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54
颗粒名称:
一、道路
分类号:
U412.36
页数:
3
页码:
078-0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道路的情况。其中包括昔日畲山道路、古道、建设机耕路、道路硬化、公路运输等。
关键词:
温州
城乡建设
道路
内容
昔日畲山道路
温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偏远高山、深山,村小,分散,地势不平,交通条件恶劣。“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是过去畲山交通的真实描述。
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把铺路修桥、建矴步作为人生一大美德,千方百计筹资筑路,改善生存条件。清道光三年(1823),平阳县堂基村畲民集资800两白银,修筑石印潭矴步110米。勒石立碑“石印潭矴步碑”,介绍修建经过。清光绪十八年(1892),泰顺彭溪昌基畲民李必富,在福州经营茶叶赚了钱,回家修建到彭溪10华里的古道。中间经过严各溪,也建矴步20多步,勒石立碑“严各溪矴步碑”。村民建路、建矴步的事迹和两通石碑,均被载入《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一书。
古道
温州民族乡镇古道主要有:
九溪岭古道 文成县九溪村通往周山畲族乡,路宽1.2—1.5米,长10公里。
敖里古道 文成县西坑村通往敖里,全长5公里。
三滩古道 泰顺县三滩村通往司前村,经阳坑头、阳坑岭、筱条、左溪到司前,全长12.5公里。
岭北古道 泰顺县岭北村尾经岭头庵、东源到县城西门,全长12.5公里。
此外,还有平阳青街通莒溪、平阳矾山通岱岭等古道。
总的来说,1980年前,村庄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生产生活的物资,农业生产的化肥、种子等,均靠肩挑背驮。更有甚者,住在山头上的农家,碾米还要挑到山下,碾好又要一斤不少地挑回来,皆因交通困难。
建设机耕路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群众在“要致富先修路”精神感召下,纷纷行动起来,出力出钱,兴起第一波畲山修路热潮。这一时期,靠人工开挖,用锄头、泥箕加板车,修建机耕路。泰顺县马头岗、林山、阳畲、上岱,文成县呈山底、培头,平阳县九岱,苍南县高山村等,均是全村男女老幼上山开路,热情高,劲头大。特别是青街的九岱村、竹里的上岱村、司前的阳畲自然村等都位于高山顶上,路线长8—10公里,投资都在50万以上,均是修建多年时间才通车的。
到2000年,行政村通乡政府、行政村与各自然村之间的机耕路基本上开通,方便了竹木资源、矿产资源的运输和开发利用。
道路硬化
2001年以后,国家实施“康庄工程”建设,每公里补助2万—3万元,统战、民宗部门也从民族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修路补助。同时村集体和村民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富裕后的老板、社会热心人士也积极赞助畲乡交通。在机耕路的基础上,优化线路,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硬化道路,“泥水路”改成水泥路,直通家门口。
2010年,文成西坑畲乡连接泰顺县司前畲乡的铜铃山公路开工建设,历时4年建成,路长10公里(其中隧道2500米)。文成西北部龙麒源铜铃山与泰顺乌岩岭、飞云湖景区连成一片,便利旅游资源开发。2013年,平阳青街畲乡与苍南县畲族较多的藤垟乡6.5公里联通,改变青街死角的状态。
在交通、扶贫、林业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许多畲村还开通到林业基地、毛竹基地、农业观光基地的道路。
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10年以来,共在文成、平阳、苍南、泰顺四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投入1.57亿元,建成农村联网路35条,587公里,受益乡镇14个,受益人口5.8万。到2015年底,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实现村(包括6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摩托车、电动车、小车逐步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交通工具,小车及各种代步车入户率为40%—60%。
公路运输
1992年,平阳顺溪雷大才购买一辆中巴车,从事新田至敖江的客运,钟维标购买中巴车,从事朝阳至灵溪的客运。文成西坑镇有12个少数民族运输专业户,进行县域至各乡镇间的货运和客运。1994年,平阳书阁村钟运励有大巴5辆,开通灵溪至温州、龙港至温州、金乡至温州、福建寿宁至温州等多条较长线路客运服务,是温州少数民族最大的运输专业户。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九溪岭古道
相关地名
敖里古道
相关地名
三滩古道
相关地名
岭北古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