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13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经济
分类号: F063.6
页数: 31
页码: 056-0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州少数民族经济的情况。其中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工业、商贸服务业、林业、城乡建设等。
关键词: 温州市 经济

内容

纵观温州少数民族迁温500多年的历史,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全国解放前,这阶段是自生自灭的原始经济。二是解放后到1980年,这阶段主要是解决吃饭穿衣,有住即可,初步解决温饱。三是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好转,向小康社会迈进,生活目标随之提高,追求吃得好,住得舒服,出行省力、便利,家庭富裕幸福。
  第一节 种植业
  畲族是一个“力本务农”的民族,明中期后陆续迁入浙南山区逐渐定居下来。此时,明朝廷重视农业发展,《明会典》卷17《户部·田土》载:“凡开垦荒田,各处人民,先因兵燹遗下田土,他人开垦成熟者,所为已业,业主已还,由司于附近拨补。”(注:司,指布政司)同时要求地方官“招集流亡,劝学兴农”,减轻赋税。让他们休养生息,并将此作为考核衡量功绩政绩的首要标准。这种大环境,适合勤劳的畲族。畲民的男女老幼都自食其力,砍樵作田,维持生计。王虞辅、范翰芬在《平阳畲民调查》中描写道:“畲民勤种植,儿童五六岁时,即随其父母任摘茶、放牛、拔草、畜兔诸般工作。”畲族成为山区的一支垦荒大军,用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开发山区,建设家园。
  一、粮食作物
  番薯
  畲语称旱徐,旱地作物。畲族迁温时,大多住山区,山多田少,为吃饱肚子,烧山种番薯是首要农活。史料记载番薯原产地是吕宋岛(今菲律宾主岛),宋代时就有种植,是块茎植物,明时传至闽地。它耐旱,又不怕土地贫瘠,种植简单。温州山区日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它生长。鲜薯产量高,即使在贫瘠的山地亩产也可达6000—8000斤,肥沃之地可达10000斤(《浙江平阳王神洞畲族情况调查》)。2005年《平阳县志》载:“山门(民族地区)田垟种植的番薯,亩产可达12000斤。”青黄不接时,可以刨青吃,晒干的番薯丝可储存1—2年。番薯丝粉,是招待客人下酒的好菜。番薯藤青叶作为饲料可以喂猪、牛、羊,也可晒干在冬季下雪天不能放牧时作为饲料。可以说番薯一身都是宝。因此,温州95%以上畲族世世代代种番薯当主粮。
  番薯品种以前仅有花番薯即番仔红和红皮白心番薯两种。番仔红刨丝晒干率高,3.5斤鲜薯可晒1斤干丝,一般用来晒干入仓当主粮。红皮白心者又称六十日,生产周期短,60天可掘来吃,水分多,青黄不接时“吃青”。1970年后温州一带又引进改良品种白皮白心的“港头白”,同样水分较多,可吃青和刨丝。1990年后红皮黄心番薯引进,蒸熟后金黄色,人人喜吃。2000年后又新增紫色番薯,味道虽好,但个子不大,产量不高。现今人们注重科学饮食,吃粗粮,在城市的较大宾馆、酒店早餐上,均供应蒸熟的黄心番薯,且食者众多。
  番薯在温州山区的大规模种植是畲族先人对农业的重大贡献。清乾隆年间齐召南著《温州府志》卷十五“物产”蔬类:“温人呼甘薯为番荠,原从闽至。今得其种法,五邑俱有,玉环更饶,凶年可为粮,产瑞邑大山者味尤美。”又《乐清县志》有花荠、红荠。2008年邱国珍《浙江畲族史》载:“番薯从福建传到温州,是畲民的贡献之一。”
  温州畲民勤劳吃苦,温州畲乡素有“闻到番薯香直流口水”之说,在缺粮的年代,拯救了无数畲族同胞。一句流传数百年的俗语“番薯丝吃到老”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因此番薯在浙南山区的大规模种植,是畲族先人的功劳,也是对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
  另据考证,在番薯广泛种植后,解决了吃饭问题,温州的人口也随着增加。
  旱淋
  旱地水稻。旱淋需焚山而种,产量很低,亩产仅百余斤。同一块地,最多只能种2年,就要轮歇。
  解放以后,畲族分得土地,耕者有其田。
  水稻
  开始是种高秆的“平阳白”“三日齐”等。1958年后政府又推广改良品种“南特号”“农垦58”等,一年一熟,亩产量仅300—500斤(干谷,下同)。
  1966年9月文成县石庄公社长垅畲村田少人多,在本村人团县委干部钟维宗等的帮助下,全村98位畲族老幼齐上阵,挖山造田,历时10年,挖掉4个山岗,填平3个山湾,造得良田40亩,年收稻各4万多斤,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1970年后农业发展,广泛推广高秆改矮秆,小苗带土移栽,有垟地的少数民族也可以种双季稻,一年两熟,产量提高,亩产可达600—800斤,最好者可达1000斤,称为千斤亩。但种双季稻的民族村、自然村不多,占总数的30%—40%。许多地方粮食不能自给。
  这阶段遇荒年必须依靠国家的返销粮、救济粮才能度饥荒。1978年泰顺县司前黄桥村(当时称黄桥乡),国家给返销粮115000公斤,人均100斤,属当年全县吃返销粮最多的村。西坑、竹里、青街等民族乡村返销粮数量也很大。
  1990年后杂交水稻的种植,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亩产在1200斤以上,且少数民族山村80%以上都可种植,吃饭不再愁。
  粮食作物还有玉米,大、小麦等,在困难时期也是主要的辅助粮。
  种植的蔬菜类主要有白菜、包心菜、大白菜、萝卜、豇豆、豌豆、黄豆、蒲瓜、南瓜、冬瓜、毛芋等等。
  民以食为天。1970年前,温州少数民族均以番薯丝和大米为主食,大部分家庭两者的比例番薯丝70%—80%,大米20%—30%,称作“番薯丝拌饭”。1990年前后,告别番薯丝,家家吃上大米饭。2000年后,少数民族家庭也和汉族一样,注重科学搭配,健康饮食,少吃大鱼大肉,以养生为目的,追求吃得饱、吃得好。
  二、经济作物
  靛蓝
  靛蓝是一种染料植物,可人工种植,一年收成,早年畲民多有种植,因此,畲民又称“菁民”(靛蓝俗名菁)。同一块地种3年后就不能再种,又要转迁别处。畲族人民不断迁徙也是为了有新的土地种植靛蓝。
  靛蓝收割后,将叶子和茎秆放入大木桶内,加水浸泡,发酵4—5天,渗出蓝汁了,就可捞出渣秆,加上白砺灰并用木棒拍打,使浸汁变成稠稠的深蓝色,即为靛蓝水。然后装入专用的厚质瓷罐(一罐120斤)出卖。在过去经济困难时期,种靛蓝也是一条生计。笔者小时候还见到父亲挣工钱,将靛蓝挑到福鼎县城桐山镇,路途160里,两罐挑不动,前头就用其他货物60多斤,后头一罐,每百斤3.8元,来回2天,十分辛苦。
  油茶
  山区畲村广泛种植,榨出油用于烧菜。但粗放经营、产量低,一般户每年只收3—5斤茶油,能收20斤以上者就算多了。2000年后,政府提倡“油料木本化”,2008年龙湾区蓝道旺在泰顺县老家仰天湖,流转村民荒山,投入300万元,用挖机连片种植油茶800亩,2011年竹里种油茶2000亩,均已进入采摘期。到2015年全市有油茶5000亩。
  苎麻
  平阳等地地势平坦的畲村多有种植,数量多,用于织布、织腰带等。文成、泰顺等地畲村也有种植,数量少。
  茶叶
  这是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传统产业。明、清以来在园角地边就有栽种,以自家泡茶为主,或赠送亲友,一般不出卖。泰顺、文成等地畲村有“清明发芽,谷雨摘茶”的民谣,印证“畲山无园不种茶”的景象,反映茶业生产与畲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后,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垦茶园,种植茶叶。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大寨之路》,报道文成周山乡开田、开山的先进事迹。
  全市7个民族乡镇,85%以上的民族村,茶叶均是主要特产。1980年泰顺县司前乡茶园面积1141亩,产茶240担;竹里乡茶园面积580亩,产茶105担。
  文成县双桂乡的周山下,公阳乡的驮尖,平阳县矮垅坑,泰顺县的承天、玉塔、建民、桥底等均是重点产茶村,村均茶园面积500—800亩,最多者近千亩。除农户外,还有村集体茶园和村办茶场。茶叶收入成为家庭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从1975年开始,泰顺县葛垟茶场技师雷春利、茶叶技术人陆国仕等人就选用高山云雾缭绕的绿茶青,精工制作,使之色泽绿润,冲泡后香气持久,二泡更比一泡香,连泡三次,取名“三杯香”,于1980年前后正式上市。他们是“三杯香”茶叶的主要制作者之一。1990年,文成县农业局农艺师钟维枢等人研制出“半天香”名茶,成为文成县首个获得国家级名茶的品牌,并被编入《中国名茶图谱》一书。2010年,平阳县钟维标创建的“平阳黄汤”“平阳早香茶”“平阳功夫茶”等品牌,多次获得国内、国际金奖。
  尤其要提到的是1996年,泰顺县因为“三杯香”名茶,而获得“中国茶叶之乡”的国家级黄金名片,也是得到的第一张特色名片。
  温州市种茶大户有文成钟昌造,泰顺雷祖松、雷大良,平阳钟维标等20多户。且因种茶成效大,被授予国家、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有钟维标、雷大良、钟昌造等10多人。2015年,泰顺、文成、苍南、平阳4县少数民族乡村共有茶园1.8万亩,年产茶约50吨;重点茶叶基地村有玉塔、建民、左溪、承天、驮尖、周垟、矮垅坑、书阁、富源、鹤山、顶堡等30个。
  杨梅
  温州民族乡村传统的特产,以苍南凤阳畲族乡和瑞安丁凤回族村民种植最多。2000年前后,凤阳发展到1100亩,成为乡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丁凤回民村原来在后山岗种植一片杨梅。1986年开始村民改造老化杨梅树,引进良种100亩。到2000年,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000余亩。在果农的精心管理下,效益很好,户均收入300—500元,果农丁兴娒年收入达3000元以上。
  此外,文成外南、周山垟,泰顺建民等畲族村也有小规模的种植。
  板栗
  主要种植在文成西坑、富岙,平阳朝阳、怀溪,苍南昌禅、南宋,泰顺筱村、仕阳等畲族山村。
  四季柚
  以皮薄色艳、味甘汁多、脆嫩籽少而成为温州水果中的佳品。苍南县马站利垟、下魁、岱岭富源等畲村以及霞关库下回民村都有普遍种植,2000年种植面积达2000亩。尤以库下回族村为主要基地,四季柚种植面积近500亩。2010年后,市场水果走俏,果农积极性增加,快速发展,温州市畲、回两族约有3000亩,以马站、库下一带少数民族村种植较多。
  蘑菇
  市内7个民族乡都有种植,也是传统产业之一。以苍南岱岭、凤阳,泰顺司前畲族乡、镇种植较多。开始是在原木上钻孔种,质量好,但产量不高。后改用锯木粉加科技的袋装种植,产量提高。2002年苍南县岱岭畲族乡种植达170万筒,其中畲族群众种的达80万筒;凤阳畲族乡种植100万筒,畲族群众种的就达60万筒。富源村李先思、蓝家庆,福掌村李招牡等都是种植大户,户均30000筒以上,年收入3万—5万元。
  猕猴桃
  水果大王,其肉细嫩汁多,淡绿半透明,营养价值高。1985年泰顺碑排乡北山等少数民族群众开始种植。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工程师赵安祥的技术指导下,逐步推广,产量逐年提高。2008年后,罗阳、仕阳、司前等畲族山村都普遍种植。随着“红阳”等高产量品种的引入,收益大增。2015年,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猕猴桃3000亩,泰顺的苏北、左溪等畲族村均是重点产区。尤其是苏北民族村,户户都种,少的3—5亩,多的20—30亩,2013年以来,收入少者3万—5万元,多者10多万元以上。
  葡萄
  2003年,泰顺左溪村蓝学许率先开始在畲族山村规模种植。2008年后左溪、里光、三滩等畲村干部雷茂贤、黄世华等结合观光农业发展趋势,大力建设生态葡萄园。市民携妻带子踊跃到葡萄园观光,采摘胜于品尝,价格高过市场零售价,效益极好。2015年,全市约有葡萄园5000亩,泰顺三滩、司前、左溪、里光等民族村,都为重点种植村。左溪村蓝学许、雷茂贤,里光村黄世华等均为重点户,均有葡萄园200亩以上,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种植的水果还有蜜柑、瓯柑、甜橘柚、枇杷、脐橙、梨等。近年来苍南县的凤阳、岱岭一些民族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嫁接,如岱岭的脐橙等,成熟早、产量高、口味好,很受市场欢迎。数量也正在形成规模,是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中药材
  以前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太子参、田菊、党参、黄芪等,但这些经济效益都有限,大多以赔本告终。2009年以来,科技进步,泰顺雷文放种植降血糖类药物“铁皮石斛”,2011年文成雷成云、钟金莲种植降血脂类药物“青钱柳”等,2012年苍南县企业主肖若令在凤阳畲族乡成立“浙八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贝母、皇菊等,是一条致富新途径。
  到2015年,共种铁皮石斛220亩,贝母500亩,青钱柳基地2个,1500亩,且长势茂盛,市场效益看好。
  鲜花种植
  2012年后,温州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个新兴的特产。温州永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岱岭坑门建设“相约玫瑰园”,种植康乃馨500亩,为市场提供鲜切花。苍南县雷太达2014年在岱岭云遮民族村建立“玫瑰谷鲜花基地”300亩。苍南华阳社区建立闽台民族花海薰衣草基地。这些鲜花种植和基地建设,带动民族地区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也正成为一条致富新门路。
  到2015年,共有各类基地6个,面积3900亩(详见“种植业基地选介”)。
  三、种植业基地选介
  天韵茶叶
  平阳县水头镇新联民族村钟维标,2010年成立天韵茶叶有限公司,有平阳特早茶标准茶园1000亩,联营基地500亩,茶农150户。 公司投资1000万建茶叶加工标准厂房1000平方米,出厂平阳早香茶、平阳黄汤等品牌,年产茶40吨,有3家茶叶专卖店,产值2000多万元,是平阳县农业龙头企业。钟维标于2011年、2015年两次荣获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文成县青坑青钱柳基地
  2011年文成县“云芝堂”草药医师雷媚莲之弟雷成云,投资500万元,在青坑村种植1200亩标准化青钱柳基地,为山东某药厂提供降血糖药原料。
  泰顺县铁皮石斛基地
  仙稔乡三滩村畲族青年雷文放,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回家乡三滩院后自然村种植铁皮石斛。
  “只有种植在碎石头上,才是真正的铁皮石斛。”至今雷文放的石斛种植场投入近300万元,面积220亩,全部石斛都栽种在碎石上。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石斛基地,慕名前来购买者多。他还多方探讨,开发出专治糖尿病的“铁皮石斛酒”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浙贝母基地
  2012年,苍南县企业家肖若令成立“浙八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凤阳畲族乡凤楼村建基地种植浙贝母(皇菊),面积500亩,有市场效益。
  浙闽台民族花海
  畲民钟政祥、雷开岁等于2014年创办苍南县灵溪镇华阳社区,第一期工程占地500亩,总投入2000万元。宗旨是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的文化植物观光园。该项目是国家民委批准,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示范基地。2015年秋虽遭强台风侵袭,但灾后重建又恢复勃勃生机。
  相约玫瑰园
  2014年,温州市永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大厝基村建“相约玫瑰园”,种植面积500亩,种植康乃馨等15个玫瑰品种,为市场提供鲜切花。2015年全省农博会上,省委王辉忠等领导参观“相约玫瑰园”专馆后,给予很高评价。
  第二节 养殖业
  养殖是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项重要副业。传统的养殖业有鸡、鸭、兔、毛猪、山羊、黄牛等。1980年后,政府加强扶贫工作,在扶贫资金、民族经费的扶持下,倡导规模养殖。在平阳、苍南、瑞安、洞头的靠海乡村,畲、回两族村民则发展滩涂养殖,养紫菜、金牡蛎、河蟹等水产品,靠海吃海。
  一、家禽
  鸡
  是过去温州少数民族农户必养的普通家禽。除特殊家庭外,每家都养,小鸡自孵,少者年10余只,多者20—30只。用于产蛋或滋补和招待、赠送亲友。但传统的养殖既辛苦,经济效益又低。
  改革开放后运用高科技,发展规模养殖。1993年,平阳王神洞畲村蓝天振利用在外做木匠学得一套养鸡技术,回家办养鸡场。开始养100多只,收入1万余元。以后逐年增多,到2002年达10000只,收入7万—8万余元。2007年,文成畲妇雷东华去台州学得养鸡技术,回家一边照顾患病的公公,一边养鸡。2010年组织全村20户成立“畲农养鸡场”,发展到10000只,收入20万元以上。2010年泰顺钟真愉投入30万元,创办“浙江态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饲养贵妃鸡、本地红羽土鸡,并出售鸡蛋等,年收入8万—10万元,且前景看好。2015年全市规模养鸡场10家,共计10多万只。
  兔
  也是过去家庭农户主要传统家禽之一,饲养者十之二三,用于宰杀。
  2001年,文成双桂乡陈岙坑雷顺强投资10万元,创办“绿丰黄兔养殖场”,存栏数5000只。2002年3月,西坑畲族镇旁边垟村钟兰平、钟思平、钟思虞等人筹资24万元,创办“永蓝兔业养殖场”,建有标准兔栏3800个,养殖獭兔。年存栏数在5000—6000只,年收入在25万—30万元。并带动村里畲民30多户一起养,旁边垟村成为全市养兔基地村。
  鸭
  过去少数民族农户主要传统家禽之一,用于下蛋和宰杀,饲养户十之二三,每户饲养量6—30只。2010年后也因美丽乡村建设,保护环境,饲养者极少。
  鸽子
  1986年,平阳县梅溪镇书阁民族村钟声亮开始养鸽。在他带动下,到2001年,平阳县少数民族养鸽增加到17户,存栏数3.5万羽,1000羽以上的有3户。总产值达560万元,利润达150万元。2015年,温州少数民族饲养鸽子的有梅溪钟声亮、闹村蓝德明等。全市销售6.2万羽,存栏5.2万对。
  二、家畜
  毛猪
  过去畲族农户家庭都养。1970年前,是户均1.5—2.2头,少下本钱买饲料,只靠自家的番薯藤、菜叶、山草等喂食。过年时宰杀,留足过年肉和第二年食用油,少量出售。即所谓的“养猪为过年”,商品生产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后实行商品化养殖,建清洁、宽敞的标准猪舍,买饲料,数十头、数百头饲养。泰顺战州蓝全敏、文成培头钟一兵、平阳顺溪溪南雷衍亮、昆阳下里汤钟锦林等在扶贫办、民宗局扶持下成为当时的养猪大户。钟锦林1998年开始养猪,建起占地10多亩的养殖场,2001年向市场提供1000头,猪肉10万公斤。还引进外地优良种猪,向市场提供数千头仔猪。2010年后,各地创建美丽乡村,拆除猪栏,保护环境,不再规模养殖。农户也因没有效益普遍不养了。
  牛
  分为水牛、黄牛。水牛作为耕畜,用作犁田耕作,农业集体化时,每生产队养有1—2头。黄牛辅助小坵田耕作,主要是菜牛宰杀,供应市场。2010年,泰顺县彭溪畲民吴荣明投资10余万元,购买种牛创办“荣发农业合作社”。2015年,发展到60多头,年收益5万—8万元。市内少数民族山区农户饲养者1%—2%。
  羊
  适合家住山区有山场的少数民族农户养殖。1986年,泰顺仙稔乡竹家山畲族村主任蓝启宇,筹资3000元买来12只波耳山羊开始养,他养羊肯吃苦,搭草寮住山上,发展到近百只,年收入5000多元。文成西坑坑底源蓝菊莲、培头畲村雷元满等发展到100多只。2000年后,保护生态,仅剩零星饲养。2015年,市内民族乡村养羊者10余户,存栏500余只。
  三、水产养殖
  羊栖菜
  1997年,洞头县寮顶郭直清、郭细进等21户回民开始养殖,放养面积379亩,产量达188吨,产值145万元。每个劳力有6万元。
  紫菜、金牡蛎
  1989年苍南赤溪镇流歧岙畲、汉两族村民养殖紫菜、金牡蛎等1200亩,每亩收入2000元。尔后雷化科、蓝颜亩、雷升全等坚持养,年收入5万—6万元。宋埠镇陡北村钟克清、丁阿云从事滩涂养殖青蟹、跳跳鱼等,户均年收入10万余元。2000年后,乐清市大荆镇盛家塘村畲民养殖对虾、蝤蠓、河蟹;霞关镇南关村回民郭廷川、郭廷森从事近海捕捞虾皮、海蛎、杂鱼等,均收入颇丰,靠海吃海。到2015年,全市有少数民族滩涂养殖基地18个,养殖水面8600亩。
  四、养殖业基地选介
  畲农养鸡场
  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溪后麻寮村畲妇雷东华创办。她高中毕业后为谋生计,曾在义乌、永嘉等地摆摊卖衣服、鞋子等。2007年,为照顾患中风症的公公,在本村承包山地办“土鸡放养场”,特地去台州学养鸡技术。在经历鸡瘟等挫折后,不气馁,自学兽医和小鸡孵化技术。2010年,带动全村20多户入股,集资150万元成立“文成县畲农农产品合作社”,承租山地100亩,投入10万元修通道路,以出售小鸡、鸡蛋和肉鸡,年收入10余万元,入股社员年均3万—4万元。雷被喻为“畲家女强人”。2012年后,获得“温州市双学双比女能人”称号,其合作社获得“文成县农村科技养殖示范基地”称号。
  钟声亮养鸽基地
  1986年,平阳县梅溪镇书阁民族村钟声亮开始养鸽。近年来随着声亮养鸽技术的成熟,效益趋好,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成立星亮鸽业养殖有限公司,年收入20万元以上。2015年该公司占地23000平方米,存栏数种鸽、蛋鸽合计5.2万对,是温州市农业百家龙头企业。2014年,钟声亮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成为温州少数民族养殖业最成功的典型。
  第三节 工业、商贸服务业
  一、工业
  明、清至解放前,温州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大的工业企业。
  手工业
  由于林多竹多及建房需要,工种以木匠、泥水匠、篾匠、石匠居多,辅之棕衣匠、理发匠、铁匠、弹棉、裁缝等。文成县培头畲族村的石匠很有名,皆系钟义庄师傅带出来。1958年钟义庄曾被政府征调去参加杭州钱塘江大堤的建设工程,所砌石墙平直美观,受到工程指挥部表扬。1990年时全村有钟其宽、钟文村、钟耀星等石匠10余人。
  泰顺县江家山民族村则以木匠闻名,蓝道三、蓝成春、蓝光珠、钟利云、蓝宗文、钟成处、钟家晚、魏朝友等人均是建房大师傅,能建七榴、九榴的大屋。篾匠以泰顺竹里村的蓝传旺、司前村的蓝昌美等手艺较好,编织的箩筐等家具非常耐用。2010年,全市畲村各种工匠近1000人。
  过去从事手工匠劳作的工场,称作坊。温州民族地区主要的作坊有榨油坊(又称水碓坊)、砖瓦窑、纸坊(纸厂)。其他如圆木制作、棕衣编织、裁缝等因以家庭为单位,人员少,没有集体劳作形式,不须作坊。
  榨油坊泰顺县左溪村是全市少数民族乡村中开办榨油坊最早最多和规模最大的。清咸丰年间,村民刘立章的祖辈就在三亩岭脚开办,面积300平方米,以水为动力,渠道300米长,为本村及相邻的司前一带畲汉村民榨茶油、其水碓兼大米加工。年加工茶籽200—300吨。稍后畲民雷如坤亦在库坑岭脚建油坊,专门加工茶油,年加工油茶籽300—400吨。1952年左溪村畲民雷根永到司前办油坊,兼磨米粉、大米加工等。
  榨后的副产品茶子饼,是村妇洗头的上好原料,可使头发乌黑发亮。茶子饼还可毒溪鱼和泥鳅等,笔者年少时常去油坊买来毒鱼。开水泡后的茶子饼水泼到溪潭后,就看到白花花的溪鱼“浮头”,用笊篱捞来,十分高兴。
  1950年温州民族地区有油坊40多座。1980年后,油坊不再运作。
  砖瓦窑 建房、建坟墓等需要砖和瓦片,制作、烧砖瓦是民族地区传统手工业。不少畲村都办砖瓦窑。开办最早的泰顺彭溪玉塔村,在宋时就能烧制碗和坛罐等,后来改做烧砖瓦。民国时就开办的砖瓦窑很多,如文成培头、周垟、上坑,平阳王神洞、九岱,泰顺下稔垟头、龟垟岭、竹家山等。所烧的是青砖,用水冷却,大窑可烧瓦片5万—6万粒,或砖3万块,须柴火5万斤。小窑烧瓦2万—3万粒,或砖1.5万—2万块。制烧的瓦片圆桶形,4粒一筒,称筒瓦,坚固耐用。1970年,全市计有砖瓦窑60多个。泰顺下稔民族村垟头自然村就有30人从事烧制砖瓦,是全市从事该行业人数最多的村。蓝道德、蓝传秋等是有名的烧砖瓦师傅。1980年后采用煤与泥土混拌烧红砖,2000年后政府控制土地,农村不再烧。
  纸坊 是早年毛竹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毛竹资源多的民族山村均办有纸坊(纸厂)。文成的西坑、平阳的青街、泰顺的竹里、司前均有。泰顺司前畲族镇的黄桥最多,全村30多家。民国初年,平阳造纸师傅来造纸,仅陈吴坑这个百余人口小自然村,就建有纸坊8家,黄桥村民回忆:“挑夫、民工及往来买纸客商络绎不绝,日均人流量300—500人,热闹非凡。”至解放初,全市民族地区约有纸坊80家。
  社队企业
  1956年农村合作化后,民族地区开始办手工业社,从事副业劳动,抓经济。主要有三类:一是竹木资源加工利用的综合厂、竹编厂,1956年司前手工业社开办,招收农村女青年60人,生产竹编花篮、工艺品妆饰盒等。二是从事农业机械生产、修理的公社农机厂,这是为落实“实现四化”中的农业机械化开办的。一般生产打稻机、铸犁头及修理简单的农业机械、喷雾器等。它属公社所有,集体性质。如司前公社农具厂,内有打铁、做篾、棉棕、木工等车间,生产打稻机,打制锄头,篾工则做篾、箩筐,棉棕是生产棉被、棕衣等,有38个工人。西坑公社农机厂能铸造铁锅、犁头等,有工人30余人。据调查,1956—1975年时,全市7个民族乡都办有一个公社农机厂,从业人员300余人。三是森林资源丰富的乡、村办的村级、公社级集体林场和茶场。1975年,温州民族地区计有村级林场120个,公社林场7个;村级茶场100个,公社茶场7个。全市有各类竹、木生产企业20个,从业人员600多人。女
  个体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少数民族中一些头脑灵活者弃农办厂。先是以前作坊的形式办。资金原始积累后,就以合资形式办,规模随之增大。他们不但自己致富,而且引亲带眷,安排乡邻就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1988年畲民雷锦森在鹿城将军桥创办雷得利鞋厂,生产皮鞋和各式胶鞋、注胶鞋。1992年迁到瓯海经济开发区慈凤路,购地10亩,新建厂房5000平方米,建起三条制鞋生产线。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入库制度,优先安排本地和外地来温少数民族就业。有标准厂房9200平方米,职工820人,科技人员80人,是温州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员企业。
  1988年4月,平阳榆垟蓝胜利在家乡创办“平阳汽车机械配件厂”,生产汽车配件。1995年投资500万元,在昆阳镇104国道旁创办平阳蓝氏塑料制品公司。占地10亩,建厂房5000平方米,生产编织袋等产品。1991年,瑞安市回民丁养奎集资100万元创办“温州宏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包装编织袋。产品80%出口日本、美国、法国、秘鲁等国。1996年后增加来料加工等。1991年,平阳钟忠妹夫妇在万全镇创办温州万宏汽车轴瓦泵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职工280人。主要生产汽车轴瓦、水泵等。1993年7月,回民冯荣林和台湾商人刘育增集资1000万元创办爱迪斯鞋业有限公司,厂址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0号小区。占地6.5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生产各式皮鞋。由于质量过硬,产品不但在本地畅销,还打入新疆并远销东南亚和西欧各国,是温州市回民创办的较大企业之一。
  电器生产类企业有瑞安回民丁松林的新疆中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食品类企业有苍南百年食品老店丁源兴等;竹木制品类有泰顺蓝家恩的温州泰丰竹业有限公司、泰顺雷本环的雷诺玩具厂等。
  在外创业成效较好的有泰顺雷茂顺的钱塘江石材中心、雷必从的芬兰国房地产开发公司、雷宗东的绍兴博大手机连锁店、蓝德光的浙江蓝翔轴承有限公司、蓝勇的金华顶置业有限公司等。
  在改革大潮中,办企业绝非易事,许多原来成效很好的少数民族企业也在商场中失利,要引以为鉴。
  2015年,温州少数民族创办的各类企业百余家,工人计3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占30%—50%,年产值200多亿元。
  企业选介
  温州万宏汽车轴瓦泵业有限公司
  1991年,平阳钟忠妹夫妇投资300万元,在万全镇创办。公司重视科学发展,有自己的科研团队,讲求质量、守信用。产品经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是平阳最大的少数民族企业。
  公司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捐资助学,资助修路等,累计200万元。2002年平阳县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助学、造就人才”匾额。2010年后,年产值稳定在3000万—5000万元。2004年,钟忠妹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丁源兴食品厂
  苍南县桥墩镇回民祖传百年老店,1919年丁源兴创立。主要制作“丁源兴”系列各式肉馅芝麻月饼和糕饼。酥脆味好,备受浙南、闽北顾客赞誉。2001年中秋节,该厂捐送一汽车20000只月饼给泰顺少数民族人民过节。该厂在温州市区、苍南、泰顺等地都有销售店。2010年后,每年产值稳定在1200万—1500万元。丁源兴月饼先后荣获“温州市知名商标”“浙江老字号”等荣誉。
  钱塘江石材中心
  泰顺县罗阳镇雷茂顺2009年在杭州创办。该公司现有占地面积1100多亩,营业面积80万平方米。从事石材加工、交易、储存等业务,已建设成为目前华东地区最大规模、有品位、专业性强、效益好的石材企业。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单位。
  雷氏芬兰房地产开发及物业有限公司
  2006年泰顺县仕阳镇石竹后村人雷必从在芬兰科沃拉市创建。从事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出租。投资了2亿多元,建成房产3万平方米住宅和别墅,销售效益好。2013年又购买200多亩土地,继续建房。他是温州市为数不多的在海外创业的少数民族企业家,1988年被授予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浙江华潍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9月,永嘉县小坑畲族企业家郭寿法,投资5000万元在瓯北镇成立。该公司用高科技生产塑性淀粉膨润土复合材料,可完全降解塑料制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酒类的包装。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是市场前景看好的绿色环保企业。此外,2015年11月,郭寿法和华潍集团还在辽宁朝阳市投巨资建立占地1000亩的高新复合材料产业园。
  温州泰丰竹业有限公司
  1990年泰顺司前蓝家恩创办,占地6亩,主要生产竹筷等竹制家具、用具等。产品讲求质量,企业声誉好。2015年公司有职工200人,产值850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130万元。公司先后被授予“浙江省林业龙头企业”“温州市百强农业企业”等荣誉称号。
  温州瓯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0年洞头县回族青年庄郭华创办,从事瓯越文化弘扬、展示工作,公司设在温州数码城。
  二、商贸服务业
  1983年,泰顺司前畲民蓝松青,投资8000元创办“司前民族旅社”,饮食加住宿,有24个铺位,对投宿的少数民族同胞半价收费。1984年,苍南县民族科报经县政府批准建立“苍南少数民族招待所”,坐落在灵溪镇河滨东路,占地9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8平方米,大大方便乡、镇畲族群众进城及周边县畲族同胞来苍南的住宿。归口民族部门,适当收取管理费,是温州市少数民族中唯一的集体企业。1992年,文成周山下畲民雷昌成,举家到鹿城天窗巷开拉面店。1999年苍南县在灵溪河滨东路348号以股份制形式建成“苍南民族饭店”,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标房88间,有可容纳600人同时进餐的餐厅。附设大、小会议室,及相应的娱乐、商务设施,是温州少数民族最大的餐饮饭店。
  善于经商的回民,1983年后在鹿城开设皮坊联和宰杀作坊,在道前桥开设陈万顺麻油店,还在小南门、公园路等处开设牛卤店、麻油店。尤其是解放北路的凤楼清真馆,风味独特,很受市民青睐。
  2015年,全市少数民族商店、拉面馆等计300多家,从业者800多人。
  农家乐
  2005年,泰顺左溪畲村党支部书记蓝学许在自家开办“山里人家农家乐”,销售畲家自产的蔬菜、本地猪肉、鸡鸭、笋干等特产,生意红火,年收入5万余元。尔后竹里畲村雷圣利也开办“三月三农家乐”,左溪雷茂贤开办畲寨农家乐。到2015年,温州民族地区约有50家,从业人员近300人,平阳县的青街、文成县西坑、泰顺县司前比较集中,经济效益好。
  民宿
  即农村旅馆,吃饭加住宿。近年来这个新事物也进入温州少数民族乡村,和农家乐一齐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文成县培头钟邑锋投资300万元,建成“金钟山农庄”,有20个标准客房,30个铺位,能举办宴会,容纳300人同时进餐。年收入20万元以上。培头村先后建成民宿10家,客铺100余个。2013年,泰顺县以竹里畲族乡为重点,建成民宿10家,有铺位200个,尤以大发垟村的“凤栖谷”较出名,有铺位近百个。竹里村还成立“民宿协会”,村支书雷圣忠为会长,负责管理民宿的经营。2014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与陪同的市委、县委书记均住竹里、培头村民宿。
  2015年,温州少数民族乡村有民宿60多家,客铺800多个。
  第四节 林业
  温州畲村历来就有种树种德、栽竹立节、养绿山林、后人乘凉的思想意识。尽管过去少数民族群众“脚踩别人天,头顶别人地”,也会在属于自己一点有限土地的园头、地角栽上树和养绿毛竹,用于塔棚架建灰斗,或出卖后换油盐,补贴家用。
  一、林业基地建设
  1952年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地主山林所有制,少数民族分到山场。
  1953年温州地区行政公署发出《关于发动群众开展造林育林工作的指示》,把植树造林提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规定“社造社有,队造队有,谁造谁有”的林业发展政策,调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造林积极性,掀起全民植树造林的热潮。到1965年,全市少数民族地区造林30多万亩。
  1980年改革开放后,实行林业“三定”政策,少数民族群众又承包疏山林和自然林进行改造、补密。1985年,平阳县怀溪乡蓝圣闹,承包四架山805亩山地,签订为期25年合同。他以山为家,搭山棚,吃住山上,苦战5年,种下杉树16万株。文成县西坑畲族乡三合村原村支书钟德林,带头自种、自管、自收,植树造林140亩。苍南观美镇马家垟村蓝色沿,1988年承包荒山250亩,营造杉木林。他们一心栽树,绿化荒山,造福后人,被誉为畲村的“植树王”。
  生态公益林
  文成县西坑、周山,泰顺县司前、竹里等民族乡镇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1990年司前畲族乡与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联营林场,依托保护区的资金和营林技术,按“划山营林,山权不变,林权归联营场所有,收益按比例分成”的原则,在黄桥建立16000亩生态公益林。1995年竹里畲族乡也建成10000亩生态公益林。2005年,司前、竹里、西坑等民族乡镇都获得“生态乡镇”的称号,2010年文成、泰顺获得“生态示范县”称号。
  生态公益林补偿金2005年市、县林业部门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开始发放,泰顺县的司前、竹里两乡镇每亩是5元,后加到8元、15元。2015年已增加到每亩25元。林区少数民族农户,包括所在村的国家工作人员,每年都有分红,少则近千元,多则5000—8000元。山林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碳汇林基地建设
  这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一个新方向,即运用科技手段,通过山林树木吸收汇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碳,使居住环境低碳化,宜于住人。2011年泰顺县竹里畲族乡进行碳化林基地建设。一、二期工程共25000亩。其中封山育林15000亩,补植改造8000亩,是全国首批生态公益森林碳汇项目。2012年乡里筹资,在省、市农业、林业科技人员指导下开始实施,经验收合格面积15300亩,获补助资金131万元。是全市最好的碳汇林基地之一。
  市内民族村也是林业的重点村,其山林面积等数据,均在后面“民族村基本情况统计表”中有登记,参见第251—254页。
  到2015年,全市7个畲族乡镇山林面积417435亩,木材蓄积量236625立方米。
  二、山林保护
  绿色养护
  清咸丰时(1854年),文成培头村位于偏远的山中,入春以后,村中的风水林和毛竹春笋等常遭周边村一些无赖偷挖偷砍,甚至连路荫也遭殃。少数民族群众叫苦不迭。村中头人写材料,向县衙门控告,请求为民做主,颁发禁令,打击不法之徒。
  青田县衙门很重视,调查后,即颁发告示《署浙江处州府青田县正堂加六级记录十二次张》,张贴培头村及邻近的呈山底自然村。
  布告张贴以后,遏制了盗砍歪风,培头村的山林、竹园和路荫得到保护。今天我们在培头村口和里面呈山底村口看到的那些参天大树就是当时栽种和养绿的。具体详见第五章的“文物古籍”节。
  1965年,泰顺马头岗半岭畲族村屋旁坟头,有邻村黄湖夏家先人栽种的一棵大松树,夏家因急需用钱,要砍树出卖。雷斯业等6户畲民,在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每户出2元,集资12元将它买来作风水树,精心养绿。50年过去,此树直径已达1.5米,粗壮挺拔,枝繁叶茂,成为泰顺畲村为数不多的一株200多年的风水古松。村民爱护树木的举动也成佳话。
  山林保护还要提及的是,“文革”期间,无政府管理,山林遭到乱砍滥伐。温州周边寿宁、景宁等地大批外来人员到文成、泰顺的少数民族地区买木头、背木头,山林遭受重大破坏。林区乡村干部、民兵日夜加强值班,打击、拦截势如潮涌的“背柴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林业生产。
  山林防火
  防火是林业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市内畲族乡、村都建立严格的防火制度,控制野外用火。2004年3月,《泰顺县委信息》以“司前畲族镇落实‘四个三’措施,连续23年未发生火灾”为题,通报表扬其做法:强化三个意识:一是领导责任意识,二是法律意识,三是产业意识;建立三支队伍:一是乡村干部防火队伍,二是护林员队伍,三是灭火队伍;管好三种人:管好老人、痴呆人、小孩的盲目用火。
  但山林防火仍防不胜防。一般年景,全市民族山村发生火灾20—40次。2000年3月28日,泰顺司前畲族镇林山畲族村发生山火,过火面积300亩,损失800万元。村民雷宗竹救火英勇牺牲,县人民政府追其认为革命烈士,葬入烈士墓;镇办公室主任陶钟棉全身严重烧伤,二级伤残。此次火灾是温州民族地区历史上最重大的火灾之一。
  三、毛竹
  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毛竹的生产。竹园面积最大的乡是泰顺的竹里畲族乡和青街畲族乡。竹里号称竹的海洋,有毛竹12000亩,立株数200万株。该乡石角坑盛产的毛竹又粗又大。青街畲族乡有竹园8000亩,立株数120万株。
  温州60%—80%的畲村都有毛竹林。黄桥、叶山、里光、新北、石角坑、敖里、双前、九岱、王神洞等为主产地。尤以泰顺县司前畲族镇黄桥村最多,全村1.18万亩,立株数270万株,人均面积7亩,是温州毛竹最多的村。1959年,青街王神洞的优质毛竹,被选送参加国庆十周年展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获得“优质特产”的美称。
  2015年,温州7个畲族乡镇毛竹园,除岱岭、凤阳两乡少量不计外,共是36800亩。
  解放前,村民通常拿它剖“火篾”,用于照明;吃不完的春笋,晒成笋干,招待客人。
  造纸
  文成、泰顺等地畲山,用毛竹造纸,由来已久。据清代林鹗《泰顺分疆录》卷二“物产”记载:“竹纸,产一都(注:司前一带)。康熙三十一年(1692),汀州人罗元森游览泰顺里光村,见其地多竹,而建厂造纸。后遂及于邻邑。”所造之纸称花笺纸。因韧性好,不渗墨,民间广用此纸,外界又称这里生产的纸为“一都纸”,在温州、丽水一带享有盛名,是较大宗出口商品。直至民国初年泰顺一些畲村仍有纸厂在造纸。黄桥陈吴坑自然村,民国30年(1941)还有平阳师傅在造纸,村里有纸厂8家,淹纸塘25个,年产纸200—300担。
  竹制品生产
  1950—1970年,平阳师傅到泰顺、文成等地竹乡剖雨伞骨、雨伞篾等。泰顺司前等竹产区也办有竹制品厂,制作竹编工艺品、竹床、竹椅、竹凉席等。平阳青街九岱竹农则利用竹丝扎扫帚,一度成为全县闻名的“扫帚村”。畲族村民钟学谷、钟炳在、钟义水、钟炳通等是当时有名的扎“扫帚王”,每年收益2000多元。
  1980年后企业规模扩大,泰顺司前利众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是温州民族地区最大的竹制品厂,生产的“利众牌”系列竹制品,年消化毛竹100万—120万株。此外泰顺民族工艺厂等年消化毛竹数十万支。
  毛竹技改
  以往的毛竹园,都是粗放经营,任其自生自灭,收入有限。1990年后,在省、市、县扶贫办及林业、民宗部门扶持下,对竹农进行科技培训,又在扶贫资金帮助下,对竹园进行垦翻,挖掉树桩树脑、石头,砍除杂草灌木进行技改。泰顺等地用水滴灌技术增加竹园湿润度;青街使用以谷壳给竹园冬季保暖催笋的技术,使竹园的出笋率、笋的质量提高,竹山变笋山。
  到2015年,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毛竹园技改面积近8000亩。每亩竹园的经济效益从技改前的240元增加到技改后的800—1000元。毛竹成为继森林之后少数民族山村又一绿色银行。
  四、珍稀名木
  少数民族地区山林中的珍稀古树主要有红豆杉、香樟、枫香、浙江油松、香榧、柳杉、丁枫、马尾松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柳杉、马尾松,全市200年树龄以上的有200多株。
  香樟、香榧、苦槠等古树较稀少,数量在80—100株。
  红豆杉
  在司前、西坑、青街等地有少量存在,尤其是司前畲族镇黄桥小燕村水尾的2株,520年以上树龄,直径1.5米,为泰顺乃至全市最大。
  细柄阿丁枫古树群
  分布在司前畲族镇左溪村梨树坵自然村公路边,50多株,直径在1米以上,树龄200余年。主要用于军工生产,制作枪托。
  千年檵木群
  坐落在泰顺县岭北村尾民族村通往县城的古道大岭上。檵木是一种材质非常坚硬、韧性强的宽叶林,成长慢。经林业部考证,该处普遍已有500年以上树龄。但直径仅60—70厘米。属全市唯一一处千年檵木群。由于是古道路荫,才保护得这样完好。
  五、野生动物
  主要有老虎、野猪、獐、麂、穿山甲、竹狗、狐狸等,蛇类有蝮蛇、竹叶青蛇、五步蛇等。
  这里还要提及的是狩猎,狩猎是过去畲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林茂密,人烟稀少,虎狼成群,不仅糟蹋庄稼,还常伤害人、畜。据传青街王神洞蓝姓先祖三兄弟迁基时,第一天晚上在溪边石崖下,老三半夜就被老虎咬死了,两兄弟一个逃到桥墩莒溪,只留一个在本地。苍南桥墩黄檀口柳庄,雷姓先祖也有被老虎吃掉。泰顺县百丈上林钟姓也曾有一祖母被老虎吃掉,只剩下一个手指头,泰顺下稔垟头也有祖母被老虎咬死的传说。这足以证明少数民族迁徙地环境险恶!文成培头、泰顺阳畲等山边畲村,往往太阳尚未落山,就得关门闭户,停止活动。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顽强的畲民持铳自保,渐渐养成喜爱狩猎的传统。他们自制土铳和乌硝,到铁铺找来铁砂,养起猎狗,农闲时就上山打猎,所以畲村男子大都有土铳,善于打猎。
  《高皇歌》唱道:“凤凰山上好猎场,日日背铳去山上,掏弓打猎山羊子,打倒山羊喜洋洋。”打猎一是消除危害;二是打到麂、鹿、獐、野猪、山羊等,可以补充平时很少吃到的肉类。吃不完可以拿到集市上出售,有收入。
  泰顺黄沙坑、柿水垅等畲村出猎前,还到七五相公、八五大王像前点香祭拜,传说它们很灵验,能保佑畲民打着大野兽。
  培头畲村至今还传颂开基始祖钟世雄太公“一铳千金”的故事。说是一次钟太公独自背铳上山,正在一个高坎下观察动静,忽然有唾液滴在他脸上,仰头一看,一只老虎正注视着对面山一母野猪和一群小野猪,馋得流出口水。他举铳朝着老虎脖子打去,老虎中铳,猛扑向对面山猪群,一口气把母猪和12头小野猪都咬死。钟太公便坐收其利。由于老虎和野猪价钱合起来超过千元,被誉为“一铳千金”。
  1963年3月,还发生文成县双坑村雷德葱在家门口菜园拔菜,不幸被老虎咬死的悲剧。
  近年来,政府加强对猎枪的管理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已不允许持铳打猎了。
  第五节 城乡建设
  一、道路
  昔日畲山道路
  温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偏远高山、深山,村小,分散,地势不平,交通条件恶劣。“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是过去畲山交通的真实描述。
  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把铺路修桥、建矴步作为人生一大美德,千方百计筹资筑路,改善生存条件。清道光三年(1823),平阳县堂基村畲民集资800两白银,修筑石印潭矴步110米。勒石立碑“石印潭矴步碑”,介绍修建经过。清光绪十八年(1892),泰顺彭溪昌基畲民李必富,在福州经营茶叶赚了钱,回家修建到彭溪10华里的古道。中间经过严各溪,也建矴步20多步,勒石立碑“严各溪矴步碑”。村民建路、建矴步的事迹和两通石碑,均被载入《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一书。
  古道
  温州民族乡镇古道主要有:
  九溪岭古道 文成县九溪村通往周山畲族乡,路宽1.2—1.5米,长10公里。
  敖里古道 文成县西坑村通往敖里,全长5公里。
  三滩古道 泰顺县三滩村通往司前村,经阳坑头、阳坑岭、筱条、左溪到司前,全长12.5公里。
  岭北古道 泰顺县岭北村尾经岭头庵、东源到县城西门,全长12.5公里。
  此外,还有平阳青街通莒溪、平阳矾山通岱岭等古道。
  总的来说,1980年前,村庄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生产生活的物资,农业生产的化肥、种子等,均靠肩挑背驮。更有甚者,住在山头上的农家,碾米还要挑到山下,碾好又要一斤不少地挑回来,皆因交通困难。
  建设机耕路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群众在“要致富先修路”精神感召下,纷纷行动起来,出力出钱,兴起第一波畲山修路热潮。这一时期,靠人工开挖,用锄头、泥箕加板车,修建机耕路。泰顺县马头岗、林山、阳畲、上岱,文成县呈山底、培头,平阳县九岱,苍南县高山村等,均是全村男女老幼上山开路,热情高,劲头大。特别是青街的九岱村、竹里的上岱村、司前的阳畲自然村等都位于高山顶上,路线长8—10公里,投资都在50万以上,均是修建多年时间才通车的。
  到2000年,行政村通乡政府、行政村与各自然村之间的机耕路基本上开通,方便了竹木资源、矿产资源的运输和开发利用。
  道路硬化
  2001年以后,国家实施“康庄工程”建设,每公里补助2万—3万元,统战、民宗部门也从民族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修路补助。同时村集体和村民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富裕后的老板、社会热心人士也积极赞助畲乡交通。在机耕路的基础上,优化线路,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硬化道路,“泥水路”改成水泥路,直通家门口。
  2010年,文成西坑畲乡连接泰顺县司前畲乡的铜铃山公路开工建设,历时4年建成,路长10公里(其中隧道2500米)。文成西北部龙麒源铜铃山与泰顺乌岩岭、飞云湖景区连成一片,便利旅游资源开发。2013年,平阳青街畲乡与苍南县畲族较多的藤垟乡6.5公里联通,改变青街死角的状态。
  在交通、扶贫、林业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许多畲村还开通到林业基地、毛竹基地、农业观光基地的道路。
  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10年以来,共在文成、平阳、苍南、泰顺四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投入1.57亿元,建成农村联网路35条,587公里,受益乡镇14个,受益人口5.8万。到2015年底,温州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实现村(包括6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摩托车、电动车、小车逐步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交通工具,小车及各种代步车入户率为40%—60%。
  公路运输
  1992年,平阳顺溪雷大才购买一辆中巴车,从事新田至敖江的客运,钟维标购买中巴车,从事朝阳至灵溪的客运。文成西坑镇有12个少数民族运输专业户,进行县域至各乡镇间的货运和客运。1994年,平阳书阁村钟运励有大巴5辆,开通灵溪至温州、龙港至温州、金乡至温州、福建寿宁至温州等多条较长线路客运服务,是温州少数民族最大的运输专业户。
  二、电
  分为水电站建设和供电工作。
  水电站建设
  1967年,泰顺县司前镇白鹤渡电站开工建设,装机200千瓦,库容160万立方米,征地350亩,移民8户,拆民房50间,总投资12万元。1968年竣工发电,电力供应司前一带农村照明和大米加工等。是温州民族地区第一个水电站。
  1978年,泰顺县龟湖乡徐家山长坝头村在县水利局技术员郑明友帮助下,在后山坑建100立方米的水池,水利局赠送一台6—10千瓦微型发电机,白天蓄满水,晚上发1个多小时的电用来照明和大米加工。全村6户30多人最早享受到有电的幸福,该村是温州地区最早发电照明的少数民族乡村。温州地委统战部主管民族事务的干部张昌斌和雷小武专程从温州赶往仕阳,又走了50多里山路前来祝贺。
  村民雷建加当场赋诗一首,以表达感恩之情:
  绿水青山一线天,小型电站建山涧,
  党的恩情比天大,畲族人民记心间。
  1985年,文成县在西坑乡赤水垟开工建设市重点工程——高岭头水电站,装机16000千瓦,总投资2200万元,1995年建成。
  1995年后,社会集资建电站的热情高涨。1997年泰顺畲族村民蓝细发等30多户集资400万元建成左溪电站,装机500千瓦。这是温州民族地区较早建设的少数民族股份制电站。
  1998年5月,在司前黄桥建成省重点工程三插溪水电站,坝高88.8米,库容4462万立方米,总投资3.14亿元,装机2台,各2.2万千瓦。该电站是泰顺县最大国有企业,有职工魏陈英等72人。年发电量1亿—1.3亿度,年收入5000万—6000万元,年上交国家税收1500万—1800万元。
  到2015年,全市民族地区共有水电站33座,总装机118310千瓦。其中司前畲族镇内就有16座,装机62240千瓦;西坑畲族镇有12座,装机50710千瓦。
  另外,司前还有一座即将开工的峰门抽水蓄能电站,即利用电力峰谷差,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电站,是省内规划中同类型最大的电站之一。2002年全乡就开始搬迁移民,腾出地方建水库。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抽水蓄能电站领导小组,负责前期筹备工作。经多年筹备和多方呼吁,2016年春,国家电网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泰顺县人民政府达成并签署共同建设意向书。电站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50亿元。司前将成为全市最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供电工作
  1978年前主要是解决电灯照明和农村碾米,及简单的磨粉、做面条等农副产品加工。
  1980年后,市、县供电部门把民族山村作为工作重点,在各县统战、民族部门的支持下,各地民族村积极拉电。先是各地小电网的电,后因小电网电压不稳定,又不正常,又改拉市、县联网电。
  到2000年,全市民族地区98%以上农户都用上全市联网的电。同时,也用电力解决了碾米、磨粉、制茶等的困难。温州畲山从此不再“火篾当灯照”。
  还要提及的是用柴油机进行大米加工。由于村小拉电费用大,民族经费补助不够,在1988至1998年,文成、泰顺等山村曾经用永康生产的“四方”牌12匹马力柴油机、丽水生产的“云峰”牌12匹马力柴油机作动力碾米。泰顺县购买柴油机50台,发放给樟树垟、齐山下等畲村。保养好的村至今仍在使用。
  三、饮用水
  早年少数民族村民就地取材,用毛竹筒引山泉水到家;或者自家屋旁挖有水井,提水吃。二者合计占民族山村60%—80%。
  畲村流行一句俗语:我们住山头就是烧柴吃水不要钱。1970年后,由于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广泛应用,水体受污染,人畜吃水安全受到威胁。
  1982年开始,在市、县爱卫会、统战部、扶贫办等支持下,进行改水。建水池,用无毒塑料管引水到户,人及牛、猪等吃上清洁、放心的水。1984年,泰顺县筱条畲族村筹资2万元,建水池3个,引水管2000米长,全村50户、250人受益,是温州第一批水改的民族村之一。他们在水池外墙青石上刻“吃水不忘共产党”,表示饮水思源之意。
  温州市少数民族村改水还得到宗教界及社会企业家们的慷慨支持,援助对象以文成、泰顺两县为多。1998—2001年,全市民族村受助30万元,5000多人受益。到2010年,温州少数民族80%的山村都进行了水改,吃上了安全水。
  2014年,温州市在省宗教界支持下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程,主要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少数民族村又是受助重点。
  且数额较大,一般30万—50万元,可使全村集中建设,统一供水。2014—2015年,两年内有苍南县凤楼、福掌,文成县高村、乌田,平阳县前山,泰顺县三滩等12个民族村受助410万元,受益人口20000人。
  到2015年,温州少数民族山村98%以上群众都吃上安全放心水。
  四、住房
  茅草房
  早年,温州少数民族住山头、山沟旮旯里,经济困难,大多是用竹、木搭寮,盖树皮和茅草,单层,勉强能挡风遮雨,称之茅草屋。
  泥木结构房屋
  解放以后,农村普遍建造的住房三面用泥土夯实筑成泥墙,一面采用木柱、木板,盖瓦片,称为泥木结构。样式一般是三榴两层,泥墙保温性好,冬暖夏凉,宜于住人;其不足之处是低矮潮湿、光线暗淡。山林多的畲村,则不用三面泥墙,而全部采用木柱、木板。经济较富裕人家、兄弟多者有也盖五榴、七榴,最多是九榴式。雄伟漂亮的有后面介绍的培头呈山底钟姓大宅等。
  砖混结构楼房
  1980年后,社会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建房也和汉族一样,开始采用砖、钢筋、水泥,门、窗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特别是1990年后,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持少数民族下山扶贫点(也叫民族新村)建设,在推进市民住房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泰顺县是温州民族地区第一个进行下山扶贫点建设的。1995年,“左溪民族新村”工程开工建设,围垦溪滩10亩,建房62榴。年底,来自高山顶上、深山沟中的阳畲、芭蕉塆、蓝松水等56户、208人迁入新居。1997年,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安福路“畲族新村”工程开工建设,建房60榴,搬迁57户、262人。尔后,苍南县括山乡山岗内、凤阳畲族乡鹤山村、洞头北岙等民族地区着手进行下山扶贫点建设。到2002年,全市共建成民族新村、下山扶贫点125个,搬迁近20000人,其中仅泰顺县就建有章前垟等下山扶贫点28个,搬迁980户、10000人。
  随着政府推行人口向县城、集镇集聚,富裕了的少数民族居民纷纷到县城、集镇购买楼房。到2010年前后,温州70%—80%的少数民族居民纷纷告别茅草屋、泥木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五、特色村庄建设
  2008年畲族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省、市、县的统战、民宗部门拨出民族经费,大力进行畲族特色山村建设。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一盘棋考虑,分步实施。平阳、泰顺、文成、苍南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政府都把民族特色村建设纳入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并作为重点进行定位和设计。
  2010年,泰顺县左溪村委会率先请温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出“左溪村规划”蓝本,拆除杂乱的民房,投资近千万元,建美观排屋、别墅群,安置入住34户、184人。2012年,司前畲族镇政府筹资1.5亿元,建设畲族风情园,建筑总面积33104平方米,安置240户、750人,是全市民族地区最大的扶持项目。苍南县编制的《苍南县乡村旅游规划》中,就十分突出畲族元素、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往等重点,编制出《岱岭畲族乡旅游规划》《岱岭畲乡民俗风情文化园规划》《浙闽台民族花海生态园规划》等子规划,2013年开始逐步逐个实施。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乡民俗风情文化风情园、乡游客接待中心、民族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
  畲族村庄外立面改造
  2010年就开始推进重点民族村畲族聚居区房屋外立面改造,装饰上仿古的木门、窗口、蓝腰带。请画家在外墙上画上具有少数民族元素的生产生活的历史图案。在临水的畲村,如泰顺的左溪、竹里都建起亲水走廊、游步道。游人一进村口,就知道这是少数民族特色山村。
  到2015年底,温州统战、民族、旅游、农业等部门投入的特色村改造经费5亿余元,建成泰顺县的左溪、竹里、建民、玉塔,文成县的培头、西坑、让川,苍南县的顶堡、富源、坑门,平阳县的堂基、九岱、王神洞等10多个比较美丽的畲村,涵盖畲汉群众5万余人。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市委书记徐立毅对民族特色村庄的建设表示充分的肯定。2014年9月,平阳县堂基畲族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首批);文成县培头村也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古宅、古村落
  古宅
  主要有培头呈山底钟姓大宅、龟湖长坝头雷姓古宅、岭北三角坵雷姓古宅等。
  培头呈山底钟姓大宅
  坐落于文成县培头呈山底自然村,清道光年间,钟大昌六兄弟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正屋九榴,高二层。两厢各五榴(现存左厢),最多时住6户40多人。
  龟湖长坝头雷姓古宅
  坐落于泰顺县龟湖镇徐家山长坝头,清道光年间千总雷士渭所建。正屋五榴,二侧厢房各三榴,有天井、围墙及大门,占地600平方米,可惜的是左厢房1970年塌后用砖补砌,影响原来的美观。
  岭北三角坵雷姓古宅
  坐落于泰顺县岭北乡村尾畲村,1913年始祖雷正勤、雷正祥从寿宁县坑底林峰坑迁来时所建。正屋五榴,厢房各三榴。正中一个大天井,正屋后两侧还各有50平方米小天井1个,并有后厢房。四周围墙、门楼,楼高二层,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它是本县至今保存最完整、最漂亮的古民居。
  古村落
  主要是泰顺县筱条古村落。
  司前畲族镇左溪筱条自然村,距司前5公里,清康熙甲寅年(1677),始祖雷光久从平阳青街章山迁此开基,子孙后裔所建,2015年57户、280余人,除蓝、李姓3户外,皆雷姓,是温州市保存较好的古民居。

知识出处

温州少数民族

《温州少数民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温州52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包括:源流与分布、革命斗争、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习俗、民族事务管理、城市民族工作、政府扶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