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551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内容

畲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通过民族识别,于1956年12月正式认定的,至今刚好60周年。在畲族被正式确定为单一少数民族60周年之际,《畲族源流研究》的出版,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中央人民政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工作。1953年,中央派出的畲民识别调查小组,是新中国由中央派出的第一个民族识别调查组,体现党中央、人民政府对畲族的重视。调查小组二次赴浙江景宁、福建罗源与漳平、广东识别调查畲民。识别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民族理论为指导,遵循民族四特征和“名从主人”的原则。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省委统战部,特别是中央统战部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认定畲族既不是汉族,也不是苗族、瑶族的一支,是一个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畲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和浙江工作期间与畲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十分关心和重视畲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熟悉畲族的光荣传统、历史文化和优良品格,在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中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殷切希望。然而在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歧视畲族等少数民族,畲家被称为“蛮”、“療”等,导致畲族历史的部分缺失。
  著作之作者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即“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深入进行田野调查,从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事实出发;在学科上,从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各学科各方面进行归纳、集成;资料上,通过集成各地资料,从整体上科学剖析。总之,是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上去掌握事实,因此,本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早在周代,就有“畲家”之称,得到畲民与社会的认同;且是个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表明周时就是一个独立的族群。其源自凤凰山文化区古人,由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秦汉时期,由于反抗封建王朝的统治和军事镇压,有的被迫漂洋过海到了台湾、南洋,有的被驱赶至江淮等地成为汉族,而留下来遁入山区的成为今天的畲族。明代,畲族人民反封建反压迫斗争遭到封建统治者的残酷镇压,畲民又一次被迫进行民族大迁徙,形成如今“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在数千年的民族迁徙中,畲民每到一地,变荒山为鱼米之乡,是“东南山区杰出的拓荒者”。畲,是刀耕火种之意,体现该族群勤劳勇敢之特点。这一结论,有利于增强畲族的凝聚力、提高畲民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全社会更加了解这一民族,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国梦。
  2016年11月22日

知识出处

畲族源流研究

《畲族源流研究》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本书研究了畲族的来龙去脉,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学术公案、族群为畲、考古根据、文献依据、基因证据、外来文化、千年迁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春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