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36
颗粒名称: 一、粮食作物
分类号: S51
页数: 3
页码: 057-0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粮食作物的情况。其中包括番薯、旱淋、水稻等。
关键词: 温州 种植业 粮食作物

内容

番薯
  畲语称旱徐,旱地作物。畲族迁温时,大多住山区,山多田少,为吃饱肚子,烧山种番薯是首要农活。史料记载番薯原产地是吕宋岛(今菲律宾主岛),宋代时就有种植,是块茎植物,明时传至闽地。它耐旱,又不怕土地贫瘠,种植简单。温州山区日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它生长。鲜薯产量高,即使在贫瘠的山地亩产也可达6000—8000斤,肥沃之地可达10000斤(《浙江平阳王神洞畲族情况调查》)。2005年《平阳县志》载:“山门(民族地区)田垟种植的番薯,亩产可达12000斤。”青黄不接时,可以刨青吃,晒干的番薯丝可储存1—2年。番薯丝粉,是招待客人下酒的好菜。番薯藤青叶作为饲料可以喂猪、牛、羊,也可晒干在冬季下雪天不能放牧时作为饲料。可以说番薯一身都是宝。因此,温州95%以上畲族世世代代种番薯当主粮。
  番薯品种以前仅有花番薯即番仔红和红皮白心番薯两种。番仔红刨丝晒干率高,3.5斤鲜薯可晒1斤干丝,一般用来晒干入仓当主粮。红皮白心者又称六十日,生产周期短,60天可掘来吃,水分多,青黄不接时“吃青”。1970年后温州一带又引进改良品种白皮白心的“港头白”,同样水分较多,可吃青和刨丝。1990年后红皮黄心番薯引进,蒸熟后金黄色,人人喜吃。2000年后又新增紫色番薯,味道虽好,但个子不大,产量不高。现今人们注重科学饮食,吃粗粮,在城市的较大宾馆、酒店早餐上,均供应蒸熟的黄心番薯,且食者众多。
  番薯在温州山区的大规模种植是畲族先人对农业的重大贡献。清乾隆年间齐召南著《温州府志》卷十五“物产”蔬类:“温人呼甘薯为番荠,原从闽至。今得其种法,五邑俱有,玉环更饶,凶年可为粮,产瑞邑大山者味尤美。”又《乐清县志》有花荠、红荠。2008年邱国珍《浙江畲族史》载:“番薯从福建传到温州,是畲民的贡献之一。”
  温州畲民勤劳吃苦,温州畲乡素有“闻到番薯香直流口水”之说,在缺粮的年代,拯救了无数畲族同胞。一句流传数百年的俗语“番薯丝吃到老”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因此番薯在浙南山区的大规模种植,是畲族先人的功劳,也是对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
  另据考证,在番薯广泛种植后,解决了吃饭问题,温州的人口也随着增加。
  旱淋
  旱地水稻。旱淋需焚山而种,产量很低,亩产仅百余斤。同一块地,最多只能种2年,就要轮歇。
  解放以后,畲族分得土地,耕者有其田。
  水稻
  开始是种高秆的“平阳白”“三日齐”等。1958年后政府又推广改良品种“南特号”“农垦58”等,一年一熟,亩产量仅300—500斤(干谷,下同)。
  1966年9月文成县石庄公社长垅畲村田少人多,在本村人团县委干部钟维宗等的帮助下,全村98位畲族老幼齐上阵,挖山造田,历时10年,挖掉4个山岗,填平3个山湾,造得良田40亩,年收稻各4万多斤,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1970年后农业发展,广泛推广高秆改矮秆,小苗带土移栽,有垟地的少数民族也可以种双季稻,一年两熟,产量提高,亩产可达600—800斤,最好者可达1000斤,称为千斤亩。但种双季稻的民族村、自然村不多,占总数的30%—40%。许多地方粮食不能自给。
  这阶段遇荒年必须依靠国家的返销粮、救济粮才能度饥荒。1978年泰顺县司前黄桥村(当时称黄桥乡),国家给返销粮115000公斤,人均100斤,属当年全县吃返销粮最多的村。西坑、竹里、青街等民族乡村返销粮数量也很大。
  1990年后杂交水稻的种植,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亩产在1200斤以上,且少数民族山村80%以上都可种植,吃饭不再愁。
  粮食作物还有玉米,大、小麦等,在困难时期也是主要的辅助粮。
  种植的蔬菜类主要有白菜、包心菜、大白菜、萝卜、豇豆、豌豆、黄豆、蒲瓜、南瓜、冬瓜、毛芋等等。
  民以食为天。1970年前,温州少数民族均以番薯丝和大米为主食,大部分家庭两者的比例番薯丝70%—80%,大米20%—30%,称作“番薯丝拌饭”。1990年前后,告别番薯丝,家家吃上大米饭。2000年后,少数民族家庭也和汉族一样,注重科学搭配,健康饮食,少吃大鱼大肉,以养生为目的,追求吃得饱、吃得好。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