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福安畲族女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26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福安畲族女装
分类号: TS941.742.8
页数: 12
页码: 4-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安畲族女装的服饰特点,其中包括上衣、裤子、绑腿、围裙、腰带、布鞋、饰品等。
关键词: 福安 畲族 女装

内容

福安市和福安市接壤的蕉城区八都镇一带畲族女装较古朴,其面料崇尚蓝黑色,花纹较简,上衣大襟服斗上绣的花纹少,多着黑色长裤,裤长过膝;绑腿形如三角梯形,白色为主;女鞋为黑色镶红口的厚底“单鼻鞋”。结婚时穿“大鼻鞋”,配以黑色围裙、花带,端庄中显得俏丽。
  一、上衣
  福安畲族妇女的传统衣衫大多选用青、黑色的布料缝制,花纹、纹样相对简单。大襟服斗上没有大块绣花,只在衣领上用水红、黄、大绿等有色的花线绣虎牙花纹。沿服斗的边则缝上一条三四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袖头的地方有一块绣花的角隅花纹,上衣袖口上缝有一块3.3厘米多宽的红布边。
  上衣尺寸为:领高3.3厘米。大襟尺码随身材大小而定,一般大襟是20厘米。服斗高10厘米,宽12厘米,斜度也是领下10厘米、垂直再向右12.6厘米分,平行成一直角,第3条16厘米分的边就是它的斜度,绣花部分在服斗上部,沿边绣4厘米分宽,直6.6厘米,斜16厘米分的花样。其中绣两边虎马牙纹宽1.6厘米,中部2.6厘米绣一些牡丹、喜鹊之类好看的花样。天(又称添)的尺寸:宽3.3厘米,长3.3厘米尺,用大红布缝制。
  福安松罗乡一带畲族妇女传统服装同于霞浦式样。
  福安装上衣结构图。蕉城区八都一带畲族女上衣款式与福安相近。面料多为黑色,右衽大襟,立领。领高3厘米,沿领口处镶有先红后白1毫米彩边各一圈,再绣约3毫米宽五色齿状纹(也称虎牙纹)花边一圈。另绣18毫米宽、与领口长相同的花边一条压领口下8毫米处,此花边的花样依次为:红色边1毫米、白色边1毫米、五色齿状纹3毫米、凤凰采牡丹等图案1厘米、五色齿状纹3毫米。绣花边下再压白、粉红、黄、绿、红各1毫米的五色边。领口处布扣1对(考究者也用银扣),领口下衣内里黑色替肩一圈,宽6厘米。此领也称虎牙领。衣长前后片不等,前片约72厘米,后片约77厘米。连袖,袖长以与手腕齐为准。衣身图案较为简单,只在左襟斜角服斗处镶嵌绣花。右襟小,从领口处直线下至衣边,约25厘米宽64厘米长;左襟大,腋下约45厘米宽、下摆约54厘米(因人而异);后片腋下约52厘米宽,下摆约62厘米宽。左襟从左领口处向右平行横出约11厘米成直角后拐斜下约12厘米后,弧形至腋下,形成服斗。沿服斗边向内镶滚8毫米宽红色边(又称“沉乾”),再依次滚镶黄、桃红、绿、白、红五色彩边各2毫米宽,五色齿状纹花4毫米宽,接着是绣有牡丹、梅花、菊花、凤凰、喜鹊等花鸟图案3~4叠约20毫米宽的刺绣。服斗至腋下襟边处缝有一块三角形的红布,斜边长10厘米,高8厘米,顺腋下弧形裁去一角,成不规则四边形角隅。内绣各色花卉图案,边镶3毫米五色齿状纹两重,1毫米五色彩边各一道。畲家称这是上古年代高辛帝王赐封时盖的金印。服斗直角拐处缝布扣两对,也有人用银扣代替布扣结。银扣直径12毫米,内有福、寿、禄等字。左大襟襟边腋下3厘米处夹红带一条,宽约15毫米,长约20厘米;右小襟与衣后片夹缝对应处也夹红带一条,长、宽也相对应,是固定前后片的系带。此外,衣服不再有其他扣子。
  衣服后片下摆衣衩内缘左右各垫红衬一条,由下往上,宽4厘米,长35厘米。衣衩开口处,约在后下摆32厘米处。在开口处用五色线滚边约7厘米,其中缝合处3厘米,分开处4厘米;交接处再横滚一道约1厘米宽,用于加固开口处的同时,也增添了花色。袖口宽约15厘米,内缘沿袖口边也镶嵌有黄、绿、黑、红、白等五色1毫米彩边各一道,再加3.5厘米红布衬一道。衣服穿在身上,围兜一扎,后下摆红边往外一翻;袖口向外一别,红衬翻露在外,更平添一道色彩。
  二、裤子、绑腿 女裤,多数用黑色棉布。夏装则为纻布。出嫁做新娘时,用青色绸缎或精哔吱做面料。外穿蓝色或紫色的叠脊“虎牙裙”,裙上刺绣着“凤凰采牡丹”等花鸟图案作为装饰,腰间捆缚宽腰带。正面垂两条长一米的飘带,甚见风雅。不分季节一律穿短裤,扎绑腿。
   三、围裙 福安装围身裙:头长约33厘米、宽约7厘米,用红色布质。裙身约33厘米见方。上端两边要打褶(中间3点16.7厘米处向两边打5~7个0.67厘米宽,16.7厘米长的褶),打折的上部再绣花。
  蕉城区八都一带畲族妇女围裙,黑布红边,梯形。上宽41厘米,下宽50厘米,长(高)35厘米。围兜裙头用9厘米宽红布缝制,两边各夹布耳一只,用以穿带。裙头下压五色彩边各一道。围兜左右两边从外向里对衬镶嵌1厘米红布边,五色布边各一道,4厘米五色齿形纹绣边一道。裙身靠裙头处分左右绣对称图案一对,图案凭个人的喜好,龙凤花鸟,各显巧手;图案一般多为凤凰或牡丹等。
  四、腰带
  围兜所系腰带,宽约5厘米,总长约130厘米,两端有约7厘米的带穗,是畲族妇女用五色纱线编织而成。腰带编织花样是以简单汉字、双菱形纹和几何图纹相结合的图样为主,白底黑花,在腰带的正中,宽约1厘米;两边对称地依次为1毫米各色边五道,最两旁是宽1.5厘米的白色边。用时将此带对折剪断,用与带宽等长的小木条固定好,以便扎起来后腰带平整不卷。在固定腰带的小木条两边,再连上两条50厘米长、2厘米宽的白布带,用此布条穿过围兜裙头的布耳,就把围兜与腰带连接起来了。围兜围在身上时,腰带在身后交叉回绕至腰前,打个活结,
  固定腰带的两边各两条白布条则随意飘在身后,与上衣下摆外翻的红边相映成趣,显得格外活泼动感。
  五、布鞋
  畲族女鞋,为布底方头青色鞋面,女子鞋口有花线点缀,鞋头折一条中脊,俗称“单鼻鞋”或单梁鞋;鞋面绣花,鞋口有简单的花线点缀。 福安装畲族妇女多穿单鼻“虎牙鞋”,鞋头高昂一寸,鞋两旁以羽毛布“沉地”。用五色线绣“虎牙”花纹,故称“虎牙鞋”。也有穿无鼻绣花布鞋的。
  六、饰品
  一般妇女常带鸳鸯银手镯、银戒指。其上錾有梅花、八卦、福、禄、寿、喜等图案与字样。最有特色的还有龙爪拳头式带铃哨的戒指。富裕人家的妇女则有佩戴银牌、项链、银脚镯、银耳环。
  1.手镯
  质地有金、银、玉之分,以银居多。银镯款式有鸳鸯、提花九环银镯等。打造一副(两只)银镯要用2块“七钱三”(26.8克)银元。
  2.戒指 福安畲语叫“手指”,主要作为男女青年互相赠送的留念品。用材有金、银、铜之分,款式有圆戒、八卦戒、拳头戒之分。其上所錾有花草和八卦、福、禄、寿、喜等图案花纹。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服装种类、发式、头饰、服装款式、服饰工艺、服饰材质、服饰调查;建筑、雕雕、壁画、编织、刺绣、剪纸、银饰、陶瓷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