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6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教育
分类号: G75
页数: 32
页码: 087-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少数民族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少数民族中专毕业生中专民族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高校民族班、重教助学、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等。
关键词: 温州市 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争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
  抗争
  清嘉庆八年(1803),时任浙江巡抚阮元,会同学使文宁(学使,主管全省教育之官)上奏清廷:畲民“能通晓文义者,应请准与平民一体报名赴考,似苗瑶应试之例,取额不必加增,卷面不必分别,凭文去取。有取进者,一体科举、补廪、出贡、息令向隅,土民等毋得肆为改评”,获准。随后,《学政全书》补入“浙江畲民准与平民一体报考”的规定。这是许多畲族先贤经过无数次努力争取来的,可以说,从此以后浙江畲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读书科举权利。
  但是,规定归规定,仍没有落到实处。清道光六年(1826),温州一带的畲民要求参加考试,遭到学使朱士彦的拒绝,不能应试。道光二十四年(1844),平阳凤楼仓头雷云报名参加县试,也受到当地童生、廪生的刁难、阻挠,不能及时进场应考。事后,雷云义愤填膺,在父亲雷文和、叔叔雷子清等全力支持下,与这种剥夺畲民考试权利的民族歧视现象开展斗争。雷云写起诉状,呈送县、府并报省里,日夜奔忙,备尝艰辛,据理力争,历时三年。后在省、府详核后,温州府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颁发《谕禁阻考告示》。
  告示指出:“畲民雷云应准与考,该县各童阻挠,显违定例,自应严行查禁”。并指出:“嗣后如有畲民赴考,应照定例准其一体考试,无许再行阻挠致滋事端”,“自示之后,倘敢故违,定即照例究办”。温州府终于同意畲民参考,反阻考斗争取得胜利。据调查,平阳县衙曾将该《谕禁阻考告示》勒石树碑,立于县衙前,告示全县,于1960年前后修理城墙时被毁。
  咸丰庚申年(1860),雷云再次应试,被授“贡元”。尔后,雷云和父雷文和等更加重视教育,数度捐田设养贤田,总数达20亩。规定谁家子弟中科,当年养贤田归谁收割,作为奖金。下年依此循环。这样激励村人送子读书。据家谱记载,该村名贤有正八品雷可远,福建水司副总雷图灿,登仕郎雷文忠、雷文和、雷文玉等。仓头也被称为“十八担书笼村”,有业儒(教师)26人,在平阳一带乡村从教,成为远近闻名的“业儒村”。该村1882年出生的业儒雷天三,新中国成立后还被浙江省省长周建人聘为温州市内少数民族唯一的省文史馆馆员。
  现实
  尽管如此,清末、民国时,温州畲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农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没有能力请教师办私塾。而且在民族压迫、歧视环境下,少数民族根本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据《浙江平阳县王神洞畲族情况调查》记载:“(解放前)畲族子弟入学比同年级的汉族学生学费要多缴1/3,否则就不收。他们在学校里什么话也不敢说,什么事也不敢做,并受到同学的欺辱。”有的少数民族子弟到小学读书,就要瞒名改姓。例如莒溪人蓝长行在敖江中学读书时,改为姓曾。平阳顺溪河垟尾雷日友到水头读书,改名李美友。
  笔者所在的泰顺县也一样,新浦黄山畲村蓝志卿,去莒江读书,也是改名翁志卿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读书一是会受人欺辱,二是少数民族家庭本身就贫困,还要额外多缴学费,负担不起。在这样的环境下,温州少数民族山村中,即使有个别开明的家长,送子弟上学,也是凤毛麟角,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多是文盲。在畲族中流传着一句话,“找人无人,要告无钱”,意思是说本民族没有文化,要告状,写状纸都找不到人。
  民间办学
  温州少数民族开办学校最早的是文成县的培头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始祖钟世英从平阳陶岙(今山门镇大岙村)迁来此地后,他与振禄设立“膳田”55石,用作祭祖扫墓之用,其中助学是重要一项支出,聘请教师和资助困难家庭学生读书。经不懈坚持和畲童苦读,成效很大。到嘉庆年间,村中先后培育出文武才子17人,最显著的是钟国肇(钟正芳)。他饱学多才,就职国子监,深得嘉庆皇帝赏识,亲赐《学正全书》名著一部,水晶磨砚一副,御笔题赐“志遂皇恩”。钟国肇回归故里时又赠“庆帝恩泽”匾额一方。
  钟回培头后,继续为发展畲村教育,培养畲家子弟操劳奔波。
  1911年,平阳县岱岭乡绅郑慎斋等联合村中富户在东宫创办“鸿山学堂”;1921年,平阳县凤阳乡村民郑文成等在凤阳大宫创办“雄扬小学”。这些均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办学的好典型(详见第八章“畲族乡镇”节)。
  钟德彰创办培头小学。民国26年(1937),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钟德彰(国光)从南京军官学校毕业,自捐稻谷3600斤、大松树一棵(是妻子出嫁时带来的随嫁品),又抽钟氏宗祠租谷960斤,发动民众义务投工,在培头岙门山岗顶上,挖平山岗,修建道路,建6个教室和1个门厅。自任校长,聘请教师,招收畲汉学生30人于9月开学。由于教学严谨,校纪严,学风正,黄坦毗邻乡村都送子女前来读书。到民国30年(1941),培头小学发展到有100多名学生、6个教师的规模,誉满黄坦一带乡镇,乡民均以能送子女到培头小学就读为荣。
  然而,培头村重视教育只是一个特例,温州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教育还是空白。《平阳畲民调查》记载:“(民国时)至言学校教育,实无萌芽可言。畲民能在学校读书者,不过千分之一。”广大畲乡“只闻鸟鸣,不闻书声”。到1949年解放时,泰顺县7000余畲民中,没有一个高中生,初中文化只有7人,高小毕业10人;泰顺玉塔村是畲族迁入泰顺较早的一支,全村200余人,没有一个高小毕业生;竹里上岱300余人,只有9人读过书;仕阳桥底213人,只有初中、高小生各1人;平阳青街近1000名畲民只有高小5人,初中文化2人;文成全县只有7个初中学生。
  第二节 学前教育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民族教育,把少数民族文化上的翻身与政治翻身同等看待。畲、回等少数民族群众也认识到送子女读书的重要性。“寮里没有粮、没有盐,也要送子上学堂”“再穷也不能穷孩子”“黄金不如乌金贵”等思想意识,引导着他们重视子女的教育。
  1958年,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少数民族妇女也要参加劳动生产,“社办幼儿园,队办托儿所”。以当地学校为依托,附设幼儿园(班)。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也送孩子入园、入托。1958年底,平阳县青街、凤阳、岱岭,泰顺县司前、仕阳,文成县培头等地,共办23个班,入园儿童687人。
  改革开放后,幼儿教育有了新发展。1984年,平阳县筹资15万元,创办平阳畲龙幼儿园,占地500平方米,怀溪、晓坑两乡100多畲汉幼儿入园。同年,文成县妇联调拨课桌椅15副(可坐30人),在培头村钟朝光家办园,聘畲家女钟祝兰任教,每月补助24.5元,20多名幼儿入园。
  1986年,泰顺县司前乡左溪村委会聘请村女青年曹小红等2人任幼儿教师,在左溪小学办大、中两个班,48名小孩入园。乡政府、县妇联等送来玩具、教具,幼儿园办得红火。1987年10月,《温州日报》曾作报道,介绍办园事迹。
  1994年,平阳县创办陡北团结幼儿园,有畲、回、汉各族80多名幼儿。陡北村两委每年都拨给经费支持,后每年幼儿80—100人,幼儿园办得有声有色。
  灵溪小童城幼儿园是温州市少数民族中办得最好的。1997年由苍南回民丁云真投资500万元创办,占地3200平方米,教室13间,2000多平方米。1998年入园幼儿500人,教职工56人。内设健身乐园、玩沙地、海洋球、钢琴室、电脑室、舞蹈室、演出厅等。并设有医务保健室,确保幼儿饮食和身体健康。先后荣获县、市一级幼儿园、文明单位等。1999年丁云真获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授予的“全国各民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农村幼儿教育一度经历因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生源多,校舍被挤占的窘境。
  2005年后,幼儿教育又提上议事日程。司前、青街、岱岭等民族乡镇又相继开办幼儿园(班)。先是附在乡、镇中心校内,2010年后渐渐独立开办。
  2012年9月,投资1000万元、占地4000平方、建筑面积2500平方的“泰顺县司前畲族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配备相应的儿童玩具和教学器材,是温州市少数民族规模最大的幼儿园。2003—2004年,文成县周山畲族乡、泰顺县竹里畲族乡均因没有生源、学校虚拟化,幼儿园停办。
  到2015年,温州市少数民族乡镇的学前教育,共有司前等5个中心幼儿园,24个班,入园儿童721人,其中少数民族233人,占比32%。
  第三节 小学教育
  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和重点。1950年文成县培头村“崇道小学”改名为“培岙小学”,指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王景良任校长,该校6个小学毕业生,就有5个考上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
  泰顺县司前左溪村高山顶上的阳畲、国公堂、直畲3个自然村,只有30多户130余村民。1951年3月开办“阳畲小学”,村干部钟宗回任校长,请木工打制课桌椅12副。3村全部22个学生,到校上课。按年龄分成1、2两个年龄段,实行复式教学。司前乡小学校长陶育健聘请县城高中平老师任教,年俸为1920斤干谷。由学生家长自愿认捐,有50斤、100斤的,最多认捐200斤。阳畲小学归司前乡校管理(录自《泰顺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三辑》“阳畲小学开办记”)。
  1956年,泰顺县在畲族人口较多的筱条、左溪、桥底、玉塔创办4所民族小学;文成县在培头、周垟,平阳县在岱岭、坑门,瑞安县在驮庵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都办起小学。这是市内第一批民族小学。
  1967年7月,毛泽东发出“把学校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的指示,农村教育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泰顺县罗阳镇的江家山村,680多人,畲族占60%以上,分散居住在黄沙坑等7个自然村。1970年村里办起江家山、朱家山、南网、黄沙坑、樟树垟等5所村校,有7个教师,所有的适龄儿童入学,学生达150人。此时的师资采用民办、代课、公办相结合,多渠道解决。在有些偏远的少数民族乡村,则是采取巡回教育方式,这个点上三天、下个点上三天来解决。
  1993年,中国政府计划在20世纪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浙江省相应地计划在199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实现在1997年前实现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艰巨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民族地区消灭危房,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布点遍地开花,贫下中农子女就地、就近入学,接受教育。深山老林,道路崎岖,只要10户人家的小山村都有学校,都能听到琅琅的书声和响亮的歌声。虽然师资良莠不齐,但有学校总比没有学校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素质。
  1970—1995年是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鼎盛时期,全市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都达到农村义务教育规定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民族教育,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学校条件简陋,墙体开裂危房多,学生拥挤缺桌椅,黑板脱漆,门窗无玻璃。二是代课、民办教师多,待遇低。山村学校公办教师极少,只好请初中或高中刚毕业的待业青年(以女青年为多)临时代课。代课老师每月工资小学20—24元,初中24—27元。民办教师,即民办公助学校的任教老师,待遇由学校所在的生产队出一部分,国家出一部分。生产队给记工分,一般年1000—1500工分(每10分为一天,折合人民币1元左右),干稻谷360—500斤;政府则给每月14—18元补助。一般以女性较多,她们在本村及附近村任教,可以兼顾家庭和小孩,还是乐意接受的。三是扩、流生任务重。除正常的学校教育外,从校长到教师还要下村到学生家中做扩、流生工作,规劝上学年、本学年辍学在家,帮助带弟妹和放牛羊的适龄儿童,重返学校读书。一边是辍学儿童家庭的实际困难,一边是政策严格规定的“学生巩固率”,一次次下村,说尽千言万语,收效甚微。
  1995年后,计划生育国策产生效果,生源缩减,一些小乡的村小均被合并,只剩一所乡中心校,称一乡一校。
  2004年2月,文成县周山畲族乡、泰顺县竹里畲族乡中心校,也因无生源,学校虚拟化。时周山畲族乡中心校有校园580平方米,1—3年级段,学生24人,教师9人;竹里畲族乡中心校有1—3年级段,学生22人,教师8人。
  2015年底,温州7个少数民族乡镇仅剩司前、西坑、岱岭、凤阳、青街5所中心校,加上文成县培头、平阳县宋埠两所村级民族小学,共有学生2970人,其中少数民族964人,占比32%,教职工248人。
  附:三个名词
  巡回教学 同一生产大队(村)内,两个相距3—5里的自然村,因经济负担不起,只办一所村校,聘一个教师。又考虑到小孩不能远走,各自设点。教师早上在这个点上课,下午则到另一个点去;或者这个点上3天,下个点再上3天。这种轮换上课的教学方式,平阳县的青街、泰顺县的仙稔等畲村曾普遍存在。
  复式教学 同一教室内,有多个年级段学生同时上课,老师先给这边年级的学生布置作业,再给另一个年级学生讲解课文,下一节交替进行的课堂教学方式。
  扩、流生工作 适龄儿童中,有因家庭困难要帮助放牛羊或带弟妹而辍学的流失学生,把他们动员回校,是当时学校巩固率的重要指标,校长、教师都要进村进户千方百计动员劝回。
  上述困难时期农村教育的特有现象,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今已不存在。如实记述,以存史。
  第四节 初中教育
  进入20世纪70年代前,温州少数民族乡村没有中学,中学生极少。1972年,为贯彻“社社(公社)办中学”的指示,文成县西坑、黄坦、周山,平阳县山门、顺溪、桥墩、莒溪,泰顺县司前、仕阳、仙稔,瑞安县高楼等公社纷纷开办初中或在乡中心校附设初中班。
  民族中学
  1986年,泰顺县人民政府民族科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呼声,向县政府打报告,要求将原司前初级中学改建为“民族中学”,县政府发文同意。11月27日,召开成立大会。时有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段,9个班,学生538人;其中畲族学生占四分之一,教职工40多人。
  同年,苍南民族中学在马站成立,借用闲置的军营当校舍,招收初中新生2个年级段,3个班,127人,其中畲族89人,回族32人,汉族6人。由于马站太偏远,不利办学,经苍南县委统战部、县民族科等多方呼吁,1988年苍南县政府同意在县城灵溪镇划地23亩,新建“苍南县民族中学”。1989年8月迁入新址上课。
  1992年,司前民族中学改称“泰顺县民族中学”,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发展迅速,从陶家宗祠迁出,建起学生宿舍、餐厅等。2015年,学校占地609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是司前、百丈片初中教育基地。2015年该校有12个班,学生4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8人,占比26%;教职工42人,其中少数民族10人。
  1997年9月,苍南民中与灵溪镇第五中学合并,称“苍南县民族中学灵溪镇第五中学”,简称“民五中”。学校建有教学楼、餐厅、学生宿舍楼等,校园占地1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全校14个班,学生707人,其中少数民族184人,教职工60人。
  2008年,苍南县政府决定,学校由城中路迁往县城新区,重新称为“苍南县民族中学”。此工程列为2009年度省、县重点工程项目。学校占地86.4亩,建筑面积31586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0个初中班、18个高中班,在校生2400人,其中初中段1500人、高中段900人。2013年11月27日,县政府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县民宗局、教育局负责人参加。学校于2016年9月迁入新址上课。
  2015年,苍南民族中学有13个班,学生505人,少数民族266人,占比53%,教师76人。
  虽然两所民族中学是少数民族中学生的主要来源,但因少数民族居住分散,集镇、县城人数多,加上文成、平阳等县没有民族中学,所以在民族中学以外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很多,数量大。
  到2015年,全市共有少数民族中学毕业生约25000人。
  初中民族班
  除两所民族中学以外,没有民中的平阳、文成等县也在少数民族比较聚集的普通中学内附设民族班,方便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落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
  平阳山门中学民族班
  1989年9月设立,学制3年,当年招生48人。后每年均招1个班,40—50人。1991年第1届学生毕业,成绩显著,考取浙少师等中专9人,升高中10余人。到1997年共毕业240人,其中考取各类中专80余人,升高中近百人。1994年山门中学荣获省教委和省民委授予“全省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文成黄坦中学民族班
  1991年设立,当年招生52名,后每年招生40—80人,到2000年计毕业生543人。其中考取少师24人,少农6人,升入各类高中100多人。副校长雷光辉,民族班班主任雷海娟、金松林对民族班学生认真负责,成绩突出,雷光辉1994年获省教委、省民委授予“全省民族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此外,西坑畲族镇中心校也在1991年开始附设民族班,到2000年共培养少数民族毕业生312人,其中考取浙少师等中专17人。
  民族中学简介
  泰顺民族中学
  坐落于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司前村,其前身是清道光年间陶氏家族建的陶氏宗祠。陶家是司前大族富户,利用宗祠大厅做教室办私塾,招收本族子弟读书。又在其后山挖填一个大坪,600多平方米,称箭坪,供学生出操练武之用。
  解放后,司前乡政府在这里办司前小学。几经修缮扩建,初具规模。1969年称司前“五七”学校,1970年附设初中班。1979年称司前初级中学。1986年县民族科根据司前畲族人民的呼声,报县政府同意,改建为泰顺县司前民族中学(1992年更名为泰顺县民族中学)。当年全校初一至初三3个年级段,9个班,学生538人,畲族学生占25%,教师24人。
  在省、市、县民族统战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民族经费的资助下,迁走陶氏宗祠,建起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学校占地总面积609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成为司前、百丈片初中教育的基地。
  泰顺民族中学坚持文明建校,围绕“带好班子、养好教师、健全管理、抓好质量”的目标,开展工作。要求教师每学期一次公开课、一次外出教研活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由领导带头写论文。1997年,吴立辉校长的论文《试论校园畲族文化建设》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后被选入《中国名校校长论文集》。化学教师罗旭良的论文也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学术氛围浓。原来教师中大专以上毕业生少,经过鼓励教师走进修学习等途径,95%以上都有专科、本科学历,形成一支业务合格、素质良好、较为成熟的教师队伍。对违纪学生,教育时尊重人格,肯定优点,分析过错原因、性质,人性化管理。2004年,全校有13个班级,学生62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50人,占40.3%(部分外乡、镇少数民族学生慕名去就读);教职员工51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0人,是学校最鼎盛时期。
  学校注重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高脚竞速、射弩等方面有特长。尤其是高脚竞速,多次夺得全省、全市运动会的金、银、铜奖牌。
  2005年,在县民族宗教局的支持下,投资10余万元,建立“畲族民俗文化馆”,温州市书法家林剑丹先生题写馆名。收集泰顺畲族生产、生活的情景照片,实物用品,古老服装、衣物等,陈列展览,成为对外宣传展示泰顺畲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学校在课余时间,组织畲族学生讲畲语,聘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雷君土等教畲族山歌、舞蹈,每周一课时,长年坚持。邀请县相关部门领导来校开设畲族历史文化讲座。2008年,全校开展“迎奥运民族知识竞赛”,参加温州市的民族知识竞赛活动等,传播、弘扬畲族文化。
  1990年、1995年两次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多次被评为市、县文明学校。
  泰顺民族中学历任校长
  吴立辉(1986.1—1992.8)
  吴大敏(1992.9—1996.8)
  夏立明(1996.9—1999.7)
  吴国忠(1999.8—2004.7)
  吴碎锡(2004.8—2008.7)
  邱成亮(2008.9—2015.7)
  叶晓灵(2015.9—)
  附:春风化雨四十载源远流长百六年
  吴立辉
  泰顺民族中学——古老而年轻的学校,她办学史长达160多年,而办中等教育的历史仅40多年。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经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众多老师的辛勤工作,如今的她已成了浙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名校。
  清道光二十年(1840),司前陶氏先贤化龙先生在现校址上建陶氏宗祠,内设陶家学馆。咸丰七年(1857),其子陶琳将陶家学馆改名义翔学馆(司前曾为瑞安县仪翔乡豁地,故以之命名)并在宗祠后辟地数亩建供陶族子弟习武射箭的场所,取名箭坪,以期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又更名为义翔初等学堂。陶荣先于民国6年(1917)将义翔初等学堂易名为司前初级小学,自任校长,采用新法教学,授国文、算术等课,已具现代学校的雏形。民国12年(1923),国民政府推行《壬戌学制》,又将司前初级小学改名为司前普育初级小学,推行初小四年学制,设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手工劳作等课,并摒弃门户偏见,招外族子弟入学,以后规模逐年有所扩大。1945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司前初级小学,直至解放。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司前初级小学。1954年司前初小升格为完全小学,1958年学校成了百丈辅导区二部。六十年代初又改称为贫下中农学校,“文革”的第二年,学校停课,1969年下半年学校复课,更名为司前人民公社“五七”学校,成立了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废校长制,设校内负责人管理学校。1970年,学校实行春季初中招生,招初中学生一班30多人,学制二年,实行推荐入学。1975年,根据上级“学校办在家门口,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的要求,开办高中班,招高中学生一班约50人,学制二年。招生学区为黄桥、司前、里光、竹里四个公社。1978年上学期,恢复校长制,下学期小学部迁原“大跃进”所办的农中校舍办学,中学部留原校址上课,并停招高中新生。1979年下学期,中、小学分离,中学部称司前初级中学,1981年里光人民公社台边初中班并入司前初级中学。1984年司前设区,司前初级中学承担着司前、里光、黄桥、竹里、碑排、黄坑、洪口等乡的普及初中教育任务。因学生人数增加,特别是外学区洪口、黄坑等乡来的人多,校舍严重不够。司前区公所发动各单位及民众捐资,建了两个简易教室,还租用了民房凑校舍,以解决入学难问题。由于司前区为畲族聚居地,境内有两个畲族乡,根据畲族学生较多的特点,1986年县委统战部出面由民族科打报告要求成立民族中学,县人民政府发文批准将泰顺县司前初级中学改制为司前民族中学,并于当年11月27日举行民族中学成立大会。是时,有学生538人,教职工40多人,教学班9个,畲族学生占四分之一。1992年改称泰顺县民族中学。
  1986年下学期,民族中学成立后,调整和充实了领导班子,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管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纷纷到民中任教,当时的年轻教师罗旭良还是泰顺县唯一的省级教坛新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办学声誉不断提高,一时,景宁县东坑区和文成县的一批学生和本县仕阳镇、雅阳镇、罗阳镇的畲生纷纷到民中就读。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参加中考和高中升学考试,民中学生王尤财、董如淼、陈志国分别囊括了泰顺县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学校曾连续被评为“县先进学校”“县先进党支部”“县先进基层工会”“市电教先进单位”“市中学生行规达标学校”“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并于1997年完成了司前片的“普九”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坚持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针,认真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于2008年成为泰顺县第一批市级示范初中。
  至2010年,共培养出初中毕业生6000多人,大中专毕业生1100多人。据统计,本县的畲族教师、医师、医士80%以上皆出自民中之门。属民中学区的黄桥乡,全乡人口仅2000多人,现有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基本是民中的学生,其比例之高,列全县前茅。大批毕业生或政界驰骋,或商海拼搏,或学术有成,或在各行各业和新农村大显身手,各呈异彩。浙江省武警司令部原办公室主任朱尚忠,中共文成县委组织部部长徐清雨和企业家高立存、严立妙、苏孝锋,留美学生吴光安,北大毕业生林菡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民族中学的骄傲,更是全体民中人的光荣。
  四十载春风化雨,六千桃李竞芬芳,百六年办学历程,数代学人尽风流。民族中学走的是一条克服困难、排除失误、艰苦创业的成功之路。如今的民中,已成为畲汉学子的学园、乐园。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了苦学好学、敬业乐业的学校文化,这是畲汉儿女共同铸炼的教育之魂,更是这块育人圣地孕育出来的民族之光。
  注:作者为泰顺民中首任校长,本文原为2010年民中校庆而作,此次删改转录。
  苍南民族中学
  1986年借用马站原部队闲置营房开办,3个班,127人,10个教师。1988年县政府批准在县城灵溪镇划地23亩,在省、市、县教育、民族等部门的通力协助下,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1989年8月迁入新址。
  1997年9月,民族中学与灵溪镇第五中学合并办学,全称为“苍南县民族中学灵溪镇第五中学”。2002年,学校扩展到18个班,105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3人,占23%。住宿生187人,教职员工72人。
  历届学校一班人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甘当拓荒牛,建设新民中”,秉承“团结、勤奋、追求、奉献、创新”的校训,以“和谐加特色”的教育理念,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在教育、民宗等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大力培养畲、回、汉各族学子,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学校重视畲族文化的传承。钟显楼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畲族学生讲、教畲语,组织畲歌兴趣小组,练唱畲歌、跳畲舞。利用平时积累的材料,协助编写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常用畲语简易教程》,并在民族中学试用。抢救濒临失传的畲语,为畲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创造条件。
  1998年,该校叶文运老师,将发源于桥墩一带民间的点色剪纸工艺引进校园,引进课堂。成立剪纸兴趣小组,创建剪纸主题网站,抢救、挖掘濒临失传的点色剪纸工艺。2005年12月,学校被指定为浙江省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专项保护项目——剪纸项目的实施单位。
  2006年,学校成立剪纸工作室,招收学员,系统性地传授剪纸知识和工艺技法,提高他们的剪纸水平和能力。学生和学员们积极参加县、市中小学艺术节剪纸、新星杯、民中杯等赛事,共有60多人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因办学成效好,被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大。剪纸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品牌,剪纸工作室也成为该校一个重要对外展示的窗口。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学校的另一个办学特色。2000年,体育老师陈冰心等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的训练,是温州市内最早开展此项运动的学校。学校设立蹴球队,老师认真指导,学生勤学苦练。2001年1月,温州市民族宗教局将学校定为温州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2002年11月,学校蹴球队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崭露头角。在2003年11月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代表浙江队获得男子蹴球总分第四的好成绩。同时学校又相继引进陀螺、珍珠球、板鞋竞速、押加、民族健身操等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传统项目。省民宗委又把蹴球和陀螺两个训练基地定设民中。
  2006年10月,学校代表温州市队参加浙江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夺得蹴球、陀螺、民族健身操等6项桂冠。学校的蹴球、陀螺队员,代表浙江省队,在第七、八、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都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2015年8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的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苍南民中钟清清又获女子蹴球单蹴三等奖,队员蓝加奖、钟政委被评为优秀运动员,陀螺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2007年是学校办学规模的高峰,时有24个班级,在校生1368人。考上普高、重点高中100余人,其中一学生还考上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时有教职工77人,皆为大专以上学历,并有县名师1人,县教坛新秀6人。
  2007年,学校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市、县教育部门授予温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文明学校等。
  2015年,学校有12个班,学生53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78人,占52%。
  苍南民族中学历任校长
  郭德宝(1986.8—1996.2)
  林庆杨(1996.3—1999.8)
  林定泛(1999.9—2000.8)
  蓝准凯(2000.9—2002.4)
  郭会立(2002.5—2006.8)
  郑乃柔(2006.9—2009.9)
  欧阳陆明(2009.10—)
  附:十年一剑,刻骨铭心
  郭德宝(回族)
  我原籍福建惠安,回族,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在苍南县教育系统工作三十余年。先后担任过霞关小学、霞关中学、马站区小、马站中学、民族中学校长或书记,主持学校工作二十年。同时先后任苍南县一届、二届人大代表,县政协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委员。在七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我认为这一生干得最有意义的事是:默默为民族教育做贡献。
  要说我开始重视民族教育,首先是得益于1984年参加在丽水召开的省民族教育座谈会,受时任教育厅厅长邵宗杰同志的启发。邵厅长在会上列举了省内少数民族教育的落后状况,号召与会同志要为改变落后状况而努力,在会上我作了霞关镇回族适龄少年儿童已经普及八年(小五中三)教育的典型发言,引起了会场上的小小轰动。会后邵厅长对我说:“你有没有搞错,全省中小学教育还未普及,你那个地方少数民族已经先普及了初中。”我说:“再过几年我那个小地方的回族青少年要达到普及高中了,这不是吹的,请您方便时亲自来看看。”
  回来后,根据会议精神和邵厅长的讲话,我开始萌发创办民族班或民族中学的念头。1985年,县统战部民族科准备筹办民族班,苦于没有学校接受任务。闻讯后我与领导班子协调后,主动请缨。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初三段少数民族学生40余人,创立马站中学民族班,由副校长易景川老师兼任班主任,调校内教研组长陈论良、陈生息、沈华共、陈开敏等老师分别担任各科教师。次年民族班学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一半以上学生考入中专或高中。
  一炮打响后,我思忖应该把民族教育这块蛋糕做大。在县二届人大上,我执笔写了要求创办苍南县民族中学的提案,得到批准,县委县政府下达文件,任命我担任民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虽然文件下达了,但只有5万元的启动经费。面临缺钱缺人缺校舍等等难题。在马站镇政府、县民宗局等的积极协调下,我们借用了部队一个闲置的营房,借了马站中学两口行军锅,接收了7名教师,招收了12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做了一些桌椅就草草上马。学校办在山上,设备简陋,缺水缺电没有电话,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一些好心人规劝我打报告回原单位,一些人预言,新诞生的民族中学将逃脱不了夭折的厄运,但我们没有屈服。没有自来水,发动师生到部队的一个废弃的坑道中取水;缺电的夜晚,点上汽灯让学生进行晚自修;没有电话,我们与岱岭乡连线。而对社会上对民中的冷嘲热讽,我与钟显楼、兰祥政同志身先士卒,领导班子形成共识,一致认定,“好马不吃回头草,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提出“甘当拓荒牛,建设新民中”“既当保姆又当教师”的战斗口号激励教职员工,稳住了“军心”,挑战一个又一个困难。我横下一条心,不办好民中誓不罢休。县四套班子十分关心民中的成长,1987年黄德余县长签字,批准民中搬迁到灵溪镇。批准搬迁后,我要兼顾两头:一头的工作是办在马站山区的学校,那里有200余名师生;一头是即将新建的校舍。几乎每个星期要翻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坑门岭,三年的山区办学,我过了100余次陡峭的坑门岭,不管天气如何恶劣,风雨无阻,翻山越岭,行程数千公里。在搬迁学校时我还遭遇过车祸。搬至灵溪后,资金十分短缺,我不知写了多少提案和报告,我们办民族中学这一义举终于感动了父母官,也感动了社会志士仁人。由于我们办学目标明确,工作扎实,得到了领导、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家长和师生的认可。县财政在每年安排预算时把民中经费列入预算,企业家陈瑞斌、钱锡星等人也纷纷慷慨解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杨静仁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苍南县民族中学”校牌。全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外闻名的音乐家时乐濛为民中校歌谱曲。全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姜东舒为民中书写校旗。全国政协民委副主任洛布桑在视察民中后当场在会议室用汉、蒙两种文字为民中写了“团结、勤奋、追求、奉献”八字校训。领导的期望,鼓励我们办好学校。
  民中创办后缓解了我县老少边山区少数民族读初中难,为振兴苍南民族地区经济带来潜在的效益。在创办民中的过程中,在教学上我得到了钟显楼、郭月珍等老师的支持,在后勤基建方面得到了兰祥政、王平凡、杨毅、章锦钻等同志的鼎力相助。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充电,先后三次参加市中学校长培训班学习,49岁起参加温师院中文函授班读书。我用了十年时间参与创办浙江省这所特殊的民族中学。为了创办民族中学,我毅然辞去条件优越的完全中学校长的职务,甘心情愿、无怨无悔去创办一所属于初中的民族中学。十年磨一剑,刻骨铭心。
  民中从无到有、从小至大、从农村到城镇,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成绩斐然,凝聚了一代民中人的心血。我先后多次被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4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少数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8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被浙江省教委、民委授予“全省民族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注:该文作者为苍南民中首任校长,2002年退休。
  第五节 高中教育
  和初中一样,解放前至1970年,温州少数民族乡村没有高中,仅平阳等县择地县城建有个别高中,高中生凤毛麟角。
  1970年农村开办初中班后,家中经济较好、家长较开明者,才会送初中毕业的子女读高中,其比例约为少数民族家庭的20%—30%。
  周山农业高中
  1973年,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文成县在周山乡包山底村创办农业高中,依托北京大学毕业生李小龙等优秀师资,面向全县招生,2个班92人。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学大寨活动,自己挑沙、挑砖、背树,修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还一边开垦茶园10亩,被树立为全县勤工俭学的典型。从1973年至1978年,共办4届,毕业生350余人,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办得最好的农业高中。
  民族高中班
  1984年,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和省民族事务局联合发文,决定在少数民族超万人以上的民族工作重点县开设民族高中班,并要求民族高中班要附设在教学质量高、条件好的当地重点中学内。据此精神,温州市的文成、平阳、泰顺3县在文成中学、平阳三中、泰顺一中设立民族高中班(苍南因为刚设县、未开办)。以适当降分形式,当年招生80人。
  后因生源缺少,各县在办2—3届后停办,共培养少数民族高中生200余人。办民族高中班是民族地区中学阶段教育继续发展的产物,是培养高中生最多、最好的时期。
  2000年后,随着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好转,加上政府出台的给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一般是重点中学高中降10—15分,普通高中降30—50分,高中生开始增多。到2015年,全市少数民族高中在校生和毕业生11000余人。
  附:温州中学新疆班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为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素质,在教学质量高的内地举办新疆班、西藏班,招收边疆、边境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先进预科读一年,再升入高中读三年,又称内高班。
  温州中学在完成占地68亩、投资1.2亿元的校建任务后,于2007年9月开办新疆班。招收来自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共4个班,160人。
  温州中学贯彻总书记胡锦涛“努力把内地新疆班办好”的指示精神,建立“新疆部”,组建坚强的领导班子,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主课老师,开始新疆班的教学工作。
  教师们注重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党和政府办内高班的目的意义,使少数民族学生感知到此读书的光荣和身上的责任。秉承温州中学“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的百年校训,依据新疆地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重在补齐、夯实基础。允许新疆班学生到温州中学本部走读听课,实行弹性学制和混班教学,走出一条办内高班的先行之路。
  市教育局高标准安排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费,提供香甜可口的清真伙食,饭后还有水果和牛奶,让他们吃得好,住得舒服,养好身体,有精力读好书。2011年到2015年,市教育局安排的财政预算就超过1300万元,加上市民宗局等相关部门的补助,总计近1500万元。学校十分注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师生的生活习俗,在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期间,举行文艺活动,校领导、教师一起欢庆节日,让学生感受到在家的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付出,终有好果。2011年首批新疆班毕业生参加高考,上线率达100%,本科录取率93%,其中刘玉红同学590分,在全省4所中学内高班学生中力压群雄,获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米尔班同学在全省文科内高班总分第二名。后来高考成绩不断再续新高,更上层楼。
  到2015年,共有5批800余人毕业,毕业合格率100%,90%考取全国各类高等院校。
  2015年,温州中学有新疆班16个班,来自维吾尔族、回族等13个民族,在校生600人,教职工82人。
  市少数民族职业高中班
  2001年,市民宗局联手市民建,开办温州少数民族职业高中班。租借教室,招生3个班14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帮助解决少数民族高中生“上学难”的问题。
  第六节 少数民族中专毕业生 中专民族班
  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生
  1952年开办的浙少师是省内唯一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中等师范学校。每年都给温州的文成、平阳、泰顺、瑞安等县安排招生名额。1958年毕业的平阳县钟显添、雷金兰,文成县雷振干、雷本祥,泰顺蓝永升5人是温州第一批学员。以后每年全市招生一般10—20人。毕业后回各自家乡从教,是民族地区师资的主要来源。
  2000年,浙少师并入丽水学院,停止招中专生,共为温州市培养1200余中专毕业生。
  温州卫生学校民族班
  1984年,温州卫生学校民族医士专业招生40人。泰顺雷文银、雷蕾等5人是第一批学员,1987年毕业。尔后增加预防医学、幼妇医士、助产士、护士等专业,招生范围也扩大到金华、丽水、衢州、杭州等地市。而且学校招生的力度比较大,如1990年,泰顺就招医士9人、护士1人,计10人。比浙江少数民族师范的年度招生数多得多。卫校校长郑泌春、民族班班主任金香等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学员的学习和生活。到1996年,学校为温州市少数民族培养医务人员222人。
  温州卫校的毕业生,精通业务、在民族地区安心工作,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深受民族群众的欢迎。很多已成为乡镇医院和县医院的领导和业务骨干。2015年,泰顺县9个乡镇中心医院,8个乡镇的院长是温州卫校民族班毕业的。
  温州农业学校民族班
  1992年开办,学校每年从国家统配招生计划中安排15%左右的名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当年招收“农业经济”专业20人。泰顺雷春桃等5人有幸被录取。此后又增加花卉、农艺等专业。到2004年,招生160多人。这些毕业生均成为各县农业部门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
  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少数民族中专生近2000人。
  第七节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高校民族班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
  解放前,温州少数民族考入大学的仅2人:1945年平阳县昆阳镇钟怀常考入浙江大学,1947年平阳县雷衍鸿考入清华大学。
  解放后,少数民族中开明之士、家庭经济又允许者积极送子女读书,上大学人数增多。1951年平阳蓝松考入北京大学,1952年平阳县钟学钦、文成县雷碎达两位青年干部经组织部门推荐带薪进入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学习。1953年平阳县钟奇考入南京师范大学,1954年平阳县昆阳镇蓝昭华(女)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1956年平阳钟锡华考入北京大学,1957年温州市区陈莹莹(女,回族)考入山东工学院,1958年文成县培头村钟维发考入杭州大学地理系,1959年温州市区陈锡铭(回族)考入同济大学,他们成为解放后温州第一批进入高等学府的少数民族子弟。
  少数民族学院生最多的是丽水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改称中南民族大学)。2004年丽水学院成立后,在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的基础上设有一个民族班(以师范专业为多),仍然照顾录取少数民族学生,温州市每年录取12—20人,到2015年,全市有丽水学院毕业生200多人。
  中南民族学院本科生培养
  中南民族学院1951年设立于武汉市洪山,根据国家高校布局规划,华东中南各省、市少数民族的干部培训、轮训、专修和大学生培养都划归该校。
  1959年,文成蓝金莲(女)、雷大酬,苍南雷大发从浙少师普师班选拔到中南民族学院预科班学习。后进本科,1966年毕业。他们是该校来自温州的第一批畲族大学生。1964年,苍南李绍瑛、泰顺王陈广也被录取于该校本科。到1970年停办,共培养温州少数民族大学生10人。
  1981年,中南民族学院恢复办学,加大力度招收本科生。1983年,瑞安丁福良考取该院政法系。到2015年温州市共有本科毕业生200余人。其中,品学皆优的李绍瑛(畲族)任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丁福良(回族)任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50多人。
  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干部专修班
  1983年,中南民族学院开始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班,学制两年,发给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文凭。经各县的统战、组织部门推荐、审核,参加省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培养目标是少数民族行政干部,目的是解决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的困难。
  1983年9月10日,温州市委统战部雷晓武、泰顺县实验小学钟炳文被录取,带薪学习。尔后,少数民族干部带薪学习成为常态,每年全市招收10余人。1999年最多,全市18人,泰顺县就有雷波、雷全才等5人。毕业后有的重回教育战线,有的则转行做行政干部。不论是哪种安排,均提高了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到2015年,温州市有100余人取得干部专修的大专文凭。
  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轮训
  建国初期,中南民族学院还担负着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轮训的职责,主要是提高少数民族工、农、兵干部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
  1959年4月,泰顺县百丈区委雷训贤,平阳县委统战部专职民族干部蓝天两,县委工交部雷连、蓝德洪,瑞安县雷德魁进该校政治专修班学习,学制一年,1960年毕业,发给由院长白瑞西、副院长严学宭签字的毕业证书,他们是温州市第一批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干部。
  1981年中南民族学院恢复办学后,又继续招收两期短期培训班,温州市有文成县玉壶区公所雷仁然和泰顺县三魁镇书记雷云清2人参加半年期培训学习。1982年招收一年期培训班,温州市参加1人:泰顺县章成公社学校校长雷声泰。至此,温州市参加短期培训的少数民族干部50人。
  高校民族班
  温州医学院民族班
  1985年9月开办,面向全省少数民族招生,主要是为县级医院提供医疗力量。开设临床医学等专业。第一届招泰顺蓝永忠等30人。到1999年共招收畲、回、苗、藏、蒙、土家、朝鲜等少数民族学员346人,其中大专255人,本科91人。
  温州市畲、回少数民族大专和本科生计是80人,来自全市10个县、市、区,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分别是苍南20人,平阳13人,文成12人,泰顺9人。
  浙江农业大学民族班
  1992年浙江农业大学设立少数民族班,培养全省民族地区农业系统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农学专业,学制三年。招生名额30人。温州市共录取5人:平阳县蓝春才,泰顺县蓝友平,瑞安市钟某,洞头县郭金平和郭海友(两人都是回族),1995年7月毕业。农大民族班共招生两届,温州市9人。
  浙江工程学院毕业生
  1995年后高校民族班停办,但降分录取的政策不变,还有部分学生享受照顾,录取到浙江工程学院(后称浙江理工大学)读书。到2015年,约有该校毕业生60余人。
  到2015年,温州畲、回等少数民族大专以上毕业生(包括其他院校和自学考试等)约有3500余人,每千人中大学生的比例与汉族基本持平。
  第八节 重教助学
  领导重视民族教育 史料记载,1955年文成县县长吴高谈,到培头小学跟班听课一个星期。亲自辅导老师备课,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整理出该校优秀学生的作文本、大字本作为范本,拿到文成县小学公开展出,激发培头及全县教师的教学热情、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当年该校30名毕业生,语文、数学总评成绩89分,全部考取文成中学和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录取率全县第一。
  1986年,泰顺县民族中学成立后,温州市市长卢声亮到校视察,并题写“泰顺县民族中学”的校牌。苍南民族中学成立后,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也为该校题写校牌;全国政协民委副主任洛布桑题写“团结、勤奋、追求、奉献”校训;全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家时乐蒙为校歌谱曲。
  1998年后,省、市人民政府的扶持优惠文件强调民族教育是扶持重点。省、市的统战、民宗部门领导更是重视民族教育事业,到温州检查指导民族工作时,常要到民族中小学调研,省民宗委分管民族工作的副主任李绍瑛多次到泰顺民中、苍南民中指导工作。2001年省民宗委主任宋云祥、市民宗局局长蓝升广也先后到泰顺民中和苍南民中考察。尔后历任的省、市民宗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把民族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像抓经济一样,采用两手硬的方式,抓紧抓好。
  市、县民族部门更是把支持民族教育作为民族工作的重点,从1980年开始,每年把民族经费的三分之一用于教育,修建校舍,购买图书仪器,贫困生补助等。2004年市教育基金会拨款30万元,给苍南、泰顺两所民中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共100名,连续3年。2006年的28号文件进一步指出:“泰顺、文成、苍南、平阳4个重点县的教育基金中,每年要安排10%以上帮助民族乡镇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至2015年,民族部门用在民族教育方面的经费约2000万元,是民族经费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减免中小学生学杂费
  市内各民族工作重点县从1998年开始,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少数民族学生学杂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小学生每学年70元,由民族部门调查、统计,与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发文下达,并由各乡镇希望工程联络员负责发放到校到人,保证专款专用。2002年后又扩大到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生每学年120元,高中生800元。以泰顺县为例,1999—2003年,共有少数民族小学生8183人次,学杂费补助573050元;初中生1103人次,补助132360元;高中生110人次,补助88000元。这些措施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极大提高,不会因为经济困难中途辍学。
  2014年,泰顺县委又出台泰委〔2014〕65号文件,继续对少数民族高中生“学杂费减半收取,所减免部分费用由县财政给予补足”。以泰顺县为例,2014年全县高中生235人,学杂费减免重点高中为1200元,普通高中800元,共计18万元。据了解,市内其他县也有此优惠,每年约需国家财政补助近80余万元。
  此外,市民宗局从2008年开始,从有限的民族经费中划出一部分,对各县(市、区)贫困的高中生每年给予1000元补助,每年120人,到2015年补助近1000人次,补助金额近100万元。
  社会各界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
  2001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车队队长蓝道旺,牵线开发区内特福隆阀门、成宝电缆、联通家具等企业老板及开发区团委,扶贫结对泰顺蓝晶晶、雷蕾等贫困生、单亲学子30多人。大专每生每年3000—6000元,小学600—1000元不等,连续十几年,共资助近100多万元,帮助近100人完成学业。
  2013年7月,温州叶康松慈善基金会发起温州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圆梦工程”,各县民宗局干部配合挨家挨户调查、筛选有培养前途、家庭困难的学生。资助泰顺蓝顺英、雷嘉靖等100名少数民族高中、大学生,每生每年3000元,连续3年,共计100万元。
  2014年春节和2015年暑假,温州叶康松慈善基金会还组织春节联欢和“杭甬快乐行夏令营”,请温州市全国人大代表王雪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泰顺县左溪村支书蓝学许开讲座,并组织到杭州、宁波等地参观游览等活动,促进受资助学生之间的沟通融合,增进了解,开阔眼界,也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2011年开始,正泰集团每年出资10万元,连续三年,计30万元。用于奖励在温州中学就读品学兼优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到2015年,有200余人获益。
  “手拉手·爱我中华”少数民族学生夏令营活动
  这是团市委、市少年宫支持民族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2010年开始,共青团温州市委、市少年宫、市民宗局联合主办。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包括鹿城等区、市外来少数民族民工子弟4—6年级学生,每年一次,42—45人的规模,其中文、泰等重点县各6人左右,鹿城等区、市2—3人。时间3—5天,市少年宫3名辅导教师带队。各重点县1名教师随队,市民宗局、团市委各一名领导任营长,一营共计50余人。
  夏令营的主题“手拉手·爱我中华”,也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小小营员通过参观学习和共同生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小树立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人人和谐的意识。
  夏令营活动每年一次,到2015年共举办6届,先后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多地,参观科技馆、天文馆、博物馆、少儿发展中心社会体验馆等,参观人数300余人。
  第九节 少数民族教师队伍
  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是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和后来的丽水学院,及少数温州、平阳、瑞安师范学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1958—1976年浙少师培养的主要是普师生,教小学。这期间因受到“文革”等的影响,有部分推荐进来的工农兵学员,质量参差不齐。
  1977年恢复高考后,少师的培养目标是中学专科教师。学生经全省统考,质量提高。尤其是少师毕业生的粉笔、钢笔、毛笔的“三笔”字过硬,在省内师范类学校享有盛名,深受各地家长和学生喜爱。
  少数民族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乐于奉献。1982年9月,泰顺县左溪阳畲小学教师李桎(少师第一批毕业生),坚持深山教育20年,因劳累过度,在讲台上与世长辞。《浙南大众报》特派记者赴阳畲采访,在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不熄的烛光”,报道他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精神。温州市人民政府追授他为市级劳动模范,并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号召全市教师向他学习。
  早年,苍南县凤楼仓头自然村百多口人中,有教师28人,是远近闻名的“业儒村”。今泰顺县龟洋柘面自然村30户160人中,从教38人,是名副其实的教师村,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雷建阳及中小学校长10多人。一家出教师4人以上者有雷盛松等多户。其中曾任泰四中校长的雷声泰,1979年代表泰顺教师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华国锋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此外,1975年毕业的苍南雷衍高在“平阳畲民调查记”的调查地,条件艰苦的桥墩小沿村从教38年;1980年毕业的平阳雷朝宽从教43年,任怀溪中学领导多年,并先后两届当选省人大代表,他们均是温州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到2015年,全市有畲、回等少数民族教师1200余人,是全市教师的一支主干力量,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85人。
  荣誉称号
  国家级 1989年、1991年,文成县蓝仕环和泰顺县雷建阳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到2015年,全市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省级 1993年平阳县雷顺林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012年平阳钟爱娇、文成雷聪芳、泰顺雷建讯等4人获省春蚕奖。到2015年,全市少数民族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省师德楷模、省春蚕奖、省农村教育突出贡献奖、省级优秀班主任等的教师共120人。
  市级 1995年泰顺钟金芳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12年平阳县雷明山、雷日坤等被评为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到2015年,全市少数民族获市级优秀教师、师德楷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的教师共226人。
  附:温州籍少数民族专家学者简介
  钟怀常航空技术专 家畲族,1925年3月生,平阳县昆阳镇人。1949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温州畲族第一位大学生。1951年参军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在空五军、空军工程部工作,高级工程师,获“航空工程30年”奖章等荣誉。
  钟毓林新闻工作专家 畲族,1925年5月生,平阳县人。1946年起在杭州《正报》从事新闻稿件校对、编辑工作。曾因思想进步,遭国民党逮捕迫害。解放后奉调进京,先后在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85年7月评为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7年离休。编写出版《国际新闻与专稿》等书,并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辞典》。
  雷衍鸿 电力专家 畲族,1925年11月生,平阳县晓坑乡徐垟村人。1951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分配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工作,1987年晋升高级工程师,并调水电部工作。先后参加葛洲坝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四川二滩水电站等国家大电站的规划设计和论证工作。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电力评审组成员,是电力系统国家级专家。
  蓝松 保险学专家 畲族,1932年12月生,平阳县昆阳镇坡南街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54年8月毕业分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后调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任教授,精通保险专业,学识高深,学生众多。
  他先后主编《保险概论》《保险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专著,在国内外保险、金融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保险概论》作为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使用,并多次获奖。1989年出版的《简明中国保险知识词典》、1996年出版的《中国专家大辞典》均收有他的词条,是保险方面国家级专家。
  钟琦 有机化学专家 畲族,1934年10月生,平阳县人。195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先后在扬州师范学院化工系、扬州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从事教研工作,教授。任中国化学工业学会会员、江苏省化学工业学会常务理事,还被聘为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会员。参与研究抗心律不齐新药——室安卡因,获得成功。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化学论文数十篇,出版《有机化学》教材等。
  李旷 心理学教育专家 畲族,1937年4月生,平阳县维新乡人。196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先后在江西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教授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钟锡华 光学专家 畲族,1938年生,平阳县昆阳镇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从事物理教学和光学信息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光学方面研究文章40多篇,著述有的作为大学光学教材使用。编写的教材1988年荣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家物理学题库系统光学专家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第四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雷文英 船舶工业高级工程师 女,畲族,1939年9月生,乐清市磐石镇人。1964年华东地质学院毕业,1966年调船舶工业总公司431厂工作。1981年调回温州新华造船厂,任中心试验室主任。1993年晋升高级工程师。温州市政协第四届委员。
  蓝德巧 公安痕迹检验专家 畲族,1947年3月生,平阳青街王神洞村人。1971年从部队退伍后到丽水地区公安局工作,任刑警支队队长等职。勘查现场痕迹方面有特长,办案2000多起,攻克许多复杂疑案,1998年被公安部评为痕迹专业高级工程师。
  蓝升红外科教授 畲族,1947年7月生,苍南县凤阳乡人。1975年7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留院从事外科教学和医疗工作。1990年1月起任温医外科第一教研室副主任、附一医外科副主任等职。在全国、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温州市政协四、五、六届委员。
  蓝葆夏一级警官 畲族,1959年生,平阳县人。1983年杭州大学毕业,长期在温州市人民警察学校、公安战线工作。任高级警官。1999年出版《现代警察口语艺术》等书籍。
  蓝天晓书画行家 畲族,1964年6月生,泰顺县新浦乡黄山村人。1987年浙少师毕业,分配泰顺县仕阳职业高中任教。1993年到浙江师范大学进修美术教育三年,擅长美术、书法。自己的作品和辅导学生的作品,参加全省、全市书、画展,屡屡获奖。现为温州市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
  雷文芳大气物理博士后 畲族,1967年生,泰顺县筱村镇章前垟村人。1985年考取南京大学,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留校从事大气化学和环境方面研究,发表大气物理环境方面论文20多篇。温州市在外为数不多的研究专家。
  雷盛俊音乐艺术教育行家 畲族,1973年1月生,泰顺县仕阳镇柘面村人。1994年浙少师毕业,1996年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两年,后分配泰顺县罗阳二中从事音乐教学。2005年创办“泰顺县艺声艺术学校”,开始致力于发展艺术教育和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该校到2015年共培养畲、汉族艺术人才5000多人(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各种艺术比赛中屡屡得奖,是温州市较有名气的艺术培训学校。
  吕人俊(1933—2015)诗人 回族,1933年生,泰顺县莒江乡人。1954年转业回温州,1978年调到市文化局,后任《瓯江文艺》《文学青年》《温州文学》等刊物编委兼编辑。他热爱诗歌创作,先后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散文、诗歌1500余篇。1995年离休后仍从事诗歌创作,系省、市作家协会理事。
  尤其是1984年协助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市文化局发起并推动温州市畲族民间文学艺术交流会的召开,历时两届,即使母亲病危,也坚持开完大会,十分热心。
  马锡麟玻璃化工高级工程师 回族,1934年出生在温州城区的一个阿訇家庭。1962年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在玻璃化工方面有专长,曾任上海耀华玻璃厂厂长、中国玻璃材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出版《玻璃工艺学》等书。
  陈锡铭高级规划工程师 回族,1936年8月生,温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分配浙江省建设厅,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1971年调回温州市建设局,负责编制温州城市总体规划,参与温州机场、龙湾万吨级码头、东向水厂、机场大道等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并发表城市规划的论文多篇。
  沙慧文 水利行家 女,回族,1937年9月生,温州市区人。1955年毕业于杭州化工学校,分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有独到见解和技术,198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先后获水电站大坝建设方面的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多项。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大坝及水库管理》等。
  陈莹莹 高级工程师 女,回族,1939年3月生,温州市人。1961年山东工学院毕业,分配济南材料试验机厂工作。1976年调回温州从事职工教育,任市长途汽车运输联合总公司汽校副校长。1988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88年当选省人大代表。
  郭祥才 哲学行家 回族,1956年9月生,温州洞头人。1979年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先后在温州医学院、省委党校任教,教授职称。兼任浙江省伦理学会秘书长等职,出版社会科学专著多部。
  郭廷坚 书法家 回族,1968年生,苍南县霞关镇人。可以两手写字,2014年3月6日,香港商报全版介绍他练习书法的经过,其书法已成中国书法一个新学派:廷坚学派。2010年11月,郭廷坚被评为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奇书妙笔郭廷坚”——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并播出专题片,上、下集各40分钟。
  钟淼 医学行家 畲族,1967年10月生,祖籍平阳。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药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医学研究中心。曾参与国家863重点项目研究。1992年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98年秋又赴美国攻读博士,在《中国药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外地在温州少数民族高级专家学者
  蓝以文 医学教授 畲族,1934年10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科技大学,1962年调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任教授、心血管内科主任。在心血管内科有独到建树,培养不少医疗人才,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获卫生部、省、市科技进步奖。1993年创建全国首家中外合资医院——温州浙南心血管中心医院。
  赵永光 星火计划带头人 回族,1939年11月生,安徽省固镇县人。1961年浙江农业大学毕业,1984年调温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从事星火计划工作,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科委授予的“七五期间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省九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六届常委。
  蓝鹰 汽车专业高级工程师 畲族,1941年6月生,江西省铜鼓县人,1962年江西交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任温州长运总公司工程师。负责第一辆“温州”牌汽车试制技术工作,填补温州汽车史的一项空白。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奖,1989年晋升高级工程师。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
  曾立人旅游业高级经济师 回族,1942年8月生,安徽省安庆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84年负责组建温州市旅游总公司,任副总经理(副县级)。1993年起兼任温州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88年获高级经济师。1996年建成中外合资的温州国际大酒店,主楼高100米,建筑面积41800平方米,是当时温州最高的地标性建筑,为温州市旅游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
  胡乐山建筑业高级工程师 满族,1944年2月生,北京怀柔人。1965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建筑系毕业,1989年评为高级工程师并调瓯海建筑工程公司任总工程师、温州市质量监督站高级工程师。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