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5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城乡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9
页码: 078-0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城乡建设的情况。其中包括道路、电、饮用水、住房、特色村庄建设、古宅古村落等。
关键词: 温州 城乡建设

内容

一、道路
  昔日畲山道路
  温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偏远高山、深山,村小,分散,地势不平,交通条件恶劣。“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是过去畲山交通的真实描述。
  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把铺路修桥、建矴步作为人生一大美德,千方百计筹资筑路,改善生存条件。清道光三年(1823),平阳县堂基村畲民集资800两白银,修筑石印潭矴步110米。勒石立碑“石印潭矴步碑”,介绍修建经过。清光绪十八年(1892),泰顺彭溪昌基畲民李必富,在福州经营茶叶赚了钱,回家修建到彭溪10华里的古道。中间经过严各溪,也建矴步20多步,勒石立碑“严各溪矴步碑”。村民建路、建矴步的事迹和两通石碑,均被载入《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一书。
  古道
  温州民族乡镇古道主要有:
  九溪岭古道 文成县九溪村通往周山畲族乡,路宽1.2—1.5米,长10公里。
  敖里古道 文成县西坑村通往敖里,全长5公里。
  三滩古道 泰顺县三滩村通往司前村,经阳坑头、阳坑岭、筱条、左溪到司前,全长12.5公里。
  岭北古道 泰顺县岭北村尾经岭头庵、东源到县城西门,全长12.5公里。
  此外,还有平阳青街通莒溪、平阳矾山通岱岭等古道。
  总的来说,1980年前,村庄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生产生活的物资,农业生产的化肥、种子等,均靠肩挑背驮。更有甚者,住在山头上的农家,碾米还要挑到山下,碾好又要一斤不少地挑回来,皆因交通困难。
  建设机耕路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群众在“要致富先修路”精神感召下,纷纷行动起来,出力出钱,兴起第一波畲山修路热潮。这一时期,靠人工开挖,用锄头、泥箕加板车,修建机耕路。泰顺县马头岗、林山、阳畲、上岱,文成县呈山底、培头,平阳县九岱,苍南县高山村等,均是全村男女老幼上山开路,热情高,劲头大。特别是青街的九岱村、竹里的上岱村、司前的阳畲自然村等都位于高山顶上,路线长8—10公里,投资都在50万以上,均是修建多年时间才通车的。
  到2000年,行政村通乡政府、行政村与各自然村之间的机耕路基本上开通,方便了竹木资源、矿产资源的运输和开发利用。
  道路硬化
  2001年以后,国家实施“康庄工程”建设,每公里补助2万—3万元,统战、民宗部门也从民族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修路补助。同时村集体和村民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富裕后的老板、社会热心人士也积极赞助畲乡交通。在机耕路的基础上,优化线路,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硬化道路,“泥水路”改成水泥路,直通家门口。
  2010年,文成西坑畲乡连接泰顺县司前畲乡的铜铃山公路开工建设,历时4年建成,路长10公里(其中隧道2500米)。文成西北部龙麒源铜铃山与泰顺乌岩岭、飞云湖景区连成一片,便利旅游资源开发。2013年,平阳青街畲乡与苍南县畲族较多的藤垟乡6.5公里联通,改变青街死角的状态。
  在交通、扶贫、林业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许多畲村还开通到林业基地、毛竹基地、农业观光基地的道路。
  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10年以来,共在文成、平阳、苍南、泰顺四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投入1.57亿元,建成农村联网路35条,587公里,受益乡镇14个,受益人口5.8万。到2015年底,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实现村(包括6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摩托车、电动车、小车逐步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交通工具,小车及各种代步车入户率为40%—60%。
  公路运输
  1992年,平阳顺溪雷大才购买一辆中巴车,从事新田至敖江的客运,钟维标购买中巴车,从事朝阳至灵溪的客运。文成西坑镇有12个少数民族运输专业户,进行县域至各乡镇间的货运和客运。1994年,平阳书阁村钟运励有大巴5辆,开通灵溪至温州、龙港至温州、金乡至温州、福建寿宁至温州等多条较长线路客运服务,是温州少数民族最大的运输专业户。
  二、电
  分为水电站建设和供电工作。
  水电站建设
  1967年,泰顺县司前镇白鹤渡电站开工建设,装机200千瓦,库容160万立方米,征地350亩,移民8户,拆民房50间,总投资12万元。1968年竣工发电,电力供应司前一带农村照明和大米加工等。是温州民族地区第一个水电站。
  1978年,泰顺县龟湖乡徐家山长坝头村在县水利局技术员郑明友帮助下,在后山坑建100立方米的水池,水利局赠送一台6—10千瓦微型发电机,白天蓄满水,晚上发1个多小时的电用来照明和大米加工。全村6户30多人最早享受到有电的幸福,该村是温州地区最早发电照明的少数民族乡村。温州地委统战部主管民族事务的干部张昌斌和雷小武专程从温州赶往仕阳,又走了50多里山路前来祝贺。
  村民雷建加当场赋诗一首,以表达感恩之情:
  绿水青山一线天,小型电站建山涧,
  党的恩情比天大,畲族人民记心间。
  1985年,文成县在西坑乡赤水垟开工建设市重点工程——高岭头水电站,装机16000千瓦,总投资2200万元,1995年建成。
  1995年后,社会集资建电站的热情高涨。1997年泰顺畲族村民蓝细发等30多户集资400万元建成左溪电站,装机500千瓦。这是温州民族地区较早建设的少数民族股份制电站。
  1998年5月,在司前黄桥建成省重点工程三插溪水电站,坝高88.8米,库容4462万立方米,总投资3.14亿元,装机2台,各2.2万千瓦。该电站是泰顺县最大国有企业,有职工魏陈英等72人。年发电量1亿—1.3亿度,年收入5000万—6000万元,年上交国家税收1500万—1800万元。
  到2015年,全市民族地区共有水电站33座,总装机118310千瓦。其中司前畲族镇内就有16座,装机62240千瓦;西坑畲族镇有12座,装机50710千瓦。
  另外,司前还有一座即将开工的峰门抽水蓄能电站,即利用电力峰谷差,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电站,是省内规划中同类型最大的电站之一。2002年全乡就开始搬迁移民,腾出地方建水库。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抽水蓄能电站领导小组,负责前期筹备工作。经多年筹备和多方呼吁,2016年春,国家电网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泰顺县人民政府达成并签署共同建设意向书。电站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50亿元。司前将成为全市最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供电工作
  1978年前主要是解决电灯照明和农村碾米,及简单的磨粉、做面条等农副产品加工。
  1980年后,市、县供电部门把民族山村作为工作重点,在各县统战、民族部门的支持下,各地民族村积极拉电。先是各地小电网的电,后因小电网电压不稳定,又不正常,又改拉市、县联网电。
  到2000年,全市民族地区98%以上农户都用上全市联网的电。同时,也用电力解决了碾米、磨粉、制茶等的困难。温州畲山从此不再“火篾当灯照”。
  还要提及的是用柴油机进行大米加工。由于村小拉电费用大,民族经费补助不够,在1988至1998年,文成、泰顺等山村曾经用永康生产的“四方”牌12匹马力柴油机、丽水生产的“云峰”牌12匹马力柴油机作动力碾米。泰顺县购买柴油机50台,发放给樟树垟、齐山下等畲村。保养好的村至今仍在使用。
  三、饮用水
  早年少数民族村民就地取材,用毛竹筒引山泉水到家;或者自家屋旁挖有水井,提水吃。二者合计占民族山村60%—80%。
  畲村流行一句俗语:我们住山头就是烧柴吃水不要钱。1970年后,由于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广泛应用,水体受污染,人畜吃水安全受到威胁。
  1982年开始,在市、县爱卫会、统战部、扶贫办等支持下,进行改水。建水池,用无毒塑料管引水到户,人及牛、猪等吃上清洁、放心的水。1984年,泰顺县筱条畲族村筹资2万元,建水池3个,引水管2000米长,全村50户、250人受益,是温州第一批水改的民族村之一。他们在水池外墙青石上刻“吃水不忘共产党”,表示饮水思源之意。
  温州市少数民族村改水还得到宗教界及社会企业家们的慷慨支持,援助对象以文成、泰顺两县为多。1998—2001年,全市民族村受助30万元,5000多人受益。到2010年,温州少数民族80%的山村都进行了水改,吃上了安全水。
  2014年,温州市在省宗教界支持下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程,主要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少数民族村又是受助重点。
  且数额较大,一般30万—50万元,可使全村集中建设,统一供水。2014—2015年,两年内有苍南县凤楼、福掌,文成县高村、乌田,平阳县前山,泰顺县三滩等12个民族村受助410万元,受益人口20000人。
  到2015年,温州少数民族山村98%以上群众都吃上安全放心水。
  四、住房
  茅草房
  早年,温州少数民族住山头、山沟旮旯里,经济困难,大多是用竹、木搭寮,盖树皮和茅草,单层,勉强能挡风遮雨,称之茅草屋。
  泥木结构房屋
  解放以后,农村普遍建造的住房三面用泥土夯实筑成泥墙,一面采用木柱、木板,盖瓦片,称为泥木结构。样式一般是三榴两层,泥墙保温性好,冬暖夏凉,宜于住人;其不足之处是低矮潮湿、光线暗淡。山林多的畲村,则不用三面泥墙,而全部采用木柱、木板。经济较富裕人家、兄弟多者有也盖五榴、七榴,最多是九榴式。雄伟漂亮的有后面介绍的培头呈山底钟姓大宅等。
  砖混结构楼房
  1980年后,社会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建房也和汉族一样,开始采用砖、钢筋、水泥,门、窗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特别是1990年后,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持少数民族下山扶贫点(也叫民族新村)建设,在推进市民住房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泰顺县是温州民族地区第一个进行下山扶贫点建设的。1995年,“左溪民族新村”工程开工建设,围垦溪滩10亩,建房62榴。年底,来自高山顶上、深山沟中的阳畲、芭蕉塆、蓝松水等56户、208人迁入新居。1997年,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安福路“畲族新村”工程开工建设,建房60榴,搬迁57户、262人。尔后,苍南县括山乡山岗内、凤阳畲族乡鹤山村、洞头北岙等民族地区着手进行下山扶贫点建设。到2002年,全市共建成民族新村、下山扶贫点125个,搬迁近20000人,其中仅泰顺县就建有章前垟等下山扶贫点28个,搬迁980户、10000人。
  随着政府推行人口向县城、集镇集聚,富裕了的少数民族居民纷纷到县城、集镇购买楼房。到2010年前后,温州70%—80%的少数民族居民纷纷告别茅草屋、泥木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五、特色村庄建设
  2008年畲族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省、市、县的统战、民宗部门拨出民族经费,大力进行畲族特色山村建设。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一盘棋考虑,分步实施。平阳、泰顺、文成、苍南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政府都把民族特色村建设纳入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并作为重点进行定位和设计。
  2010年,泰顺县左溪村委会率先请温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出“左溪村规划”蓝本,拆除杂乱的民房,投资近千万元,建美观排屋、别墅群,安置入住34户、184人。2012年,司前畲族镇政府筹资1.5亿元,建设畲族风情园,建筑总面积33104平方米,安置240户、750人,是全市民族地区最大的扶持项目。苍南县编制的《苍南县乡村旅游规划》中,就十分突出畲族元素、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往等重点,编制出《岱岭畲族乡旅游规划》《岱岭畲乡民俗风情文化园规划》《浙闽台民族花海生态园规划》等子规划,2013年开始逐步逐个实施。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乡民俗风情文化风情园、乡游客接待中心、民族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
  畲族村庄外立面改造
  2010年就开始推进重点民族村畲族聚居区房屋外立面改造,装饰上仿古的木门、窗口、蓝腰带。请画家在外墙上画上具有少数民族元素的生产生活的历史图案。在临水的畲村,如泰顺的左溪、竹里都建起亲水走廊、游步道。游人一进村口,就知道这是少数民族特色山村。
  到2015年底,温州统战、民族、旅游、农业等部门投入的特色村改造经费5亿余元,建成泰顺县的左溪、竹里、建民、玉塔,文成县的培头、西坑、让川,苍南县的顶堡、富源、坑门,平阳县的堂基、九岱、王神洞等10多个比较美丽的畲村,涵盖畲汉群众5万余人。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市委书记徐立毅对民族特色村庄的建设表示充分的肯定。2014年9月,平阳县堂基畲族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首批);文成县培头村也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古宅、古村落
  古宅
  主要有培头呈山底钟姓大宅、龟湖长坝头雷姓古宅、岭北三角坵雷姓古宅等。
  培头呈山底钟姓大宅
  坐落于文成县培头呈山底自然村,清道光年间,钟大昌六兄弟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正屋九榴,高二层。两厢各五榴(现存左厢),最多时住6户40多人。
  龟湖长坝头雷姓古宅
  坐落于泰顺县龟湖镇徐家山长坝头,清道光年间千总雷士渭所建。正屋五榴,二侧厢房各三榴,有天井、围墙及大门,占地600平方米,可惜的是左厢房1970年塌后用砖补砌,影响原来的美观。
  岭北三角坵雷姓古宅
  坐落于泰顺县岭北乡村尾畲村,1913年始祖雷正勤、雷正祥从寿宁县坑底林峰坑迁来时所建。正屋五榴,厢房各三榴。正中一个大天井,正屋后两侧还各有50平方米小天井1个,并有后厢房。四周围墙、门楼,楼高二层,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它是本县至今保存最完整、最漂亮的古民居。
  古村落
  主要是泰顺县筱条古村落。
  司前畲族镇左溪筱条自然村,距司前5公里,清康熙甲寅年(1677),始祖雷光久从平阳青街章山迁此开基,子孙后裔所建,2015年57户、280余人,除蓝、李姓3户外,皆雷姓,是温州市保存较好的古民居。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