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少数民族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
分类号: G75
页数: 3
页码: 087-0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的情况。其中包括抗争、现实、民间办学等。
关键词: 温州 少数民族 教育

内容

抗争
  清嘉庆八年(1803),时任浙江巡抚阮元,会同学使文宁(学使,主管全省教育之官)上奏清廷:畲民“能通晓文义者,应请准与平民一体报名赴考,似苗瑶应试之例,取额不必加增,卷面不必分别,凭文去取。有取进者,一体科举、补廪、出贡、息令向隅,土民等毋得肆为改评”,获准。随后,《学政全书》补入“浙江畲民准与平民一体报考”的规定。这是许多畲族先贤经过无数次努力争取来的,可以说,从此以后浙江畲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读书科举权利。
  但是,规定归规定,仍没有落到实处。清道光六年(1826),温州一带的畲民要求参加考试,遭到学使朱士彦的拒绝,不能应试。道光二十四年(1844),平阳凤楼仓头雷云报名参加县试,也受到当地童生、廪生的刁难、阻挠,不能及时进场应考。事后,雷云义愤填膺,在父亲雷文和、叔叔雷子清等全力支持下,与这种剥夺畲民考试权利的民族歧视现象开展斗争。雷云写起诉状,呈送县、府并报省里,日夜奔忙,备尝艰辛,据理力争,历时三年。后在省、府详核后,温州府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颁发《谕禁阻考告示》。
  告示指出:“畲民雷云应准与考,该县各童阻挠,显违定例,自应严行查禁”。并指出:“嗣后如有畲民赴考,应照定例准其一体考试,无许再行阻挠致滋事端”,“自示之后,倘敢故违,定即照例究办”。温州府终于同意畲民参考,反阻考斗争取得胜利。据调查,平阳县衙曾将该《谕禁阻考告示》勒石树碑,立于县衙前,告示全县,于1960年前后修理城墙时被毁。
  咸丰庚申年(1860),雷云再次应试,被授“贡元”。尔后,雷云和父雷文和等更加重视教育,数度捐田设养贤田,总数达20亩。规定谁家子弟中科,当年养贤田归谁收割,作为奖金。下年依此循环。这样激励村人送子读书。据家谱记载,该村名贤有正八品雷可远,福建水司副总雷图灿,登仕郎雷文忠、雷文和、雷文玉等。仓头也被称为“十八担书笼村”,有业儒(教师)26人,在平阳一带乡村从教,成为远近闻名的“业儒村”。该村1882年出生的业儒雷天三,新中国成立后还被浙江省省长周建人聘为温州市内少数民族唯一的省文史馆馆员。
  现实
  尽管如此,清末、民国时,温州畲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农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没有能力请教师办私塾。而且在民族压迫、歧视环境下,少数民族根本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据《浙江平阳县王神洞畲族情况调查》记载:“(解放前)畲族子弟入学比同年级的汉族学生学费要多缴1/3,否则就不收。他们在学校里什么话也不敢说,什么事也不敢做,并受到同学的欺辱。”有的少数民族子弟到小学读书,就要瞒名改姓。例如莒溪人蓝长行在敖江中学读书时,改为姓曾。平阳顺溪河垟尾雷日友到水头读书,改名李美友。
  笔者所在的泰顺县也一样,新浦黄山畲村蓝志卿,去莒江读书,也是改名翁志卿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读书一是会受人欺辱,二是少数民族家庭本身就贫困,还要额外多缴学费,负担不起。在这样的环境下,温州少数民族山村中,即使有个别开明的家长,送子弟上学,也是凤毛麟角,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多是文盲。在畲族中流传着一句话,“找人无人,要告无钱”,意思是说本民族没有文化,要告状,写状纸都找不到人。
  民间办学
  温州少数民族开办学校最早的是文成县的培头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始祖钟世英从平阳陶岙(今山门镇大岙村)迁来此地后,他与振禄设立“膳田”55石,用作祭祖扫墓之用,其中助学是重要一项支出,聘请教师和资助困难家庭学生读书。经不懈坚持和畲童苦读,成效很大。到嘉庆年间,村中先后培育出文武才子17人,最显著的是钟国肇(钟正芳)。他饱学多才,就职国子监,深得嘉庆皇帝赏识,亲赐《学正全书》名著一部,水晶磨砚一副,御笔题赐“志遂皇恩”。钟国肇回归故里时又赠“庆帝恩泽”匾额一方。
  钟回培头后,继续为发展畲村教育,培养畲家子弟操劳奔波。
  1911年,平阳县岱岭乡绅郑慎斋等联合村中富户在东宫创办“鸿山学堂”;1921年,平阳县凤阳乡村民郑文成等在凤阳大宫创办“雄扬小学”。这些均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办学的好典型(详见第八章“畲族乡镇”节)。
  钟德彰创办培头小学。民国26年(1937),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钟德彰(国光)从南京军官学校毕业,自捐稻谷3600斤、大松树一棵(是妻子出嫁时带来的随嫁品),又抽钟氏宗祠租谷960斤,发动民众义务投工,在培头岙门山岗顶上,挖平山岗,修建道路,建6个教室和1个门厅。自任校长,聘请教师,招收畲汉学生30人于9月开学。由于教学严谨,校纪严,学风正,黄坦毗邻乡村都送子女前来读书。到民国30年(1941),培头小学发展到有100多名学生、6个教师的规模,誉满黄坦一带乡镇,乡民均以能送子女到培头小学就读为荣。
  然而,培头村重视教育只是一个特例,温州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教育还是空白。《平阳畲民调查》记载:“(民国时)至言学校教育,实无萌芽可言。畲民能在学校读书者,不过千分之一。”广大畲乡“只闻鸟鸣,不闻书声”。到1949年解放时,泰顺县7000余畲民中,没有一个高中生,初中文化只有7人,高小毕业10人;泰顺玉塔村是畲族迁入泰顺较早的一支,全村200余人,没有一个高小毕业生;竹里上岱300余人,只有9人读过书;仕阳桥底213人,只有初中、高小生各1人;平阳青街近1000名畲民只有高小5人,初中文化2人;文成全县只有7个初中学生。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