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养殖业
分类号: S8
页数: 3
页码: 064-0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养殖业的情况。其中包括家禽、家畜、水产养殖等。
关键词: 温州 经济 养殖业

内容

养殖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项重要副业。传统的养殖业有鸡、鸭、兔、毛猪、山羊、黄牛等。1980年后,政府加强扶贫工作,在扶贫资金、民族经费的扶持下,倡导规模养殖。在平阳、苍南、瑞安、洞头的靠海乡村,畲、回两族村民则发展滩涂养殖,养紫菜、金牡蛎、河蟹等水产品,靠海吃海。
  一、家禽
  鸡
  是过去温州少数民族农户必养的普通家禽。除特殊家庭外,每家都养,小鸡自孵,少者年10余只,多者20—30只。用于产蛋或滋补和招待、赠送亲友。但传统的养殖既辛苦,经济效益又低。
  改革开放后运用高科技,发展规模养殖。1993年,平阳王神洞畲村蓝天振利用在外做木匠学得一套养鸡技术,回家办养鸡场。开始养100多只,收入1万余元。以后逐年增多,到2002年达10000只,收入7万—8万余元。2007年,文成畲妇雷东华去台州学得养鸡技术,回家一边照顾患病的公公,一边养鸡。2010年组织全村20户成立“畲农养鸡场”,发展到10000只,收入20万元以上。2010年泰顺钟真愉投入30万元,创办“浙江态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饲养贵妃鸡、本地红羽土鸡,并出售鸡蛋等,年收入8万—10万元,且前景看好。2015年全市规模养鸡场10家,共计10多万只。
  兔
  也是过去家庭农户主要传统家禽之一,饲养者十之二三,用于宰杀。
  2001年,文成双桂乡陈岙坑雷顺强投资10万元,创办“绿丰黄兔养殖场”,存栏数5000只。2002年3月,西坑畲族镇旁边垟村钟兰平、钟思平、钟思虞等人筹资24万元,创办“永蓝兔业养殖场”,建有标准兔栏3800个,养殖獭兔。年存栏数在5000—6000只,年收入在25万—30万元。并带动村里畲民30多户一起养,旁边垟村成为全市养兔基地村。
  鸭
  过去少数民族农户主要传统家禽之一,用于下蛋和宰杀,饲养户十之二三,每户饲养量6—30只。2010年后也因美丽乡村建设,保护环境,饲养者极少。
  鸽子
  1986年,平阳县梅溪镇书阁民族村钟声亮开始养鸽。在他带动下,到2001年,平阳县少数民族养鸽增加到17户,存栏数3.5万羽,1000羽以上的有3户。总产值达560万元,利润达150万元。2015年,温州少数民族饲养鸽子的有梅溪钟声亮、闹村蓝德明等。全市销售6.2万羽,存栏5.2万对。
  二、家畜
  毛猪
  过去畲族农户家庭都养。1970年前,是户均1.5—2.2头,少下本钱买饲料,只靠自家的番薯藤、菜叶、山草等喂食。过年时宰杀,留足过年肉和第二年食用油,少量出售。即所谓的“养猪为过年”,商品生产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后实行商品化养殖,建清洁、宽敞的标准猪舍,买饲料,数十头、数百头饲养。泰顺战州蓝全敏、文成培头钟一兵、平阳顺溪溪南雷衍亮、昆阳下里汤钟锦林等在扶贫办、民宗局扶持下成为当时的养猪大户。钟锦林1998年开始养猪,建起占地10多亩的养殖场,2001年向市场提供1000头,猪肉10万公斤。还引进外地优良种猪,向市场提供数千头仔猪。2010年后,各地创建美丽乡村,拆除猪栏,保护环境,不再规模养殖。农户也因没有效益普遍不养了。
  牛
  分为水牛、黄牛。水牛作为耕畜,用作犁田耕作,农业集体化时,每生产队养有1—2头。黄牛辅助小坵田耕作,主要是菜牛宰杀,供应市场。2010年,泰顺县彭溪畲民吴荣明投资10余万元,购买种牛创办“荣发农业合作社”。2015年,发展到60多头,年收益5万—8万元。市内少数民族山区农户饲养者1%—2%。
  羊
  适合家住山区有山场的少数民族农户养殖。1986年,泰顺仙稔乡竹家山畲族村主任蓝启宇,筹资3000元买来12只波耳山羊开始养,他养羊肯吃苦,搭草寮住山上,发展到近百只,年收入5000多元。文成西坑坑底源蓝菊莲、培头畲村雷元满等发展到100多只。2000年后,保护生态,仅剩零星饲养。2015年,市内民族乡村养羊者10余户,存栏500余只。
  三、水产养殖
  羊栖菜
  1997年,洞头县寮顶郭直清、郭细进等21户回民开始养殖,放养面积379亩,产量达188吨,产值145万元。每个劳力有6万元。
  紫菜、金牡蛎
  1989年苍南赤溪镇流歧岙畲、汉两族村民养殖紫菜、金牡蛎等1200亩,每亩收入2000元。尔后雷化科、蓝颜亩、雷升全等坚持养,年收入5万—6万元。宋埠镇陡北村钟克清、丁阿云从事滩涂养殖青蟹、跳跳鱼等,户均年收入10万余元。2000年后,乐清市大荆镇盛家塘村畲民养殖对虾、蝤蠓、河蟹;霞关镇南关村回民郭廷川、郭廷森从事近海捕捞虾皮、海蛎、杂鱼等,均收入颇丰,靠海吃海。到2015年,全市有少数民族滩涂养殖基地18个,养殖水面8600亩。
  四、养殖业基地选介
  畲农养鸡场
  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溪后麻寮村畲妇雷东华创办。她高中毕业后为谋生计,曾在义乌、永嘉等地摆摊卖衣服、鞋子等。2007年,为照顾患中风症的公公,在本村承包山地办“土鸡放养场”,特地去台州学养鸡技术。在经历鸡瘟等挫折后,不气馁,自学兽医和小鸡孵化技术。2010年,带动全村20多户入股,集资150万元成立“文成县畲农农产品合作社”,承租山地100亩,投入10万元修通道路,以出售小鸡、鸡蛋和肉鸡,年收入10余万元,入股社员年均3万—4万元。雷被喻为“畲家女强人”。2012年后,获得“温州市双学双比女能人”称号,其合作社获得“文成县农村科技养殖示范基地”称号。
  钟声亮养鸽基地
  1986年,平阳县梅溪镇书阁民族村钟声亮开始养鸽。近年来随着声亮养鸽技术的成熟,效益趋好,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成立星亮鸽业养殖有限公司,年收入20万元以上。2015年该公司占地23000平方米,存栏数种鸽、蛋鸽合计5.2万对,是温州市农业百家龙头企业。2014年,钟声亮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成为温州少数民族养殖业最成功的典型。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