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256
颗粒名称: 引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宁德市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接省会福州市,北与浙江省温州市接壤,西与南平市毗邻,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西宽约190.7公里,南北长约155.3公里。宁德市现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柘荣县、寿宁县、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等1区2市6县,1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84个村(居)民委员会。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32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近18万人,约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布全市9个县(市、区),123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734个行政村,1789个自然村。这是全国畲族最聚集的地区,全市设有1个畲族经济开发区、8个畲族乡、234个畲族村民委员会。
  闽东海阔港深。深水码头岸线居全省首位,境域内海岸线、海域面积、大小岛屿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拥有三都澳、城澳、白马港等国家一类口岸和漳湾、三沙、赛岐、沙埕、下白石等二类口岸,7个1000吨级以上泊位码头,开辟有从闽东到香港、广州、上海、青岛等9条航线。位于中国海岸线中心点的三都澳,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水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可建5~50万吨泊位30处,是“世界不多,中国仅有”的天然良港。拥有全国闻名的半封闭式的大黄鱼产卵场——官井洋,对虾产卵场——东吾洋及台山、西洋、三沙等五大渔场。闽东面向东海,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带鱼、鳗鱼、鱿鱼、墨鱼、鲳鱼、黄鱼、石斑鱼等30多种高档经济鱼类以及海带、紫菜、贝类等闻名。其中大黄鱼、二都蚶、盐田蛤、沙江蛎、对虾、梭子蟹等名、优、特海产品驰名中外,在福建省占有重要地位。
  闽东山水灵秀,分布有许多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石奇、洞异、峰险、雾多,素有“海上仙都”之美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南鸳鸯溪、白水洋的“万米水街”堪称天下一绝;全国佛教重点寺庙蕉城支提山华严寺被称为“海内第一禅林”;此外,周宁九龙漈瀑
  布群、人鱼同乐的鲤鱼溪及霞浦杨家溪都是十分诱人的旅游胜地。境内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资源达185万千瓦,已发现的金属非金属矿72种,尤其是高岭土储量达1亿吨以上,紫砂陶土储量3亿吨以上。福鼎玄武岩、周宁状元红等各类花岗岩储量数亿立方米。闽东山场广阔,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古田银耳、寿宁花菇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果蔬佳品有晚熟龙眼、四季柚、槟榔芋、水蜜桃、芙蓉李、油柰、刺葡萄、无核柿、绿竹笋等。
  闽东历史悠久,属东南沿海印纹陶文化系统,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早在三国时期,境内即有“温麻船屯”之设。但由于山高岭峻,历史上车马不通,相对闭塞。也正是居于这一原因,受历史上战争影响相对小,社会较安定,且依山濒海,物产丰富,“鱼、米、油、盐不贾而足”(明万历《福宁州志》),不算繁荣富裕,但自给自足的沿海山区自然经济环境,成为向往山林生活的畲族先民大量迁入定居的重要原因。唐乾符三年(876年),畲族的一支在蓝应潮的带领下从福建闽侯县雪峰大坪(湖)迁入古田县水竹洋(今古田富达村)定居;另一支原本居住在福建莆田大飞山平湖(或为盘瓠)峒一带的峒民,以兵船助闽王(担任向导官)攻下福州城后,从连江县马鼻码头登岸,定居罗源县起步镇大贝头村,后再转迁入境内各县。即陆路从福州、闽侯方向迁入古田,再从古田县转迁屏南和蕉城;水路经福州连江、罗源而后进入蕉城区,再转迁境内各县(市);他们中的一部分继续往浙南方向迁徙,散处于温州、丽水各县。畲族先民的迁徙不是直线进行,而是经过往返反复的迁出、迁入(回迁)才最后完成。畲族迁入后,往往选择县际、乡际和村际周边山区“搭寮”居住,这些地方原先大多没有村庄,在畲族村民繁衍生息以后才形成现在的畲族村分布格局。畲族先民选择在县、乡、村之间的周边山区居住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这些地方往往是地方政权控制相对薄弱的区域。既不引人注目,不会招来繁重的“差徭”负担,又有大片山林可供凭借,有足够的荒地可供开垦耕种。因此,这些处在偏远山区的早期居住点,后来多半成为某一姓氏支派的肇居发祥地。
  明末清初,居住在闽西的畲族曾两次大举迁入并落籍闽东。其一次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于织机的改进,闽浙纺织业发展很快,以致“种苎和种菁之利倍于粮食”。风靡一时的种苎和种菁热吸引了大量畲族拓荒者。据畲族宗谱记载:从上杭、武平迁入的10多支就和上述种苎、种菁有密切联系。另一次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后,命粤、闽、江、浙等沿海地区迁民归里。地方当局下令“招集流民,得复故土”,畲族人
  民得此机会呼亲携眷,成群结队从山区向沿海迁徙。这两次畲族先民的大量迁入,为开发建设闽东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奠定了境内畲族分布的基本格局。畲族迁入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当地汉族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畲族文化,其鲜明、独特的畲族风格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信仰、文学艺术、工艺美术、传统体育、医药学等,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延续的传统可以为快速变化的人们提供稳定的心理,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是民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滋养民族成长的乳汁。畲族文化也是如此,它是畲族生存发展的动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畲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畲族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传统礼俗逐渐消失,歌手青黄不接,年青一代很多人已经不会说畲语了。人们惊呼“畲族文化陷入危机”。为此,中共宁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市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总体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使境内珍贵、濒危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畲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抢救,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近期目标是对畲族文化进行一次全面普查、编纂一部畲族文化全书、制作一套畲族文化专题光碟、建设一个畲族宫文物馆、开辟一条畲族风情旅游线路、命名一批畲族重点文化村、创作一台畲族歌舞剧、编写一部中小学畲族文化乡土教材。
  按照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方案的要求,《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的编纂坚持原始资料、原文、原物、原汁原味的原则,融民族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以畲族文化普查为基础,忠实记录普查个案资料,力求做到客观反映畲族文化原貌,展示特色,传承文明,咨情育人,垂之久永,为专家学者和后人研究畲族文化提供基础性材料。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由现代文明、乡村、语言、歌言、民间故事、民俗、服饰、工艺美术、体育、医药、民间信仰、谱牒祠堂、文物等13卷组成,基于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要求和编纂初衷,本书仅系资料性长编。限于编者文字和思想理论水平,本书著述性和理论性都不很强,书中在所难免地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但我们相信,随着畲族文化抢救保护和挖掘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些缺点和错误将会及时得到改正,内容将不断充实完善,为传承畲族文明和服务地方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服装种类、发式、头饰、服装款式、服饰工艺、服饰材质、服饰调查;建筑、雕雕、壁画、编织、刺绣、剪纸、银饰、陶瓷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