姓,的确原来是姓蓝的,是蓝姓到盘姓家当“儿子”的,所以改成姓盘的。于是二位调查人就到临安县城住下来,并撕下笔记本一张纸,写下:盘姓是蓝姓改过来的。而我们(陪同的有临安市委统战部老领导、民宗局的干部)到沈塘村后,不是问一人,而走了多家。有蓝姓改为盘姓的,也有陆姓到盘家成为盘姓,后来又改为陆姓的。最后到盘土根家,他家一直姓盘,并且能讲一口流利的畲语、唱畲歌,认同是从广东凤凰山迁徙而来。同时,我们还到附近的畲村进行调查。第四次还专门邀请厦门大学人类学所的老领导——郭志超教授一同前往考证。经过全方位、四次考证后,最后认定沈塘村盘姓是畲族。
  例三、德化发现千年祖图
  2005年9月《泉州晚报》、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德化文史界人士在龙门滩镇大溪畲族村发现一幅《畲族祖图》。该图是福建省迄今为止发现的画幅最长、画面最丰富的畲族祖图。这幅古图由大溪村兰氏家族保存,至今已有1000多年。该图长10米,宽40厘米,用宣纸彩绘,画工精美,图文并茂,描绘了关于畲族祖先狗头王的传说和畲族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景。因年长日久,画面纸质发暗,己显破旧并有污损,总计已经过三、四次的装裱修复了。德化县文史界人士称,这幅连环画卷,堪称畲族史画卷,是罕见的大型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画,图中绘画的婚嫁、丧葬以及祭祖场面壮观,对研究畲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
  报道还说,据兰氏族人兰秋华介绍,这幅《畲族祖图》以连环画形式,记载了畲族始祖神犬出世、立功及被招为驸马的故事。畲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现只有福建、广东和江西三省仍有聚居,位于龙门滩镇大溪畲族村就是其中之一。当地村民自称为“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他们是从潮州凤凰山迁移至泉州,再转往德化,至今有千年历史。畲族人非常重视祭祖,每年农历二月、七月和八月的十五为祭祖日。据族人介绍,他们举行祭祖活动时,都要把这幅传世之宝的祖图拿出来供奉,祖先绘制《畲族祖图》是让畲族后人牢记他们的民族历史。①
  能有1000多年的“祖图”吗?2006年12月14日,笔者在泉州作完讲座后,在泉州市委党校二位教师的陪同下,赶往德化。兰氏族人把“祖图"送到县城让我们考证。我们从“祖图”的纸质、彩绘、画工、式样、文字,特别是图的内容看,与其他地方的图一样,亦是清代的作品。只是因保管不善,出现“纸质发暗,已显破旧并有污损”而已。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克思
相关人物
恩格斯
相关人物
马尔萨斯
相关人物
达尔文
相关人物
陈襄
相关人物
潘耒
相关人物
王银华
相关人物
王子芳
相关人物
陈安泽
相关人物
兰秋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仙居县
相关地名
官坑村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临安县
相关地名
沈塘村
相关地名
龙门滩镇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