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民族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9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民族习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14
页码: 181-1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习俗的情况。其中包括畲族习俗、回族习俗、信仰等。
关键词: 温州市 少数民族 民族习俗

内容

第一节 畲族习俗
  风俗与习惯是畲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性。主要有三月三食乌饭、三月三歌会、畲族婚礼、丧葬俗、祭祖仪式及管理族内事务的俗成规定和岁时节日、信仰与禁忌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以及和汉族长期杂居、交流影响,许多内容消失,但又产生新的习俗,这是历史的必然。为存史,将温州畲乡中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重要习俗内容,记述于后。
  一、婚俗葬俗祭祖礼俗
  婚俗
  畲族的婚俗,经历漫长的岁月变迁,一直延续至今。这里对昔日曾盛行的婚俗,作一些追述。
  畲族婚姻,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高皇歌》唱道:
  当初皇帝话言真,盘蓝雷钟好结亲。
  你女若大我来啰①,我女若大你啰去。
  注:①啰,畲语:即娶。
  畲族长期保留本民族内蓝、雷、钟、李等几个姓氏互相通婚的习俗。由于姓氏少,居住分散,故同姓不同支或同支五代以后也可以通婚。
  据1989年对平阳闹村田寮雷氏支族历代婚配情况统计,在665人中,畲族各姓氏内通婚的640人,占96.2%,其中与远房雷姓结婚的7人;与汉族结婚的有17个姓氏25人,占总数的3.8%。闹村凤岭脚雷氏支族657人中,畲族各姓氏内结婚的达639人,占97.3%,其中与远房雷姓结婚的有9人;与汉族结婚的有13个姓氏18人,仅占2.7%。闹村东湾蓝氏支族622人,畲族各姓氏内通婚的达592人,占95.2%;与汉族通婚的有19个姓氏30人,占4.8%。
  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贯彻执行,畲汉间通婚已渐多。据1982年对泰顺、苍南、平阳、文成四县10个村调查,嫁出去、娶进来、招女婿的就达182人。1990年对苍南县昌禅中岙村调查,全村百来户人家,畲汉族通婚的有26对。民族间联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人口素质的提高,民族间融洽,大有裨益。
  婚嫁方式有女嫁男方、男嫁女方、做两头家、姑换嫂、姑舅表婚等。一般需经相亲、订亲、娶亲几个程序,媒人从中撮合。
  相亲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男方先由媒人往女方家庭说合,征得女方与父母亲同意,便商定日期,由媒人、父母带领女儿一同去男方“看人家”,了解家庭、人品情况。男方备酒、宰鸡、捣麻糍,热情款待。女方返回时,男的送女方一份礼物(如手帕、手表)为信物,若女的收下则表示同意成婚。
  订亲订亲的吉日要挑选在农历初二、十二、十六、二十六等日。逢单日不取;逢四、八、十不订亲,因“四”同“死”谐音,不吉利:“八”,七七八八;“十”,逢十断节,等等。双方同意后,男方择定订亲的良辰吉日,通知女方。男方备办鱼、猪肉、红蛋、素面、衣料、手镯、戒指等,由族人挑去。女方请来舅父、姑丈至亲,来吃订酒,商财礼,写“庚帖”。庚帖格式讲究,彩礼数和文字都得凑双。
  结婚前,女方要做一套嫁妆,有衣柜、八仙桌、茶盆、织带机等。出嫁时,衣柜箱内要放上一些瓜果、豆类的种子,意在夫家永远落脚生根,开花结果。
  娶亲温州畲乡各地的娶亲方式,亦各异。解放前,有步行的,也有坐轿的。近年来,一些地方修通了公路、机耕路,乘车的渐多。新郎有在家门口迎接新娘,也有亲自到女方家去接新娘。文成、泰顺等地大都为前一天去,次日凌晨接回;平阳、苍南等地多为第一天送彩礼,若有轿,往往第二天扛轿去,第三天清晨接回。畲族是一个热爱唱山歌的民族,它不仅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而且还贯穿到整个婚礼的全过程,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习俗。
  “作表姐” 姑娘在出嫁前,舅父、姑母、姨母都要请她去“作表姐”,村里的青年陪她唱歌。“作表姐”,是姑娘们在出嫁前对先前学歌成绩的一次检验,是结婚时应付各种对歌的一次预演,善歌的姑娘人人夸,不善唱的姑娘便会遭到讥讽奚落。
  婚前两天,男方宰猪、做年糕,备足羹贴礼物,称“丈头羹”,即俗语所谓“养女白白生,赚担丈头羹”。所有礼物都要放上一条红纸条、一束万年青或松柏枝,用“小箩筐”送往女方。此外,还要送一件衣料给岳母,称“主家衫”;要给健在的祖父母送上一只猪腿,称“太公肉”;送上两块相连的“双刀肉”,俗称“主家肉”。
  “赤郎”“行郎”“赤郎”是代表新郎到女方迎新的歌手兼操办宴席的厨师,要善对歌,能说会道:“行郎”是专门挑送礼物、抬嫁妆的抬轿手,需年轻有力气。
  到时,媒人带赤郎、行郎、唱班到女方。赤郎的点心必须由男方带去,否则女方不给点心吃;媒人要带足所需的各种红包,如门头包、衣衫包、火笼包、尿盆包、姐妹包、厨头包、泡茶包、开额包、梳头包等,行郎人数须凑双。
  到女方大门时,赤郎便唱起“开门歌”,又用鞭炮催开门,往往放十响后仍然不开门,则用小鞭炮挂在门环上连续地放,最后无可奈何,只好由媒人掏出两个小红包从门缝中塞进去,这叫“开门包”。大门内一面响起小鞭炮,一面打开大门,由女方兄弟上前迎接。赤郎一边唱着“接亲歌”,一边将礼品一一点交给女方。然后女方端送上茶和洗脸水,用对唱山歌形式,来接待男方喝茶、洗脸。
  晚餐由男方回席,备办酒肴,宴请女方亲友,叫“请大酒”。男方在女家宴请,一切炊具均要向女方“借”。唱起“借镬歌”,求借炊具,要什么唱什么。如借灶,则唱“四四方方一品墙”;借铁镬,则唱“当央两口好龙潭”;借水勺,则唱“一对鸳鸯水面漂”;借火管,则唱“玉女吹箫火城内”;借火钳,则唱“双龙抢珠两路来”等等,要唱三四十句,才能把厨房里使用的东西一一借全,才够他操办酒席。
  喜筵时,酒过三巡,新娘在“赤娘”的陪同下,端上茶盘,盘内点燃一对红烛,放上一壶酒两个酒杯,到中堂首席向太公、舅公等敬酒。“赤娘”在新娘背后代她唱“敬酒歌”,称“举杯敬酒”。被敬酒人都要给红包。新娘在席间敬酒时接受宾客和长辈馈赠的红包,叫“讨百家银”。清朝和民国初,将这“百家银”用来打手镯、项链、戒指等首饰,给子女佩带身上,显示华贵美观,象征吉祥如意。
  晚上,开始对歌,女方请来许多善于对歌的娘娘,和赤郎、行郎赛歌。双方各展其才,引吭高歌,尽情欢乐,通宵达旦,以歌代眠,谓为“打大铺”。因为过去家庭经济有限,再加上畲村小,没有足够床铺接待。长夜对歌也是一种解决住宿困难的方法。在对歌中,女方歌手常唱出一些刁难的题目,请男方行郎回答,答对了,啧啧称赞,答错了或答不上来时,往往向行郎脸上抹黑灰,常引起哄堂大笑。对歌结束,请客人吃点心,叫“办回盘”。
  迎娶之日,凌晨新娘起床,脱下女儿装,穿上新娘服,梳头、包罗帕、插银花、戴凤冠,新娘做什么,歌手配合唱什么,以山歌来戏弄新娘。梳妆后,步入中堂,向父母行跪拜礼,父母唱“请女歌”“嫁女歌”。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还要在厅堂前“溜筷子”“吃千斤饭”。
  “留风水” 指新娘向长辈、嫡亲告别,向前来欢送的姐妹们分“姐妹包”。上路(或上轿)时间,视两地相隔远近而定,但须在天亮之前到达夫家,以免在路上碰到孕妇、送葬等意外事。上轿时,由姑嫂扶新娘上轿。轿抬起时,轿夫要三进三退,叫“退轿神”。姐妹们要一拉一送三次,新娘才能动身。新娘唱“别亲歌”。一路上,新娘不许回头看。前面两人高擎一对红灯,两人执大锣,称“打对锣”,在前面鸣锣开道:花轿前弹唱班的唢呐、琴、钵不断伴奏,三眼铳声声响,迎新队伍非常热闹。
  娶亲当日一早,新郎请来理发师整容,叫“剃新郎头”。新郎穿上长袍,披上红绸布,戴上礼帽,迎接新娘到来。
  送亲队伍到了男家,鸣铳放鞭炮迎接。轿停正门外,媒人取出“五谷豆”,向花轿顶上抛撒,叫“撒轿米”。撒毕,新娘赏给轿夫红包,由两名“接姑”牵扶新娘出轿,从铺好的五只红布袋上走过,走过的红布袋又依次铺上,一直走到中堂,叫“传宗接代”。进中堂后,先朝天三跪拜,然后向长供香案、公婆三跪拜,再踏上红布袋走进洞房。一路上撒花生豆子,意为“早生贵子”“子孙满堂”。新娘进洞房时,要递给两位传红布袋的老妇各一个红包。有的地方,先进洞房,再到中堂拜天地、祖宗,新娘有跪拜的,也有不跪拜只鞠躬作揖,只有新郎要跪拜。礼毕,兄嫂带新娘到灶前向每个灶门添火,再回到洞房。
  中午婚宴,叫娶亲酒,又称“正酒”。新娘、接姑宴席摆洞房,新娘坐大位;舅父、小舅子、外祖公、媒人宴席摆厅堂,舅父坐大位,酒过半筵,新娘、新郎由接姑陪同向众亲各席依次敬酒。
  散筵后,备起福礼;落刀净肉、五德龙鸡、麻糍、水果,请道士念咒,禀报祖先:今娶来某地某氏之女,纳入本郡某裔孙为妻,仗神祗祖公保佑,夫妻恩爱,藕入莲池,子衍昌盛。
  入洞房前,请两位父母双全的傧相,各扶新娘、新郎向父母和嫡亲上辈叩拜。拜毕,傧相点燃洞房大花烛,引新人进房,以男左女右上床,将其双方解开衣领纽扣一对,放下蚊帐。洞房花烛彻夜长明,夫妻齐眉偕老。
  婚后第六天,称“回六天”,新娘夫妇备上礼物,回娘家看望双亲。
  拜头年 婚后第一个正月要去岳父家拜年,俗称“拜头年”。给岳父家送一只猪腿,其余亲戚送猪肉和年糕。收礼的亲戚请新客吃点心、吃饭,还组织歌手进行对歌,通宵达旦。若不会唱或不唱,定会受到“抹烟”惩罚。新郎欲回时,岳父家设宴招待邀女婿吃过饭的人,叫“回盆饭”。
  婚礼,各地大同小异。如今,移风易俗,提倡婚事新办,婚事简办。
  男嫁女方 畲族只有女儿的家庭,多行招赘。女婿上门按例须孩子从母姓。若生两个以上儿子,有从母姓的,也有一个从父姓的,对上门女婿不歧视,他既有财产继承权,又有养老送终的义务。
  男嫁女方有两种称呼:入赘给未婚女子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
  做两头家 做“两头家”,一般为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单丁者。婚仪较简单,先是女方至男家摆酒,然后男女双双回到女家摆酒,婚后要种两家的田地,继承两家财产,赡养双方父母,所生子女亦分别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童养媳 在旧社会,穷苦人家怕儿子娶不起媳妇,好心的父母便去领养被遗弃的女婴或家中多子女而无力抚养送给别人者;也有久婚未育者先抱一个女孩,以防终生无育,可招婿入门,继承香火,到结婚年龄时,添些家具,布置新房,择吉日完婚,只摆酒席而已。平阳叫“子媳缘亲”,文成俗称“还亲”。
  抱童养媳,在旧社会畲族较多见。
  姑换嫂 姑换嫂,俗称“兑亲”,又叫“调亲”,即用小姑兑换嫂子,解决男方无力娶亲之难。解放前,“兑亲”现象在畲村较多。因双方进行对换,婚礼简单,争执也少,只要一方不成,便告吹。但婚后若一对夫妻不和睦,便往往影响另一对夫妻的关系。
  生育 妇女怀孕,俗称“带身”。婴儿出生时,乡村接生婆将其沐浴洗净,穿上衣裙,抱到灶房,让婴儿灶堂进锅圈出,意为“过关”,日后不怕任何关煞犯冲。随后将婴儿抱回产妇身边,取一根红头绳捆在手上,叫“缚手”,意为缚过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手搔。胎衣由父亲送出村外,男的埋路中央石板下,让人踩踏,意为孩子将来胆大,有作为;女的埋路边,或埋在茶树下,祝愿其长大采茶得心应手,灵巧自如。
  产后第三天称“三旦”。生第一胎时,要备大红公鸡和一壶酒,壶嘴插上万年青或柏树枝,挑到岳父家报喜。请岳父家、亲邻叔伯和接生婆吃“三旦酒”。这一天,文成一带要拔来韭菜、薄荷、芝麻秆等,泰顺等地要上山采枫树顶、杉树顶、溪仙草等,在锅里煎沸,凉后给婴儿洗身体,叫“洗三旦”。
  满月,要给婴儿剃“满月头”。满月前产妇不得接触冷水,要吃素面、鸡蛋、砂糖、米酒、生姜等。家务由男人料理。亲朋眷戚都送鸡蛋、素面、鸡、兔等物给产妇吃。
  葬俗
  老人逝世,畲族叫“老掉”“过山了”。六十岁以上的亡人称“尊灵”,六十岁以下的称“亡灵”。
  人死后,一般经报丧、买水沐浴、殡殓、出殡、做功德和拾骨入坟等丧仪。
  报丧 人刚死,即在自家门口打三铳,报予村人。村人闻声晓得谁“老掉”了,不论干什么活都得放下,前来帮办丧事。在畲乡,一家有丧事,全村来帮助,有赠米、赠菜、赠柴,有的料理丧事,有的烧菜煮饭。对路远亲戚派人去报丧,说明死因及时间,吃过点心即返回。
  买水洗浴 孝子戴白帽,到水井或溪边,先烧纸钱,向水神“买水”,提回给亡者擦洗,然后穿上寿衣。寿衣一般7件以上,男单数,女双数,嫁装穿在外面。将尸体移到厢房“七星板”上,旁立一香炉,插上香,点起“长命灯”;端上一碗饭,一个鸡蛋,插上一双筷子,用棉花包扎,叫“孝箸孝饭”。地上摆一个缸,供烧纸锭用;寿被上放十只灰粽,一束桃树枝。
  哭丧 畲语称“守孝”。前来守孝的人,都要带上几根香、一叠纸,孝男孝女将这些送来的纸折成纸锭,烧在缸内。围丧者边哭边唱《离别歌》《守孝歌》《苦怜娘》《二十四孝歌》等,以丧歌表达对死者的缅怀之情,寄托哀思,祈祷安息。歌词悲切,催人泪下,使围丧者沉入极度悲痛之中。
  殡殓 殡殓时辰一到,把灰粽丢到村外,倒掉孝饭,鸣铳放炮,锣鼓唢呐齐鸣,孝子将尸体抱入棺内,孝女悲痛啼哭,六亲向遗体告别。在死者头边放几张瓦片,脚下放一撮泥土,谓之“上天下地”。接着读“装历”。最后是“点酒”仪式,孝男孝女执酒杯,落跪用手指蘸一点酒,点在亡者嘴口,口念“爹(娘)啊,千年酒,千年吃不尽,万年食有余”,念毕,把杯中遗酒洒在棺材边地上。继而,木匠盖棺,钉钉。木匠扶起孝子,接过香盆,收起红包,随手回给一把散碎钱,叫“子孙钱”,分给合家大小。
  出殡 出殡时,文成一带的仪式为:棺木背盖红被单,由四人扛抬,一人在前面手执茶壶边行边斟水,叫“通水路”;一人在其后撒小纸条,叫“铺金砖”,表示水陆两路大道畅通。泰顺等地的仪式为棺背披五彩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族人在前面放铳或放鞭炮,一个孝子或孝孙撒纸钱,叫“引路钱”,好让亡灵行走。孝子扶棺,孝女悲哭,送殡人臂上缚一块白布(“头白”),最后唢呐锣鼓交替演奏,一直送到坟坛或停棺处。
  灵柩进墓,砌圹门,留“龙门”,点好“风水灯”后再封龙门。然后孝男孝女脱掉孝服,挂上红绸布条(男挂左肩,女挂右肩),男左女右走上坟山旋三圈。旋坟时,坟背放一小袋米和一个谷印,每人走时都要用谷印印一下,意为荫益下代。
  点主 请一名德高望重的前辈为“点主官”,进行点主仪式,他手执朱砂红笔,点在木祖的要害部位上。点毕,孝男孝女捧木祖相互传迎,叫“传祖”。最后由孝子将木祖送到香火神龛处安置,永留下代祭祀。
  做功德畲族很重视为死者做功德。“功”就是思念父母抚养之功;“德”就是子孙要报答父母长辈养育之恩。做功德时,在灵前念诵歌舞,唱《功德歌》。歌声哀婉,抑扬动听,催人泪下。道场中堂挂三清(或三宝),左右挂四天王、十殿王、祖图。灵前桌上置一“纸寮”,内安“亡灵位牌”,桌边插“魂幡”,桌面摆满六亲送来的羹饭祭礼。
  做功德有一天一夜、二天二夜、三天三夜等,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因提倡丧事简办,以一天一夜居多。
  拾骨重葬 棺材安放在山上,三年后的冬至或清明前后三天开棺拾骨。拾骨顺序为:从下身至上身到头,依次放入陶罐,俗称“金瓶”。烧掉棺材,称“化殓”。择日将金罐放入墓中或挖坑深埋,用砖石封口。
  祭祖
  是畲族的重要风俗之一,又称“请祖公”,有家祭、墓祭和祠祭。祠祭是最隆重的,尤以苍南、平阳畲村更为盛行,是“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祭 在祖屋厅堂进行,先在厅堂靠神龛或香案下摆上八仙桌,在八仙桌上摆“牲礼”即供品,点上香烛祭拜。
  墓祭 即清明扫墓,畲族称之为“祭坟”,即祭祀安葬在坟中的先人。传统的祭坟仪式要置办牲礼。牲礼与家祭牲礼相同,有三茶五酒、荤素供品、香烛。到了坟山,在清扫坟墓、往坟山挂纸的同时,摆上牲礼,点燃烛香,虔诚祭拜。
  祠祭 正月十五元宵或七月十五中元节,置办牲礼,到各自的祠堂祭祖。尤以正月十五的祭祀十分隆重,祠堂供奉有畲族始祖,盘、蓝、雷、钟四姓始祖及本支历代祖先牌位,该祠堂所属各支房后裔都来参加。祭祀时鼓乐吹奏,同时伴唱畲族哀歌,表达哀思。先祭请福德正神,再祭请历代祖先。族长诵读祭文,祭祀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与者在祠堂聚餐,称吃祠堂酒。
  礼俗
  拜天地 畲族人民始终将国家与天地并列,每逢春节,在厅堂张贴“天地君亲师位”之联。每逢稻禾登场,在中堂前天井,摆新米饭和猪肉等祭品,焚香点烛,虔诚供奉。
  尊师敬老,待人知礼。在畲乡,不管遇陌生人或熟悉者,必打招呼。对本族或汉族老人,都非常尊敬。
  茶礼 畲族人人喜欢茶。在人际交往中,茶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品,表示诚意和良好祝愿。每逢客人光临,“亲朋至、先上茶”,一杯清茶,边饮边谈,亲密无间。主人一般要冲两次,他们说,“喝一杯是无情茶”“一碗苦,二碗补,三碗洗洗肚”。喝茶,一可消疲止渴,二可养神补身。在节庆、婚俗、祭祀、丧葬仪式中,均离不开茶俗,如农历正月外出要喝“出行茶”;初五“送年”要喝糖茶;立春要喝“春茶”;腊月二十四要喝“送神茶”;婚俗中撤茶叶米等“五谷”,求添丁发财;外甥女敬舅母“九节茶”;亲家母捧出“宝塔茶”敬亲家伯;葬俗中让死者手执茶枝供其开路用等等。
  酿红酒 畲族逢年必酿红酒,合家共饮,或款待宾客,或用作烧菜佐料等。
  每年农历十月,家家户户用糯米酿酒,俗称“过年酒”。每当宾客至,便端上香醇米酒,佐以炒豆、南瓜子、干菜、咸笋。到畲家作客,主人敬酒,客人必喝,否则,视为不敬。一家有客,邻居闻讯,便提一壶酒、端几碗菜来敬客人,体现一家的客、大家欢迎之意,这更是汉族所少见。
  做糯米糍 糯米放在水里浸数小时,在饭蒸里蒸熟,再放石臼里捣,搓入红糖或白糖,撒上芝麻、桂花,伴黄豆、小麦磨成粉,将捣烂的糯米糍捏成小团,在粉里滚滚即可吃。畲族糯米糍柔软香甜可口,是待客的佳品。
  磨豆腐嵬(娘) 取黄豆若干,清水浸泡。涨发后,在石磨中磨出豆浆,倒入锅中煮,即新鲜豆腐嵬,好吃又营养。鸡汤、糯米糍、豆腐嵬是过去畲村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
  对歌 畲族对歌也有礼俗,主家要热情,泡上茶,配咸菜干、瓜、豆等。主家起歌头后,一一唱分给在座者接。对歌不得过度失礼。时间过长,主家要烧点心、温酒。结束时唱送歌神。
  座位 畲民宴席,注重位次,以面向大门左侧为上位,视各场合不同而定,一般由年长辈分高者坐之。
  二、岁时习俗与信仰、禁忌
  岁时习俗
  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但也有本民族特有的“三月三”“分龙节”等传统节日。
  春节 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初一凌晨起床,按历书计算出的吉祥时辰开门,持香朝吉利的方向拜三拜。放鞭炮迎吉祥神,祈求大吉大利。厅堂上摆牲礼祭祖,不忘祖宗恩德。早餐吃素面,叫“食长寿面”,以示延年益寿。小孩穿新衣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小孩到竹林“摇毛竹”,祝愿小孩像竹笋那样,茁壮成长。初五,全家打扫室内外垃圾,把它送到村口焚烧,叫“送年”。打扫毕,全家团坐喝糖茶,预祝年年甜蜜,清心有余。
  初八或十五到祠堂祭祖。
  元宵 家家户户都吃汤圆、放灯,村里组织鼓乐队到各家送灯。
  三月三吃乌米饭 是畲族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是日,畲家蒸(煮)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祭祀祖先。乌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稔树叶,把它捣碎用布包好放在锅中煮,叶成黑色,或用乌
  用乌稔树的根、叶子煎汤,泡浸糯米,蒸熟,即乌米饭。
  稔树根煎出汤汁,与糯米蒸成乌饭,色泽乌黑。乌稔有健脾功能和防腐作用,乌米饭贮藏数日不馊。据说吃了乌米饭不怕蚂蚁等害虫叮咬。
  相传,唐朝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在山中,粮绝炊断情况十分危急。后采乌稔果实充饥,军威大振,大败官兵。
  从此,畲族人民为了怀念始祖,纪念英雄,每逢三月三都吃乌米饭,形成畲族一项独特的风俗。晚上,男女老少,齐集歌场,举行盛大歌会,盘歌对歌,通宵达旦,逐渐形成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节 家家户户备鸡、猪肉、豆腐、麻糍等祭品,上祖坟扫墓。扫墓后,本族老小相聚祠堂吃“扫坟酒”。
  封龙节 是畲族一个传统节日。在夏至后的辰日(一般是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相传这一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施惠畲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日禁用铁器,禁挑粪桶,不事劳动。家家备酒菜以祭土地神。入夜全村举行赛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一盛会,对唱山歌,寻觅伴侣。
  端午节 是畲民的一个大节日。家家包条形“竿粽”(又叫“枕头”),敬献祖宗,人人吃个染红蛋,喝雄黄酒,又有雄黄节之称。还将雄黄渣抹关节,说可避山林蛇虫侵害。
  尝新 每年新稻谷登场前,要举行隆重的“尝新”仪式。采穗顶已熟之谷,捻米煮饭,先祭拜天地,后祭祖宗,再祭五谷神、土地。在全家尝新前,还要把祭品先给牛吃,或割一把稻穗给牛吃,以示不忘辛劳的耕牛。吃时,要让老人先吃。泰顺县仙居等畲村至今每年都有隆重的尝新节,是弘扬孝文化的体现。
  中秋节是畲族祭祖日。畲族有春秋两祭习俗,春祭在正月初八或十五,也有在清明节时,秋祭即在中秋节。届时全族老少相聚,若无故不到,要做“失踪”论处。宗祠内陈列祖图、祖杖,由族长率领族人进行祭祖活动。祭毕聚餐。并有馈赠月饼习俗。新媳妇此前回娘家探亲,至此日须回夫家,还带回娘家制作的九层糕,分送给邻居。
  重阳节 秋高气爽,畲族男女登高对歌。
  冬至俗称冬节,用糯米做汤圆或糯米糍,寓团圆喜庆之意。畲民二次拾骨葬,多在冬至进行。
  除夕 年三十,是一年中最后一日,又叫“过年”。家家做新衣,捣年糕,备佳肴,等待过年。畲族有“无灰莫种麦,无肉莫过年,无(新)衣莫外行,无酒莫请客”的谚语。畲族做的年糕是用籼米水煮成饭,然后放在石臼里反复捣揉而成,俗称“汤蒸糕”;也有做糯米糍过年的。
  是夜,户户在火炉塘里煨一个大树根(脑),越大越好,叫“煨年猪”,又叫留隔年火种。“煨年猪”,祈求来年养一头又大又肥的猪。除夕之夜,合家对唱山歌,忆旧迎新,有“玩长夜,年长寿”之古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信仰
  畲族人民的信仰主要有祖先崇拜、民间俗神信仰和自然神崇拜;宗教信仰有与祖先崇拜密切相连的道教信仰,其次信仰佛教。
  畲族根据祖先崇拜,雕刻龙头木杖,饰金箔,漆朱红,称“祖杖”。祭祖时置香炉右侧,供族人祭拜,为祖先崇拜的又一标志
  民间信仰 畲族长期与汉族杂处,俗神信仰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有关老爷、地主公、五显灵官、杨府爷、汤夫人、陈十四娘娘等。农历五月十八日是杨府爷生日,三月二十六日陈十四娘娘生日,至时善男信女到庙宇烧香,献烛,“做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苍南观美华阳村(原名牛角湾)全村100余户畲族都信仰“地主爷”(讳名冥官三郎)。据传“地主爷”是清康熙年间从福建随祖带入本地岭脚宫安置,距今已近400年。建宫以来,全族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十七日,都来参加庙会(又名闹灯),每户在家煮熟食物,挑到宫庙内按户各自围坐,与来宾一起冷饮就食。同时有民歌对唱等。锣鼓喧天,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该庙会在“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后又恢复。
  畲族还崇拜各种自然神灵,有天地、日月、狩猎神等。特别爱牛、惜谷、尊敬天地。狩猎前,点烛焚香拜七五相公等猎神,猎物先祭猎神再行分配。
  宗教信仰 主要有道教和佛教。畲族信仰道教的色彩很浓。在传说中有上“闾山(另一说上茅山)学法”,及人们成年后“学师传师”的祭祖仪式,供奉的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等。封龙节是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而得名:“做功德”时中堂挂三清(道教尊神)画像等。
  佛教也是温州畲族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正月初一至初四、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等重大佛节都会去寺院烧香。不少居士、信众每月初一在家点香,早上吃素等。
  近年来,随着基督教等洋教的传入,有一些畲民也加入,去教堂聚会。岱岭畲族乡内就有东宫和云小两座教堂。
  禁忌
  畲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禁忌。
  除夕、正月头三天及正月十五,不能到邻居家引火、借东西,不准骂人。“隔年火种”至少要到初五才能熄灭。
  正月初一至初四,家里不准扫地。
  初一、十五、甲子、庚申等日不能挑尿粪。有“初一十五损自己,甲子庚申损天下”的谚语。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前一日为“四立四绝”日,忌结婚、送葬、盖屋。
  二月初二种竹,能兴旺发达。
  “封龙节”不准动铁器,不准拿锄头下田,否则会闹水灾。
  六月六,须入水一涉。
  八月初一,忌锄田;不外出做客,相传孟姜女此日送寒衣,有去无回。
  十月十五为五谷生日,不许别人来家借粮。
  播种瓜果、豆类作物时,忌吃东西。
  藏番薯种时,不许在地窖前吃番薯。
  潮涨时不撒谷种,否则谷种会漂走。
  忌扇空风车。
  忌摇门轴。
  忌用有字的纸揩屁股,不爱惜字纸,读不起书。
  吃饭逢六人时,忌“乌龟坐”。
  吃饭时忌用筷子打孩子的头。
  吃完饭,忌将筷子横放碗上。
  客未离桌,不许铲锅巴。
  晚上忌梳头、照镜子、剪指甲。
  上梁忌逢“火星日”。
  新娘步入中堂时,公婆不见媳妇。忌说“皇天”“死”等字。
  婚后回娘家要住双日,不能住单日。
  新娘出嫁路上忌遇另外出嫁者,忌遇丧葬队伍。
  新娘进夫家时,忌孕妇观看。
  孕妇不能吃野兽肉、牛肉、田螺;不能看戏、看做功德、看出殡;不准到办婚、丧地方去,不准跨牛绳和扁担。
  产妇坐月子忌沾冷水,忌吃青菜或肥猪肉。
  小孩忌玩米和算盘。
  忌鸟屎撒在身上,忌向火堆撒尿。
  在野外大便,粪便要用草或土盖上,忌太阳晒。
  忌错指瞎眼人行走路径。
  忌学哑人讲话。
  忌取笑残疾人,俗语有“未到八十八,毋说别人脚跛眼瞎”。
  婚、丧酒宴忌打破盆碗。
  出殓忌说“重”、叫“停”。
  上坟点回的“风水灯”,忌在半路熄灯。
  随着畲族人民科学素质提高,移风易俗,有些禁忌已改变,有些正淡化或消失,上述只供存史用。
  三、族内事务管理
  族谱
  族谱为一族之家史。清代以来,温州畲族各姓氏,大都修有族谱。间隔20—30年又续修,把其间出生或过世者写入。至今一般修过4—5次,最多有修7—8次的。族谱少数为手抄本,多数为木刻本,制作精致,用宣纸作芯页,一般规格21厘米×32厘米,用米黄色牛皮纸做封面,耐存放。各谱编目大同小异,大都有凡例、序言、本姓源流、广东盘瓠王祠志、凤凰山祖宗坟图、历代诏封荣恩表、名人传赞、家训、族规、历代排行、修谱承办人员名录、碑铭、诗文、本宗世系等,以本宗世系占主要篇幅。主要记载历代祖先名字、迁徙居住地、生卒年月,配偶姓氏和生卒年月,葬地,女儿适何地何人等。红线纵横、条理井然。一支少则1本,多则有10余本。泰顺石盂坑蓝姓支系有18本,为全市最多者。泰顺仕阳蓝芬等为温州著名的修谱先生。尤其是今已80多岁高龄的司前钟传枝,已造谱50多部,入谱3万多丁口,是全市造谱最多者。
  祠堂
  温州畲族自迁基以来,重视建立祠堂。一般一支系建一座祠堂。有的支系因周边祖地已建有宗祠,则不再建。雷氏平阳章山建有总祠,泰顺、苍南、福鼎等地同族,也没有另建分祠,由各地轮流祭祖。文成培头钟姓1768年就建立宗祠,泰顺等地的同宗没有再建分祠,统一到培头集中祭祖。少数人口不多的支系,则没有祠堂。祠堂规模较大、较漂亮者以平阳、苍南为最。到2015年,温州畲族50%的支系有祠堂,60多座。
  排行
  畲族内部以血缘亲近,根据“同姓排辈分,同辈述长幼”的原则,蓝姓按“大、小、百、千、万、念”六字排行,雷姓无“念”,钟姓无“千”,按五字排行,循环使用。排行分出辈分称“大位名”,死后才谥,生前不叫。刻墓碑、立灵位时用讳名,如“万”字辈,在当地年龄排第十六位,就称“蓝(雷、钟)万十六郎”,女则称“蓝(雷、钟)万十六娘”。在排“大位名”时,规定男不排一,女不排二,不排的号位,是留给不满十六岁而夭亡者。
  男子有世名、乳名、法名和讳名。世名又称“谱名”,即按字头排取的名,谱内名字一定要按照谱中行第每个字的先后顺序排辈,以辨其辈分大小。给小孩取名,忌和长辈同名。乳名是小时候的爱称,法名即“学师”时取的名;讳名是按排行排出的“大位名”。
  族规家训
  畲族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族规、家训,并载入宗谱,作为族内的行为规范,强调要维护本民族、本宗氏的尊严与团结,培养高尚的德行。
  族规主要内容有:
  (1)为人以孝悌忠信为本,不可做忤逆事,倘有人面兽心、灭伦乱行者,谱内销名。
  (2)子孙虽贫须自食其力,倘有失志,降为奴仆,娼妓等辈,不许入祠。
  (3)子孙不许犯奸为盗、用赃聚赌及恃众逞凶,祸害宗族,违者鸣官究治。
  (4)族中无论亲疏,若有家贫而罹难死丧者,须体祖宗之心,共相资助;寡妇贫而守节者,盖当扶持以成美志。
  (5)族属虽有亲疏,而以祖宗视之,均同一体对待,有忌嫌应听族中理论,不许恃强逞凶以致讼控,违者攻之。
  (6)婚娶当“择其良,求其德”,“毋论贫富”。
  (7)祭仪“不可太繁”,父母初丧不可不谨,毋得“分列绢帛,盛设酒馔”。
  (8)兄弟同天共地,亲如手足,不能偏爱、私藏失和。
  (9)宗族子弟有俊秀聪敏能读书而无力上学者,家有财力的“义当为助”。
  (10)广储书籍,以遗给子孙览究,等等。
  族规如律,不得违之,否则,严惩不恕。
  家训 家族的为人准则。主要内容有:“一孝父母,不许忤逆;二和兄弟,小岔无争;三别夫妇,倡随有真;四序长幼,莫涉骄盈;五训子孙,毋稍忽焉;六睦家族,古风可存;七严内外,避嫌为善;八勤职业,无怠无荒;九慎官守,不得贪腐;十明礼义,净淘肺腑。”另有“敬祖宗,瑞夫妇,重婚姻,肃闺门,教子弟,守勤俭”等等。
  现今在崇尚礼仪的氛围下,一些少数民族乡村宗祠都把族规、家训制作镜框展板、张挂墙上,教育子孙知晓、执行。
  第二节 回族习俗、信仰
  一、习俗
  温州回族迁徙500多年来,仍保持一些回族特色。
  习武风尚
  各地回民崇尚先辈练习拳棍防卫健身,至今代代相传。
  苍南霞关郭氏回民,迁入时间不长,与福建惠安百崎回族祖地关系较密切,习俗相近。语言上还有“闽南腔”。
  其他
  诸如服饰、婚嫁、生育、人情往来等风俗,均同于当地汉族。
  二、信仰
  回族传统上信仰伊斯兰教,信奉真主。
  市内丁、郭两姓回民,经500多年与本地民众相处,伊斯兰教信仰已基本失传。汉族女嫁入回族家庭,处理内务,汉族信仰自然也带进回族家庭,观音菩萨、灶君神位入居厅堂。再加上受地方风俗熏陶,为祖先立神位、设灵牌、上供祭祀,同于当地汉俗。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