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55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类的千古之问,对于畲族,尤为突出。
  畲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东南沿海之主要少数民族,现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散居在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广东、安徽、贵州等省海拔200〜7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主要聚居在闽东、浙南。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为708651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709592)少941人,排在55个少数民族的第20位。此外,台湾有近20万的“盘、蓝、雷、钟”姓人,有的是畲族的后裔。大陆现有1个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45个畲族乡(镇)。这个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其源在哪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畲族的“我是谁?”表现为族称上,“畲”、“畲民”、“畲族”是被称;畲民自称“shangha”,许多畲民不知道自已是“畲族”,忌用“畲”,而是“shangha”。对族外人从不称自己是"畲人",更不容忍族外人称其"畲客”、'‘畲客人”。直到21世纪,闽东等地还有的畲民要求把"畲族”更改为“shangha”族。自称“shangha”,也有的地方畲民持反对意见,认识也不一致。如果一个民族,对族称都不认同,那么,就不明确"我是谁?"这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反对被称,就难以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
  “我从哪里来?”也就是畲族族源问题,由来以久,长期争论不休,主要有:武陵蛮说、东夷说、徐夷说、河南说、越人说、南蛮说、闽人说、山夏说、汉族说、多元说等等。20世纪50年代初畲民识别调查组主要成员、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施联朱在《面向21世纪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解放后50多年来,畲族历史文化研究虽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的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畲族族源问题的研究、关于畲族语言问题的研究、关于畲族图腾文化的研究、畲族与汉族客家人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畲族族源争论纯属学术性问题的讨论”,“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通过DNA的研究解决畲族族源的争论。”的确,施教授提出的这些问题,是畲族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最关键是族源问题,族源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而,畲族的族源问题,也是老一辈畲族问题研究者对后人提出的期望。
  本人在浙南畲族聚居区一个偏僻的畲族小山村出生、成长,大学毕业后,虽全家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家中一直用畲语交流。出于民族责任感和对畲族文化的热爱,一直从事畲族问题的研究。一生的研究可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研究畲族经济,因经济是基础;90年代至21世纪初主要研究畲族文化。主张研究畲族现实问题比研究畲族历史更有价值。主修了《丽水地区畲族志》、《浙江省少数民族志》(副主编);出版专著《思维之光--畲族文化研究》、《畲族风情——畲族文化再研究》;发表了《不能治山就不能繁荣》、《下山:畲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原始婚姻文化在畲族中的遗留与内涵的转换》、《Rationalchoice for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s VS. modernity in thedigital era》等40多篇论文,获奖多项。
  由于教学与行政双肩挑,畲族研究的业余性,对畲族文化研究,亦主要从各地上报的资料、民间的口头文化来探究,缺乏思考,不少是人云亦云。而对畲族历史研究信心不足,如畲族的认定问题,社会上有“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国务院正式公布”、“政务院正式公布”等,但都找不到相关文件。20世纪80年代初请教畲民识别调查组的三位主要成员,当时他们都才50多岁,然而各人说法也不同。其中一位成员说,1956年《人民日报》有报道。于是我化了两周时间,在图书馆把1956年的《人民日报》1〜7月的翻了一遍,8~12月的翻了二遍,结果都没有找到相关报道。心想,当事人都健在,时间才过去20多年,都搞不清楚,还能搞清数千年的畲族历史、特别是族源问题?!况且畲族没有系统文字,对其历史与文化,主要从民间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化以及少量汉文字的记叙中来探究。然而,研究畲族经济与文化必然涉及畲族历史,也就是说,要解决“我要到哪里去?”必须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2015年福建省畲家企业商会、福建省民族研究会成立,浙江、福建多次召开蓝氏、雷氏文化研究会(姓氏源流研究会雷氏委员会),许多会员、畲族干部群众要求研究会能搞清畲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福建省民族研究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本届研究会的主题是“围绕全面建成民族地区小康”,即解决“我要到哪里去?”及“如何去?”、的问题;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即研究畲族源流作为基础性的研究。尤其是在2016年畲族“三月三文化节”(福安)期间,有浙江雷氏文化研究会主要领导参加的、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雷氏委员会第二次筹备会上,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地说了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我的发言被多次的热烈掌声所打断。2016年10月30日,福建省畲家企业商会领导率队(含各市的秘书长)在厦门调研会员企业,座谈会上领导要我介绍畲族的历史,我把本书的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样得到大家的认同。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于2015年8月23日《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给我们提供了信心与方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①于是开始整理四十年来积累的有关畲族的资料、研究畲族的历史。
  本研究的宗旨是“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②力图还原畲族历史本来真面目,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和谐,推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附注

①http://www.gov.cn/xinwen/2015-08/23/content_2918446.htm ②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9页。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