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福建霞浦县畲族情况调查(摘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967
颗粒名称:
福建霞浦县畲族情况调查(摘录)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161-165
摘要:
本报告记述了福建省霞浦县畲族发展概况。
关键词:
畲族
文化
霞浦县
内容
一、概况
霞浦县共有66057户,人口244485人,其中男140927人,女103558人(1958年人口普查数字)。畲族有25084人(系按1953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为212154人中,畲族21764人占10.25%的比例推算而得)。除海岛外,散居在全县12个乡中,而以西部与中部居住比较集中,南部较少,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平原与沿海较少。霞浦县的畲族是从其他地区迁来的。
根据老人们传说及族谱中记载:畲族迁来霞浦居住约有150~300年之久。当他们迁来时,汉族地主、富农及小土地私有者已基本占有了全县土地,汉族农民也基本都在平原的田地上耕种,只有一些有主的山上尚有荒地可垦。所以后来迁入的畲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与半山区,他们将水源较充分地区垦辟成梯田,并利用山地种植茶、竹及各种经济林木。
本县畲族主要是从福安、福鼎、连江和浙江平阳等县迁来,所以在靠近福安的西部山区中,畲族人口比较集中,靠近福鼎、平阳等地的北部山区也有相当一部分畲族;而沿海地区从连江等处由海道来,依靠木帆船运输,交通不便,所以居住人口很少。
正由于畲族迁入不久,迁来时土地均已被汉族所占有,所以开始都是向汉族地主租田、垦荒。近两三百年的发展中,后来也有少数上升为地主、富农。但大都是佃中农、贫农和雇农。
解放前,由于绝大部分畲民生活非常艰苦,卫生条件差,加上许多畲民盛行早婚,妇女产前产后又不得不参加重体力劳动,所以体质较差,影响了畲族人口的增长。解放后,经济生活改善了,卫生条件也有了改进,因而人口增长是比较快的。1953年人口普查时,畲族只有21764人,1956年已达22178人。
过去,由于历史上民族歧视,畲族常被辱骂为“臭畲牯”、“臭畲姆”,因为“畲”、“蛇”同音,所以他们很不愿意这个族称。他们自称为“山客人”,只承认自己是“苗族”,而不愿承认是“畲族”。解放后,一般均称他们为“少数民族”或“苗族”,有些人则因他们男女都善于劳动,尊称他们为“劳动哥”、“劳动嫂”,畲族的名称还不普遍。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当地汉语方言。没有文字。富有民族感情,对分散在各地的畲族,只要听到能讲畲族话,就显得特别亲热。畲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妇女有不同于汉族的装束与头饰。霞浦畲族妇女装饰可分为两种:西路装束与福安畲族装束基本相同,花纹较多,头发下垂较大;东路装束则与福鼎基本相同。只有东南沿海的罗赤村畲民,汉化较深,老妇均已汉装缠足。
二、革命斗争史
霞浦县自1930年开始,就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在当时敌强我弱情况下,群众的革命斗争以山区游击活动为主。在革命基础较好的地区还以“原耕补抽”办法进行土地革命。1937年,因红军北上抗日,又遭受反动派的多次围剿,使革命活动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当时的革命斗争中,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并肩作战,出现了许多革命烈士和可歌可泣的事迹。当时全县参加革命斗争有39567人,其中畲族有6668人,占16.85%强,再从当时老根据地基点村统计来看,1/3以上是在畲族居住村中。
革命失败后,老区受了很大破坏,全县被反动派烧、杀、抢的“三光”政策摧残的有1227村,19709户,62800人,其中老区有8675村,13960户,44632人。被烧房屋3264间,被拆及倒塌房屋2508间,被残杀772人,土地荒芜达2224亩。不少村庄的房屋全被烧光,有的村从此没有居民。畲族人民所遭受的破坏也是极大,如五斗、三斗等村先后被烧3次以上,有些老根据地基点村,如双牛望月与鼎炉二个村都没有恢复。这些村都是畲族聚居村。许多畲民因而妻离子散或携家四出流浪,如蓝云用逃亡海岛上,改名易姓,直到解放才回原村与家人团聚。草岗乡受反动派围剿摧残,绝户的有13户28人,其中畲族占10户23人。
三、政治情况
早在土地革命以前,国民党与地方反动势力头子“五虎一豹”(孙叶甫、方琥、邓华辅、齐衡甫、黄雄虎、邓玉庭)等互相勾结,实行反动统治,各处地主阶级又组织自己的帮凶、民团,还有盘踞县境的匪徒,打家劫舍。全县人民在这黑暗的社会中,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同时又遭受反动官僚和地主恶霸的压榨,生活十分穷困。地主阶级为了欺骗与控制群众,曾组织大刀会、同善社等反动组织。畲族中的地主分子蓝应向等也和汉族地主一样以吃素念佛伪装行善,以迷信邪说、谣言法术来欺骗青壮年参加大刀会。为了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常煽动欺骗会徒残害群众。土地改革时期,反动军警、民团和大刀会配合,对红军进行围剿。日伪时代,这些反动组织即为日、汪所操纵。日寇投降后,这些组织的反动头子又依靠了蒋帮,受蒋帮特务组织操纵。在行政上,采用联保组织,编为保甲,对人民又进行严格的控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巧立各种名目,如团款、月捐、房屋捐、踏地捐、户籍费、门牌捐、身份证费、缓役证费、保甲费、联保办公费、保丁费、国民兵训练费、义务警察费、巡哨费、油灯费、娱乐捐等,民团还要在每100斤谷子中征收20斤捐。解放前,霞浦县汉、畲两族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极端困苦,过着吃野菜与“火炉当棉袄,棕衣当棉被”的生活。
在群众中流传有“三怕”——怕抓丁、怕债主、怕冷。
解放后,根除了剥削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当家做主的权利。由于霞浦县畲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因而在解放后的各种政治运动中,畲、汉两族人民都共同参加了。经过了剿匪反霸的斗争,奠定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县畲族有党员186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6.44%;团员765人,占全县团员总数的7.8%;脱产干部15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6%;县人民代表26人,占全县人民代表总数的10.31%;畲族乡人民代表211人,县人民委员1人,省人民代表1人。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发挥民族自主精神,全县在1957年上半年先后建立了畲族民族乡9个,其中5个是由原来的乡设置的,4个是根据畲族人口分布情况重新划分的。
四、经济状况
霞浦畲族是一个后来的民族,所以80%都散居在山区,与汉族杂处在一起。因此,他们在生产上很容易学会汉族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劳动过程中,两族人民结成了深厚的友好关系。同时广大的畲族人民置身于汉族地主剥削压迫之下,在经济生活上就不能不受汉族封建经济的制约,而与汉族的经济结为一个整体。在封建经济的冲击下,加剧了内部的阶级分化,出现了本民族地主和富农。这地、富阶级,与汉族地主阶级结为一体。汉族地主利用畲族地主扩大剥削面。畲族地主如果不与汉族地主阶级结合,就会无法生存。因此,畲族地主与汉族地主勾结的结果,是巩固与加强了自己的剥削地位。
畲族居民在山区,土地稀少,土质贫瘠,气候寒冷,耕作技术粗放。因此,每年虽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产量仍然很低,加上繁重的地租剥削和苛捐杂税,所以,畲族劳苦大众在解放以前是过着“七分野草三分粮,十冬腊月盖棕衣”的生活。
畲族地主的产生有三个来源:一是放高利贷;一是经营山区的油茶籽,由兑换商发展到放高利贷或开设榨油坊,然后投资于土地;一是迷信职业者。不管它是从那方面起家,首先要与汉族地主勾结。畲族的地富很少。据估计,全县有畲族居民6700多户,地主只有20户左右,占总户数的0.3%。
解放后,经过减租减息,反霸建政,到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全县113863个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146254亩土地,36900间房子,2000头耕牛,55000多件农具。畲、汉两族贫苦农民第一次做了土地的主人。如青皎乡有38户雇农,48人,只有3.6亩土地,平均每人只有0.025亩;302户贫农,951人,共有水田203.66亩,平均每人只有0.214亩;154户中农,545人,有406.41亩土地,平均每人只有0.75亩。土改后,38户雇农分进112亩土地,平均每人占有土地为土改前的32倍;302户贫农分得了1013.72亩土地,平均每人占有土地为土改前的6倍;154户中农亦分进了410亩土地,平均每人亦增加1倍多。通过土地改革,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解放了生产力,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提供了条件。通过土改,党在畲族人民心中生了根,他们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真正翻身。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畲族文化研究;畲族文化展示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雷恒春
责任者
施联朱
责任者
陈佳荣
责任者
顾海
责任者
白滨
责任者
王非
责任者
蓝清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