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章 畲族乡镇 民族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202
颗粒名称:
第八章 畲族乡镇 民族村
分类号:
F291
页数:
75
页码:
195-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畲族乡镇、民族村的情况。其中包括畲族乡镇、民族村等。
关键词:
温州市
畲族
民族村
内容
第一节 畲族乡镇
一、综述
设立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少数民族相对集居、不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建立民族乡,以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195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有关问题的指示》:“建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乡总人口所占的比例,以30%为宜。”并规定“民族乡乡长必须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经各县人民委员会的调查、研究,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到1958年5月,温州市内共成立泰顺的司前,文成的周山,平阳(今苍南)的凤阳、岱岭4个畲族乡。在各自乡政府大门口挂上畲族乡人民政府的牌子,显示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成了国家主人。
然而好景不长,1958年10月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旗帜下,全国各地乡级政权都人民公社化。这一时期的畲族乡只存在了短短的半年时间。
恢复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各项工作拨乱反正。1979年,中共中央发出〔1979〕74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通知”。民族工作重新走上正轨,特别是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更是迎来新的春天。1984年3月,浙江省政府发出浙政〔1984〕19号文件,指出“凡过去建立过民族乡,现管理范围没有变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30%以上的公社,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为民族乡。”到1984年10月,上述4个曾建立过的畲族乡得以恢复。到1985年,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要求,新建立文成县敖里、泰顺县竹里、平阳县青街3个畲族乡。温州市共有7个畲族乡。1992年温州市乡镇行政区划撤、扩并,泰顺的里光乡并入司前畲族乡,称司前畲族镇;文成县的敖里畲族乡并入西坑镇,改称西坑畲族镇,这样温州市共有2个畲族镇、5个畲族乡。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管理指导民族乡工作和城市民族工作。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发出浙政办〔2013〕98号文件,对各部门、各单位扶持畲族乡经济文化建设,作了具体规定,要求通力协作,把民族乡建设好。
2011年5月,全市行政区划大调整,文成县原西坑区的岭后、下垟、石垟3乡并入西坑畲族镇,又称大西坑;泰顺县原司前区的黄桥、峰门2乡并入司前畲族镇,其余5个畲族乡未有变动。
现状
温州市内2个畲族镇、5个畲族乡,是省、市、县民族工作的重点。因为人口相对集居,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保持也相对完好,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镶嵌在瓯越大地的一颗颗美丽明珠,是各自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
下面介绍各畲族乡镇概况,主要是历史沿革、文化、教育、特色产业等,并附上历任乡(镇)长、书记任职时间。对各乡镇大同小异的部分,如工农业生产、道路、乡村建设、扶贫、民政社会救济等,限于篇幅,不一一作介绍。
二、司前畲族镇
基本镇况
司前畲族镇位于泰顺县西北部,东临文成县,南接百丈镇,西至罗阳镇,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全镇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辖司前、左溪、里台、黄桥、峰门5个社区,司前、左溪、大住、溪口、榅垟、上地、台边、叶山、里光、新北、黄桥、峰门、徐宅13个行政村。其中左溪、里光、新北是畲族村。
镇政府驻地司前村,在S52省道未通车前,县城经花坪到司前40公里,2005年S52省道红岩隧道开通后为14公里。
2015年底,总人口18995人,其中畲族人口2825人,占总人口的15%。
司前村、镇名
司前古名“池村”,是池姓村民最早在此开基。清《泰顺分疆录》记载载:如古池村,以有巡司,遂呼司前。意即:人们陆续围绕巡检司(池村巡检司)前后建房居住,在该司的前后形成一片村庄。问曰,家住哪村?答曰,司面前的村。久之,就称为司前村。
镇名以村名取之。
历史沿革
司前原为瑞安县义翔乡辖区,清时编入泰顺一都。
民国24年(1935)司前设乡,行政区域包括后来里光乡的范围。
1949年9月,设立司前乡人民政府,隶百丈区公所领导。
1950年9月,划出部分行政区域,设立里光乡,并划归罗阳区公所领导。
1952年4月,分设为左溪、司前两乡,直到1956年12月。
1958年5月,省民政厅批准设立司前畲族乡,是全省第一批设立的民族乡。
1958年9月,改称司前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恢复为司前畲族乡。
1992年5月,县行政区划进行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司前区公所,里光乡 并入,设立司前畲族镇。
2011年5月,县行政区域大调整,黄桥乡和峰门乡并入司前畲族镇。
畲族迁入
司前畲族历史悠久,畲族迁入早,人数多,分布广。在镇内落脚开基的就有10个支系。
蓝姓4支 一是石盂坑—鳌岭支系。清顺治十一年(1654),蓝一凤公从景宁县四格驮磨庵(今澄照乡金坵村)迁到泰顺竹里石盂坑,数年后定居鳌岭(林山牛牯岭自然村)。该支分布闽、浙多县38个村,人数达3000多人,是本县最早、最大支系,在镇内有司前等村300多人。二是司前下库蓝敬祝支系。清康熙年间,蓝敬祝公从平阳黄山头(今苍南县莒溪镇垟尾村)迁来司前下库,在镇内有100多人。三是左溪横路蓝玉支系。清嘉庆年间,从景宁驮磨庵迁左溪横路。四是清康熙年间从景宁油田垟迁来的里光上扒寮蓝春旺支系。
雷姓4支 一是清康熙甲寅年(1674)从平阳章山(青街畲族乡内)迁司前筱条村的雷光久支系。该支是本县畲族较大的支系之一,有1000余人,在镇内有400多人。二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从景宁叶山头迁到里光旁山垟的雷起峰支系,在镇内有200多人。三是清康熙年间从景宁澄照殿源迁司前林山村的雷兆高支系,在镇内有200多人。四是清康熙年间从景宁殿源迁左溪阳畲的雷春茂支系。
钟姓2支 一是清雍正乙巳年(1725)从文成县培头村迁司前阳畲村,该支也是泰顺畲族较大支系之一,分布罗阳沙底等10余村近800人,在镇内有300多人。二是清顺治年间从景宁县山外(今澄照乡内)迁来左溪包坑村恩基岭的钟日显支系,在镇内有100多人。
从传统农业到综合发展
镇内左溪、司前、台边、里光、溪口等村,都位于左溪和里光溪两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地富庶。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村民全年辛勤劳作,仅能勉强温饱。1980年前农村主食普遍是“番薯丝拌米”。高山少田的黄桥全乡及榅垟、上升、和庄等村,家中少劳力者,遭病或灾者,都要靠国家返销粮食救济。
改革开放后,农业实行生产承包制。农民也从繁重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种田即种钱”的观念在农村逐步树立。2004年,左溪村蓝学许带头种葡萄,形成采摘观光园。雷茂贤、黄世华等纷纷仿效,也成为重点户。2015年全镇观光葡萄园达1000亩,成为县里重点采摘区。2006年,蓝学许开办“山里人家”农家乐,供应自家饲养的鸡、鸭、兔和来自飞云湖的淡水鱼、虾及农家猪等,价廉物司前筱条,住雷姓50余户,250多人
司前阳畲村距镇政府8公里,住钟姓30多户,150余人美,深受欢迎,年收入5万元以上。后雷茂贤创办“畲寨农家乐”等。到2015年,全镇共有农家乐12家。
到2015年底,全镇共投入2.5亿元,建成猕猴桃、葡萄、杨梅、茶叶、瓯柑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3000亩,以农户+合作社+互联网模式运行,从业人员3000多人,并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林业重镇
司前是全县重点林业乡镇之一,司前、左溪、大住、榅垟、叶山、峰门、徐宅等村宜林山地都在万亩以上。新中国建立后,历届乡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积极发动群众植树造林,依法加强管林,保护树木成长。
1988年,原黄桥乡与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建立联营林场,在炉西、双坑头等地建立16000亩的联营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投入资金,并派人驻场,加速中幼林和天然林抚育,推进林业生产。2006年后,延长山林承包期,核发延包证。2012年统一颁发“浙江省山林股权证”,促使村民和集体更注重人力、财力投入,管好山林。
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2005年,政府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金额是每亩5元,后逐步提高。2010年是每亩13元,到2015年每亩26元,全镇年受益近400万元。包括村中国家干部,工作人员人人都有收益,多的家庭年收入达万余元,少则也有千余元。山林真正成为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实现靠山吃山。
竹、木制品生产加工 1950年起,村民就利用本地盛产的木头、毛竹,办厂简单加工,生产螺丝刀柄、气筒柄、雨伞柄等。
1955年,司前手工业社就在西村医院边和东村大帝爷宫开办,编制花篮等。
1958年春,本县第一家地方国营企业泰顺县造纸厂建在回澜桥头,利用松木生产书写用纸、包装用纸等。有魏运济、林克松等正式工人39人,季节工人200多人,是本县重点国营企业。
1972年,司前手工业社改称司前工艺竹编厂,生产编制工艺品妆饰盒、竹凉鞋等,有工人60多人。
1990年,镇政府大力开发毛竹产业,聘请科技人员生产研制出竹胶合板,供应南京汽车厂用作汽车、火车地板,并出口美国、日本等国,经济效益好。司前综合厂用运输社的房屋生产木制玩具、冰条、雪糕棒等,作为民族地区传统产品送北京参加民族展销会等。初步形成以木、竹产品为拳头产品的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体系。
司前工业园区 2013年,县政府在司前建设工业园区,占地300亩。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方式”,代替粗放加工模式,追求质地天然化、外观工艺化,增加产值提高效益。抓住泰商回归的机遇,投入5000多万元,改建扩建。到2015年,已有企业25家,竹木加工点35个,务工人员近5000人,年上缴利税近千万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泰顺民族工艺厂和浙江利众竹木有限公司。尤其是利众厂占地100亩,生产“利众”牌系列竹制品,有竹筷、菜板等120多个品种,产品75%出口欧美20多国。常年有工人360多人(少数民族近100人),年产值6000万—8000万元。年上缴利税300万—500万元,是本县规模最大的企业。多次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镇内少数民族企业中规模稍大的有雷本环创办的“雷诺玩具厂”和司前竹木制品厂等。
一镇带三乡,加速城镇化
2000年后开始实施这一工程。对周边生存环境恶劣的峰门、黄桥实施整乡搬迁;对竹里畲族乡、百丈镇村民愿意来的跨区域集聚也予支持。编制镇域总体发展规划,拿出镇中心好的地段建设移民小区。
首个项目是“峰门乡整乡搬迁工程”。2003年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司前东村云寿公路两侧,推平山头,填地建造“峰门新村”。2005年1月,设计新颖、配套设施齐全的峰门新村一期230间(套)新房完工,230户、805名峰门村民搬迁入住。同年,搬迁146户、600人的峰门新村二期又开工兴建。
2005年3月,黄桥乡整乡搬迁工程,在滨江路小区开工建设。2007年底,搬迁180户、750人的第一期工程完工,750人迁入滨江小区(含石门炮台岗等处)。到2015年,共投入3.5亿元,建成和完善黄桥滨江小区、峰门新村、回澜小区、桥头畲族风情园、左溪畲家小院等多个区块,1200户、5100人迁入新居。其中2012年开工、总投资1.3亿元的畲族风情园项目,不仅是泰顺民族地区,而且也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扶持项目,建筑面积33104平方米,安置240户750人。并且成立风情园业主委员会,实现城镇居民自治。镇中心25层的司前大厦,是集星级农贸市场、超市、住宅诸功能为一体的中心大楼,总投资2个亿,呈鹤立鸡群的雄姿,是温州畲族乡镇中最高的建筑,提升司前集镇的城市品位。加上先前1996年建成的三杆溪水库移民顺安新村及镇内新农村改建房、零星自建房等,到2015年,共有2200户、10800多人迁入司前。全镇1.9万人已有14350人居住中心集镇,城镇化率达75%,列全市民族乡镇之首。
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4.4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788万元,工业总产值4018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0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
民族教育
清道光时,里光村民林恕亭,就捐学田20亩办学,并立碑训导:捐田用作林姓子孙永续办学,不准它用。先辈用心良苦得到好报。村人林颚、子林用霖晚清时编写出泰顺第一本实用性强的县志《泰顺分疆录》,广为流传。在本县1988年第一轮和2013年进行的第二轮修志中,仍作为重要参考范本。
民国6年(1917),司前村陶姓筹集400担田租,在陶氏宗祠内开办学校,招收村民子弟入学。
解放后,政府重视教育事业。1952年高山顶上不到200人的阳畲3村村民自筹稻谷办起小学,聘请罗阳高中平老师任教。自制12副桌凳,22个畲族儿童全部入学。1956年秋,开办筱条、左溪两所民族小学,筱条学校设一、二两个年级段,36个学生,复式教育,徐志恒老师任教,均属当时重点民族小学。
60年代,根据毛泽东“把学校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的指示,各村都开办学校,贫下中农子弟入学受教育。乡有司前初级中学、乡完小,各村有村小、自然村办村校,1998年最多时全乡(包括黄桥、峰门)有学校46所,学生2253人,教师156人。
泰顺民族中学 1986年11月,经县政府批准,把原司前初级中学改建为县民族中学。当年教师48人,学生6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三分之一。是温州市创办最早的民族中学。民族中学重视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县民宗部门支持下,开设畲语歌,组建畲族文化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学畲语、唱畲歌、跳畲舞”活动,从娃娃抓起,培养年轻畲族文化接班人。
民族中学建起畲族民俗馆,收集、展示畲族歌本、古籍、服装、特色用具等。民族中学还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代表全县参加历届全省、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尤以高脚竞速和射弩为强项,获金牌、银牌10多枚(民族中学详见第四章的“初中教育”节介绍)。
到2015年,全镇有中学、镇小各1所,学生1512人,教师105人,并有幼儿园2所,入托516人,教师32人。成为泰顺北部主要的基础教育基地。
附:结缘英士大学
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为避战乱,上海国立“英士大学”南迁司前,在此办学三年,留下一段艰辛而光荣的历史,史称“英士大学在司前”。
1943年春,杜佐周任校长的英士大学,大学本部德秀楼就设在东村三层碉堡楼,农学部设东村和西村园门楼屋,医学部设下库。英士大学分部及法学系、艺专和教师家属则住里光。全校师生800多人,在司前坚持学习科研。到1946年3月奉令离开,前后历时三年。司前人民在自己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腾出房间给师生住宿,节衣缩食为学校提供蔬菜、鸡、鸭、禽蛋等,支持办学。同时英士大学师生刻苦努力,战时坚持科学研究的精神,深深感动司前村民,培养他们自觉送子女读书的良好村风。
英士大学在司前还促成左溪畲家姑娘雷瑞英一生的美满姻缘。英士大学教师童灵敏,杭州人,饭后常到离司前一里多路的左溪一带散步。家住左溪水碓自然村的雷瑞英,时年19岁,长得亭亭玉立,十分清秀。多次门口相遇后,结缘童灵敏老师,后经村人撮合,婚事一拍即合。1946年学校搬离时,雷瑞英随夫迁往杭州,供职杭州铁路局。后他们生有3女2男,子孙满堂,生活幸福。如今雷瑞英已耄耋之年,身体健康,经常带子孙们回家乡看看。她说:“是英士大学迁司前给她带来一生的幸福。”
民族医疗
1958年设立司前乡医院,集体性质,有医师、药剂师吴碎兰等13人。1962年设立区医院,国家正式医疗单位,有蔡德甫等5人。负责司前乡范围常见病治疗和地方病预防、普查等。
1958—1963年多次配合省、市疾病普查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梅毒、肺结核等的专项普查。全乡接受普查者1867人次,给予免费治疗560人次,医药费用8600元,把许多畲汉同胞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1982年后,医院承担结扎、孕环检等4项手术的技术支持,很好地完成了计生工作任务,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同时还担负着对村民、中小学生饮用水、餐饮食品卫生安全,和打击非法行医等的卫生监督职责。
1997年,镇、区医院实行合并,称司前畲族镇中心卫生院,时有医务人员18人,其中医师有毛学超等6人。1998年在西村八七路上筹资建医院1750米平方米,医疗条件得到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增添X光机、B超等诊断仪器,医疗环境逐步完善。
2015年,医院设有妇科、化验科、防疫科、儿科、中医科、西医内科、西医外科、放射科、牙科9个科室,6大件配备齐全,病床10张。医务人员43人,其中主治医师13人,年门诊量41000人次,是温州少数民族乡镇门诊量最大者。
中心医院下设黄桥、峰门两分院,左溪、台边、徐宅、新北、上地、大住6个村卫生室。
镇内畲族草药医和赤脚医生有雷如俊、雷成和、夏成龙、钟希多、蓝祖远等。尤其是左溪村畲医雷如俊,在治疗风湿性等方面有偏方和专长。在世时常有景宁、文成等外县患者慕名来求医取药。
附:司前畲族镇中心医院历任院长名录
毛信朴(1992.05—1997.05) 彭光高(1997.06—2002.12)
毛信朴(2003.01—2005.12) 钟思平(2006.01—2009.12)
雷信跃(2010.01—2014.05) 夏国梁(2014.06—)
美化集镇,五水共治
5年来共投入1.2亿元,对回澜桥至溪口桥、广场路等路段进行道路硬化,对市场路、振兴路、民族路路面和行人道进行修缮,并聘任保洁员40人。划出停车位、斑马线,中心区域公安监控系统全覆盖。建成太阳能垃圾处理设施2座,提升垃圾中转站功能。2010年投资500万元,建成溪口污水处理厂,集镇9个村的生活污水,截污纳管30多公里长,80%实现雨污分流。2014年又投资300万元,对尾水深度处理,从而保证温州人的大水缸——珊溪水库水资源卫生。安装路灯200盏,集镇路面实现亮化。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抓住“清三河”这个牛鼻子,对镇内的左溪、里光溪、司前溪3条溪流进行综合治理。新建加固堤防及护岸20公里,建亲水游步道5公里。开展珊溪库区环境整治,整顿采沙场。拆除畜禽养殖栏舍2.4万平方米。全面禁止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为建设宜居宜游的畲族风情小镇打好基础。镇政府2012年获“国家级生态镇”,2013年获“市级三改一拆工作先进”,2015年获“国家级文明创建示范镇”等荣誉称号。镇政府连续5年在全县乡镇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
畲族文化
“畲家没有好招待,只有畲歌迎亲人”,畲乡处处飘满歌声。2000年以前,司前一带的畲歌均是人们传唱老辈流传民间原生态的曲调,且是小规模在厅堂演唱。
2000年以后,政府引导、组织,并结合旅游,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步做大。2006年镇里举办第一届“三月三畲歌邀请赛”,全县19个乡镇组队参加,3000多人观看。尔后每年的三月三,都举办歌会,欢度节日。
2010年,温州市民宗局牵头,联手文成、苍南、平阳、泰顺四县的民宗、统战、旅游、文化等部门轮流做东,共同举办“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旅游节”。第一届于4月5日在司前、竹里两畲乡隆重举行,内容主要有畲歌、畲舞、畲族婚俗表演、乌饭宴、畲族服装展售和其他土特产销售等。国家民委,省、市、县民宗、统战、旅游、文化等部门,七个畲族乡镇领导出席,市内外畲汉同胞,旅游团队,共50000人参加,规模大,影响好,深受畲族同胞欢迎。
2014年4月3日,浙江省民宗委也加盟,称“浙江省首届暨温州市第五届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旅游节”又轮值泰顺,司前设主会场,竹里设分会场,市内外及毗邻丽水、宁德等地畲汉族3万余人共庆节日。
在三月三文化风情节的推动下,镇内的群众文化蓬勃开展。2014年8月,左溪村畲族村委会成立“左溪凤凰畲歌队”,队员有畲族青年男女50多人。聘请平阳县畲族歌手蓝永潇先生执教。教师认真负责,队员勤学苦练。2014年在全县首届畲歌大奖赛上,新创作畲歌“中国梦、畲家情”获一等奖,同时还有作品获二、三等奖。2015年编辑温州市第一张畲歌专辑《畲语歌曲》,收录新畲歌16首,制作5000张碟片分发。创作左溪村村歌“美丽左溪”,供大家传唱,是温州民族乡村第一首村歌。
2014年,投入1500万元,建成司前畲族特色的文化综合大楼,5层720平方米,除图书馆外还有展示厅、表演厅等,作为对外宣传司前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还建成左溪、溪口等文化礼堂7个,文化议场4个,组建文体队伍15支300多人。2015年,镇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蓝玉聪等4人。
古迹名胜
池村巡检司 位于东村古道旁(距村中心桥上游100米),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置立,属瑞安县派出机构,其职责是维护飞云江上游地区治安,缉捕盗贼、逃犯,解送钱粮、编查保甲,以及防范毗邻处州矿工滋事等。官职从九品,设有巡检一员,吏一员,驻司弓兵100名,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废。
回澜桥 位于狮子脑百念潭,长85.4米,宽5.5米,高13米,三墩四孔石拱桥。是泰顺北部上通括苍处州、下达瓯瑞大道的重要桥梁。
该桥由乡绅陶化龙先生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开工,其子陶琳、孙陶鸿年、陶鹤年祖孙三代前赴后继,遭洪水三毁三建,历时28年,耗资白银8600两,终于光绪二年(1876)建成。
其桥名,清《泰顺分疆录》载:“(当时)世风不正,如江河日下,而狂澜益骄,其济岂复有人乎?吾将独力兴此役,可取名回澜桥。”意为鞭挞邪恶,匡正世风,弘壮阳气。今大桥历经风雨,仍是泰景公路上重要桥梁,造福乡民。
司前人士饶尚俊1986年诗赞:
回澜桥
池村津渡昔难通,飞架回澜贯彩虹。
四代独建铭史册,千秋业绩颂陶公。
古戏台 坐落于东村陶家宗祠边,清同治年间司前陶姓村民所建。戏台10米见方;看台长10米,宽8米,高5米,且第二层楼上还有座位。雕刻精细,样式壮观,正面两支粗大的辉绿岩圆柱上书:“莫作闲看确是人间榜样,并非幻境实为世上箴观。”显现清筑精湛工艺。1990年被拆。
里光水尾亭 位于里光村水尾公路边,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亭高9.42米,六柱楼阁式,三层三重檐,亭身不设斗拱,用叠涩法挑出远檐,檐中收缩成“崇”字形,每层檐尾翼出部分,用鸟翼造型。1990年曾重修,县级文保单位。
圆州古民居 位于台边村西山脚,占地50亩。前临里光溪,清中期江西南昌府人氏黄博十巡游至此,见良田肥沃,依山傍水,风水绝佳而开基。不久吴氏村民也在此建房居住,共同开发。其民居单门独院、典型江南农村格式。黄、吴两姓丁财两旺,鼎盛时人口达400人,1982年还有57户238人。现保存完整的还有4座院落:洋头厝、老厝、第三房厝和外厝,又称圆州古村落。近年来经修缮保护,外来参观者众多,政府将此作为本县重要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前来拍摄者多。
龟峰 又名朱坟山,位于司前村北。《泰顺分疆录》云:“秀削特耸,山后为木棉村,宋徐子云隐居山下。”
清,村贡生陶策贤诗赞曰:
登龟峰
高临绝顶接遥峰,无数村庄一览中。
自愧惊人无佳句,归来搔首问天公。
红岩瀑布位于泰景公路司前至罗阳公路红岩隧道司前出口处,为天然形成的高80多米的瀑布。丰水时,飞流直下,蔚为壮观。
白鹤山庄铁索桥 位于白鹤山庄景区内,为连接两山间的铁索桥,全长378米,是华东地区跨度最长且最高的。
白云尖 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611米,温州市最高峰,为泰顺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分水岭。
徐奭状元遗址 徐奭(985—1030),北宋时温州首位状元。出生于司前木棉村(今溪口)的宫头垟,大中祥符五年(1012)考取进士,由宋真宗殿试而赐封。
2012年溪口村两委挖掘整理史料,筹资20万元建状元文化展厅,2014年对外展出。
司前英士大学旧址 1943年迁此的国立英士大学,在司前的旧址主要有西村圆门楼、下库和里光分部等处。司前东村三层碉堡楼(又称第三份)德秀楼,是大学本部,杜佐周校长的办公室设三楼,门口有其撰写的对联:“背靠鳌岭千载秀,对面龟山万年青。”
解放后,德秀楼成为司前粮管所的储粮仓库和粮油门市部。
2014年泰顺县委、县政府筹资700万元,对大学本部一带1000平方米进行全面修复,收集文物设展厅布展,2017年对外开放。同时组织力量编写《英士大学钩沉》一书,46万字,图文并茂,当年的学员用亲身经历,回忆在司前艰辛的岁月,于2015年9月出版发行。
珍禽
黄腹角雉 中国特产珍禽,1985年中科院院士郑光美等发现。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专为黄腹角雉设立的保护区,现有400多只。
金斑喙凤蝶 国家级稀有蝶种,列全国“八大国蝶之首”。
三、竹里畲族乡
基本情况
泰顺县竹里畲族乡位于县城西北部,其四周都是司前畲族镇镇域,全乡总面积47平方公里。
1985年11月,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竹里畲族乡。辖竹里、上岱、何宅坪、茶坪、石角坑5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64个村民小组,944户,3312人,其中畲族1075人,占32%。乡政府驻地竹里村,距司前3公里,距县城17公里。
2015年全乡辖竹里畲族村、茶石、何宅垟3个村,户籍人口2935人,畲族105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6%。
竹里成立民族乡愿望由来已久。早在1958年,泰顺县人民委员会就将要求成立司前和竹里两畲族乡的报告,一同上报省人委,但省里只同意建立司前畲族乡。26年后的1984年3月,泰顺县人民政府又把建民族乡报告呈省政府,终于省里批复同意在原竹垟乡基础上改建民族乡。
1985年11月27日,召开成立大会,宣告竹里畲族乡成立。
乡名
竹里原称竹垟,意为毛竹多,竹林似海洋。因为1984年前龙泉市已有一个竹垟畲族乡,为避免同名,应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要求改为竹里。
历史沿革
明以前为瑞安县义翔59都辖地,清至民国初为泰顺一都。1952年设竹垟乡,管辖今竹里乡的行政区域。
1985年,原竹垟乡改建为竹里畲族乡。
1992年前,竹里畲族乡隶司前区公所管辖。1992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撤、扩、并,撤销司前区公所,竹里畲族镇直属县人民政府领导。
2004年,全县行政村调整,上岱民族村与竹里民族村合并,称竹里民族村,茶坪村与石角坑村合并,称茶石村。全乡辖3个村:竹里民族村、茶石村、何宅垟村。
村民迁入
竹里一带森林茂密,靠近景宁,是县域边缘。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高,偏远。千米以上山峰就有来龙头等10多座,十分偏远,人烟稀少。
吴姓 林颚《泰顺分疆录·卷首》:“及唐宋末之乱,赋繁役重,民不堪命,流亡入山者愈多。”明永乐二年(1404),吴姓吴世德公家族因景宁县东坑“丁多田少,不利耕农,欲田美地……”,迁到“瑞安县五十九都瓦窑前外塆东头岙构小屋住”(今何宅垟),不久下移至何宅。该支子孙繁衍在张家山、何宅垟、大发垟、乌石头、长蛇岗等地。
刘姓 刘子然公于明永乐庚子(1420)从景宁县章坑迁茶坪村后坑(祈望光前裕后之意),至今已近600年。
罗姓 罗严助公从景宁独山后(今金钟乡)迁茶坪,今已25世,500多年,后裔分迁在石角坑、外寮、朝山等处。
金山垅雷调庆、调光兄弟支系 明崇祯二年(1629)始祖雷调庆、调光两兄弟从景宁县鹤溪镇包凤村,先迁竹里梅花坪矴步头开基(现竹里畲族乡政府左侧大柏树边)。同竹里原居徐姓村民为邻,徐姓拿出自己门前土名水尾宫岗一片山场,共同用作烧火柴山。数年后迁到附近的金山珑定居。这是畲族迁泰顺最早的一支。从“调”字辈到“长”字辈,该支子孙已繁衍16世,近400年。分迁在黄泥岱、官坑、驮山等地。
石盂坑—鳌岭蓝一凤支系 清顺治十一年(1654)先祖蓝一凤从景宁县四格驮磨庵(今澄照乡金坵村)迁竹里石盂坑(今徐坑白鹤渡水库大坝边)开基,十余年后迁居鳌岭(司前林山牛牯岭)。是县内蓝姓畲族迁基最早的支系。子孙已繁衍到“世”字辈,17世。
上岱蓝士丰、士盛支系 清康熙初年,蓝士丰、士盛公两兄弟从景宁县四格驮磨庵迁到竹里上岱,该支今已繁衍到12世,属县内较大支系之一。
石街李子春支系 先祖李子春于乾隆时从泰顺三魁黄沙坑迁到上岱石街村,子孙繁衍已达百余人。
全县重点林业基地
竹里地少山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适宜林树生长。解放以后,历届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基地建设。1974年,公社党委书记钟掌早带领社员200多人,背着干粮、被铺,到20公里远的朝山一带垦荒造林建林场。连续3个冬春,建成以松、杉为主2000多亩乡集体林场。以后又以飞播等形式补种、扩种。1998年建设生态县,积极进行退耕还林,全乡山林面积50000亩。
同时,在“竹”字上做文章。2002年以来,在县民宗局等部门资金扶持下,对毛竹园进行技术改造,建设竹笋两用林。投入800万元先后建成2500亩竹林低碳示范园,1152亩竹笋两用丰产林示范区。每亩竹园的经济效益从技改前的280元提高到1000元。乡里毛竹尤以石角坑村的毛竹粗大高长、篾韧闻名全县。全乡毛竹立株数180万株,户均占有量全县第一。
2015年,全乡山林面积64000亩,林木蓄积量9864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9.2%,位居全县前列。享受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森林已成为全乡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竹里馆 位于竹里村,2012年省工艺美术大师罗祖华,投入1200万元创办竹产业文化园,分室内竹制品工艺展示和室外种植园两部分。
室内竹产品编制雕刻工艺展示馆,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历代手工竹编家具、农具、生活用品展示;竹雕、线刻、现代竹炭产品、竹字画展览、旅游纪念品等达120个品种,2000多件。雕刻的500罗汉图、百鸡图、五牛图等工艺品获国家级、省级金、银奖。
室外竹文化园有各地收集种植的方形竹、圆形竹、外表黄内心黑的竹和各品种竹子,是竹子大观园,占地300亩,由温州市林业局和市科协批准兴办。
该馆已成为全国农业、林业大学高等科研院校的竹类教学科研基地,市、县青少年森林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及观光、旅游基地,已成为温州最大的竹产业文化园。
综合开发,建设家乡
2010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根据竹里实际,认真在“农”字上做文章,建立全县首例的“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以科技富民强乡为抓手,发挥省、市、县科技特派员的聪明才智和所在单位支持,投入3000万元,建立9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2000亩省级油茶基地,发展特色水果桑椹等800亩。尤其是2012年引进的“浙江正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在大发垟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种植18个品种的四季特色水果180亩。
2010年,雷圣利利用自己家宽敞的民房开办“三月三农家乐”,吃农家菜、喝农家酒,价廉味美,生意红火。到2015年已有“山哈”“万兴”“竹秀”等共4家农家乐。2015年竹里畲族村获得市级农家乐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县城的群众,不顾路远,驱车赶去吃饭。
2013年,建成民宿12家,床位200铺,特别是凤栖谷,是民宿重点,游客慕名而来者众。
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978万元,人均收入9820元。
在“畲”字上做文章,建设美丽畲乡。乡政府所在地竹里村,列省级民族特色农房改造示范试点村,建成1平方公里民房外立面改造,突出畲族元素,仿古外貌,游客青睐。建成330多米长的畲族文化墙。特别是投资400万元,建成畲乡文化休闲广场18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000人,2014年4月浙江省第一届、温州市第五届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节分会场,游客达万余人。
投入200万元,实行“五水共治”,整治竹里溪4公里长,建成滨水公园游步道等。
水电站建设
1990年后,股份制电站热潮兴起,先后建起茶石、双溪、大际3个较大的水电站,总装机3860千瓦。
乡村教育
明清时,吴姓村民就在何宅垟办书斋,特抽出养贤田一千贯租谷(8000斤),作为教育费用。是全县养贤田稻谷最多的。
1951年以公办性质办学,校址在水碓垟村。
1958年大并校,水碓垟小学、石角坑小学并入何宅垟小学,学生200余人,教师5人。
1964年秋中心校搬迁到竹里村,租用民房,学生90余,教师4人。
1985年建校舍6间,改名竹里乡畲族中心校。5个班级,学生近200人,教师13人。1985年在县统战部等单位支持下,筹资3万元,办起黄泥岱村校,校舍108平方米,当年收学生28人,2个年级,教师1人。
2005年以后,学生数减少,学校被虚拟化。
需要指出的是,竹里畲族学生读书非常刻苦勤奋,人才多,全县少数民族副科局级以上干部就有10多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多人,是泰顺县乃至温州市少数民族干部最多的乡。
畲族文化
竹里是畲族文化的重点乡,底蕴深厚。一直以来就有民间歌手在农闲时间,自掏腰包,杀鸡、做糯米糍,邀请歌手来唱畲歌的好传统,自娱自乐,又培养青年歌手。2005年当时的乡长雷子亮、副乡长蓝剑光等就组织举办全县畲歌邀请赛,全县20多个乡、镇组队参加,中断30多年的三月三畲族文化活动再度兴起。
2005年10月,永嘉县小长坑畲族村成立,竹里村受邀派钟海芸、钟海燕等4人前往唱畲歌助兴。2005年后,司前、竹里两畲族乡轮流做东,三月三活动逐步升温。2010年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节,2014年的省首届、市第五届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节,竹里都设分会场共同承办。乡虽小,奉献的节目却不逊于司前。村中雷君土、雷国林、钟海芸等是县里小有名气的畲族歌手,经常代表县里到外地参赛。特别是近年来注重培养年轻歌手,今已有会唱畲歌、能上台的小学生8人,使畲歌后继有人。2015年乡里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雷君土、钟冬梅、雷国林等4人。
文礼书院 2014年竹里引进的国学教育项目,由台湾国学专家、知名教授王财贵先生主办,借用原竹里中心校教室,招有小儿、师资等班级,2015年底已有3个班100多学员。起点高,年满13周岁、能背诵经典30万字,方可入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最大年纪近50岁。王财贵已多次应县委邀请给科局级以上领导讲授国学。这是泰顺乃至温州市内第一所正式的国学学校,对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国学有重要作用。文礼书院已在茶坪村选定新址150亩,建设唐宋风格的书院,总投资为2亿元。招收各地喜欢国学弟子,力争办成全国重点国学教育基地。
畲族文化遗址
石盂坑—鳌岭蓝姓遗址公园 位于白鹤渡水库大坝边,距村4公里。它是鳌岭蓝姓支系迁基泰顺的第一个落脚点。经过笔者与该支族人近30年寻访、核对老墙角、古井等遗存物,于2013年经集体商议确认。
2014年,该支族人蓝家玉、家仁、义朗、礼忠等发起,在先祖落脚的石盂坑古井旁,建成泰顺第一个畲族遗址公园——石盂坑—鳌岭蓝姓遗址公园,也是温州市第一个畲族遗址公园。公园内矗立15吨重的青辉岩大石碑,上面镌刻先祖迁基开发的碑记,教育子孙后代莫忘过去艰辛的历史。此地已成为泰顺一个重要的畲族文化旅游景点。
有诗赞誉:
贺石盂坑—鳌岭蓝姓遗址公园落成
竹里畲山峰峦秀,白鹤翩翩迎凤凰。
遗址公园新落成,源头祖脉常思量。
景邑驮庵分支旺,石盂古井流水长。
四百春秋风雨路,枝繁瓯越更兴昌。
梅花垟矴步头雷姓遗址位于乡政府大楼左侧古柏边,金山垄雷姓支系从景宁包凤迁泰顺的第一个落脚点。尤其是该棵古柏,系雷姓先人所栽,根基强壮,枝繁叶茂,为全县最茂盛的古柏树。
四、西坑畲族镇
基本镇情
文成县西坑畲族镇位于文成县西北部,与泰顺的司前畲族镇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东坑镇相毗邻, 总面积248平方公里。
2015年,全镇辖28个行政村:双田、双前畲族村、 旁边坪畲族村、上坪、吴坳、石门、丰龙、岗山、西坑畲族村、龙口降畲族村、叶岸、梧溪、塘烽、敖里、南坑坪、让川、江山畲族村、中烽、上斜、下坪、都铺、桂竹、半坑、岭垟、富坪、三合畲族村、下庄、苍降。全镇总人口21064人,其中畲族人口482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3%。
镇政府驻地西坑村,新25省道未开通前,距
县城32公里,2013年开通新25省道,过隧道后缩短为15公里。是文成县西北部重镇。
历史沿革
西坑畲族镇历史要从鳌里畲族乡开始,明清时,鳌里属青田县柔远乡八都。
清宣统元年(1909)建立鳌里乡。
1947年鳌里乡与富岙乡合并,称里岙乡。
1949年从里岙乡复析置鳌里乡。
1952年从南田区析置西坑区,区名以驻地西坑村而得名。
1958年设立西坑人民公社。
1965年鳌里乡更名敖里。
1984年12月,敖里乡改建为敖里畲族乡。
1992年全县行政区划撤扩并时,敖里畲族乡并入西坑镇,成立西坑畲族镇。
2011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岭后乡、石垟乡、下垟乡3个乡并入西坑畲族镇。
林业重镇
西坑紧邻文成县石垟和叶胜两大林场,是县内重点林业乡镇。有林地45132亩,主要树种是松、杉、榅树等。山林虽经历1958年的伐木烧炭炼钢铁,1966年后的泰顺、景宁、平阳等地“背柴客”偷买等破坏,但仍初具规模。1980年后国家“森林法”的颁布实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谁栽归谁所有,辅以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封山育林。
镇里建立专职林业管理队伍,在林业、民宗等部门扶持下,加强林业基地建设,修建林区道路,实行镇长一支笔审批,制止乱砍滥伐现象,依法保障林业有序发展。
1993年全镇消灭荒山,被温州市政府评为全市绿化造林先进单位。
镇内各种稀有古树多,胸径1米、树龄300年以上的樟树、枫树、松树、榅树及苦槠总数达200多棵,居全县各乡镇之首。
2015年,全镇山林面积45132亩,林木蓄积量112800立方,森林覆盖率88%。
综合发展,建设美丽西坑
2000年后,历届畲族镇党委、政府,立足西坑实际乡情,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西坑。特别是2010年后镇党委、政府提出“1356”发展目标:1是建设旅游强镇。3是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5是5个化,农业产业化、旅游主导化、集镇精品化、文化特色化(畲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社会协调化。6是6项重点工作,抓旅游、宜居、生态、投资、党建和稳定。
到2015年底,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油茶、药材、雷笋、乌笋、高山雪梨、苗木、兰花等种植业基地10余个,面积10000亩。其中有规模杨梅基地1500亩,竹笋基地2000亩。建成肉兔、梅花鹿、鸡等养殖基地6个。效益最好者有钟兰平等创办的“永蓝兔业养殖场”、雷东华的养鸡场等,年收入10万—20万元。
承接温州、瑞安工业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办打火机、鞋业加工点8个,安排就业500多人。
投入2.8亿元,建成岭后、后垟、老乡政府、梧溪口、龙口降等扶贫迁村项目,搬迁280多户,1200余人。城镇人口聚居达8000人。全镇城镇化率达50%。
投入1.2亿元,建成24个行政村的康庄路75公里。扩建、修建饮用水工程,解决全镇62%约15000余人的饮用水困难。创建南坑垟等19个市级生态村。
围绕旅游业这个重点,争取支持,加大建设力度。2013年建成连接泰顺黄桥的景区公路8公里。镇内龙麒源、铜铃山、月老山等著名景点与泰顺西北部的飞云湖、乌岩岭景区连成一片。以观赏黄腹角雉、探飞云江源、品味爱情,享受天然森林氧吧的浪漫旅程,是文成、泰顺西北部旅游的黄金线路,成为温州市少数民族重点旅游区。游客量不断攀升,2015年已达25万人次。
201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4282万元,人均收入9809元。
民族教育
清道光三十年(1850),敖里村周仁与叶岸村徐达邦等筹办“安福寺会文书院”,招收村民子弟在安福寺内上课。1906年改为南屏两等学堂(初等、高等),为敖里小学前身。学校教学质量高、声誉好,凡持该堂文凭者,处州中学师范可免试入学。因此泰顺、景宁、青田等地学生慕名前来就读者多。1920年教育部曾授予校长周鸿先生金质奖章一枚,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又赐“敬教劝学”匾额鼓励。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学校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山区畲汉群众纷纷送子女上学。1992年西坑有6所中、小学,学生1525人,教职工93人,是西坑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
1997年,全镇有小学15所,学生1010人,教职工72人。初中一所,17个班级,学生763人,教职工55人。
1991年至2000年,学校还有附设民族初中班,共培养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312人,其中有17人考入少师等中专学校。
2015年,全镇1所中学,20个班级,学生771人,其中初中有3个班,学生226人,少数民族学生占三分之一,教职工共有69人。
畲族文化
1984年12月,乘敖里畲族乡新成立之机,文成县在敖里乡中心校承办“温州市第一届畲族民间文学艺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市文化局和市文联主办,中共文成县委宣传部、统战部和县文化局承办,泰顺、文成、苍南、平阳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组队参加。内容主要有畲族文化论文交流,演唱畲歌、跳畲舞等,为期2天。来自省、市、县统战、民宗、文化、文联等部门领导、畲族民歌手近200人参加,观众达2000多人。这次活动规模大、影响好。特别是为以后每年开展三月三活动,营造农村畲族文化的浓厚氛围开了好头。
2008年12月,“中国畲族旅游论坛”在西坑龙麒源景区举行。邀请北京、上海等地著名旅游专家授课,讲解开发民族旅游的重点与方法,各县(市、区)民宗旅游界200多人参加,也是温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旅游论坛。2011年农历三月三,“温州市第二届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旅游节”轮值文成县,也在龙麒源景区举办。2015年“温州市第六届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旅游节”又在西坑镇成功举行。通过这些活动传承了畲族文化,丰富畲乡文化生活,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古迹名胜
该镇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梧溪一带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有北宋宰相富弼,宋进士富应高,清进士富朝宋;近代有中国的新闻泰斗赵超构等。梧溪村今留有建于清乾隆甲申年(1764)的富相国祠、进士旗杆夹及文昌阁等。
富相国祠 占地1200平方,四合院结构,具有古代建筑艺术特点。背靠妯山,祠后两株古松,盘枝曲节如伞;围墙外侧,有二口古井,鱼塘,右侧有厨房。祠前左侧有苍天古樟一株,生机盎然,是县级文保单位。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1996年7月1日,经省林业厅批准,设立浙江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000亩,景点50多处。以森林植被茂盛,谷深、瀑急、潭碧、湖秀、岩秀、穴怪为特色,是夏季避暑和旅游的理想圣地。景区内有一山岗一巨石,形如马脖子上挂的铃铛,故名之。
龙麒源风景区 位于梧溪村蟹坑,毗邻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与铜铃山相近,2005年设立,面积6000亩。
月老山爱情主题公园 与铜铃山、龙麒源相毗邻。2010年开发建设,面积4500亩,是国内唯一以“爱情”为主题的山水公园,矗立着钢铁制作的大红“双喜”标志,非常喜庆。
安福寺 安福寺位于距镇政府1里的山岙内,旧地名罗源夏田垟,是文成县内最早的寺院。清《青田县志》:安福寺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后屡塌屡修。至新中国成立时已破烂不堪。1967年改作下放劳动干部的宿舍,原地委书记李铁锋、文成县长刘日亮等曾在此“劳动改造”。
2003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址重建。2006年3月由温州妙果寺的文成籍人士达照大法师出任重建委员会主任。2008年4月2日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安福寺正式进入重建阶段。
重建后的安福寺,占地27亩,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配殿等,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近2亿元。
寺院宏伟壮观,所用的古樟、金丝楠木等都从缅甸、泰国等地进口,雕刻工艺十分精美,温州市内屈指可数。
2014年10月31日举行开光大典,来自全国佛教界的66位诸山长老、大德法师、各界嘉宾、居士信众万余人参加盛会。随着66位法师口念佛经、纶巾拂尘、铜镜照空、朱笔点睛等动作,原来下着蒙蒙细雨的天空,瞬间太阳破云而出,迎来万丈佛光,信众们欢呼雀跃,掌声四起,一时间灵山宝殿梵音缭绕,法界同庆,实属盛况空前。
2014年5月17日,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的4年制本科佛教高等院校“温州佛学院”,在该寺挂牌成立。2014年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届学员2个班100人开班上课。
西坑不但是民族文化重镇,更是温州宗教文化重镇。
五、周山畲族乡
基本乡情
文成县周山畲族乡位于县城东南,东界公阳,南连双桂,西接金坪,北邻岀口,总面积1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养根村,距县城25公里。
全乡辖养根、吴详、官坑、周垟、包山底、 际下、水井头、上坑、双新共9个村,36个自然村,其中际下、上坑、双新、周垟4个村为 畲族村。2015年,全乡总人口5125人,其中畲族人口163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2%。
乡名
周山是县城东南最咼的山峰,海拔750米,乡以山而名之。
历史沿革
明、清及民国初,境域属瑞安县嘉屿乡53都,民国期间分别为峃口、公阳、双桂3乡交界的畲族聚居区。
1958年4月,划当时公垟乡的养根、包山底、水井头、际下,峃口乡的吴垟、官坑、周山(徐山),双桂乡的东岩、东山龙、上坑等10个村,成立为周山畲族乡。
1958年10月,周山畲族乡改称峃口人民公社周山大队。
1959年3月,改称周山管理区,驻地养根。
1984年5月,经县政府批准恢复周山畲族乡建制。
1992年全县行政区划撤、扩、并时,保留周山畲族乡。
2011年,全县行政区划大调整,保留周山畲族乡,直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地下党组织
周山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未通公路时十分偏僻,加上畲族群众较集居,他们最忠诚,又保守秘密,是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最适宜的地方。地下党员林瑞清、徐伯青、林运福、叶应可等,配合刘英同志的部队,在养根一带发动、组织畲汉群众,开展地下斗争。1940年平西区委在周山、驮岭、九条垟、徐山、官垟一带发展党员,到1943年冬,建立了中共徐山、水坑两个党支部,有党员20余名。
1946年6月,这一带党组织遭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有许多革命同志在斗争中流血牺牲,献出宝贵生命。
1948年1月,中共平西区委将山龙、上钟、周岩、周山下的党员合并,建立中共东山党支部。
继而又先后成立徐山、水坑、际下等中共党支部,有党员124人,其中畲族党员占三分之一。
周山较著名的革命烈士有蓝天保、蓝向岩等。
1986年,温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周山为“革命老区乡”,周坑、养根等7个村为“革命老区村”。
植树造林,绿色经济
解放前,山林多属地主、富农所有。他们自行雇工采伐,或者以“判青山”方式出卖给别人。贫下中农没有山林,生活贫困,甚至连烧柴火都要到别人山上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土地改革,山林归集体所有,村民分到山林田地。党和政府号召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同时坚决打击无政府主义和不法分子破坏山林,保护林木生长。
1970年后,乡里围绕山多的实际,建设用材林基地,掀起基地造林热潮。1980年后,又将陡峭的梯田、岩石沙砾地退耕还林,营造杉、榅树基地并种植油茶、油桐、乌桕等特产。到1990年,全乡消灭荒山,获全县营林先进单位称号。
到2015年,全乡山林面积13110万亩,森林覆盖率75%。
茶叶是周山畲族乡的主要经济特产。1970年后,全乡进行茶园改造并新开垦茶园,种植优质茶,茶园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1982年全乡茶园面积达2636亩。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办茶厂,钟维枢等茶师开发制成“半天香”茶叶,并成为高级名茶,经济效益好。2006年后,乡党委、政府以建设精品茶叶园为目标,在养根、周垟建立“刘基贡茶”基地800亩。并引进红茶加工技术,茶叶效益好,已成为全县重点茶乡。
2006年后,积极开发种植中药材铁皮石斛、黄枙子,建成红阳猕猴桃、红心蜜柚、黄金果、红香梨等水果基地,形成新的产业。
到2015年,全乡共计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3家,规模家庭农场3家,各类水果基地3000亩,农村赶街电子商务平台9个。初步形成茶叶、兔业、特色水果3大主导产业格局。
周山畲族乡还推进无违章建设、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到2015年底,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5187平方米,全乡9个村全部被县政府命名为第一批无违建村,并通过市级“无违建乡”创建验收。完成官坑、周垟、包山底、养根、水井头5个村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周山畲族乡先后获国家级生态乡、市级无违建乡、市级卫生乡等荣誉称号。
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753万元,人均收入9413元。
民族教育
1921年,水井头村施式展在家开办私塾,招收汉、畲学生入学。1927年改为益群小学。开明人士施南湘热心办学,变卖家产,筹资100多银元,作为办学之用,当年招得畲汉学生40多人。1932年瑞安县县长孙熙鼎赠送“乐育群材”的嘉奖横匾。
新中国成立后,办起乡中心校和村小,学生的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1973年兴办农业高中,有高中2班,初中3班,共有学生200多人,教职工19人。乡农中期间,教学结合山区实际,开辟茶园8亩,并开展勤工俭学,兴建教学楼,学生参加担砖瓦、挑沙石、背树等劳动,为建设新农村培养输送人才。多次被评为区、县文明学校。1984年、1993年乡中心校均被评为全省少数民族教育先进集体。
2005年,生源减少,学校被虚拟化,幼儿园等也停办。
六、凤阳畲族乡
基本乡情
苍南县凤阳畲族乡位于县城东南,与县内另一畲族乡岱岭畲族乡相毗邻,全乡总面积2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顶堡村,距县城灵溪镇 38公里。
全乡下辖顶堡、岭边、龟墩、凤楼、鹤山、鹤峰6个村,35个自然村,除龟墩村外,其余5个均为畲族村。
因地处凤山南面(阳面)故称凤阳。
2015年,全乡人口1415户,5902人,其中畲族711户,3013人,占总人口 的51%,是浙江省畲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畲族乡。
历史沿革
清时,属平阳县招顺乡52都。
1935年成立凤阳乡,隶昆南区(第六区)。
1950年7月1日,建立凤阳乡人民政府,辖龟墩、顶堡、鹤顶山、官岙、新窑、泗安、隔头、大厝基等8个行政村,属平阳县矾山区管辖。
1958年4月,赤溪镇的凤楼、鹤峰两个畲族人口较多的村划归凤阳,建立平阳县凤阳畲族乡。是全省第一批成立的七个民族乡之一。同年10月,撤销凤阳畲族乡,改称凤阳大队,隶赤溪人民公社。
1981年10月,苍南、平阳分县,凤阳划归苍南县管辖。
1984年6月,苍南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凤阳畲族乡建制,隶赤溪区管辖。
1992年5月,全县行政区划撤、扩、并时,保留凤阳畲族乡,直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革命斗争
凤阳是革命老区乡,早在1932年,畲汉人民就在中共平阳支部陈昌会(支书)、林辉山、郑积云等组织领导下成立农会和贫农团,参加地下革命斗争。1934年,畲族积极分子雷汉答、雷汉理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5月,在蒲门成立一支40多人的游击队,雷汉星任指导员。1936年6月,中共蒲矾区委成立,雷汉答任区委书记,并成立下属的际头、龟墩、交椅环三个党支部。革命的星火在凤阳一带蓬勃开展。
尽管后来遭遇白色恐怖,但革命的热流在涌动,畲族人民始终坚贞不屈地坚持斗争。据调查,凤阳畲族乡为革命牺牲、被追认为烈士的有23人,其中畲族英烈有钟友辉、蓝准是、钟大兴、蓝朝森、雷国沿、雷必国、雷志余、蓝朝磊、蓝升游、雷子永、雷天明、雷必因、钟友拱等13人,是畲族英烈最多的乡。
综合开发,建设家园
凤阳畲族乡是传统农业乡,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等。历届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发展种、养殖业。到2015年,全乡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7个,其中规模达百亩以上的7个。浙八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是2012年经招商引进,在凤楼村建设浙贝500亩,种植皇菊230亩。而且围绕皇菊,建设“畲兴皇菊文化园”,前景看好。钱态生态农业合作社投资800万元,养殖西藏特种猪、西藏特种鸡,猪已发展到1000多头,基地面积1000多亩。此外还发展茶山、杨梅50亩,甜橘柚100亩,猕猴桃200亩。以鹤山、顶堡、岭边3村为重点,建设畲族果园、茶园、药园基地。种植和观光农业为一体,成为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凤阳乡致力于创建浙南第一美丽畲乡。到2015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2.7公里小流域治理工程,清理河道6500米。投入450万元,凤楼等四村农村生活污水统一集中纳管,实行雨污分流。拆除43间389处近10000平方米乱搭建筑,实现园林绿化7360米,创建无违建乡镇的目标。
在赤矾线主要候车点建立公交候车亭4座,为6个村配齐体育健身器材,建成首座虎山公园。投入60万元,新建600平方米卫生院。90%以上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100%。通过土地资源整合,新增农业用地2020亩,获得各种补贴630万元。
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753万元(没有工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10514元。
民族教育
1921年,乡贤郑文成、刘景成、徐惠卿等积极奔走,在凤阳大宫,筹资创办乡里第一所小学,取名“雄扬小学”,由郑文成任校长。1937年乡绅陈焕章继任校长,改名“平阳县矾山区民生初级小学”,校址改设半垟宫(现赤溪镇半垟村),并几经搬迁回凤阳大宫,直至解放。
仓头是重教的好典型。先祖于清初顺治年间迁此,全村32户130多人全部姓雷。据村中《雷氏宗谱》记载:清中期,雷氏族人雷可远等捐献养贤田、笔资田共有25亩,作为公田。规定谁家子弟科考中秀才者,当年公田归谁收获,下年谁考中,又转给谁。以此鼓励后辈勤奋学习,科考中举,光宗耀祖。
从清乾隆至民国时期的200余年间,仓头出了登仕郎3人、贡生1人、庠生2人、乡饮宾2人、业儒(教书先生)26人、钦赐正八品1人、军功授五品衔1人。晚清时期,村人雷云因不甘个别汉族学生阻挠,坚持争取考试的民主权利,诉讼三年,终得成功,被称作“反阻考勇士”,名震浙南畲村。1963年,雷天三被省长周建人聘为省文史馆馆员,这在一个仅百余人的畲族自然村实属不多见。
1951年秋,凤阳的岭边、南山、北山3所小学合并成立“凤阳小学”,校址仍设凤阳大宫。随后,创办鹤峰村小。1954年,龟墩小学设立。1958年,凤阳畲族乡成立后,校名改为“平阳县凤阳中心小学”,定为浙江省少数民族试点小学,是省内第一批、温州市第一所民族小学。
1974年,普及初中教育,乡中心校附设初中班。1982年,实行教育改革,农村初中班停办,共招6届,初中毕业生近200人。
1994年全乡办学的最高峰时期,在校生278人,其中畲族学生142人,占比51%。而教师只有11人,可见当时农村学校教师任务重,工作艰辛。
2010年后,投资100多万元,改造小学、幼儿园2所,通过扶贫结对,发放助学金12万元,全乡贫困生全部入学。
2015年。乡中心校有9个班级,学生141人(含幼儿园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人,教师25人。
畲族文化
凤阳畲族文化氛围深厚,民间歌手较多。较出名的有蓝梅英、钟显兰、钟显烧等。尤其是蓝梅英,自幼喜爱唱歌,即兴演唱,见什么唱什么,多次代表苍南县到温州各县和景宁、云和等地演出,是苍南县著名民间歌手,市级非遗传承人。
2010年后,筹资扩建凤阳畲族乡文化中心,购电脑、乐器、音响,《畲族文化泰顺探秘》等书籍上架。2011年乡里选送的“畲歌对唱”节目,在苍南县第五届艺术节上取得好成绩。招募6个村文化志愿者30人,挖掘整理民歌、民俗资料,积极弘扬畲族文化。
仓楼是凤楼畲族村的一个自然村,历史文化积淀较深。该村全部雷姓。先祖于清初顺治年间“迁居平邑52都”。2015年有32户,130多人。仓头地名,据《仓头地名记》记载:清雍正年间,蒲庄人徐氏因畲民“淳朴、可托”,在此建立仓厂(库),储藏粮食,故名。现今仓库遗址尚存。反阻考勇士雷云和温州第一位省文史馆员雷天三是该村人(二雷事迹详见第十二章的“少数民族乡绅志士”节介绍)。古宅保存完好,并有史料介绍。常有游客慕名前来探访。
古迹名胜
鹤顶山风力发电试验场
乡内最高峰鹤顶山海拔990米,离大海直线距离不到千米,一年四季风多且大,是理想的风力发电场所。1995年县里开发绿色能源,建起发电场,装机1.325万千瓦,年发电量2000多万度,是全省民族乡镇唯一的一处风力发电厂。
七、岱岭畲族乡
基本乡情
苍南县岱岭畲族乡位于苍南县最南端,背靠东南最高峰鹤顶山,与凤阳畲族乡相毗邻,全乡总面积2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东宫村,距县城灵溪镇50公里。
全乡辖东宫、大厝基、杨家边、富源、福掌、坑门、云遮、云山8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其中富源、福掌、坑门、云遮4个为畲族村。2015年,全乡总人口6704人,其中畲族人口188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8.1%。
乡名 旧时岱岭通往福建仅有两条山道,大岭和小岭。大岭行人较多,知名度高,因此称大岭。又因主峰鹤顶山雄伟、海拔高,气势磅礴,犹如五岳之岱宗,故称岱岭。
历史沿革
清时,属平阳县招顺乡54都。
1930年设岱岭乡,隶蒲门区管辖。
1950年7月,岱岭乡隶马站区管辖。
1958年4月,成立岱岭畲族乡,辖云山、云遮、坑门、福掌、岱岭、岱下等村,是全省第一批成立的7个畲族乡之一。
1958年10月,改称岱岭大队。
1981年10月,平阳、苍南分县,岱岭乡划归苍南县,隶马站区管辖。
1984年10月,恢复岱岭畲族乡建制,隶马站区。
1992年5月,全县行政区划实行撤区、扩镇、并乡,撤销马站区,岱岭畲族乡直属县人民政府管辖。
红色岱岭
岱岭是革命老区乡。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畲、汉两族人民在中共鼎平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地下斗争。福掌、云遮等畲村都是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36年,蒋介石亲自密令围剿闽浙边区,实行“三光政策”,发布10条“杀无赦”:窝匪、藏匪、资匪、助匪、知匪不报、给匪送信、给匪带路、参加匪军、参加匪党、家中有人来往不报(“十大罪状”)。到处筑碉堡,移民并村,畲乡笼罩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
富有反抗斗争精神的岱岭畲乡各族人民,毫无畏惧,坚持战斗,虽然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取得胜利。据1991年出版的《苍南英烈》记载,岱岭乡共有革命烈士43人,其中福掌村14人、东宫村5人、坑门村4人、龙凤村2人、云遮村4人、杨家边村3人、大厝基村2人、南山村2人、云山村1人、朗腰村4人。较著名的有福掌村“父子双英烈”雷子奎、雷文涨等烈士14人。岱岭也是畲族地区革命烈士最多的乡之一。
畲乡教育
岱岭各村均有开明乡绅,倡议办学,培养子弟。东宫村在清宣统三年(1911)由乡绅郑慎斋发起,联手林、郑各族中富户,集资创办“鸿山学堂”,次年改称“岱岭小学”,即后来岱岭畲族乡中心校的前身。
1992年,由共青团苍南县委牵头创办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坑门小学(岱岭畲族乡民族学校),在团县委的协助下,建校舍,减免学生学杂费,还资助44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学期30元等措施减免学生负担,入学率达99.6%。
2015年,乡中心校有9个班,学生222人,其中畲族学生68人,教师28人。
水利建设
岱岭与凤阳畲族乡相邻,也是传统农业乡,主要种植水稻、番薯等。全乡耕地2753亩,旱地1250亩。为解决温饱,重视水库、灌溉渠道的建设。1965年开始,先后建成南山水库、福掌水库、大厝基水库、王坑内水库和蛇口引水工程,提高这一带近千亩农田的防洪抗旱能力。
2010年以来,投入200万元,建成岱岭大溪堤防加固主体工程,投入330万元,综合治理十八孔水库小流域水土流失;投入90万元,综合整治王坑内水库;投入30万元,建设杨家边、东宫、富源水渠5公里,保证农业丰收。
防汛抗台
岱岭和凤阳一样,都处在东南沿海,夏季多台风,山林、农作物遇台风,损失非常大。因此畲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人民群众抗台防汛。历史上,尽管“泰利”“桑美”等台风威力无比,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在岱岭、凤阳两畲族乡,由于乡党委、政府带领大家万众一心抗台,加之采用平时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抗台经验,每次都把损失降到最低。
2010年后,根据岱岭乡的实际乡情和建设浙南美丽畲乡的战略思路,“一核心两带四区八大景”进行布局,突出生态农业、农家休闲、自然风光,突出民族民俗风情,脚踏实地,分步实施。
建设花、果乡
2010年后,利用农村土地流转的契机,让能人承包,发展水果。到2015年,发展柑橘、脐橙、梨等3000亩,其中富源村1000亩温州特早熟蜜柑基地已成为市级精品园区,云遮500亩甜橘柚基地为县级精品园区。此外还有杨家边200亩脐橙、坑门200亩的砂枇杷,云山200亩瓯柑,东宫100亩白梨,福掌200亩脐橙。
2012年,温州市永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在岱岭东宫村建设“相约玫瑰园”鲜花产业基地,种植康乃馨等15个玫瑰品种,为市场提供鲜切花,已成为县级精品园。2014年,苍南县企业家雷大达在云遮畲族村建立“玫瑰谷鲜花基地”300亩。鲜花已成为岱岭继水果之乡之后的又一张名片。
到2015年,全乡通村和自然村公路全部优化、硬化,机动车辆可以通达各个自然村。乡电网高、低压线路全部改造完成,三相电路到达各村,乡医院用房宽敞,配备X光机、B超、心电图等医疗设备,新农合医疗保险参与率达100%。建起移动、联通两个基站,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建立低保、农村五保户、“三无”人员等求助机制,最低生产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53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346万元,列全市七个民族乡镇之首,主要是花、果类收益;全乡村民人均收入10000元。
畲族文化交流 用畲族传统婚嫁、歌舞、服饰、体育、饮食文化,吸引杭州、温州及闽台等地旅客来岱岭游玩,体验民族民俗风情。2012年,湖南卫视来畲乡拍摄“畲族婚嫁”专题片。2012年4月,第三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轮值苍南,在岱岭东宫村隆重举行,国家民委领导,省、市统战、民宗及市内各县民宗部门领导,民族乡镇领导,毗邻的福鼎、福安畲、汉同胞共8000多人前来观赏。2013年10月,举办浙台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阿里山乡乡长陈明利率40多人前来交流。岱岭畲族乡与台湾阿里山乡和马兰原乡缔结友好乡镇,促进浙台两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增进与台同胞友谊。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畲乡知名度。
2013年后,在富源畲族村先后建起岱岭游客接待中心,占地6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造价300万元,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苍南县畲族风情文化园,投资1000万元,占地30亩,有可容纳3000观众的广场,并有反映畲族风情的青辉岩浮雕群。苍南民俗博物馆,投资450万元,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置展厅介绍畲族历史文化和畲族日常生活生产情况,也是苍南县少数民族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
结合美丽乡村、民族特色村建设,道路两旁统一刷新,白墙青瓦,绘上畲族生产、生活的墙画,十分漂亮。2016年4月,“浙江省第三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温州市第七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就在富源村隆重举行。美丽的畲乡风景,美味的畲家菜肴,深厚的畲族文化,给参会的8000多省内外畲汉同胞留下美好的记忆。
八、青街畲族乡
基本乡情
平阳县青街畲族乡,位于平阳县西南部,东与闹村相邻,南与苍南县腾垟乡接壤,西接顺溪镇,北连南雁镇,总面积2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青街村,距平阳县城36公里。
1984年5月,青街畲族乡成立,是平阳县唯一的畲族乡。下辖青街、王神洞、九岱、十五亩、新三、南朱山、太申、垟心、东坑、南网、睦源11个村,95个自然村,其中九岱、王神洞、南朱山3个是畲族村。
2015年,全乡总人口11435人,其中畲族211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8%。
青街村名、乡名
青街处于山谷之中,毗邻风景秀美的南雁景区。前有笔架山,后有月落山,左有金钟山,右有睦源山。水头溪支流流经全村,非常宜居,周姓村民最早在此开基。
传说南宋时,村民周八发奋读书,其嫂以其若能考举得中,将用青石铺路迎接相激。后周八果然高中榜眼,其嫂为不食言,先用青布50丈铺路,迎其荣归故里。后用青石铺于街道中,故名青街。乡名以村名而得。
历史沿革
清时属崇政乡辖地。
1935年设立青街乡,隶水头区。
1949年10月,建立青街乡和睦源乡,隶水头区。
1984年5月,青街乡改建为青街畲族乡,辖10个村,1134户,4937人,其中畲族165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
1992年,县内行政区划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原睦源乡并入青街,仍称青街畲族乡,直属县政府管辖。下辖16个村,11082人,其中畲族246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2%。
2011年,县内行政区划大调整,青街畲族乡未变动。
革命斗争
1921年后,南网村人施味辛接受邓中夏、瞿秋白等的宣传,由施存统介绍加入地下党,赴广州、汕头等地开展革命斗争。1927年5月回家后,组织农民、盐民攻打平阳县城等。
1938年,乡人李基中在新加坡参加陈嘉庚、庄希泉等发起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支持抗战。
中共南网村党支部是青街境内最早建立的党支部,首任支书张全敬和交通员张意言,为保守党的机密,被捕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在革命战争时期,青街籍烈士有李瑞桥、李金忠、李来忠、施昌植、陈亦象、李济中、李在柳、施巨级、李在修、王守惠等10余人。
竹乡青街
青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毛竹生长,所长之竹高又粗,竹质细致且坚韧,是加工竹器的上好材料。早在1958年,《浙江日报》就对青街毛竹作过宣传报道。1959年,王神洞的毛竹被采集参加北京农业展览会,获得“优良特产”的美誉。
毛竹加工业是乡里一大手工业,主要产品有篾席、竹床、竹椅和竹工艺品。九岱畲村,早年就利用竹枝加工扫帚,每年生产扫帚10万把以上,且好使耐扫,誉满平阳城。1994年群众集资办起青街民族竹器制品厂,生产篾席等,年产值达百万元。2005年后,乡党委政府根据“生态立乡、旅游强乡”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乡项目。继续依托8000亩毛竹林的优势,投入200万元,在王神洞、南网、九岱村进行低产林改造1000亩,建成竹荪套种试验基地20亩,推广毛竹地膜催产技术200亩。加上平时出售春笋、笋干等,毛竹成为畲乡人民的“摇钱树”。
2015年,全乡有毛竹8000亩,列七个畲族乡镇第三位。
综合发展,建设畲乡
1987年,开通青街畲族乡经水头至县城昆阳公路,全长60公里。1990年12月,建起乡政府至王神洞民族村公路,全长2.1公里。1994年10月,乡政府至九岱畲族村4公里长公路竣工。
1997年,全乡人民企盼的青街至苍南县腾垟乡的6.2公里公路开工兴建,2001年建成通车,使位于边隅西角的青街,又有一条出山的交通动脉。到2015年,全乡各行政村的路面均硬化、绿化,乡内公路里程达50公里。
2013年,投入近千万元,治理青山白化,拆除违章5000多平方米,完成青街溪流两岸小流域治理1000米,完成十五亩、朱山防洪堤等重点水利项目。截污纳管10多公里,在全县首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并正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建成九岱、青街等4个村民中心、3个滨水公园、王神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2010年后,在省、市民族、统战、城建部门的支持下,九岱、王神洞等畲村结合农村旧房改造,积极进行特色村庄建设。委托规划部门设计,外立面统一仿古装修,还画上畲族生产、生活的图案。青街溪流两岸及公路沿线道路宽敞,实现亮化、绿化、清洁化。2014年,青街乡顺利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市级无违建乡、市级卫生乡。
到2015年,乡里先后建成朱山本地鸡、东坑双冬青、太申和新三杨梅、九岱金银花等10个生态农业基地,成为新的致富门路。
201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489万元(没有工业),农民人均收入9580元。
青街畲族民俗馆、古建筑保护
2010年投资100万元建立青街畲族民俗馆,收集竹制、竹编等生产生活用具、用品500多件,有畲族服装、服饰、刺绣制品、传统器皿、响器和畲乡名人的生活资料剪影等11个展厅。尤其是塑像人偶展示的畲族结婚婚俗,从媒婆说亲、送礼订婚到花轿迎娶、成亲拜堂的结婚仪式,神态逼真,营造出吹吹打打、欢乐喜庆的热闹氛围,获得游客的广泛好评。
修缮畲乡民俗陈列馆、李氏大屋、古廊桥和施味辛故居和陈均远古屋。完成青石街复原工程。新建青街廊桥、双合殿、古碇步、古埠头等旅游景点。建成400多平方米的畲族文化陈列馆,2000多平方米的畲族文化广场,安装150盏民族特色路灯,建成畲族民宿42间、100个铺位。
学校教育
青街乡民历来重视教育,清光绪三十年(1904),睦源乡绅李元卿创办睦源初级小学,校址就在大宫。四方乡邻子弟都来此读书。后来几经合并,到1943年时,“青街中心校”已有教师10人,小学生277人,加上夜校学员共达397人。校园面积3300平方米,教室15间。是平阳县较有名气的乡村学校之一。
1964年9月,“青街农业中学”开办,校舍在青街剧院,招生48名。
1969年,乡校开设初中班。1990年9月,中小学分开办学,小学在青街,中学在睦源,改称“睦源初级中学”。后又以旅美华侨池云祥先生的名字改为“云祥中学”。池云祥先生任名誉校长,学校6个班级,学生275人,教师18人。多次被省、市、县教育部门评为先进学校。
1995年,乡中心校有学生979人,其中畲族学生209人,教师42人,儿童的入学率为99%,巩固率99.5%,普及率96%。学校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校舍2720平方米,图书仪器按二类标准配置,教学环境优美、舒适,为青街办学的鼎盛时期。
2010年后,投入300多万元,建成乡中心校塑胶操场、民族幼儿园等。学前教育达到市级标准。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乡卫生院,增添医疗设备。新农合工作收益率和满意率达到县里的要求。
2015年,乡中心校有6个班,学生132人,其中畲族学生50人,教师21人。
人才辈出
水头溪流经青街两岸,风景优美。青街村周姓迁此开基,建豪宅、买良田,是当地名门望族。从唐至清代,共出进士19人,除缪氏1人外,皆为周姓。7人做过知州、知县。
宋庆元二年(1196),周茂良及侄周励、周勉、周勤4人同登进士第。
元末周嗣德任江浙枢密院判官,晚年编纂出版《南雁荡山志》。
新中国成立后,青街也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干部和人才:
池欣昌,曾任平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池方清,曾任中共苍南县委副书记。
施巨经,曾任泰顺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后圭,曾任南京军校团政委。
池方沧,曾任西安建筑设计院党组副书记。
池昌镇,曾任连云港市人武部部长。
李信托,曾任福安市委常委、公安局长。
李步泉,曾任宁德地委对台部部长。
雷必彬,1952年当选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蓝响崇,1959年、1964年两次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雷顺林,198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池昌虎,1985年1月15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被追认为中共党员,战斗英雄。
附:忆在青街畲族乡任职的日子
雷朝欣
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成立于1984年5月8日,是温州市最后成立的民族乡之一,也是平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我有幸成为该乡首任乡长,并连任两届,到1990年。为青街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作了积极努力。今应《温州少数民族》编著者的要求,回忆在青街畲族乡的工作。
我于1950年1月出生在青街九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69年入伍,1976年回乡参加工作,1982年前,在山门区南田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公社主任。青街少数民族多,需要一名
少数民族干部,我是少数民族,又是本地人,1982年下半年,组织上调我任青街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主任。据原山门区委一领导讲,为可能成立的民族乡作准备。
青街民族乡成立
青街畲族较聚居的王神洞、九岱、南朱山、睦源村章山等地,畲族人口多,村子大,迁基历史早。1980年后,温州各地相继恢复和建立司前、敖里等民族乡镇。青街畲族干部群众热切盼望建立民族乡,行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根据少数民族的呼声,平阳县委统战部、青街乡等领导,积极向省、市统战、 民族部门争取。终于来了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办〔1984〕125号文件,批准同意青街建立畲族乡。
1984年5月8日,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全乡48位人大代表全部到会,选举产生青街畲族乡人民政府乡长、副乡长。我有幸当选乡长,黄祖侈、池昌勤为副乡长。至此,青街畲族乡正式成立,成为温州市第七个畲族乡。
6月10日,召开畲族乡成立大会,省、市统战、民宗部门发来贺电,平阳县委、县政府4套班子领导等200多人前来参加盛会。
选好班子,加强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民族乡工作的重点。我一上任就非常重视各村、特别是民族村的两委建设,对九岱、王神洞几个重点民族村,把有能力的畲族干部,如王神洞村蓝天等选为支部书记,建成强有力的两委班子。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也被列为我的工作重点。在乡党委、政府的会议上和村两委干部会议上,都认真学习有关民族政策文件,讲清畲汉民族团结、畲族内部团结的重要性,任职期间没有发生一件破坏民族团结的事,保持社会稳定。
努力建设民生项目
发展交通,打开山门畲乡建立后,根据基础差、设施落后、底子空白的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经过分析提出思路:要想富先修路。乡政府把畅通山区道路作为群众致富的一项重要工程。1987年开通了青街畲族乡至县城的公路,班车正式开通。1990年争取到省市县拨款18.8万元,开通青街至王神洞民族村2.1公里的公路,方便竹木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发展全乡交通的基础上,1994年青街至九岱民族村3.3公里的公路通车。当年12月,全乡人民盼望已久的青街至苍南腾垟乡6.6公里的公路动工兴建,1997年底验收通车。
生活用电 在县电力部门和各村的共同支持下,1990年底,解决了全乡照明用电、农产品加工用电的困难。
自来水建设1986年乡政府多方争取、筹集资金3.6万元,建成九岱村引水工程,全村900多人受益。九岱民族村是全乡第一个安装自来水的村。
至1995年,全乡家家户户基本上用上自来水(自流水),群众饮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文化生活 1984年争取到县财政和县文化部门拨款5万元,修缮青街剧院,丰富畲乡人民的文化生活。1990年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乡政府多方集资17万元建成电视差转台,全乡可以看到中央和地方多个频道的节目。
卫生院建设 青街乡卫生院创建于1958年,当时人员资金是由当地个体医生和个体药店入股组成的,没有固定地点。1965年曾迁到王神洞村。畲乡成立后争取到县卫生局拨款12万元补助,建成一幢400平方米的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购置有X光机、B超等设施。撤扩并后,原睦源乡卫生院并入青街畲族乡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16名,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大大地提高了全乡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二节民族村
一、民族村设立
民族村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数30%以上,经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少数民族行政村。民族村的设立,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法》规定,是除民族乡、镇外,聚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1995年前后各县开始设立,2004年3月,全市有148个。至2015年,温州市因行政村调整,小村被合并,全市剩113个,其中回族村7个,余皆畲族村。
与民族乡镇一样,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数量较多,保持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经过20多年的建设也成为瓯越大地上一颗美丽的明珠。对民族村的两委班子,尽管相关条款规定:“应至少配备一名少数民族村主要干部,两委委员中尽量多安排少数民族干部。”但因村干部民主选举产生,竞争性很大,虽然组织上有安排人选,但真正当选者有限。
二、重点民族村简介
左溪畲族村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位于县境西部,因左溪流经村中而得名,距镇政府1公里。
左溪村虽然临近司前,但有朱家潭、阳畲等11个自然村分散在高山、深谷13平方公里范围内,偏僻路远,环境恶劣。1995年,全村1116人,其中畲族人口982人;耕地面积552亩,山林面积14862亩,是全县最大的畲族村。
1952年,左溪单独设乡,称左溪乡,1956年被撤并入司前乡。2004年,全县行政村调整,原筱条民族村和毗邻的百丈镇叶垟村叶山寮自然村并入。2015年,全村1976人,其中畲族人口128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5%,耕地890亩,山林面积18000亩,不仅是泰顺县最大的畲族村,也是温州市最大的畲族村。其建设成就受到省、市民族、统战、扶贫等部门领导的好评,也推动温州少数民族地区下山脱贫工作开展。
左溪是县林业重点基地村。解放后首任村支书雷益亲带领村民开始垦荒造林,栽种松、杉木,造林面积3000亩。1976年,司前乡书记钟掌早和乡村干部自带铺盖在左溪源头下稔厂一带帮助植树造林6000多亩。1990年,女支书蓝玉聪带头和村妇们在公路沿线山头营造“三八妇女林”300亩。1991年,林业局与左溪创办联营林场,以投资合股、按比例分成形式,造林3000多亩。同时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社员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政策落实,丈量面积并登记造册,颁发山林权证,激发村民和村集体投入人力、财力、精力管育山林,严防偷盗,保证树木生长。
2015年,全村山林面积18000亩,木材蓄积量282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全村人人都享有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开始建设机耕路,村民不怕村小分散,自觉投工献料,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后建起左溪至阳斜、国公堂,左溪至包坑底、芭蕉塆等6条通自然村机耕路,总投资300万元,总全长40公里。建起三大岭脚桥、左溪桥、三八妇女桥等4条水泥桥梁。2005年后,投入500多万元,全村道路优化,拓宽路基,路面全部硬化,通车路程达40公里。1986年村里开始自来水工程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90%村民饮上清洁山泉水,加上部分用毛竹筒等引水方式,2010年全村解决用水问题。
农耕苦读,人才辈出。1950年办起左溪小学,1951年开办高山顶上的阳斜小学。聘请罗阳高中平老师任教,全村22个小孩全部入学。1956年建起左溪小学,学生100人,是全县最大的民族小学,教学成绩好,经常得到县教育部门表扬。1982年被喻为“畲山红烛”的畲族教师李柽,就是在左溪阳畲畲族自然村从教20年,身患重病不休息,直至倒在讲台,把生命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1984年教育鼎盛时,全村有阳畲、芭蕉塆、左溪3所学校,10个班,学生323人,教师12人。到2015年,全村共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100余人,其中县级干部2人(雷必隆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志清),全国劳模1人(县人民医院曹吴芬),机关单位干部职工80多人。
搬迁脱贫,建设民族新村。左溪畲族大多居住5—10里的高山深谷的17个自然村中。1992年,在县民族科的支持下,村两委开始贯彻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根据群众迫切要求下高山、出深山,到中心村来的意愿,在左溪宫门前溪滩上建大堤,围垦填基建民族新村。1994年,填滩6亩,56榴地基,安排阳畲、国公堂等自然村60户,280人在此建房,取名“左溪民族新村”。1995年8月,王玉明县长、黄正强副县长及计经委、土管、财政等部门领导60多人,在左溪召开“民族新村建设现场会”,各部门同心协力建设新村。年底房子顺利建成,村民搬入新居。而后新村二期、三期工程建成,共搬迁130户,528人。特别是左溪民族新村建设,推动了少数民族下山脱贫工作在泰顺县及整个温州民族地区蓬勃开展。
种植葡萄等果业,发展农家乐。2006年,村支书蓝学许带头种植葡萄、美国提子等,供游客自行采摘。雷茂贤等也仿效种植,形成200多亩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区。2009年,村民蓝积亮种植樱桃成功,采摘者众多。基本上不需要上市就被游客采摘完,且价格还高于市场价。他们的年收入有8万—12万元。
2006年蓝学许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山里人家”农家乐,2009年雷茂贤开办“畲寨农家乐”,以畲家土菜、自酿农家酒赢得顾客,收入颇丰。到2015年,全村共有田源、陶源、水上人家等6家农家乐,从业人员50多人。
少数民族特色村庄建设。2007年以后,左溪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以蓝学许为支书的村两委年轻班子,带领全村人民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聘请浙江求新建筑公司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分步实施,到2015年,共争取到民族、扶贫、城建等经费3000多万元,在总面积3平方公里的中心村,建起村大门、生态公园,依左溪两岸,建亲水走廊3公里游步道。民族新村的房屋外立面统一装饰上仿古木门、窗台,房顶用蓝色琉璃瓦覆盖,墙面漆成米黄色,非常喜庆。
在左溪民族新村对岸,拆除原来破旧的危房,新建畲乡小院。每幢高4层,占地106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住2户,共34户,180人。沿溪一字排开,按照“土墙青瓦蓝腰带,加檐加顶加上盖”的美化设计思路,交相辉映,加上村中心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畲族文化广场,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气势,力创“浙江畲族第一村”。
1990年左溪村委会荣获“泰顺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1年荣获“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1966年10月,村支书雷益亲作为泰顺少数民族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等的接见,村支书蓝玉聪、蓝学许分获1998年、201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培头畲族村
文成县黄坦镇培头畲族村由培头、呈山底、梅树岗、牛塘4个自然村组成。2000年,全村170户,771人;雷姓210人住牛塘,其余均是钟姓村民。1992年前,培头隶富岙乡。1992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隶黄坦镇。2004年,全县行政村调整,红星大队并入。2014年,全村1360人,其中畲族810人;耕地1006亩,山林1580亩,是全县最大畲族村。距黄坦镇5公里,56省道未开通前距县城28公里,2011年56省道通车后为10公里。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钟世英公(奇元公三子)、钟世雄公(奇元公四子)两兄弟从平阳县陶岙(今山门镇大岙村)迁来培头,后分一支迁呈山底。世英居培头为培头村始祖,世雄居离培头5里的呈山底,为呈山底始祖。
雷姓始祖雷世张公,于清康熙时从上垟迁居牛塘。培头属山区,1980年前的培头村,生存方式是传统的种田加养猪,交通闭塞、经济困难。
改革开放后,村两委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抓基地建设,发展雷竹、板栗、桃子、养兔等产业。2001年钟一兴等筹资20万元建养兔场,存栏兔6000只,全村有各种基地300亩。2011年退休干部钟金莲自己带头并发动村民种植降血糖功效的中药“青钱柳”,全村种植面积300亩,并成立圣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出青钱柳面条、粽子、糕点等,前景看好。2012年村民钟维久、钟维好兄弟与20多户农民成立畲家乐合作社,土地入股200亩折价300万元,现金300万元,共600万股金。种植向日葵、油菜、黄秋葵、樱桃、蓝莓等观赏植物和水果,打造“一年四季有花赏,春夏秋冬有果摘”的农业观光采摘基地,吸引游客,培养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自力更生建设美丽乡村。1990年开工建造培头至呈山底2.4公里简易公路,之后牛塘自然村也开工建造至培头5.6公里简易公路,全村畲民上至七八十岁老叟,下至十几岁孩童都上工地。在没有经费补助、没有大型挖掘机的情况下,硬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于1996年底使公路通车。打开山门,便利竹、木资源外运。2015年后实施康庄工程,通往各自然村的公路均硬化。
2011年,村里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建设方面,拆除培头中心村破旧住房,统一规划,建成新房80多间,楼高3—4层,街道路面硬化,呈现美丽山村雏形。2012年,随着培头村名气的提高,筹资500多万元,在村口建起16000平方米大型广场,用于大型歌会,平时兼作停车场。在钟氏宗祠前又建畲族风情广场,800平方米,用于祭祖和中、小型歌会场地。还有木结构村大门和两处畲族文化宣传长廊,展示培头村积淀深厚的人文历史。钟邑锋又投100多万元巨资开办“金钟山农家乐”,带头搞民宿民居,吸引游客来畲村品尝农家菜、旅游观光。到2015年,民宿已发展到8家,可满足300多人吃住。
弘扬钟德彰民国时创办“崇道小学”的优良传统。钟德彰民国时创办“崇道小学”(培头小学前身)在第四章的“民间办学”条目中已述。培头小学1949年后一直是县里重点村小,教学质量高。1996年,在挂钩结对单位的支持下,新建培头小学教学楼和综合楼,改名为“培头民族小学”,为寄宿制,外乡镇的畲民都纷纷送子女来就读。2001年,全校住校生100人,教职工21人,是文成县唯一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成立书法、美术、武术等兴趣小组,增添图书仪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书法,在全县小学生铅笔字、钢笔字比赛中常常得奖。
2010年后,又投资136万元,建学校综合楼700平方米和塑胶跑道等,种花草美化环境。
重视畲语畲歌的传承,学校聘请文成县非遗传承人钟维禄为教师,开辟第二课堂,学生穿畲族服装,学讲畲语、唱畲歌、跳畲舞。现全校学生都会用畲语会话,为畲族文化进校园,从小学生抓起,开了好头。2015年,全校有学生220人,其中畲族学生145人,教师17人,是文成县唯一的村校。2005年钟政龙老师荣获省第十四届“春蚕”奖,2006年周雪艳校长获第二届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畲族文化重点基地村2005年后畲族文化受社会青睐,培头村热心人士钟炳村、钟维禄、雷美秀、钟聪联等经常聚一起演唱山歌、排练舞蹈、三月三节庆时组织演出。2006年,村里在呈山底大厝举办“三月三”歌会,来客近1000人。而后每年农历三月三都办。文成县轮值“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节”时迎宾乐队、婚俗表演等都是以培头村民为主。2013—2015年每年的三月三,村里举办歌会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旅游局联手,引来旅游团。2015年就有200多桌游客订餐,收回部分餐费,减轻经费负担,又扩大影响。
2002年,钟维宗、钟金莲等退休干部多方征集,开展文成畲族历史文化调查,先后出版《畲族民歌选》《文成畲族历史调查》等书籍。2012年,原籍培头的泰顺民族干部钟炳文先后出版《畲族文化泰顺探秘》《浙江畲族调查》等。2013年原村支书钟维禄出版《畲语民歌》。这些书籍为丰富畲族文化、推动畲族文化的弘扬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建设最美温州文化礼堂。建于1771年的培头钟姓祠堂,是文成畲族为数不多的宗祠。1950年迁居泰顺的钟义明,在经济非常困难的1980年捐资500元交给钟炳吴修理祠堂,表示孝心,他是第一个捐资者。2010年,众宗亲筹资大规模修缮,收集到畲族生产生活农具、用具、服装、古籍等,布置展示展览,设立山哈讲堂,成为县里重点文化礼堂。温州市民族宗教局、文成县多次在此召开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新农村建设讲座等。2012年以来,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逍女士及她的研究生多次到村调查,挖掘畲族文化,编写《超越大山——浙南培头村钟姓畲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专著,将培头深厚文化底蕴总结展示。培头钟氏宗祠已成为文成县乃至温州市宣传展示畲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温州市小有名气的农村文化礼堂。
人才辈出 培头畲家儿女自身努力,学业有成,不少人成为国家干部和单位职工。副县级以上有钟金莲、钟维枢2人,局级以上有钟永亮等4人。尤其是文成县民族科科长一职,村人钟金莲、钟旭光、雷奎亮、钟邑锋(任宗教科科长)、钟聪勇5人曾任过,这在温州市内是不多见的。其他部门干部、教师等计60多人。
培头是诉讼人才之村,钟大儒、钟德彰、钟盛林等都是温州畲族地区有名的民间律师,在浙南一带打赢许多官司,保障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培头是革命根据地村。抗日战争时期就成立中共培头村党支部。1941—1943年,发展党员5名。村民钟维楷1941年至1952年连续担任党支部书记。至解放时全村有党员25人。2015年村内有党员50人,是中共温州市委“红色工程”的试点村。
村里的市、县级非遗传承人有钟维禄、钟怀超、雷美秀、雷长法、雷德花,钟聪莲等,是全市非遗传承人最多的村。
2013年村主任钟松夏当选温州市人大代表。2015年培头村被授予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富源畲族村
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富源畲族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是2001年6月由原来的南山、龙凤、斗湾、朗腰4个村合并而成,恰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故名“富源村”。2015年,全村总人口1501人,其中畲族570人,占比38%。耕地面积970亩,山林面积2920亩,是传统农业村,也是革命老区村。距马站镇2公里,距县城30公里。
一村一品,水果兴村。1980年,开始种植蘑菇、四季柚、黄栀子等。到1996年,全村种植蘑菇120万筒,四季柚500亩,黄栀子300亩。高山茶叶360亩,创办了全乡第一家制茶厂——朗腰茶厂。注册“苍南翠龙”商标,年产值近百万元。
2010年后,村两委根据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确定以水果业为重点。在统战、民宗部门资金扶持和果农精心管理下,连片开发种植特早熟温州蜜柑1000亩,长势良好,已成为市级柑橘精品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设美丽畲村。1986年全村动员建设6公里长的龙凤、朗腰机耕路,并逐步优化硬化。建水池9座、铺水管15公里,保证全村村民用水安全。建三面光渠道2公里,农田旱涝保收。2001年在中心村建下山脱贫点,120户400多山边畲汉村民迁此,人口聚居。建公厕7座,安装路灯,绿化中心村。
2012年,筹资60万元,建设村两委办公楼兼村民中心,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内设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为年轻一代学唱畲歌、弘扬畲族文化创造了条件。还在全村公路沿线外墙统一装修,绘上畲族农耕、历史文化的彩图,美化村庄。
建设畲乡,旅游强村。2013年后,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打畲族文化牌,发展乡村旅游。村里拿出土地,建起乡游客接待中心、畲族风情文化园、民俗博物馆等民族特色建筑物。富源村成为岱岭畲族乡乃至苍南县的民族旅游重点村。2016年农历三月三,浙江省第三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暨温州市第七届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在富源村举办,优美动听的畲家歌舞,美丽的畲乡风光,受到参会来宾的赞扬和好评。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10350元,摩托车、小汽车入户率达50%左右。
2006年富源畲族村被评为苍南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5年富源村主任陈书宝被授予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里还有省级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蓝瑞桃等。
九岱畲族村
平阳县青街畲族乡九岱畲族村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全村3.3平方公里,有黄家坑、深湾、国宋、宜山和九岱5个自然村。2015年,全村218户,920人,全部为畲族。雷姓611人、钟姓333人、蓝姓86人,是全县最大、全省人口最纯的畲族村。全村耕地面积366亩,其中水田105亩、毛竹林300亩,是一个以种植水稻、番薯为主的农业村。村委会驻地国宋村,距乡政府4公里。
九岱村开基历史很早,迁此已有300余年。但1980年前,平阳西部山区交通不便、偏僻闭塞,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贫困。
改革开放后,在上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支持下,畲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1996年,投资30万元,建造乡政府所在地到国宋自然村3.7公里四级通村公路。2000年,在民宗局、爱卫会等单位支持下,投资10万元,对全村水管进行更新改造,每户都安装水表,专人管理。从此1000多村民彻底告别“吃田边水、溪边水”的历史,保证身体健康。2002年,全村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村民的电费从原来的1.3元/千瓦时降至0.53元/千瓦时,减轻电费负担。空调、冰箱、洗衣机等高档家用电器进入畲山。全村安装程控电话100部,解决信息闭塞难题。2006年,投资200万元,对原通村的四级公路进行等级设计,拓宽路面,全部水泥硬化,路况更好,出行不再难。
1998年,建造水泥钢筋结构的村委会办公楼500平方米,有党员活动室和畲族文化室,购置电视机、影碟机、办公桌椅,党员活动、文化活动、村务活动都有了自己的固定场所。1999年,建立敬老院九岱分院,全村86位老人有了自己的家。2013年,村民参加新农合达100%,实现孤寡、特困户、低保全覆盖。现全村有党员23人,解放前的地下老党员5人。
重视民族教育。民国时期就在九岱宫里设立国民学校,50年代初创办村小。1985年,在宜山村新建有4个教室、500平方米的新校园。2000年,时全村有4个班级,学生81人,教师6人。2002年,畲族教师雷顺林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2015年,全村大专以上文化水平50多人。
2008年,雷美红任村支书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村进入新的发展期。清理全村露天粪坑15个,建成冲水式公厕3座。建起垃圾中转站3座,疏浚溪涧,筹资100万元,建起通往顺溪镇公路5公里,公路边全部加装安全护栏。
全村毛竹技改面积400亩,竹、笋效益比原来增加2倍。60户畲民投入25万元建成300亩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建成油茶基地200亩,杨梅基地300亩。成立九岱牛羊养殖、九岱本地鸡养殖等专业合作社。这些都已陆续产生效益,成为村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靠山吃山。
2008年后,村两委积极进行民族特色乡村建设,投入400万元进行全村房屋外立面改造。全村公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统一样式设计、仿古窗台木门,总面积36000平方米,并绘上反映畲族生产、生活的农耕精美畲族壁画5000多平方米,使游客一进村就感受到浓郁畲族风味。安装具有民族特色的路灯100盏。山村路平了,灯亮了。2015年,摩托车、小车入户率60%以上,山区呈现代化气象。
打好畲族文化牌。发挥村民喜爱唱畲歌的传统,经常组织大家练唱、传唱,以老带新,在全村形成氛围。2010年投入2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畲族文化广场。2013年第四届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节在青街举行,九岱村设立分会场,1000多名畲汉同胞共同参加文化盛宴。
2011年村主任钟炳斌当选平阳县人大代表并被评为县优秀党员。2013年九岱民族村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小康村。村党支书雷美红2012年当选温州市政协委员,2014年荣获平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带头人称号,2015年又被授为平阳县优秀村官。
后姜回族村
瑞安市马屿镇后姜回族村位于飞云江下游南岸,地势平坦,距镇政府2公里,距市政府20公里。2015年,全村256户,1021人,其中丁姓回族157户766人,占总人口的75%。
后姜回族先祖于明中期从福建迁入,1982年经批准恢复回族民族成分,是瑞安市丁姓回族主要聚居村之一。全村耕地314亩,人均不足3分(0.3亩),人多地少,属传统农业村。
与时俱进,办厂经商 改革开放后,村两委把重点放在引导回族青壮年办厂经商上。先后办起眼镜、服装、食品机械等企业10余家,依托马屿镇全国眼镜之乡的优势,2000年后全村有300余人长年从事眼镜、服装和食品机械等产品销售。村两委积极帮助筹措资金、办贷款、办证明等,为企业和外出户提供服务,使其安心办厂和经商。企业则安排村民就业100多人,实现双赢。外出经商者收入少则五六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
同时,村两委鼓励村民种植蔬菜和甘蔗等经济作物。2005年全村种植甘蔗亩产4000元、毛芋亩产5000元、大棚蔬菜收入108万元。并成立蔬菜协会,提供种子,培训种植技术。协会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统一结账,让生产和经销户都放心。
2011年后,村民丁朝敢创办瑞安市维佳洁具有限公司,建有厂房4000平方米,工人60多人,年产值2000万—3000万元。丁廷国创办浙江圣井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下设新源电力设计工程设计公司等,从事小区电力安装工程、路灯、照明等业务,有工人300多人,效益好。每年上交国家税收200万—300万元,是瑞安市的税利大户之一。
1997年,村党支书丁明龙带头捐资2000元,筹资20多万元,拆掉危房建新房,改善人居环境。从1998年开始,对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予以奖励,数额每人2000—3000元,激励学生刻苦用功。到2015年,全村大专以上毕业生80多人,国家行政企事业干部职工40多人。
2000年,村里开始大力进行美丽家乡建设,先后投巨资3000多万元,拆除露天粪坑160座,清理村中池塘3个计3000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沼气化粪坑1座250立方米,排污管道2000多米,实现雨污分流。新建村委会办公楼3间4层520平方米,设党员活动室、文化图书室等。主要道路两旁和河流两岸均实现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村中心区绿化覆盖率25%。村中主要道路硬化率100%、路灯亮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回、汉村民都对村庄的变化满心欢喜,盛赞村两委造福村民。2006年,全省少数民族小康示范村现场会在此召开,省民宗委领导钟小毛、陈智慧,市领导陈爱华、葛益平,市民宗局领导王宁等100多人参会。后姜的成效,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一致好评。
2010年后,村里加大力度进行新农村建设,投资120万元,建起后姜村回族文化园,内有回族标志的雄伟牌楼及凉亭、休闲长廊等,展示后姜村的历史和浓郁的乡土文化。
2006年后姜村被省民宗委授予“全省少数民族小康示范村”光荣称号。2006年村支书丁明龙获得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并被选为温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玉塔畲族村
泰顺县彭溪镇玉塔畲族村位于县域东南端,和福建省福鼎市叠石乡相邻,距镇政府8公里,距县城80公里,是一个偏远山区的纯畲族村。2015年,全村128户,559人,雷、李两姓畲族占99%。全村辖上厝、下厝、李厝3个自然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亩,山林面积3080亩。上、下厝居民均姓雷,李厝居住李姓畲族。
玉塔村名 村中高岭土洁白如玉,是烧制陶器的上好原料,故称玉塔。北宋时,村中瓷窑遍山,是历史悠久的陶器生产基地。
玉塔原属五里牌乡,1999年确定为畲族村。2004年被并入彭溪镇,是该镇唯一的畲族村。
迁基历史早,人丁兴旺。玉塔雷姓有下厝和上厝两个支系。
下厝雷世贵支系,始祖雷世贵公于清顺治年间从平阳县青街九岱黄家坑迁泰顺县雅阳莲头金狮垟,后转迁玉塔下厝定居。子孙繁衍已13世,现村中有近200人。
上厝雷世斌支系,始祖雷世斌公于清乾隆年间,从平阳县李家山迁来。子孙今已繁衍10世,现村中有180多人。
李厝李姓畲族系苍南莒溪镇上村李姓后裔,清乾隆年间迁来,今已繁衍到“荣”字辈,11世。现村中有160余人。
重点茶叶村 玉塔村内有泰顺县第一个国营茶场——玉塔茶场,它于1959年建场,经几代人努力,现有茶园面积3000亩,是本县最大的茶场。玉塔依傍着它,种茶、制茶历史较长。1980年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村两委把农业发展定位在茶叶上。在农业、民族、扶贫等相关部门支持下,整改老茶园,种上新品种“金牡丹”“金观音”等名茶250亩,使全村茶园面积达800亩,人均1.5亩,人均占有面积全县最大。2013年以来,全村茶叶产量稳定在160吨,收益200万—30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5万元。茶叶最多的农户李宗步、雷华唐等,茶园80亩,年收入20多万元。茶园50亩以上的村民10多户,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家家户户都有茶叶收入,最少者年均1万—2万元。玉塔已成为泰顺重点产茶村,是名茶“泰顺黄汤”的传承基地,村主任李宗楷是制作“泰顺黄汤”名茶的代表性传承人。
建设“浙闽山哈第一村”。玉塔村畲族文化底蕴深,全村人人都能讲畲语,日常村民都用畲语交流。村中保存的民间契约文书多,且品相完好,有多份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国家和省卷本。近年来在“瓯越三月三畲族文化风情旅游节”的推动下,传唱、学唱畲歌、畲舞氛围越来越浓厚。在村民、原彭溪镇文化员雷旭等的积极培养下,青年歌手多,雷大儒、李小霞、雷青青、雷小琴等均小有名气。村里排练的《美丽山哈》《欢迎曲》,参加县里会演,都获好评。
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泰顺县彭溪镇玉塔畲族村美丽山哈歌会”,培养队伍,弘扬畲族文化,吸引苍南、福鼎等地畲汉同胞前来观赏,特别是2016年4月20日的第二届歌会,游客多达8000人,温州市民宗局、市少数民族联谊会肖益、蓝玉景、蓝海波等领导也应邀前来参加。村里正朝着建设“浙闽山哈第一村”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8年以来,政府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市、县民族部门又倡导民族特色山村建设,拆除有碍观瞻的棚寮、路边厕所及猪、牛栏近8000平方米,两旁道路绿化、美化,安装民族特色的灯路58盏,建起玉塔村大门,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美丽山村文化广场,总投资500万元。
2012年以来,筹资400万元,对村中4处50多幢民居进行外立面改造,按统一式样装修,绘上蓝腰带,畲族农耕生产、生活墙画,游人一进村,就置于浓郁的畲族风情中,惬意无穷。
建设知青民宿 玉塔茶场是全县历史最久的知青点。1960年,温州知青陆春兰等到此插队,开发茶场,后被评为劳动模范。1977年,县知青张黎华、庄晓雅等也插队在此,为茶场建设付出汗水艰辛。2010年后,知青们每年回场相聚。2014年,村两委以此为契机,创办知青民宿,打出知青牌,现已有5家50多个铺位。
玉塔村先后获得温州市卫生村、市文明村称号,2015年获温州市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村支书雷大良2011年获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14年获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015年度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回族田园生态示范村:寮顶
寮顶是百岛洞头里唯一的回族村。2002年9月,在原寮顶村的基础上改建为民族村,隶东屏街道。全村辖岭头、东边、西边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20亩,山地面林320亩。2015年底,全村有1085人,其中回族350人,占总人口的32%。
寮顶回民始祖为郭朝佑(又名怀胜),清乾隆十六年(1751)从福建省惠安县百崎迁来寮顶隔头,子孙繁衍已历经朝、清、廉、启、国、家、修、廷、献、文、明等辈。分迁北岙、半屏、三盘、后寮、东岙、九仙等处,并有外迁瑞安市的北麂、玉环县的坎门等地,可谓是枝繁叶茂,子孙众多。2015年寮顶支系回民约2000人。
寮顶村位于小山之顶,海岸水产资源十分有限。但民族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发展网箱养鱼、种植羊栖菜等。同时利用回民善于开拓市场的特长,2005年以来,村里重点发展铝合金加工业。全村有300多人从事这项产业,年经济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尤其是在北京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增强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10余万元。全村新农合参与率100%,保证村民的身体健康。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13800元。
10多年来,在市、县民族、扶贫等部门支持下,建设与拓宽通村公路3.5公里,全村每户一个垃圾箱,垃圾全填埋处理。建3个污水处理池,污水纳管率100%,并建公厕3座。建起回民特色的公园,绘上反映渔家生活的壁画。村里建起回民大妈腰鼓队1支24人,建起18人的村铜鼓队。全村安装路灯100盏,全村实现道路硬化、灯光亮化、环境美化。2011年,寮顶村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温州市十大美丽村庄等荣誉称号。
1995年寮顶村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村支部书记郭银生2011年、2015年两次荣获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