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抽象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59
颗粒名称: 三、抽象方法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19-21
摘要: 本文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事件在表面上是由偶然性支配,但内部有隐蔽的规律支配。他们强调要发现这些规律,需要研究隐藏在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动力和原因,特别是广大群众和整个民族的动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注重抽象力,通过分析经济形式等抽象方法来形成科学理论。缺乏抽象力则容易陷入感觉和直觉,无法求得真理。研究畲族历史需要超越传说,借助抽象力和新的考古发现来揭示历史本质。
关键词: 抽象力 动力 规律

内容

抽象的方法,是社会科学理论的必备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①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相反,社会历史是人活动的产物,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因此,传统的方法,是把人的动机、特别天才人物的动机作为历史现象的原因、动力。其实,动机背后还有原因,原因之原因才是社会的本质。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旧唯物主义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因此,它的历史观--如果它有某种历史观的话,——本质上也是实用主义的,它按照行动的动机来判断一切,把历史人物分为君子和小人,并且照例认为君子是受骗者,而小人是得胜者。旧唯物主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历史的研究中不能得到很多有教益的东西;而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①“因此,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②研究畲族历史,就要从中国历史的全过程,特别是民族共同体的整体上来把握,寻找动力之动力、原因之原因。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曾经强大,但如今不存在了,而畲族却仍然存在,其中必有其原因。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特别注意运用抽象力来形成科学理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1872年第二版跋》中系统阐述了他所运用的是抽象的方法,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④在《资本论》中说,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还说:"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⑤恩格斯说“对经济学的批判,即使按照已经得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但逻辑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⑥
  缺乏抽象力,得到的不是“是”而“感觉”。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人的感官对客体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关于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是丰富多彩的。“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稳定的、狭隘的。感觉与规律的关系,是起点和终点的关系。感觉的综合、升华,到本质,本质的更深层次,才是规律。把“感觉”=“是”,不按规律办事,现实研究中表现为“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
  缺乏抽象力,就不会“求”,只好借助于直觉。研究过程中,经常存在这种现象,对某一畲族事物进行认识、认定后,问之,凭什么?答曰:直觉。有的出于价值判断,往往否定新的发现,其理由也是“凭我的直觉”。非但理直气壮,且非常的时髦。也就是说,用“直觉”来“求是”,把“求”=直觉。“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从而获得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而又切合实际(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再借助于抽象思维对这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等逻辑思维方法,才能揭示本质,形成概念、判断。并且还要运用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统一等创造性思维方法,才有可能概括出本质,“求”出“是”。这一过程,有的人认为同蜜蜂酿蜜相似,白天工蜂不停地访百花,晚上带领幼蜂把蜜汁吸进胃里,过会又吐出,再由另一工蜂吸进胃里,经过反复的一、二百次交舌,吞吞吐吐,才成蜂蜜。但人的思维实际操作起来,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活动,不像蜂酿蜜,仅过程而已,直到如今,还是一个难以用确定的模型来完成的复杂过程。
  研究畲族的源流、历史,不能局限于对传说现象的描述,而是借助抽象力,根据新的考古发现等资料,得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克思
相关人物
恩格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